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3)
2023(13067)
2022(10971)
2021(9741)
2020(8507)
2019(19119)
2018(18753)
2017(36072)
2016(19982)
2015(22004)
2014(21840)
2013(21902)
2012(20211)
2011(17966)
2010(18150)
2009(17122)
2008(17376)
2007(15879)
2006(13755)
2005(12327)
作者
(62073)
(52202)
(52045)
(49053)
(32922)
(25193)
(23592)
(20630)
(19335)
(18476)
(17709)
(17327)
(16516)
(16438)
(16287)
(16281)
(15902)
(15491)
(15081)
(14970)
(13349)
(12812)
(12549)
(11839)
(11682)
(11673)
(11533)
(11467)
(10581)
(10387)
学科
(88014)
经济(87912)
(84721)
(75295)
企业(75295)
管理(70472)
方法(42160)
数学(33784)
数学方法(33527)
(29162)
业经(28288)
(28117)
(21038)
财务(21007)
财务管理(20977)
农业(20919)
企业财务(19861)
中国(19264)
技术(17935)
(17063)
贸易(17060)
(16594)
(16406)
(16195)
(15842)
(14892)
理论(14477)
地方(14442)
(14049)
环境(13148)
机构
学院(299041)
大学(294781)
(124777)
经济(122550)
管理(117595)
理学(102125)
理学院(101025)
管理学(99485)
管理学院(98955)
研究(98260)
中国(75175)
(64792)
科学(64082)
(61484)
(55573)
(52305)
农业(52008)
业大(51787)
研究所(47878)
(45463)
财经(45053)
中心(44771)
(40909)
北京(37799)
经济学(37620)
(35287)
(34663)
经济学院(34466)
(34079)
师范(33573)
基金
项目(201407)
科学(158092)
基金(147390)
研究(138548)
(131519)
国家(130364)
科学基金(111202)
社会(89033)
社会科(84471)
社会科学(84441)
(80376)
基金项目(79143)
自然(75229)
自然科(73545)
自然科学(73518)
自然科学基金(72295)
(67381)
教育(62156)
资助(59212)
编号(53776)
重点(45713)
(45325)
(44830)
(43761)
(43723)
创新(41248)
成果(41011)
科研(39801)
计划(39601)
国家社会(36883)
期刊
(135676)
经济(135676)
研究(78408)
(59022)
学报(53791)
中国(51532)
科学(48205)
(46508)
管理(44637)
农业(40006)
大学(39097)
学学(37781)
技术(25441)
业经(24672)
(24191)
金融(24191)
(24185)
财经(22702)
经济研究(21355)
教育(20131)
(19568)
问题(18486)
技术经济(17683)
(15759)
商业(15119)
(14681)
科技(14667)
财会(14157)
现代(14053)
业大(13865)
共检索到427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鹏  
能源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世界能源出现普遍短缺的背景下,降低运输业能源消耗强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2000年~2013年交通运输业能源数据,建立拉氏因素分解和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使用效率的显著提高是运输业能源消耗强度降低的主因。(2)各因素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取决于能源使用效率的水平。当使用效率处于较低水平时,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能源价格,可以显著的降低运输业能源消耗强度,但当使用效率提高到一定水平之后,各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小,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则一直是降低消耗强度的有效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雯  李玮  
通过建立LMDI模型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各个因素的影响效应并且进行省级比较。研究表明:经济增长是碳排放量增加的最主要原因,降低能源强度有利于减少中部交通能耗,而能源结构变化影响很有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建朝  陈倩男  孙飞虎  
文章利用谢泼德能源距离函数定义了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表达式,建立随机前沿模型,对1997—2016年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全国的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呈"先升后降又升"的N型走势波动,总体水平仍不高;(2)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四大地区交通运输能源效率差异明显,呈现出自东向西依次递减的区域分布特点;(3)技术效率提高和电力占能源消费比重上升都会显著促进中国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的提高,制度因素、基础设施水平对交通运输能源效率提高则具有抑制作用,而交通运输结构、能源相对价格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新华  
本文利用建国五十年关于交通运输业的资料数据 ,运用齐次Markov链对我国运输业结构进行了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隽  
为进一步解决货物和劳务税制中的重复征税问题,完善税收制度,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国务院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先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试点。文章研究"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税负的影响,主要分析了"营改增"前后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对相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利润及所得税的影响,最后提出"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企业加强税务管理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建伟  李琳娜  高洁  
引入信息熵理论,计算1996年~2010年中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结构的信息熵、均衡度及结构转换速度系数和转换方向系数,研究了中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结构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结构信息熵在1.3~1.46之间呈现出略微的w型波动规律;均衡度维持在0.7左右,偏大且稳定;天然气的转换方向系数持续高于其他能源。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结构并没有发生突变,而是在稳定中缓慢变化;中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系统能源使用多元化;中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结构的改变主要是由于天然气消耗的增加引起的。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钟明春  阙林志  练国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运输业已成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部门,识别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对于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至关重要。采用方差分析法对福建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交通效能对碳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交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次之,运输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存在交通效能和运输结构的显著交互作用。基于此,为了促进交通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建议重点围绕着交通效能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对于交通运输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顾昭洲  梅磊落  
本文运用LMDI模型和C-D生产函数对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资本投入是碳排放量增长的关键因素,单耗水平、交通运输强度、技术水平、劳动力投入均抑制碳排放量增长,其中技术水平是有效抑制碳排放增长的关键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妍慧  栗洋  
在中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背景下,交通运输业产生的碳排放成为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IPCC提供的“自上而下”的方法计算出2000—2019年湖北省交通运输业产生的碳排放总量,然后在Kaya等式的基础上,结合湖北省自身情况加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使用LMDI分解法对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湖北省交通运输业2000—2019年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持续上升,碳排放总量由184.35万吨增长至1232.76万吨,经济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碳排放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交通能源强度的改善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湖北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对碳排放总量有明显的负向影响,同时交通能源结构的变化也会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产生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檀贺礼  
《财会月刊》2012年第4期刊登了冷琳的《改征增值税后交通运输业会计处理及税负变化》(简称"冷文")。冷文认为,交通运输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只需承担增值税,税负下降。对于原来的增值税纳税企业来说,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增值税实现了全产业链的抵扣,消除了重复征税,税负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卢幸烨  马晓明  熊思琴  
交通运输业是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之一。通过super-SBM模型测算分析中国东部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碳排放效率后可以发现,中国东部地区各省市交通运输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环境效率之间的水平差距较大,大部分省市的交通运输业还存在着较大的节能减排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庆琦  赵嵩正  肖伟  
量化分析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能耗、排放与需求,以及面临的能源、排放约束。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交通运输模式的特性及其比较优势,结合各管理部门规划中的节能减排方案,从新的视角提出了基于体系结构优化的交通业节能减排路径和对策。该路径与对策能够充分挖掘不同交通运输模式的潜力,更具经济和时间优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卢幸烨  马晓明  熊思琴  
交通运输业是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之一。通过super-SBM模型测算分析中国东部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碳排放效率后可以发现,中国东部地区各省市交通运输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环境效率之间的水平差距较大,大部分省市的交通运输业还存在着较大的节能减排空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雪峰  于瑶  陈江萍  
本文以铁路运输业的龙头企业大秦铁路为例分析了"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税负的影响,通过对大秦铁路年报中数据的分析可知,"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一般纳税人的税负增减情况受政策实施前企业应税收入与政策实施后不含税可抵扣金额合计的比值影响,得出了大秦铁路实施"营改增"政策后税负增加的结论。同时,针对大秦铁路"营改增"后税负增加的主要因素,提出实现结构性减税的应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