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2)
- 2023(11921)
- 2022(9904)
- 2021(8889)
- 2020(7026)
- 2019(15803)
- 2018(15588)
- 2017(29483)
- 2016(16283)
- 2015(18094)
- 2014(18498)
- 2013(18277)
- 2012(17341)
- 2011(15783)
- 2010(16168)
- 2009(14811)
- 2008(14663)
- 2007(13480)
- 2006(12109)
- 2005(11649)
- 学科
- 济(71578)
- 经济(71475)
- 管理(49256)
- 业(42436)
- 企(33248)
- 企业(33248)
- 中国(23827)
- 地方(23439)
- 农(20321)
- 方法(19727)
- 制(18140)
- 业经(17754)
- 环境(17354)
- 财(17207)
- 数学(16479)
- 数学方法(16308)
- 融(14515)
- 金融(14512)
- 学(14415)
- 银(14196)
- 银行(14172)
- 行(13810)
- 农业(13778)
- 地方经济(13246)
- 发(12734)
- 体(12082)
- 贸(11719)
- 贸易(11706)
- 和(11386)
- 易(11251)
- 机构
- 学院(234026)
- 大学(231853)
- 济(97595)
- 经济(95247)
- 研究(88179)
- 管理(84745)
- 理学(70377)
- 理学院(69476)
- 管理学(68436)
- 中国(68045)
- 管理学院(67990)
- 科学(52251)
- 京(51393)
- 财(47865)
- 所(45633)
- 研究所(40679)
- 中心(39755)
- 农(39118)
- 江(38627)
- 财经(35784)
- 范(33347)
- 北京(33177)
- 师范(33027)
- 院(32322)
- 经(32116)
- 业大(31915)
- 州(30819)
- 农业(30113)
- 经济学(29648)
- 省(28854)
- 基金
- 项目(149198)
- 科学(117757)
- 研究(113290)
- 基金(105522)
- 家(91690)
- 国家(90869)
- 科学基金(77211)
- 社会(71790)
- 社会科(68004)
- 社会科学(67995)
- 省(60195)
- 基金项目(55127)
- 教育(51053)
- 划(50687)
- 自然(47108)
- 编号(46170)
- 自然科(45940)
- 自然科学(45931)
- 自然科学基金(45093)
- 资助(41948)
- 发(38820)
- 成果(38810)
- 重点(34633)
- 课题(34019)
- 部(32686)
- 制(32354)
- 发展(31437)
- 创(31375)
- 展(30918)
- 创新(29556)
- 期刊
- 济(122912)
- 经济(122912)
- 研究(75581)
- 中国(57984)
- 农(37998)
- 财(37039)
- 管理(34154)
- 学报(33750)
- 科学(32809)
- 教育(31034)
- 融(27391)
- 金融(27391)
- 大学(25825)
- 农业(25773)
- 学学(24045)
- 技术(21350)
- 业经(20471)
- 经济研究(18180)
- 财经(17781)
- 问题(15470)
- 经(15342)
- 业(13551)
- 贸(12095)
- 世界(11499)
- 科技(11393)
- 国际(11265)
- 坛(11194)
- 论坛(11194)
- 技术经济(11105)
- 资源(11030)
共检索到382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万莉 王靖添 马晓明 卢幸烨
碳交易机制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市场机制,已经在全球各国逐步推进实施中。交通运输行业是三大碳排放行业之一,积极应用碳交易等市场机制管控排放是大势所趋。目前,交通运输领域项目碳交易已经在国内外逐步探索实践。系统梳理分析全球交通运输领域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碳交易现状,结合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前景,从借鉴国际交通运输CDM经验、注重交通运输方法学开发和应用、探索创新交通运输碳交易机制、建立低碳交通基金等方面提出中国交通运输领域项目碳交易机制发展方向的建议。
关键词:
交通运输 清洁发展机制 碳交易 现状启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飞 李春毅 孟祥明
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碳交易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自2004年开展以来,经历过蓬勃发展,也遭遇过萧条与衰退。我国作为CDM碳交易最大的供给国,回顾与梳理CDM碳交易的兴衰起伏对于指导我国当前开展的7省市碳交易市场试点和未来建立国内碳交易市场、促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卫波
我国正处于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的关键发力期。以德国为参照,通过系统总结评价交通运输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能够为我国切实加强交通运输牵引支撑,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带来重要经验启示。站在新历史起点,我国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面临更加突出的高品质、一体化客货运输和发展枢纽经济的迫切需求,应围绕完善通道和枢纽功能支撑,创新提升现代综合运输服务能级,培育交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的主要方向,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交通运输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枢纽经济 德国交通运输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淑霞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加快了城市整体的发展。作为现代交通行业,在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上就必须要综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交通运输经济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合理调整,真正做到通过针对性措施,为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进行有效设立,通过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来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交通运输 经济 发展现状 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金稳
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很快,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国的交通运输经济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科技的支撑下,不断建立健全交通网络,方便人民的出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交通运输网络 消费者需求 区域连接纽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阳斌 郭杰 李忠奎 褚春超
以系统分析法、ASIF方法学等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战略分析框架,立足国情探讨了我国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战略思路与目标,提出了强化需求管理、优化交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发展低碳能源、加强低碳创新、提升低碳能力等六个方面的战略途径。
关键词:
交通运输 低碳发展 战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程钢
发展低碳交通运输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实现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为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我国出台了诸多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的规章制度及相关配套规划。2015年,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交通运输工作十大任务》中强调,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促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然而我国的低碳交通运输较国外仍有较大差距。针对于此,本文通过对国外典型国家交通运输发展经验的分析,提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兆升 范精明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杨兆升,范精明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两者内。在的联系,对于制定合理可行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是社会生产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欧阳斌 李忠奎 凤振华
从低碳交通规划概念和内涵着手,本文分析了当前世界典型国家和我国低碳交通运输规划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低碳交通运输规划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缺乏支撑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和适应低碳技术与管理创新的配套政策体系;未来应注重加强低碳交通运输战略规划的理论基础与顶层设计,注重政府公共政策创新与市场机制运用的有机结合,构建绿色低碳现代综合运输体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彦平
交通运输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盟)的交通运输政策代表了国际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十一五”交通运输政策制定之际,了解并合理借鉴欧盟的交通运输政策,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欧盟 交通运输政策 运输方式 以人为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连成
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减排目标,日本在交通运输领域实施了领跑者制度、智能交通技术、调整运输结构等措施,并辅以财税激励政策,取得很好的效果。中国交通节能减排面临着机动化和舒适化的巨大挑战,借鉴日本经验,应该提高汽车燃油效率,实现技术节能;利用交通出行模式形成期,大力发展铁路、公共交通等方式,实现结构节能;大力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另外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减少交通拥挤,也是符合中国交通发展阶段的节能减排措施。
关键词:
交通运输 气候变化 环境保护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研究"课题组 高敏雪
本文首先着眼于交通运输业的规模与结构,井深入到企业层面,获得了对当前交通运输业整体状况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交通运输业的外部效应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的溢出效应,旨在进一步反映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为:一是近10余年间,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业整体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大体一致;二是交通运输业的外部效应明显。在产业关联方面,其后向联系较弱,前向联系较强。在能耗方面,虽然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增长,但能源消耗强度有明显下降;三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在各省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 产业关联 能源消耗 空间溢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寿奎
本文以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为导向,分析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现状,阐述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的内在机理,剖析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的政策驱动、绿色发展需求驱动、优质服务动力、转变发展动力、技术创新动力、利益补偿动力等外部融合动力机制,以及行业竞争力动力、基于绿色发展的组织管理制度创新、绩效驱动等内部融合动力机制。研究建议提出:构建低碳交通技术标准体系,健全基于环境保护的交通建设运营治理机制;探索低碳交通与环境保护成本补偿制度,优化交通运输业产业结构,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技术升级;建立公路建设与运营环境风险智能控制机制,应用智能技术对交通运输业环境进行协同治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光辉
深入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关联,指出交通运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发展的基础,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但在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各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缺乏有效鼓励与吸引交通专业人才的长效意识,尚未形成政府主导、较高市场化的数智交通创新路径等。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统筹策略,包括:以构建高质量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基调夯实交通运输;以人才现代化为抓手壮大交通运输;以数字驱动引领交通运输发展;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走出去”的能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祖海 苏曼
国内外交通发展史证明:快速、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改善了城市经济圈与外部的交流条件,加快了区域内部的经济循环,带动了城市经济圈的开发和建设,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公路交通在提高地区资源整合度、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化建设及物流业发展等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公路交通 区域经济 影响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