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31)
- 2023(20027)
- 2022(16913)
- 2021(15974)
- 2020(13365)
- 2019(30927)
- 2018(30346)
- 2017(58143)
- 2016(31218)
- 2015(35258)
- 2014(35016)
- 2013(34613)
- 2012(31543)
- 2011(28379)
- 2010(28181)
- 2009(26367)
- 2008(26226)
- 2007(23151)
- 2006(20426)
- 2005(18550)
- 学科
- 济(132467)
- 经济(132292)
- 业(108056)
- 管理(103852)
- 企(95632)
- 企业(95632)
- 方法(60452)
- 数学(49638)
- 数学方法(49034)
- 财(39363)
- 农(38216)
- 业经(36527)
- 中国(35087)
- 贸(30851)
- 贸易(30833)
- 易(29978)
- 制(29063)
- 务(26920)
- 财务(26838)
- 财务管理(26795)
- 农业(25668)
- 企业财务(25383)
- 学(23420)
- 理论(23230)
- 技术(22847)
- 地方(22733)
- 和(22313)
- 体(20851)
- 划(20781)
- 银(20653)
- 机构
- 大学(450453)
- 学院(450414)
- 济(191361)
- 经济(187623)
- 管理(181495)
- 理学(156100)
- 理学院(154500)
- 管理学(152037)
- 管理学院(151208)
- 研究(148686)
- 中国(116485)
- 京(95568)
- 财(89665)
- 科学(86990)
- 所(72976)
- 财经(71424)
- 农(69750)
- 中心(67321)
- 研究所(65762)
- 江(65647)
- 经(65077)
- 业大(63289)
- 北京(60526)
- 经济学(58079)
- 范(55493)
- 师范(55004)
- 农业(54500)
- 院(54188)
- 财经大学(53064)
- 州(52619)
- 基金
- 项目(298894)
- 科学(237423)
- 研究(220942)
- 基金(220337)
- 家(190521)
- 国家(188954)
- 科学基金(164196)
- 社会(142091)
- 社会科(134811)
- 社会科学(134778)
- 基金项目(116016)
- 省(113847)
- 自然(105747)
- 自然科(103358)
- 自然科学(103334)
- 自然科学基金(101520)
- 教育(100851)
- 划(95632)
- 资助(90947)
- 编号(89088)
- 成果(71792)
- 部(67198)
- 重点(66155)
- 创(63413)
- 发(62838)
- 课题(60434)
- 国家社会(59144)
- 创新(58795)
- 教育部(58376)
- 制(57501)
- 期刊
- 济(211851)
- 经济(211851)
- 研究(135554)
- 中国(85590)
- 财(71612)
- 管理(71447)
- 学报(65050)
- 农(64049)
- 科学(62590)
- 大学(51136)
- 学学(48208)
- 教育(44412)
- 农业(44154)
- 融(42049)
- 金融(42049)
- 技术(40400)
- 财经(36046)
- 业经(34795)
- 经济研究(33892)
- 经(31005)
- 问题(28308)
- 贸(26285)
- 业(25204)
- 技术经济(23425)
- 国际(22907)
- 世界(21486)
- 理论(21286)
- 现代(21098)
- 商业(20482)
- 图书(20368)
共检索到674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罗丹 高自旺 于周顺
本文通过构建市场接入度指标衡量综合性交通网络带来的境内贸易成本降低效应,使用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测算企业进口贸易网络的PageRank值,系统探究市场接入度对企业进口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接入度显著提升企业进口贸易网络地位,其中高铁网络和高速公路网络引致的市场接入度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从传导机制上看,库存成本下降和销售市场拓展是市场接入度提升企业进口贸易网络地位的重要途径,且对交通依赖度、互联网发展程度、地方保护程度不同的企业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耿伟 贾兴兴 朱佳
文章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企业层面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地位指标,从稳定性和安全性双重视角探究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地位对企业嵌入价值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地位的提高显著提升企业嵌入价值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即存在价值链韧性提升效应并呈现自我强化特性;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地位主要通过技术外溢效应、议价能力效应以及投入品质量效应提升了企业嵌入价值链韧性;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地位的价值链韧性提升效应在技术密集型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一般贸易企业中尤为显著;数字化程度高的企业能更充分释放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地位对价值链韧性的赋能效应。研究结论为中国深刻把握工业智能化技术变革以增强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安全可持续性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和连 孙天阳 吴钢
本文利用UNComtrade的2000-2011年HS6分位贸易数据综合构建了世界高端制造业贸易网络,对技术在贸易网络中的扩散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并实证检验了贸易网络地位和研发投入对一国技术获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在贸易网络中的扩散经历技术引入、技术成熟和技术标准化三个阶段,一国技术的获取不仅取决于其研发投入,还与其在国际贸易网络中的身份地位存在密切关联,而且网络地位重要的国家为联通整个贸易网络发挥了枢纽作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研发投入的增强对其技术的获取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贸易网络地位对于不同发展程度国家技术获取的影响存在差异,并呈现"倒U型"特征。
关键词:
高端制造业 复杂网络 自主研发 技术扩散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晓 刘宝琦
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基本结构特征,国际贸易关系日益表现为复杂网络化的跨国生产共享关系。文章在增加值贸易核算数据基础上,将社会网络研究中的指标算法分析、可视化分析以及STERGM网络建模分析方法系统地应用于制造业国际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和演变机制研究。研究发现:制造业国际贸易网络具有稳定的分组结构和等级结构,中国在亚洲网络地位的崛起推动了“泛亚太网络”发展,但中国的网络地位并不稳固;制造业国际贸易网络结构演化是一种高度自组织过程。相比多边关系,双边贸易关系对网络结构演化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力,地理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贸易协定等外部因素对贸易关系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方慧 张潇叶 赵胜立
全球价值链重构趋势下,“一带一路”贸易网络日益紧密,东道国贸易网络地位对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逐渐显现,成为吸引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区位优势。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制造业的投入产出数据构建增加值贸易网络,结合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BvD-Zephyr以及fDi Markets数据,考察东道国贸易网络地位对中国企业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东道国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的提升,对中国企业OFDI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上述影响在发达国家、制度风险较低及开设境外园区的东道国更强,并且进一步激发了中国民营企业、初始投资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并购的积极性。此外,中国企业OFDI的结构得以优化,投资行业依托贸易网络呈现阶梯状分布。机制分析表明,中间品进口激励效应、投资风险规避效应和全球价值链嵌入效应是其重要传导渠道。本文为中国企业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投资策略制定提供有益参考,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邓慧慧 徐昊 王强
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产生系统性冲击。本文基于ADB-MRIO2022数据库,应用前沿的有向加权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刻画2010—2021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特征、动态演化趋势和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增加值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化,并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一国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的区域化属性逐渐增强,其中美洲地区(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最为明显,美国正逐步分散贸易风险,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降低其主导的局域网络脆弱性,而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过大,不利于以中国为主导的局域网络应对特定性冲击。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中占据中心地位,但在高技术制造业网络中还有进一步上升空间。发展数字经济在总体上有利于提高一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中对核心资源的控制能力,占据“织网者”优势,扩大贸易影响力,但仅对处在网络中心与近中心的国家的接近中心性有显著促进作用。新兴经济体要打破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封锁困境,必须提升增加值贸易流量与价值创造能力,实现主要出口对象国相对多元化。本文发现逆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具有长期结构性特征,揭示了利用数字经济推动我国制造业从中低端迈向高端,充分释放自身蕴藏的巨大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增加值贸易网络 复杂网络分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丹 朱磊
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的合并数据首先测算出企业进口贸易网络地位(PageRank)值,并通过双重差分的方法系统考察了高速公路如何影响企业进口贸易网络地位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的开通能有效地提升企业进口贸易网络地位;高速公路主要通过进口多元化效应、出口规模效应和市场一体化效应三种渠道提升企业进口贸易网络地位;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速公路主要提升了进口依赖度高、交通依赖度高的企业进口贸易网络地位。另外,通过“最小成本路径”的方法构建了高速公路开通的工具变量,较好地解决了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最后,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高速公路的开通和关税水平的下降能同时改善境内外贸易环境,高速公路对关税下降作用于企业进口贸易网络地位的正向影响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飞
文章立足微观层面企业贸易网络,在分析贸易网络如何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基础上,利用上市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贸易网络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在通过控制内生性、改变测度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可达性是贸易网络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重要影响渠道。此外,贸易网络对东部地区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促进效应较大;市场可达性的中介效应在东部地区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梁双陆 郭甜
本文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法分析中国与环印度洋地区制造业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变化趋势,以及环印度洋联盟对话伙伴国对环印度洋地区制造业贸易网络影响,研究各国在制造业贸易网络上的地位等级及相互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与环印度洋地区各国间制造业贸易联系日益紧密,贸易网络中心由新加坡转为中国;环印度洋地区既是中国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主要进口市场,又是中国劳动密集型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在制造业贸易网络上,美国仍是影响环印度洋地区贸易格局的重要力量,中国仍需不断提升自身在制造业贸易网络上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环印度洋地区 贸易格局 复杂网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彦芳 陈淑梅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解理论框架及分解结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特征及网络结构两方面探究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网络格局。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全球制造业贸易的繁荣,同时也加剧了贸易网络中其与主要贸易伙伴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全球贸易网络不仅是中国发挥制造业大国影响力的媒介,而且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进阶平台。中国在全球制造业贸易网络中实现了由边缘向核心的过渡,且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节日益增多,价值链条不断延伸,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发达国家对全球制造业贸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彦芳 陈淑梅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解理论框架及分解结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特征及网络结构两方面探究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网络格局。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全球制造业贸易的繁荣,同时也加剧了贸易网络中其与主要贸易伙伴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全球贸易网络不仅是中国发挥制造业大国影响力的媒介,而且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进阶平台。中国在全球制造业贸易网络中实现了由边缘向核心的过渡,且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节日益增多,价值链条不断延伸,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发达国家对全球制造业贸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红林 辛娜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全球产业格局重塑,解构发达国家与中国高端制造业的空间网络格局变化,判断不同时期中国在全球的高端制造业贸易网络地位,分析中国高端制造业网络的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网络分析法可视化全球高端制造业空间贸易关联网络拓扑形态和关键特征,通过QAP分析贸易网络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全球高端制造业贸易网络呈现典型整体贸易网络结构特征,网络密度和互惠性高,联系紧密并保持良好的互通性,贸易活动较频繁;②整体网加权点强度测度表明中国在贸易网络呈现较频繁的贸易活动,并逐渐迈入网络贸易规模前列的空间格局;③个体网结构洞分析表明中国在网络中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贸易行为受其它节点的限制,中国还未成为全球高端制造业贸易网络的"织网者";④工业增加值和地理相邻等因素对全球高端制造业贸易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杜运苏 彭冬冬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基于最新的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首先构建并分析了全球增加值贸易网络特征,然后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服务化对全球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在总体上有利于提高一国在全球增加值贸易网络中对核心资源的控制能力,促进该国网络地位的提升;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信息服务化对网络地位的影响要大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运输、分销等;随着制造业在全球增加值网络中地位由条件分布的低端向高端变化,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呈倒U型趋势。在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中国应抓住契机,加快服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增加值贸易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妍 范爱军
基于UIBE GVC ADBMRIO2021数据库数据,利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构建2007—2019年全球高端制造业国内增加值贸易网络,并对其格局演变和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如下:一是网络的密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互惠性保持在较高水平;中、德、意、法等国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二是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国内增加值迅猛增加;德国是该网络中的“领头羊”。三是该网络由北美社团、亚太社团和欧洲社团组成,并在社团演变中形成两个稳定结构:美加墨组成的“雁阵”结构和美中日组成的“三角”结构。四是GDP加和网、地理距离矩阵、共同语言矩阵、陆地相邻矩阵会影响该网络的发展,且人口数量差值矩阵和共同语言矩阵对细分行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华晓红 宫毓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承接国际梯度产业转移,已深嵌于亚太生产网络之中,与亚太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规模快速扩张。随着我国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认清我国制造业目前在亚太生产网络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是立足国情,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基础。文章采用"增值法",将双边贸易拆解为10个部分,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显示性比较优势仍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在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业、化学及化学制品的制造业、机械和设备的制造业中,在亚太价值链上的地位均有明显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