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2)
- 2023(13638)
- 2022(11512)
- 2021(10580)
- 2020(8997)
- 2019(20816)
- 2018(20268)
- 2017(39124)
- 2016(21045)
- 2015(24210)
- 2014(24027)
- 2013(24264)
- 2012(23105)
- 2011(21025)
- 2010(20870)
- 2009(19597)
- 2008(19143)
- 2007(16876)
- 2006(14869)
- 2005(13543)
- 学科
- 济(113715)
- 经济(113623)
- 管理(55718)
- 业(52046)
- 方法(46285)
- 数学(41969)
- 数学方法(41697)
- 企(39338)
- 企业(39338)
- 中国(28452)
- 农(26526)
- 地方(26159)
- 财(22984)
- 学(20318)
- 业经(19936)
- 贸(19918)
- 贸易(19908)
- 易(19254)
- 农业(18224)
- 制(17198)
- 地方经济(15719)
- 环境(15620)
- 融(15022)
- 金融(15019)
- 和(14398)
- 银(14349)
- 银行(14324)
- 行(13703)
- 务(13115)
- 财务(13084)
- 机构
- 大学(313454)
- 学院(310695)
- 济(145552)
- 经济(142889)
- 管理(115870)
- 研究(113168)
- 理学(99590)
- 理学院(98372)
- 管理学(97002)
- 管理学院(96397)
- 中国(86768)
- 京(66466)
- 科学(65624)
- 财(63526)
- 所(57032)
- 研究所(51644)
- 财经(51114)
- 中心(51112)
- 农(49563)
- 经济学(47408)
- 经(46451)
- 江(45725)
- 经济学院(42760)
- 北京(42360)
- 业大(42274)
- 范(40956)
- 师范(40622)
- 院(40579)
- 农业(38880)
- 财经大学(37806)
- 基金
- 项目(203069)
- 科学(161019)
- 基金(150217)
- 研究(149118)
- 家(130462)
- 国家(129441)
- 科学基金(110504)
- 社会(98528)
- 社会科(93544)
- 社会科学(93521)
- 基金项目(79056)
- 省(76397)
- 自然(68679)
- 教育(67546)
- 自然科(67067)
- 自然科学(67048)
- 自然科学基金(65911)
- 划(65137)
- 资助(61860)
- 编号(58265)
- 成果(47603)
- 部(46907)
- 重点(46149)
- 发(45796)
- 国家社会(42267)
- 创(41307)
- 课题(40780)
- 教育部(40469)
- 科研(38973)
- 人文(38940)
- 期刊
- 济(162130)
- 经济(162130)
- 研究(97293)
- 中国(58388)
- 财(49036)
- 学报(45525)
- 农(44181)
- 科学(43547)
- 管理(40673)
- 大学(34389)
- 学学(32362)
- 农业(30014)
- 融(29515)
- 金融(29515)
- 经济研究(27636)
- 教育(26566)
- 财经(26542)
- 技术(26395)
- 经(23008)
- 业经(22611)
- 问题(22068)
- 贸(19686)
- 技术经济(17390)
- 世界(17240)
- 业(17020)
- 国际(16880)
- 统计(16313)
- 资源(15114)
- 策(14154)
- 理论(13754)
共检索到470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会宗
为验证区域铁路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文章分别运用全国及三大区域1995~2006年的相关混合数据对预先设定的计量模型进行回归,研究发现:铁路建设在短期和长期都会对全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但其长期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一些;铁路建设在短期内就能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但其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只能在较长时期内才能体现出来;各区域铁路路网建设的差异是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打破铁路建设投资的行政垄断体制,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重点加大对西部地区铁路建设的投资力度,是解决区域经济增长差距过大的一条重要途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湘娟
本文利用20092014年广东省21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交通运输投资对广东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交通运输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地区差异明显。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珠三角、粤北山区、东翼和西翼,交通运输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带动该地区经济增长分别为0.3615、0.2501、0.2131、0.1907个百分点,地区内部差异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湘娟
本文利用2009~2014年广东省21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交通运输投资对广东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交通运输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地区差异明显。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珠三角、粤北山区、东翼和西翼,交通运输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带动该地区经济增长分别为0.3615、0.2501、0.2131、0.1907个百分点,地区内部差异显著。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芬 冯凤玲
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的思想,结合协调发展理论提出了基于VAR和VEC模型的交通经济数据的分析方法,据此对河北省1990—2009年交通运输与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交通运输业的引致需求作用不如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明显,但是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业的建设规模、合理布局、运输能力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受到冲击后会在中期对交通运输业具有正的影响,短期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祖海 苏曼
国内外交通发展史证明:快速、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改善了城市经济圈与外部的交流条件,加快了区域内部的经济循环,带动了城市经济圈的开发和建设,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公路交通在提高地区资源整合度、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化建设及物流业发展等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公路交通 区域经济 影响分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洋
文章利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的相关指标,实证检验了交通运输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交通运输水平能够显著推动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并通过工具变量法验证了其结果的稳健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客运量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地区受到的促进作用次之,西部地区受到的促进作用最小;货运量对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受到的促进作用最小。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进而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交通运输 区域经济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秉镰 赵金涛
文章首先总结并评述了当前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三种因果关系,然后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检验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和30个省份交通运输发展(交通运输网络密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变量(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化、城市化)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昌友 王遐见
本文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了交通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在1997~2010年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铁路建设和公路建设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较为明显,公路建设中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依次递减;铁路运输业比公路运输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明显;高速公路密度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带动经济增长约0.034个百分点,铁路密度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带动经济增长约0.002个百分点;2001~2010年间交通基础设施存量的增加年均带动经济增长0.78个百分点,约为经济增长率的8%。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雪峰 于瑶 陈江萍
本文以铁路运输业的龙头企业大秦铁路为例分析了"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税负的影响,通过对大秦铁路年报中数据的分析可知,"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一般纳税人的税负增减情况受政策实施前企业应税收入与政策实施后不含税可抵扣金额合计的比值影响,得出了大秦铁路实施"营改增"政策后税负增加的结论。同时,针对大秦铁路"营改增"后税负增加的主要因素,提出实现结构性减税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大秦铁路 营改增 交通运输业 税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守法 吕焱
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就利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运用1986-2004年的数据,对实际利率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并针对当前的实际利率水平和宏观经济背景,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实际利率 区域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彪 张兆民
运输成本犹如要素流动所必须克服的一个"阻抗",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机理表现为运输成本的高低影响产品的总需求和资本在区域间的流动与配置,从而最终影响经济产出。按照熊永钧(1998)所提出的现代经济增长和经济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分工等只能通过运输成本降低才能得以有效解释这一思路,本文论述了运输成本与经济产出之间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度量了我国运输成本及其变化趋势,最后通过1978年至2013年之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证实我国运输成本与经济产出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运输成本 经济增长 度量 线性回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奇洪 裴雨潇
文章在分析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模型,运用我国2001—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研究方法,从定量角度实证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备建设的确会增进经济提升,但其并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空间溢出 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勇 骆琳 李禹锋 王沁
文章从规模性、结构性、效益性三个维度构建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基于DEA交叉效率,构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2008—2018年我国七大地区耦合协调度,分析了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从时间维度看,我国总体的耦合协调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从空间维度看,七大地区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3)华东和华北地区实现高度耦合协调发展。西北和西南地区耦合协调度正从低度协调向中度协调发展。华南、华中和东北地区处于中度协调发展区间,跃迁趋势不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月明 曾丹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不断涌入我国,并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外资并没有均衡地进入到我国各地区。从东、中、西三大地带看,东部地区占据绝对优势,外资的区域分布差异异常悬殊。FDI在地理空间上的这种非均衡分布及其变动趋势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和持续增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FDI 区域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