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1)
2023(11134)
2022(10017)
2021(9515)
2020(7881)
2019(18658)
2018(18790)
2017(36656)
2016(19918)
2015(22570)
2014(22759)
2013(22259)
2012(20090)
2011(17921)
2010(18016)
2009(16321)
2008(15642)
2007(13468)
2006(11632)
2005(9893)
作者
(57194)
(47181)
(47011)
(44891)
(30301)
(22647)
(21400)
(18705)
(18114)
(16756)
(16286)
(15686)
(14869)
(14754)
(14647)
(14241)
(14189)
(14129)
(13454)
(13351)
(11773)
(11432)
(11349)
(10783)
(10556)
(10425)
(10369)
(10358)
(9441)
(9267)
学科
(80625)
经济(80541)
管理(56499)
(52261)
(44226)
企业(44226)
方法(40961)
数学(36217)
数学方法(35543)
中国(21469)
(19169)
(18050)
(17006)
地方(16841)
业经(16709)
理论(14982)
(13253)
环境(13124)
(12968)
贸易(12961)
农业(12784)
(12549)
技术(11931)
(11727)
(11113)
财务(11038)
(11037)
财务管理(11018)
企业财务(10387)
教育(10095)
机构
大学(279928)
学院(278700)
管理(115137)
(105614)
经济(103057)
理学(101048)
理学院(99928)
管理学(97825)
管理学院(97346)
研究(88773)
中国(63738)
(59891)
科学(58345)
(45377)
(43755)
业大(42904)
(42237)
研究所(40370)
中心(40110)
(38530)
北京(37690)
财经(37580)
(37189)
师范(36824)
(34164)
农业(33167)
(32955)
(32139)
经济学(30775)
技术(30055)
基金
项目(199220)
科学(156669)
基金(144423)
研究(142986)
(125695)
国家(124715)
科学基金(108318)
社会(88432)
社会科(83812)
社会科学(83787)
(78137)
基金项目(77440)
自然(73092)
自然科(71452)
自然科学(71436)
自然科学基金(70099)
教育(66248)
(65908)
资助(60490)
编号(58817)
成果(46207)
重点(43987)
(42907)
(41513)
(41016)
课题(40118)
创新(38176)
科研(38110)
大学(37029)
教育部(36724)
期刊
(109213)
经济(109213)
研究(78211)
中国(47313)
学报(43451)
管理(41003)
科学(40997)
(37080)
大学(32762)
(32314)
教育(31217)
学学(30830)
农业(26291)
技术(25853)
(18726)
金融(18726)
业经(18378)
经济研究(17416)
财经(16991)
图书(15567)
问题(15564)
(14362)
科技(14058)
技术经济(13876)
理论(13723)
(13449)
统计(13245)
资源(12829)
实践(12826)
(12826)
共检索到385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王鸣  刘吉平  张颖瑛  
减少城市交通能耗是建设低碳机动化的核心目标之一。城市交通能耗和城市密度、交通模式等多因素相关。研究在假设短期内城市密度、交通模式恒定的前提下,提出通过提高城市微循环交通运行效率,减少车辆延误时间,减少特定城市地块的交通能耗的尝试。以杭州市西湖区某地块为例,采用vissim仿真模型模拟地块内微循环交通系统运行,通过调整地块内部的支路间距和单行交通,减少地块内车辆延误时间,从而达到减少该城市地块交通能耗的目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秀媛  杨新苗  闫琰  
我国城市交通能源消耗量增长迅速,交通拥堵与排放愈发严重。由于私人小汽车的能源消耗、交通设施的能源消耗统计缺失,以及城市公共交通多种能源结构下的能耗统计和碳排放的测算不完善,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标准,使得城市交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对经济的影响缺少量化关系。本文从城市电动车、新能源车运用形成新的能源消费特点,对公共交通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测算方法分析。提出城市交通系统节能减排措施及政策建议,为城市交通能源消耗国际对比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政策制定提供基础信息,并以北京市公共交通系统为例,测算全生命周期能耗及排放总量和强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雍瑞生  王春河  
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总人口的51.3%。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还有继续加快的趋势。随着城市化及城市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能源消耗占全部城市能源消耗的比例也逐年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道路上行使的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纪武  李王鸣  葛坚  
根据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的节能相关性分析,得到"高层住宅比是城市住区能耗的影响因子"的初步判断。以杭州市为例,利用PKTM软件对容积率为1.6的城市住区进行高层住宅比与单位住宅面积能耗的验算。结果显示:高层住宅比为0.21、0.30、0.40、0.50、0.60、0.70、0.80时,单位住宅面积的年平均能耗依次为51.25kW.h/m2、50.02kW.h/m2、49.90kW.h/m2、48.37kW.h/m2、47.94kW.h/m2、47.29kW.h/m2、47.37kW.h/m2。试验数据证明:高层住宅比的确是城市住区能耗的影响因子,且随高层住宅比的提高,单位住宅面积能耗的变化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依山  
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全球平均每千人拥有汽车保有量为128辆,而中国仅为58辆,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即使这样,汽车迅速增加还是给中国带来了不少问题。一、汽车保有量迅速上升带来的问题(一)交通拥堵近年来,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面临交通拥堵问题。其中,大城市交通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柴建  邢丽敏  卢全莹  胡毅  汪寿阳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能耗已连续多年位居各行业能源消耗第二,仅次于工业用能,占总能耗的10%-20%,因此分析提取影响我国交通能耗的主要因素,并预测交通运输能耗甚是必要。本文首先利用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BSEM)从经济活动总量、技术进步和交通运输结构三方面刻画交通能耗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然后运用通径分析(Path-analysis)法提取出交通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交通运输总周转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周转量能耗、交通运输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和公路民航周转量占比。进而构建VA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建一  
以2005年的万元GDP能耗1.22 t标准煤作为基准是明确的,那么2006年国家的万元GDP能耗究竟是1.173 t标准煤还是1.21t标准煤,关系到对GDP能耗降低率的总体判断和对这一约束性指标的科学理解。GDP能耗的计算比较方法有规模型GDP能耗和速度型GDP能耗2种,由于计算公式的不同,所以,GDP数据的可比并不一定意味着GDP能耗数据的同口径。建议:①完善生产总值指数速度的编制和计算,并发布不变价GDP绝对值数据,在条件成熟时再采用速度型GDP能耗指标进行考核;②采用规模型GDP能耗指标进行宏观监察和微观考核;③继续加强各地区编制地区能源平衡表工作,并定期发布综合能耗总量情况;④建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珩君  贺昌政  
研究技术进步与能源消费间的定量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自组织数据挖掘方法,结合指标体系法,对技术进步和能耗之间关系进行定量测度,并且建立数学模型,弥补了指标体系法测度技术进步的缺陷。该方法在四川省能耗定量研究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宋建平  
本文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为提高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第一次由研究生组织的模拟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办好研究生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的经验和体会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乾坤  申楚雄  郭曾  
为了解决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能耗量化不准确的问题,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量化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能耗。以我国国情为背景优选生产线直接能耗统计法和简约式生命周期评估法相结合的量化研究方法,使用WBS进行施工能耗项目分解,建立施工能耗量化模型,对施工阶段的能耗进行量化计算,克服了统计步骤复杂、多参数影响等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素  廖冰雅  
能源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的人口、产业、交通、建筑等各要素决定了城市能耗的高低,它们共同形成了不同的城市规模、结构,以及产业结构。本文利用全局主成分析法与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东、中、西部城市的规模、结构、产业集聚度的差异所引致的城市能源消耗增长率完全不同。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东部地区应继续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技术优势,并大力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同时,中部地区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强城市用地的合理规划。西部地区则应提高城市密度,改善大而散的城市结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欧阳斌  凤振华  李忠奎  毕清华  周艾燕  
基于IPCC推荐方法,结合我国交通能耗统计基础,提出省级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测算方法和特征性评价指标,对2005~2012年江苏省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含港口)和城市客运领域的能耗与碳排放现状进行研究测算,分析能耗与碳排放总量、分能源品种与分运输方式的比例结构、能耗与碳排放强度等方面的特点,最后提出低碳交通运输发展需以降低能耗与碳排放强度为核心、以公路货运为突破重点、以优化综合运输结构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战略导向、以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为重要途径等政策启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雪青  朱敏杰  
在对交通运输能源消耗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用完全分解模型对浙江省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分别进行了关键能耗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运输周转量、运输结构和能耗强度等三因素对浙江省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指出未来旅客运输应侧重降低各运输方式能耗强度,继续进行结构优化,货物运输则应以结构优化为主,并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冷红  孙禹  田玮  
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空间因素对建筑用能的影响,是对建筑能耗水平进行精确模拟、探索城市层面建筑能源使用规律以及制定相应节能目标的基础。为提出含有区域特征的能耗密度模型,采用贝叶斯方法结合空间分析技术,将空间和区域位置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加以量化分析,并将结果应用于城市尺度的能耗分析中。研究依据英国伦敦的非住宅建筑能耗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将非住宅建筑的物理、能耗数据与空间位置信息整合,根据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模型计算非住宅建筑在连续空间关系中产生的用能相关性,结合贝叶斯方法计算能耗概率分布结果,提出精细计算和分析城市空间单元建筑用能差异的方法,有益于地方政府进一步针对空间单元采取更有效的节能政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翟东昌  
高能耗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降低能耗,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成为中国各个城市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要靠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首先介绍了青岛市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和能源消耗情况,然后入手分析了各个行业的具体耗能情况,从而引出了青岛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