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3)
- 2023(14288)
- 2022(12235)
- 2021(11517)
- 2020(9385)
- 2019(21601)
- 2018(21553)
- 2017(40890)
- 2016(22157)
- 2015(24860)
- 2014(24955)
- 2013(24617)
- 2012(22781)
- 2011(20747)
- 2010(20723)
- 2009(18772)
- 2008(18011)
- 2007(15738)
- 2006(13944)
- 2005(12319)
- 学科
- 济(91358)
- 经济(91266)
- 管理(62221)
- 业(58309)
- 企(46873)
- 企业(46873)
- 方法(35954)
- 数学(30389)
- 数学方法(30046)
- 中国(28197)
- 农(25746)
- 地方(25153)
- 业经(21777)
- 学(20383)
- 财(19756)
- 环境(17899)
- 农业(17643)
- 贸(15875)
- 贸易(15861)
- 和(15610)
- 易(15297)
- 制(15274)
- 理论(15195)
- 技术(14883)
- 银(14567)
- 银行(14526)
- 融(14277)
- 金融(14276)
- 发(14228)
- 行(13998)
- 机构
- 大学(310496)
- 学院(310117)
- 管理(122550)
- 济(121053)
- 经济(118254)
- 研究(108050)
- 理学(105589)
- 理学院(104329)
- 管理学(102624)
- 管理学院(102054)
- 中国(79329)
- 京(67912)
- 科学(67901)
- 财(54253)
- 所(54121)
- 农(50056)
- 研究所(49385)
- 中心(48497)
- 业大(46178)
- 江(45719)
- 范(44860)
- 师范(44480)
- 北京(43585)
- 财经(43167)
- 院(39698)
- 经(39255)
- 农业(38767)
- 州(37913)
- 师范大学(36102)
- 经济学(35213)
- 基金
- 项目(213390)
- 科学(167722)
- 研究(159386)
- 基金(152378)
- 家(132382)
- 国家(131196)
- 科学基金(112461)
- 社会(98841)
- 社会科(93504)
- 社会科学(93480)
- 省(84393)
- 基金项目(81474)
- 教育(72807)
- 自然(72280)
- 划(71150)
- 自然科(70494)
- 自然科学(70481)
- 自然科学基金(69184)
- 编号(65991)
- 资助(61607)
- 成果(53642)
- 发(49596)
- 重点(47927)
- 部(46412)
- 课题(46013)
- 创(44419)
- 创新(41282)
- 科研(40134)
- 项目编号(40076)
- 国家社会(39774)
- 期刊
- 济(138893)
- 经济(138893)
- 研究(94893)
- 中国(62975)
- 学报(48114)
- 农(46387)
- 科学(45078)
- 管理(45069)
- 教育(42406)
- 财(38632)
- 大学(36307)
- 学学(33726)
- 农业(32789)
- 技术(27541)
- 融(27108)
- 金融(27108)
- 业经(24798)
- 经济研究(21407)
- 财经(20016)
- 图书(18220)
- 问题(17934)
- 经(17042)
- 业(16622)
- 科技(15884)
- 理论(15181)
- 资源(14963)
- 现代(14489)
- 技术经济(14486)
- 商业(14074)
- 实践(14048)
共检索到462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传林
文章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交通生态位视角下研究交通类高职院校的特色形成的独特环境等,结合学院特色发展的实践,提出了为丰富交通类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展示交通高职教育的内涵,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应在教育理念、质量内涵、校风学风、校企合作形态、改革与创新等方面采取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
办学特色 形成机制 发展与培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莉花 马方慧 李涵
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秉持何种职业知识观的问题,反思职业学校到底应该教什么知识就尤为必要。职业知识概念化为审思当前学校职业课程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当前的职业课程体现了职业知识概念化的过程和结果,但仍存在忽略知识类型差异、过于偏向工作知识的风险。明晰学校知识与工作场所知识的差异及互补性并反思其获取途径,才可能更大效率地发挥不同学习场所的学习效力。未来职业课程应进一步树立以职业知识为核心的职业能力观,完善以职业知识为基础的能力本位课程,发展基于职业知识转化的职业活动载体。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牌艳欣 周彦廷
[目的/意义]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是学术成果评价中的重要方法问题,也是科技评价与科技管理活动中亟待完善和改进的重要实践课题。基于生态位理论视角可从资源占据的角度,为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以丰富学术成果评价理论体系。[过程/方法]根据生态位理论,从学术论文对整个学术交流生态系统资源占据的角度将其影响力分为原生影响力和再生影响力,并构建基于论文内容创新性、线上关注度、线下关注度三个维度的学术论文生态位宽度评价模型,评价学术论文影响力。并以图书情报学领域的学术论文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基于生态位视角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基于生态位理论提出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模型,可作为一种有效方法对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蒋士会 张钰与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学校场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本质是以主体交互性、内容生活性、手段创造性和评价过程性为特征的生成性过程。运用怀特海过程哲学理论建构的“主体性-相关性-创造性-过程性”模型,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评价四个维度关照学校场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成性过程。学校场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基于过程逻辑,即对话性师生关系、生活性知识世界、创造性技术手段以及过程性评价标尺的逻辑层次。然而,学校场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低质量发展呈现出学生本位的“主体建构”仍需强化、知识世界的“生活关联”相对薄弱、数字化手段推送的“共情体验”亟待深化以及质量评价的“过程生成”有待彰显的现实样态。鉴于此,提出强化主体交互、优化知识谱系、赋能数字技术平台和实化动态评价的路径重构,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质态跃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蒋士会 张钰与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学校场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本质是以主体交互性、内容生活性、手段创造性和评价过程性为特征的生成性过程。运用怀特海过程哲学理论建构而成的“主体性—相关性—创造性—过程性”模型,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评价四个维度关照学校场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成性过程。学校场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基于过程逻辑,即对话性师生关系、生活性知识世界、创造性技术手段以及过程性评价标尺的逻辑层次。然而,学校场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低质量发展呈现出学生本位的“主体建构”仍需强化、知识世界的“生活关联”相对薄弱、数字化手段推送的“共情体验”亟待深化以及质量评价的“过程生成”有待彰显的现实样态。鉴于此,提出强化主体交互、优化知识谱系、赋能数字技术平台和实化动态评价的路径重构,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质态跃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江霞 罗玉龙
引入生态位理论及其方法,首先对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各个维度的生态位以及综合生态位进行测度分析,其次采取聚类分析法,对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综合生态位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生态位较低且相近,但是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在武陵山区重庆段的7个区县中,石柱、酉阳、黔江、丰都4个区县的特色农业发展的综合生态位水平较高,秀山、武隆、彭水特色农业发展的综合生态位水平较低。为了提高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综合生态位水平,需要对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的生态位加以错位、扩充、协调,这样才能从总体上提升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
生态位理论 武陵山区 特色农业 创新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江霞 罗玉龙
引入生态位理论及其方法,首先对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各个维度的生态位以及综合生态位进行测度分析,其次采取聚类分析法,对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综合生态位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生态位较低且相近,但是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在武陵山区重庆段的7个区县中,石柱、酉阳、黔江、丰都4个区县的特色农业发展的综合生态位水平较高,秀山、武隆、彭水特色农业发展的综合生态位水平较低。为了提高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综合生态位水平,需要对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的生态位加以错位、扩充、协调,这样才能从总体上提升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
生态位理论 武陵山区 特色农业 创新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洪雷 韦震 唐卫宁 居水木
特色小镇的核心问题是产业问题,做好特色小镇产业顶层规划是特色小镇协调发展的前提,良好的产业生态位是特色小镇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文章总结了特色小镇产业的发展过程,分析了特色小镇产业的生态位特征,建立了特色小镇产业的动态演化路径。提出特色小镇之间的三种生态位关系,通过测算特色小镇的生态位重叠度评价特色小镇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以湖州市的特色小镇为例,测算湖州市的特色小镇间的产业生态位重叠度,结果显示:湖州市特色小镇产业总体生态位重叠度较低,但部分小镇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度较高,存在一定的同质化发展现象。对于重叠度较高的小镇进一步测算生态位值,得出相关小镇的产业竞争力,最后提出特色小镇的发展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特色小镇 产业 生态位 协调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谭娟 毛齐明
生态视角是研究复杂体的基本原则,而复杂体是真正的生命体。因而,采用生态视角审视学校教育,实际上是回归教育的生命立场,其核心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允许学生自由生长。在基础教育中,即实现儿童的基础性、自主性和个性化的生长。为此,需要营造儿童自由生长的自然生态,包括实施以培养成功学习者为导向的绿色生命教育,创建以童梦飞扬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以及建构以终身发展为参照的生态评价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世伟 杨雨帆
基于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充分利用资源的能力以及促进城市道路交通方式良性进化等三个方面的考量,借鉴生态学中的生态位原理,提出城市道路交通方式应遵循和谐共生、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的新模式。根据每个城市的资源状态和管理价值取向,综合协调发展各类道路交通方式,最终为科学合理地构建符合自身特色且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交通体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
生态交通 生态位 城市道路 交通方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许爱萍
创新型城市在不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化,对创新型城市的生态位理论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阐述,并从生态位的视角对创新型城市进化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创新城市成长模式演变的阶段划分,并根据创新型城市生态位变化的历时过程特点,给出创新型城市基因延续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生态位 演化 模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瑞 赵栋祥 唐旭丽 钱宇星
[目的/意义]学术名词是专业知识的基础,通过对学术名词跨学科迁移与发展进行揭示,有助于深入探究学科间的知识共享与交流。[方法/过程]文章构建了学术名词跨学科迁移与发展模型,以14本CSSCI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引用角度测量学科间的知识流动,对跨学科学术名词进行抽取,识别不同迁移类型的学术名词,并判断其发展趋势;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总结出学术名词迁移与发展特征。[结果/结论]文章直观全面地展示了不同的跨学科迁移类型与发展情况,旨在为探寻科学发展规律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君 陈长瑶
生态学重要基础理论——生态位理论在乡村聚落发展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根据乡村聚落发展与资源环境条件的关系,初步探讨了生态位理论在乡村发展中的应用。具体表现为:生态位态势变化及生态位大小能够解释乡村聚落间发展差距;生态位适宜度可以为乡村聚落发展可持续性提供评价依据;生态位扩充则能够较好体现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发展及演化机制,而生态位重叠和分离理论对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参考性。
关键词:
生态位理论 乡村 聚落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建国
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未来转型的理想模式,其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价值。从生态位的视角出发,应用技术大学应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建立自己的生态空间,并从资源、空间、规模、动态发展等方面恰当把握,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位 物种 应用技术大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文明
认为一味追求城市机动化交通,忽视慢行交通,会助长车辆消费的攀比之风,会加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与生活幸福。因此,应当对交通方式进行理性的思考与选择,重视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慢行交通系统 以人为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