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9)
- 2023(15398)
- 2022(13451)
- 2021(12379)
- 2020(10226)
- 2019(23453)
- 2018(23531)
- 2017(44901)
- 2016(24347)
- 2015(27432)
- 2014(27664)
- 2013(27628)
- 2012(25689)
- 2011(23497)
- 2010(23671)
- 2009(21806)
- 2008(21257)
- 2007(18850)
- 2006(17046)
- 2005(15286)
- 学科
- 济(118296)
- 经济(118109)
- 管理(67830)
- 业(63606)
- 企(52496)
- 企业(52496)
- 方法(45211)
- 数学(37674)
- 数学方法(37249)
- 中国(32082)
- 地方(29812)
- 农(28293)
- 业经(26074)
- 学(24274)
- 财(22711)
- 农业(19150)
- 和(18672)
- 制(18556)
- 理论(18554)
- 贸(17582)
- 贸易(17569)
- 地方经济(17198)
- 环境(17175)
- 易(16881)
- 融(16628)
- 金融(16626)
- 银(16551)
- 银行(16511)
- 行(15925)
- 技术(15772)
- 机构
- 大学(353623)
- 学院(351218)
- 济(146258)
- 经济(143044)
- 管理(137515)
- 研究(125795)
- 理学(117747)
- 理学院(116370)
- 管理学(114446)
- 管理学院(113812)
- 中国(93190)
- 京(77062)
- 科学(76658)
- 财(65273)
- 所(64043)
- 研究所(57909)
- 中心(55328)
- 农(55073)
- 江(52315)
- 财经(51448)
- 业大(50215)
- 北京(49749)
- 范(48873)
- 师范(48456)
- 经(46541)
- 院(45474)
- 经济学(43391)
- 州(42635)
- 农业(42537)
- 师范大学(39297)
- 基金
- 项目(233163)
- 科学(182728)
- 研究(172632)
- 基金(166856)
- 家(144434)
- 国家(143166)
- 科学基金(122493)
- 社会(109578)
- 社会科(103097)
- 社会科学(103065)
- 省(91650)
- 基金项目(88407)
- 教育(78878)
- 自然(77892)
- 划(76793)
- 自然科(76021)
- 自然科学(76006)
- 自然科学基金(74601)
- 编号(70663)
- 资助(68941)
- 成果(58285)
- 发(53391)
- 重点(52210)
- 部(51153)
- 课题(49655)
- 创(47751)
- 创新(44519)
- 国家社会(44032)
- 教育部(43874)
- 科研(43775)
- 期刊
- 济(172931)
- 经济(172931)
- 研究(111386)
- 中国(73193)
- 学报(53264)
- 管理(52633)
- 农(50892)
- 科学(50449)
- 财(47807)
- 教育(42918)
- 大学(40478)
- 学学(37701)
- 农业(35510)
- 技术(32515)
- 融(31542)
- 金融(31542)
- 经济研究(27532)
- 业经(27242)
- 财经(25320)
- 问题(21856)
- 经(21728)
- 图书(19799)
- 技术经济(18768)
- 业(17923)
- 理论(17057)
- 科技(16922)
- 现代(16301)
- 商业(15944)
- 统计(15633)
- 资源(15589)
共检索到540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力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服务均等化背景下,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系统间协调发展评价研究渐受关注。本文在对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成果概述及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在评价对象范围、指标构建逻辑、评价方法与模型等方面存在不足。为克服现有评价缺陷,实现该领域内研究递进式发展,需要引进新模型、或对评价方法进行组合等改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雪松 陈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种公共交通运输方式共存于城市道路系统之中。如何确定公交价格的适宜性,使多种公共交通运输方式随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既能够提供优质优、价舒适快捷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吸引高收入群体,又有彰显人文关怀的低价公共交通运输方式兼顾低收入群体的出行需求,促进公共交通运输成为城市客运主导方式,是地方政府及相关研究机构应该关注的课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蒋慧峰
通过构建交通运输-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选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年和2013年的截面数据,采用有序度、协调度模型测算等方法,定量分析单个系统有序度以及系统间协调度。结果表明:交通运输、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相对高于人口系统;有序度最高的为经济系统,再次为交通运输系统,而有序度最低的则为人口系统;系统间的协调度在不同的区域有着显著差异,交通运输与人口系统的协调度明显高于人口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因此,要消除不协调因素,促进三方的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就可以从交通运输与人口、经济与人口及交通运输-人口-经济系统三个维度出发,研究协调演化规律。
关键词:
协调性 协调度 交通运输-人口-经济系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社建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就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研讨会"于2004年11月12日在上海举行。来自上海、北京、武汉与广州等地的研究机构、高校与政府部门的有关专家、学者就促进就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就业是民生之本,努力扩大就业确保每个具有就业能力与就业意愿的公民获取就业机会不但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与保证,而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要求努力促进就业。就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与保证,也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拉动消费促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连成
一、经济社会发展与运输需求(一)工业化与货物运输需求"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时期,GDP中工业比重可能达到峰值。工业结构将由以能源、原材料型重化工业为主导,向以重加工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变,服务业也将明显提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樊一江
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一直以来也是先进技术试验应用载体和新兴产业孵化成长平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和交通运输自身条件改善,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下,中国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融合互动、互促共进态势明显,并深刻改变着传统生产生活和交易组织方式,成为驱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在中国经济社会、交通运输均迈入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突破传统发展思路、改革现行管控治理方式,主动迎接和推动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意义重大。但融合发展所催生的新业态,既会带动新的经济增长,也会带来新的风险。为此,应遵循客观规律,把握未来趋势,以需求为导向,趋利避害、精准调适,在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上,围绕跨业、跨域、跨界三个层维,统筹传统与新兴、存量与增量、硬件与软件、国际与国内四大方面,促融合、谋发展,实现交通运输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服务、中国开放互促共进,着力建设交通强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交通运输 经济社会 深度融合交通现代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利民 胡思继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贸易往来及经济互补性的增强,国际经济更趋一体化。新世纪将是综合运输的时代,将形成物流系统综合化,交通运输面临新的革命性变化,这种新的运输模式将打破传统的各种运输方式各自为政的局面,强调运输方式之间的集成、协同。综合运输系统由此成为各种运输方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隽 王志强 沈月琴 徐秀英
山区是重要的地域类型,县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在制定发展战略、寻求经济增长途径时,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为探究浙江山区县域社会经济协调状况,引入了协调发展度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评价县域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matlab 7.0编程对浙江山区2005-2012年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县域社会和经济综合指数、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研究表明:浙江山区县域的社会、经济综合指数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多数县市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山区总体的协调水平较高,表现在绝对数值相差不大,所属类别相对集中,但大多县市是一种低水平的协...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社会 协调发展 浙江山区 县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西琴 邢思齐 张远 张兵
城市群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构建了成都平原城市群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并采用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成都平原城市群所包括的7个城市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城市群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三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度为0.59,各城市的协调发展度界于0.53~0.68之间,各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差异较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成都平原城市群面临的两大任务。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应注重城市群内的分工协作,加大资源环境保护的力度,提高城市群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崔述强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本文针对现有研究成果中统计评价方法测度标准有所不同甚至差异较大的不足,尝试编制定基发展指数比较分析不同领域的发展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经济发展快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大力改善医疗、交通、住房等条件,并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关键词: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定基合成指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彭晗 孙志强 周威
为了准确掌握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变化规律,以促进二者之间协调发展,建立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环比系数与熵值的组合赋权法进行指标赋权;通过耦合度、综合协调指数分析,建立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分析模型,并对河南省18个地级市2002年-2011年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计算,从纵横两个角度分析河南省各地市二者之间协调度变化规律,为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及适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交通运输战略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谱德 丁润萍 高胜恩
全球化是人类经济、社会结构日益跨国化、全球融合的过程。中国入世标志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尤其要重视应对全球化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国福利政策、西部文化与社会发展等的影响。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入世 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威莎
中国人口的过快增长,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造成人口与经济两者不相协调的程度加深。因此,必须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最终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原理,不是人口发展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反,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人口的发展。但是,人口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