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78)
2023(13477)
2022(11060)
2021(10152)
2020(8621)
2019(19882)
2018(19645)
2017(37574)
2016(20798)
2015(23467)
2014(23683)
2013(23207)
2012(21463)
2011(19248)
2010(19263)
2009(18057)
2008(18034)
2007(16373)
2006(14413)
2005(13212)
作者
(60081)
(50727)
(50372)
(48399)
(32134)
(24325)
(23138)
(19619)
(19114)
(17936)
(17246)
(17034)
(16371)
(15954)
(15846)
(15698)
(15492)
(14765)
(14664)
(14652)
(12575)
(12550)
(12279)
(11544)
(11422)
(11410)
(11328)
(11208)
(10173)
(10089)
学科
(84282)
经济(84169)
管理(59295)
(57533)
(44031)
企业(44031)
方法(33528)
数学(29225)
数学方法(28932)
(28622)
中国(24026)
(23974)
地方(20897)
(20623)
业经(19926)
农业(19592)
(17266)
(15032)
贸易(15022)
(14511)
(14312)
(13940)
财务(13901)
财务管理(13862)
(13653)
银行(13623)
环境(13389)
(13076)
金融(13071)
企业财务(13048)
机构
大学(295679)
学院(295597)
(119498)
经济(116717)
管理(108307)
研究(102381)
理学(92447)
理学院(91274)
管理学(89629)
管理学院(89063)
中国(77527)
科学(63511)
(63106)
(57801)
(53047)
(52248)
中心(47863)
研究所(47229)
(47049)
财经(44872)
业大(44669)
农业(41363)
(40617)
(40418)
师范(40225)
北京(39423)
(37214)
(37115)
经济学(37112)
经济学院(33581)
基金
项目(196085)
科学(153504)
研究(144045)
基金(140718)
(122952)
国家(121904)
科学基金(103439)
社会(91249)
社会科(86249)
社会科学(86225)
(77663)
基金项目(75491)
教育(65888)
自然(65738)
(65339)
自然科(64059)
自然科学(64040)
自然科学基金(62869)
编号(59270)
资助(55745)
成果(49062)
重点(44760)
(43206)
(43100)
课题(41516)
(40272)
(39357)
创新(37854)
国家社会(37834)
科研(37336)
期刊
(137586)
经济(137586)
研究(87718)
中国(61441)
(49605)
学报(47341)
(47051)
科学(43638)
管理(38226)
大学(35802)
学学(33601)
农业(32748)
教育(31871)
(27850)
金融(27850)
技术(25007)
业经(22660)
财经(22290)
经济研究(20948)
问题(19389)
(19113)
(17639)
(15630)
(14230)
资源(14213)
图书(13914)
技术经济(13820)
现代(13682)
理论(13522)
科技(13171)
共检索到446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龚维进  覃成林  徐海东  
文章构建理论模型表明交通扶贫具有破解连片特困地区空间贫困陷阱的作用,通过构建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DSDM)的实证模型,以滇桂黔石漠化区为例,运用2003~2016年的有关数据,分析交通扶贫破解空间贫困陷阱的效果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交通扶贫对滇桂黔石漠化区破解空间贫困陷阱的效果明显。在作用机制上,交通扶贫具有空间外溢效应,服从空间距离衰减规律;交通扶贫兼具短期和长期减贫作用;且与其他减贫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因此,继续加大交通扶贫力度,科学制定跨区域的交通网络规划,统筹推进交通网络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交通扶贫的作用,助力连片特困地区实现脱贫目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廷云  唐志明  
非学历职业教育扶贫是指为贫困人口提供技能培训,以提升贫困人口人力资本的一种教育扶贫形式。这种教育扶贫形式因其时间短、见效快而成了教育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非学历职业教育扶贫实施过程中精准度偏低,主要表现为扶贫区域瞄准精度偏低、扶贫需求识别不够精准以及扶贫经费的投放和使用效率偏低等。因此,要提高非学历职业教育扶贫效果,实现精准扶贫,一方面需要建立扶贫对象人口档案,将"漫灌式"扶贫转为"滴灌式"扶贫;另一方面,更新培训模式,最大限度释放培训项目的应有助力;最后,完善教育扶贫资金运作方式,实现教育扶贫资金精准管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韦彩玲  黎燕君  蓝飞行  
以贵州省忠诚镇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实施的反租倒包土地流转创新模式来对搬迁农户后续扶持工作进行研究,发现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中存在实践限度的现实情况下,通过反租倒包推动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的方式,给搬迁农户的生计转型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发展机会,激发了搬迁农户的自觉能动性,有效解决了搬迁农户的生计困境问题。基于此,反租倒包的土地利用创新模式可能成为后扶贫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的政策选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小云  苑军军  
扶贫背景下,深度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诸多限制性因素导致其自身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存在对起始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本交织的最低需要,即投入的"关键性门槛"。从长期来看,提高人力资本是脱贫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无法实现人力资本短期飞跃的现实情况下,则需要关注深度贫困地区外来物质资产的介入。西南M县H村展开的扶贫实践表明,用外来物质资产暂时替代人力资本,通过人工干预扶贫措施来实现村庄产业扶贫的成效显著,结果显示,H村的产业扶贫不仅带来了主营产业收入,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外溢收入,H村采用干预扶贫措施农户的收入显著高于未采用干预扶贫措施的农户。研究表明外部援助对于深度性贫困群体脱贫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意识到摆脱深度贫困这一过程的复杂性,"输血"资源到"造血"功能的转化,需要重视人力资本的提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禹骅  凌经球  
互联网作为当代科技的集中代表,在各个方面都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文章着眼于互联网的发展,运用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方法,讨论产业扶贫的对策,认为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能够推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业的转型升级。适应贫困地区新型农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产业扶贫的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新伟  
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是当前中国政府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虽然从1986年中国政府就已经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反贫困计划,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绝对贫困人口数量的下降极为缓慢。面对政府日益增大的扶贫投资与下降缓慢的贫困人口数量两者并存的现状,不能不重新反思我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军昌  吴青芬  李绍练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是我国精准扶贫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而其中集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区的重点区域、片区核心地带、珠江上游极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为一体的黔西南州又无疑为片区精准脱贫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并对片区整体的精准脱贫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生态足迹模型和生态协调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近年来黔西南州存在着生态足迹增长迅速、生态赤字呈上升之势、生态利用已超出生态供给、生态适度人口下降迅速、人口与环境协同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特征凸显等问题,这些问题均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了片区的精准脱贫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新的阶段,该州及所属片区应高度重视生态赤字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并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逆转生态赤字,增进生态盈余,以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容侦  
广西百色市凌云县地处滇黔桂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腹地,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陇槐村是该县第二大贫困村,该村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2016年该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292户,贫困人口有1209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4%。"十二五"期间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该村经过不懈的努力,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自然、社会、经济及人才条件的制约,陇槐村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仍十分艰巨。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笔者作为中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首批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经过一年半的调查研究和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实施,对其发展有一定了解,本文就其精准扶贫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冼海钧  
本文选取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主要区域——广西百色市、河池市和贵州黔南州、黔东南州(简称四市州)为例,总结四市州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西部连片贫困地区发展普惠金融的思路,并从外部环境、监管、供给、需求等方面提出西部连片贫困地区发展普惠金融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亮亮  杨意蕾  
自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重视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但部分地区仍然发展缓慢或者返贫现象突出。该文以贵州省"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为背景,着重从贵州麻山地区产业结构单一、收入水平低下、劳动力外流、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方面分析了贵州麻山地区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了贫困陷阱,并研究了导致该地区陷入贫困循环陷阱的原因。文章以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为基础,探讨分析了麻山地区存在的4因素贫困循环链,即环境要素制约型贫困陷阱、物质资本因素制约型贫困陷阱、基础设施因素制约型贫困陷阱和人口因素制约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温瑞霞  赵春雨  杨娜  胡源  
基于个体福利和区域综合发展指标,采用Arc GIS、Geo Da等分析工具,以乡镇为研究尺度绘制皖西地区贫困地图,分析贫困的空间演化并检验空间贫困陷阱的存在。结果显示:皖西地区存在贫困的空间集聚现象和一定的空间贫困陷阱。基于个体福利水平的空间贫困区相对分散,空间集聚程度有增强的趋势,但局部空间依赖性呈减弱趋势;基于区域发展综合水平的空间贫困区相对集中,整体空间集聚程度较低且逐渐减弱,局部空间依赖性呈增强趋势。这表明空间贫困和贫困陷阱的发生与发展不单受自然因素的制约,社会经济因素也可能造成空间贫困,整体发展较好地区的区域贫困问题值得关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邹全胜  
“越发展越贫穷”,这一源于发展的理论命题,自巴格瓦蒂提出后,已被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重视。本文基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素性质的新假定,对如何走出贫困化增长“陷阱”进行了理论和经验分析,认为在要素流动的条件下,一国通过要素的培育和提升可以获得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走出贫困化增长“陷阱”。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源渊  
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家庭因其落后的家计模式导致深度贫困,而消费的现代化滋生家庭信贷需求。信用社的信贷扶贫政策创新为农民贷款提供了便利,然而,贫困户因其实物经济的生产方式与信贷经济货币化特点不适配、不固定收入与信贷固定支出不适配、农民家庭低积累和信贷高额本息的体量不适配,导致部分贫困家庭因无法按期偿还本金,通过"利息养本金"的方式不断追加债务,陷入新贫困陷阱。对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工作应该通过激发家庭发展能力、教育农民观念而实现家庭积累;同时完善信用社贷款政策,控制农民因信贷致贫的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龙斌  
以陕、鄂、川、甘省际边缘区为代表的一些省际边缘区相对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长期不能脱困,陷入"贫困陷阱"。其形成机理,一是省际边缘区普遍存在区域经济密度小、与中心城市交通距离远、区域经济分割严重的地理特征,受空间结构制约,发展先天不足。二是由于循环累积因果机制的存在,省际边缘区与中心城市形成核心—边缘结构,被彻底边缘化,发展条件进一步自然恶化。三是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负面效应使省际边缘区陷入不发展的困境,贫困陷阱被锁定。因此,建议实施特殊政策干预,打破恶性循环;培育自我发展能力,注重授人以渔;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改善空间结构;引导人口、产业集聚,重塑经济景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伯光  杨中华  
所谓"贫困陷阱",一般是指这样的状况:处于贫困状态的个人、家庭、群体、区域等主体,拿不出好的思路、措施摆脱贫困而不断地再生产出贫困,长期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而不能自拔。一旦掉进这种"贫困陷阱",要想从里面跳出来并非易事。 "贫困陷阱"为什么能相对地把人锁定在贫困之中,其基本原理是这样的:因为你穷,你就享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引起人力资本的退化;因为你穷,你就缺少物质资本的投入,许多赚钱的机会因而与你无缘;因为你穷,就限制了你的活动范围和自由,因而使你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而日益边缘化;因为你穷,就可能影响你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从而一厥不振而荒度人生。因此,穷这个东西可不是个好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