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5)
2023(10663)
2022(9480)
2021(9060)
2020(7525)
2019(17491)
2018(17414)
2017(33948)
2016(18503)
2015(20516)
2014(20629)
2013(20335)
2012(18423)
2011(16474)
2010(16156)
2009(14547)
2008(14032)
2007(12024)
2006(10226)
2005(8797)
作者
(53443)
(44185)
(43839)
(41855)
(28112)
(21332)
(20013)
(17459)
(16719)
(15740)
(15168)
(14809)
(13968)
(13877)
(13667)
(13489)
(13411)
(13178)
(12598)
(12577)
(11028)
(10662)
(10553)
(9944)
(9894)
(9865)
(9729)
(9667)
(8891)
(8804)
学科
(69541)
经济(69463)
管理(52411)
(50211)
(42685)
企业(42685)
方法(34828)
数学(30028)
数学方法(29672)
中国(17395)
(17352)
(17287)
(17043)
业经(15684)
地方(13838)
理论(12807)
(12655)
贸易(12651)
(12305)
技术(12069)
(11927)
(11832)
(11759)
财务(11690)
财务管理(11671)
农业(11669)
企业财务(11094)
环境(10664)
(10001)
银行(9964)
机构
大学(259226)
学院(256387)
管理(105295)
(96220)
经济(93978)
理学(92430)
理学院(91394)
管理学(89739)
管理学院(89278)
研究(83572)
中国(59102)
(54978)
科学(54859)
(42948)
(41852)
(41846)
业大(40722)
研究所(38753)
中心(37584)
财经(35592)
(35293)
北京(34359)
(34047)
师范(33704)
农业(33097)
(32505)
(30640)
(29444)
经济学(27934)
师范大学(27371)
基金
项目(185150)
科学(145292)
基金(134866)
研究(132718)
(118314)
国家(117378)
科学基金(100929)
社会(82242)
社会科(77865)
社会科学(77845)
基金项目(72622)
(72331)
自然(68014)
自然科(66468)
自然科学(66452)
自然科学基金(65253)
(61294)
教育(60606)
资助(55582)
编号(53667)
成果(42903)
重点(40866)
(40354)
(38662)
(38369)
课题(36318)
创新(35976)
科研(35909)
教育部(34395)
大学(34343)
期刊
(98949)
经济(98949)
研究(71406)
学报(44408)
中国(43646)
科学(39713)
(37129)
管理(37008)
大学(32764)
(30986)
学学(30813)
教育(28349)
农业(26486)
技术(21548)
(18261)
金融(18261)
业经(16584)
财经(16490)
图书(15840)
经济研究(15807)
(13887)
科技(13492)
理论(13323)
(13271)
问题(12864)
实践(12518)
(12518)
(12127)
技术经济(12027)
情报(11752)
共检索到354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莫辉辉  王姣娥  金凤君  
通过分析复杂网络理论在航空、轨道交通(地铁和铁路)、城市交通(公交和道路)等中的应用,指出系统复杂性是交通运输网络复杂性的根源,以及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中忽视地理空间性所引起的问题,即一般性地认为交通运输网络为小世界网络或无标度网络。目前基于统计物理学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复杂性研究多为拓扑化的理论分析或数据建模,与实际网络结构特征及动力学机理仍存在较大差距。研究进一步指出,交通运输网络由需求网络、组织网络、径路网络和设施网络四种网络结构组成,是一类具有"开放性"复杂系统的网络化复合结构。交通运输作为一门实践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应围绕"理论→模型与方法→实践"模式前向性循环推进。综合分析复杂网络的理论与实践情况,提出未来交通运输网络的复杂性研究的主要内容:①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网络结构复杂性的基础认识;②以地理空间特性为基础的网络复杂性分析;③基于组织与效率的网络结构复杂性分析及应用;④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流与网络结构的互动关系;⑤网络局域结构特征及对广域结构的影响;⑥系统开放性对网络演化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国金  
珠海原是一个边陲小镇。经过几年来的艰辛奋斗,特区建设已从铺摊子、打基础的初创阶段,向着以工业为主,农业、旅游业并举的外向型经济新阶段迈进。目前,特区内已有30家工业企业产品外销达70%,其中9家全部外销,为外向型经济发展作出良好开端。近年来建成了九洲港人工深水码头,却因落淤严重,航运效果差,并非理想之港口。珠海迄今没有铁路和机场(除为南海油田服务的专用直升机场外)。所以,缺乏便捷的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外向型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需要采取积极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闵家兴  
一、交通运输的现状与问题 建国四十年来,湖北交通运输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运输线路大幅度增长,总长度已达92688km,比1952年增长8.4倍,其中铁路1596km,公路47335km,水路8952km,航空34570km,管道235km。初步建成与武汉、襄樊、宜昌三大工业城镇带相配套的运网骨架。运输工具数量有了较大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不断加强。形成以武汉为中心,以京广、焦枝、襄渝铁路和长江、汉江为骨干,包括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航空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水陆空点线结合,连结城乡,沟通省内外的交通运输网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安成谋  杨永春  
中国西部"双十字"交通运输网络格局的战略构想安成谋,杨永春一、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的现状分析建国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西部地区(本文中的中国西部地区系指西北5省区和西南4省区)交通运输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已逐步形成了与本区社会经济建设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尚志,梁勇  
长江干流地区自宜宾至上海长约2800km,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面积占全国4.3%,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今后这一区域路网建设的目标是建成以长江干线为主轴,以宜宾、重庆、万县、枝城、武汉、丸江、芜湖、南京、江阴为结点的"九纵一横"的路网格局。长江干线包括加深长江航道,建设沿江铁路和沿江高等级公路。同时加强纵向铁路、公路和水运干线建设,形成若干水陆交通枢纽,并加强干线和支线机场建设,在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建成国际航空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洪  段欢  
城市流与运输通道存在强烈的线路依赖性,依托于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网络,距离阻抗变小会不断强化经济溢出。因此,在地理距离和时间距离矩阵下,结合偏微分法的空间杜宾模型(SDM),考察四川省空间关联效应的溢出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启示。结果表明:地理邻近性和交通运输网络是影响经济增长溢出的重要因子;各投入要素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效应有所差别,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的直接效应最大,而市场化程度在时间距离矩阵下的溢出效应最大;有必要依托交通网络轴线,消除阻碍要素流动的行政壁垒,打破经济格局的路径依赖,增强城市经济联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郭连成  周瑜  马斌  
以2009年中俄两国共同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为标志,中俄两国两地区的经济合作关系快速升温。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研究两地区交通运输网络与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问题,对于推进两国合作规划纲要的实施、深化两地区的经济合作,具有特殊意义。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利用SWOT分析法和引力模型,深入分析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区位特征和地缘优势;两地区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与交通运输合作;边界效应、交通运输网络与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交通运输网络对两地区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强度的影响,从而揭示两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发展与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的密切相关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郭连成  周瑜  马斌  
以2009年中俄两国共同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为标志,中俄两国两地区的经济合作关系快速升温。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研究两地区交通运输网络与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问题,对于推进两国合作规划纲要的实施、深化两地区的经济合作,具有特殊意义。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利用SWOT分析法和引力模型,深入分析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区位特征和地缘优势;两地区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与交通运输合作;边界效应、交通运输网络与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交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洪  段欢  
城市流与运输通道存在强烈的线路依赖性,依托于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网络,距离阻抗变小会不断强化经济溢出。因此,在地理距离和时间距离矩阵下,结合偏微分法的空间杜宾模型(SDM),考察四川省空间关联效应的溢出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启示。结果表明:地理邻近性和交通运输网络是影响经济增长溢出的重要因子;各投入要素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效应有所差别,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的直接效应最大,而市场化程度在时间距离矩阵下的溢出效应最大;有必要依托交通网络轴线,消除阻碍要素流动的行政壁垒,打破经济格局的路径依赖,增强城市经济联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建安  
作为世界第三极和中国第一大自然阶梯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及其环境较差 ,高寒缺氧、位置偏远、地广人稀是其基本特征。高原的现代交通运输 (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 4种运输方式 )开始建设和发展于 2 0世纪 5 0年代 ,目前运输网络已初步形成 ,但其规模和结构依然比较落后。进入 2 1世纪后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中央和相关省市支持力度的提升和加强 ,高原的现代交通运输及其网络将会进一步加快发展 ,尤其是铁路和航空运输线路、设施的建设与其产业的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嵇昊威  赵媛  
煤炭是我国铁路主要运输货种之一。根据我国铁路运煤基本特点,基于铁路运输网中的节点(编组站和煤炭下水港口),采用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和连接性等指标对煤炭铁路运输网络可达性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空间距离可达性呈明显的中心—外围格局;时间距离可达性受线路技术等级、高等级客车开行等因素影响,尽管总体上也为中心—外围格局,但圈层结构明显向华东、华北地区偏移;连接性以阜阳北为中心,呈十字状伸展。②煤炭铁路运输网络连接性最为均衡,时间可达性、空间可达性次之,三者间差距并不明显。③煤炭下水港口空间可达性相近,但时间可达性和连接性有所差异,国铁煤运专线下水港口可达性优于国铁客货混跑线路,企业煤运专线港口...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耀  刘宝新  
分析了研究军队油料运输网络可靠性的重要意义,构建了军队油料运输网络拓扑结构,对油料运输网络进行可靠性分析,并结合西南五省油料运输网络进行实证分析,构建铁(公)油料运输网络,并通过摘除网络节点和边的方法,分析网络可靠性,为军队油料运输网络的建立与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珍萍  赵菲  胡洁琼  
首先介绍了山西省内煤炭分布的整体概况,分析了山西省内各个地区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提出了弥补铁路运力不足的最佳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进一步对目前的煤炭公路运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使总运输费用最小的公路运输优化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得出了最优公路运输方案,优化后的运输方案比原先的运输方案节省了9亿元的运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文强  刘一楠  
利用博弈论方法对物流运输网络收费道路合理定价问题进行研究。将物流运输网络中道路通行费率制定者和道路使用者看成是博弈的双方,并利用一个两级数学规划模型对博弈过程进行描述,上层是道路管理者基于运输网络效率最大化的收费道路最优定价决策问题,下层是交通均衡问题,利用分枝解法进行模型求解,最后给出了一个简单算例来演示物流运输网络收费道路最优定价过程。结果显示,基于博弈理论的物流运输网络收费道路最优定价方法是可操作的和科学的,为科学设计收费公路最优定价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振福  刘诗炎  徐梦俏  
根据内河集装箱班轮运输航线的港口挂靠信息,构建中国集装箱内河运输网络。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中衡量节点重要性的度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指标,模拟针对港口的蓄意攻击,分析中国集装箱内河运输网络的结构脆弱性。结果表明:两种蓄意攻击下,当失效港口比例达到33%时,网络基本都陷入瘫痪;与基于港口度中心性攻击相比,网络结构应对港口中介中心性攻击时较为脆弱。此外,进一步结合港口的空间分布格局,识别出对于维持中国集装箱内河运输网络稳定起决定性作用的14个重要港口及其影响范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