- 年份
- 2024(13779)
- 2023(19641)
- 2022(16788)
- 2021(15546)
- 2020(13386)
- 2019(30913)
- 2018(30584)
- 2017(59269)
- 2016(32112)
- 2015(36095)
- 2014(36085)
- 2013(35773)
- 2012(32729)
- 2011(29237)
- 2010(29368)
- 2009(27561)
- 2008(27756)
- 2007(24641)
- 2006(21352)
- 2005(19215)
- 学科
- 济(136196)
- 经济(136039)
- 业(112310)
- 管理(104393)
- 企(99119)
- 企业(99119)
- 方法(65266)
- 数学(54282)
- 数学方法(53628)
- 财(41446)
- 农(39126)
- 业经(36535)
- 中国(32136)
- 务(29229)
- 财务(29146)
- 财务管理(29094)
- 企业财务(27640)
- 农业(26990)
- 学(26363)
- 制(26336)
- 理论(24560)
- 地方(24244)
- 贸(24176)
- 贸易(24168)
- 易(23412)
- 技术(23132)
- 和(22838)
- 划(20358)
- 银(19606)
- 银行(19553)
- 机构
- 学院(464850)
- 大学(463796)
- 济(189037)
- 管理(187647)
- 经济(185071)
- 理学(162225)
- 理学院(160549)
- 管理学(157842)
- 管理学院(157003)
- 研究(147516)
- 中国(114095)
- 京(97502)
- 科学(90519)
- 财(89244)
- 农(76426)
- 所(73967)
- 财经(71604)
- 江(68626)
- 业大(68538)
- 中心(68269)
- 研究所(66896)
- 经(65079)
- 北京(61350)
- 农业(60043)
- 范(58224)
- 师范(57688)
- 经济学(56923)
- 州(55307)
- 院(53409)
- 财经大学(53166)
- 基金
- 项目(310062)
- 科学(244407)
- 研究(226509)
- 基金(225877)
- 家(195541)
- 国家(193850)
- 科学基金(168149)
- 社会(142742)
- 社会科(135296)
- 社会科学(135257)
- 省(121203)
- 基金项目(119637)
- 自然(110251)
- 自然科(107715)
- 自然科学(107687)
- 自然科学基金(105764)
- 教育(104434)
- 划(101343)
- 资助(93829)
- 编号(92793)
- 成果(74325)
- 部(68782)
- 重点(68712)
- 创(65380)
- 发(65132)
- 课题(62794)
- 创新(60628)
- 科研(59634)
- 教育部(59258)
- 大学(58397)
- 期刊
- 济(207233)
- 经济(207233)
- 研究(134067)
- 中国(82447)
- 财(72721)
- 管理(70507)
- 学报(70444)
- 农(69518)
- 科学(65080)
- 大学(53855)
- 学学(50890)
- 农业(47618)
- 教育(46506)
- 技术(42172)
- 融(41329)
- 金融(41329)
- 财经(35521)
- 业经(35217)
- 经济研究(32262)
- 经(30438)
- 问题(27040)
- 业(26996)
- 技术经济(24807)
- 统计(22188)
- 理论(21901)
- 版(21689)
- 财会(21663)
- 商业(21587)
- 现代(21578)
- 图书(21443)
共检索到677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明亮 张国红
随着资本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控制权市场活力逐渐被激发和释放,上市公司被接管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作为维护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重要工具,交错董事会条款会降低公司被接管后对利益相关者带来的风险。在此背景下,从交错董事会条款的视角实证检验了交错董事会条款对上市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设置交错董事会条款能有效缓解投资不足,且在股权集中度较低、董事会规模较大的情形下,交错董事会条款对投资不足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在管理层持股的情形下,交错董事会条款更有利于抑制过度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虹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上敌意收购越来越多,使得上市公司开始或者已经采取反收购条款来应对来势汹汹的"门口的野蛮人"。这种反收购条款对于上市公司创新有何种影响?国内学者尚未研究。本文以2010~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研究反收购条款对上市公司创新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交错董事会制度为代表的反收购条款提升了上市公司的创新表现,具体表现为设置交错董事会的上市公司有更高的研发支出,同时单位研发支出带来更多的专利申请数量,并且该结论具有很强的稳健性。进一步分析发现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法律环境越好,面临的外部信息环境越透明,交错董事会制度引致的创新表现更加突出。该结论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条款制定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 张俊瑞 李彬
已有的董事会结构研究文献关注于董事会独立性在董事会履职过程中的作用,忽视了董事会成员能力因素。本文在借鉴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考虑了影响董事会成员履职的能力因素,并选取2005~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董事会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了梳理与检验。实证结果发现,董事会的年龄结构和教育背景结构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未找到新引入的度量董事会独立性的指标影响企业价值的证据。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嵇尚洲
2005年底开始的央企董事会试点,推动了央企重大决策从总经理办公会向董事会转移。本文以2008年以前实施董事会试点的17家央企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母公司实施董事会试点后,下属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的变化。对比非试点央企,发现实施试点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数量显著增加,聘请会计师等专业背景独董显著增加,董事会对管理层股权激励力度显著增加,央企母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完善对控股子公司董事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
双层董事会 独立性 专业性 双重差分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胜强 刘星
本文以2004~2008年连续披露R&D支出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采用Hansen提出的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董事会规模与企业R&D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当以公司规模为门槛变量时研究发现,只有当公司规模超过某一临界值之后,董事会规模才与企业R&D行为之间表现为一种"先增后减"的非线性关系,并由此得出董事会规模的公司治理效应可能存在类似于宏观经济学中的"低水平陷阱"现象;而以董事会规模为门槛变量时发现,最佳的董事会规模应为7人或者9人。研究还发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比例的增加对改善企业的R&D投资决策未起到明显效果,独立董事"花瓶"现象仍普遍存在。
关键词:
董事会规模 企业R&D投资 门槛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郝云宏 周翼翔
在董事会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中,以往文献大都先验地把董事会结构作为外生变量来处理,并认为二者之间是一种静态关系。本文以我国1999—2008年间沪、深两市50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中控制住内生性问题的影响后发现:在当期,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司绩效无明显的促进效应,不过绩效对董事会独立性却呈现出显著的反馈效应;董事会独立性与绩效之间存在着跨期联系,独立董事比重的提升虽不必然导致绩效的提高,但绩效的提高却导致了董事会独立性的下降;董事会独立性的增加对绩效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有负面的倾向,从长期来看表现的是正面性;无论是长期还是在短期,董事会规模与绩效均无显著关联。
关键词:
董事会结构 公司治理 绩效 内生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明亮 袁天荣
随着控制权市场的激活,上市公司反收购意识越来越强,在公司章程中设置反收购条款的现象越来越多。然而关于反收购条款的经济后果,国内研究较少。本文以交错董事会条款为例,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10—2015年数据,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法,实证研究了交错董事会条款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制度环境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交错董事会条款能够显著提升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2)在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较高、政府干预程度较低以及市场化进程较快的地区,交错董事会条款提升投资效率的作用更加明显。上述结论表明,交错董事会条款作为上市公司自主制定的章程条款,发挥了有效的章程自治功能,而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加强交错董事会条款对投资效率的治理效应。这也为监管部门合理引导上市公司制定反收购条款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文隆 余耀东 周建
文章应用9家中国台湾面板上柜公司的11年(2000-2010年)经验数据证实,董事会专业能力是影响董事会在企业战略决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提高董事会专业能力可以显著增加企业研发、并购及战略联盟等成长型战略决策的产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小青 周建
以沪深两市2007~2009年披露R&D支出的高科技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尝试超越传统的输入-输出(I-O)模式,探索董事会行为的影响因素——董事会信息异质性对企业研发战略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职能背景异质性与R&D支出正相关,董事会教育程度异质性与R&D支出负相关,董事会行业背景异质性对R&D支出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斌 迟健心 季侃
董事会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领导核心,然而董事会成员通常不能依照内部控制的专业性予以任职,亦非内部控制日常工作实施主体,却为企业内部控制构建成效承担主责。本研究基于以上矛盾,聚焦于董事会(全体成员)在内部控制工作中是否实现领导能力与责任主体工作成效的关联,提出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能力”的概念和计量方法,检验其对企业内部控制构建成效,包括内部控制评价、审计、第三方指数等经济后果的影响及优化途径。研究发现:(1)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能力愈强,则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愈可能“有效”、内部控制审计结论愈可能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第三方评分指数愈高。(2)为缺乏内部控制专业胜任能力的董事会,寻找两类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构建成效的优化途径,即:提高具有内部控制专业性的独立董事比率(“内部咨询”),或聘请更具专业性的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外部咨询”)。(3)进一步研究发现:①内部控制意愿(动机)在内部控制专业胜任能力与内部控制构建成效之间发挥调节效应。②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能力的动态变动,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评分数值;③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能力愈强,企业绩效评价愈好,企业价值愈高。本研究为董事会领导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提供有益经验证据和优化建议。
关键词:
董事会 专业胜任能力 内部控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泽将
精简会议活动、提高会议实效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2001~2011年间的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董事会会议对于过度投资行为和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会议频率与过度投资概率显著正相关,且董事会会议频率越高,过度投资程度越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频繁的董事会会议显著降低了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上述研究发现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国有企业的董事会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当前关于改进会风的中央规定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娜 李世刚
近年来,获得境外居留权的公司高管和董事会成员普遍存在于上市公司中,其治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以国有企业董事会成员境外居留权为视角,手工收集2004~2015年董事会成员境外居留权数据,实证检验了董事会成员境外居留权、审计师选择与代理成本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成员境外居留权显著提高了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基于降低代理成本的需要,董事会成员境外居留权更倾向于选择国际"四大"进行审计,同时也付出了更高的审计费用,研究结论对于现阶段规范国有企业有关人员的境外居留权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增基 宁家耀 张宗益
以中国证券市场2005年公布的指标股为研究样本,以2000~2005年为数据采集区间,用董事会会议频率表示董事会行为,实证分析了董事会行为的决定因素、董事会行为与前期、当期和后期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行为与其独立性密切相关,独立性越强的董事会会导致较高强度的董事会行为,而外部董事的声誉激励制度和机构投资制度对董事会行为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董事会行为与前期公司经营业绩显著负相关,与当期、下期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行为是一种事后的"灭火装置",而不是事前治理的措施;市场对积极的董事会行为评价较高。
关键词:
董事会 会议频率 经营绩效 公司治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锐 倪恒旺 李常青
文章以我国2009-2013年度沪市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女性董事对董事会是否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容进行保证的影响(董事会保证)。研究结果表明,女性董事的确使得董事会的决策趋于保守,即当公司中有女性董事、女性董事的比例越高,董事会保证的可能性越低。文章进一步发现,当上市公司处于敏感性行业、非国有企业及环境不确定性程度高的公司时,女性董事对董事会保证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加,表明女性董事的风险规避特征是其影响董事会保证的主要原因。文章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女性董事在公司决策中的作用研究,还有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小青 王梦洁 王玉坤
董事会资本、高管激励契约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论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双重视角,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考察了董事会资本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高管薪酬激励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董事会资本宽度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董事会资本深度对企业的R&D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进一步分析发现,高管薪酬激励对董事会资本和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女性董事提高了董事会监督效用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独立董事的高管背景与“独立性”——基于董事会投票的经验证据
大股东非执行董事与董事会治理效率——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管理者过度自信、董事会结构与企业投融资风险——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性别多元化与企业财务业绩——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资本、CEO股权激励与企业R&D投入——基于中国A股高科技电子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能抑制国企并购商誉泡沫吗——来自董事会投票的经验证据
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与董事会异议——基于上市公司董事会决议投票的证据
经营者股权激励、董事会组成与企业价值——基于内生性视角的经验分析
管理层过度自信、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绩效——来自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