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52)
- 2023(17447)
- 2022(15083)
- 2021(14298)
- 2020(11884)
- 2019(27149)
- 2018(26633)
- 2017(50600)
- 2016(27502)
- 2015(30781)
- 2014(29921)
- 2013(29506)
- 2012(27090)
- 2011(24375)
- 2010(24014)
- 2009(22131)
- 2008(21178)
- 2007(17861)
- 2006(15494)
- 2005(13401)
- 学科
- 济(107414)
- 经济(107296)
- 管理(73591)
- 业(67525)
- 企(53951)
- 企业(53951)
- 方法(47422)
- 数学(41593)
- 数学方法(41180)
- 中国(32543)
- 农(29293)
- 财(24879)
- 学(23736)
- 业经(22846)
- 地方(22544)
- 贸(22290)
- 贸易(22278)
- 易(21643)
- 农业(19621)
- 制(18257)
- 环境(17680)
- 理论(16552)
- 和(16429)
- 技术(15670)
- 银(15537)
- 银行(15473)
- 务(15057)
- 财务(14986)
- 财务管理(14964)
- 融(14907)
- 机构
- 大学(380986)
- 学院(378618)
- 济(152092)
- 经济(148949)
- 管理(146003)
- 研究(133368)
- 理学(127266)
- 理学院(125731)
- 管理学(123481)
- 管理学院(122823)
- 中国(98301)
- 科学(84901)
- 京(83752)
- 所(67239)
- 农(66377)
- 财(65205)
- 研究所(62094)
- 业大(60582)
- 中心(59264)
- 财经(53389)
- 北京(53319)
- 农业(52608)
- 江(52207)
- 范(51075)
- 师范(50527)
- 经(48811)
- 院(48594)
- 经济学(46067)
- 州(42648)
- 经济学院(41648)
- 基金
- 项目(268406)
- 科学(209643)
- 基金(194787)
- 研究(191593)
- 家(172343)
- 国家(170950)
- 科学基金(145343)
- 社会(121572)
- 社会科(115081)
- 社会科学(115051)
- 基金项目(104138)
- 省(102706)
- 自然(95685)
- 自然科(93449)
- 自然科学(93420)
- 自然科学基金(91705)
- 划(88302)
- 教育(87268)
- 资助(79492)
- 编号(77091)
- 成果(61091)
- 重点(60499)
- 部(58545)
- 发(57626)
- 创(55533)
- 课题(53119)
- 创新(51910)
- 科研(51487)
- 国家社会(50317)
- 教育部(49785)
- 期刊
- 济(160935)
- 经济(160935)
- 研究(110252)
- 中国(69181)
- 学报(66187)
- 农(59805)
- 科学(59210)
- 管理(50666)
- 大学(49079)
- 财(47352)
- 学学(46224)
- 农业(41690)
- 教育(40323)
- 技术(29839)
- 融(28971)
- 金融(28971)
- 经济研究(27430)
- 业经(26342)
- 财经(25126)
- 问题(22312)
- 业(22210)
- 经(21598)
- 图书(19539)
- 科技(19137)
- 版(18554)
- 资源(18154)
- 贸(17757)
- 业大(17135)
- 技术经济(16866)
- 理论(16640)
共检索到542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鑫 傅凡
交通系统是城市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与中小城市相比,特大城市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交通问题。伴随着城市的蔓延与过渡开发,特大城市的交通网络使得城市景观格局的问题日趋严峻,如景观破碎度增加,连通度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利用混乱,农田与绿地被侵占等,从而使得城市热岛效应增大,社区分离,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并导致了诸多社会问题。以北京为例,分析城市交通系统对我国特大城市景观格局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穆献中 徐鹏 胡广文 余漱石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针对我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实际,以北京市为例,从耗散结构角度分析了北京市产业结构系统的困境,以及造成北京市产业结构失衡的熵增因素,提出产业结构生态化是特大城市未来产业结构演化方向。基于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相关理论,结合耗散结构理论,提出通过引入含有负熵流的生态化政策与技术,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等,引起城市产业结构涨落,形成新的稳定结构,是我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的重要解决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红霞
文章通过构造人口多样性指数,利用"五普"和"六普"数据,定量分析了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中人口多元化的进程及其演变特征。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随着人口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剧,特大城市的人口构成逐渐改变了以本地人口为主的单一模式,人口多样性日益增强,而且近郊区是人口多样性最强和人口多元化发展最快的区域。从人口多元化发展的空间演变轨迹来看,由近郊区带动向周边扩散发展的空间特征明显。由于人口多元化对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双重影响,因此,随着城市社会结构的日趋复杂,政府政策在积极促进人口多元化有机发展的同时,必须密切关注其发展动向,以便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慧英
特大城市在我国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是特大城市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北京城市发展为例,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经济、社会、民生和环境的城市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各指标赋予权重,建立了城市发展指数模型,并对城市发展指数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为今后城市发展重点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荣婷婷 任苒
全球化、网络化和后工业经济深刻影响我国特大城市的社会治理体系,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我国特大城市的代表城市之一,伴随首都城市影响力的整体提升,首都服务功能拓展、潜力释放,未来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首都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尤其是城市人口规模过快增长导致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难题给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带来严峻挑战。为解决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为北京发展决策服务,本文认为应当从构建整体规划、区域合作和动态监测为一体的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网络;确立长远目标、分解实施方案,通过法律保障约束,实现当前任务和长期目标的政策联动;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
关键词:
垃圾处理 体制机制 运营管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纪韶 王珊娜
北京市每年都在吸纳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2005~2012年,北京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平均每年达到40.5万人,而对于北京市服务业带动就业能力的实证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1979~2012年北京市服务业就业弹性分析发现,北京市服务业的增长以及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有波动中下降的趋势;从服务业内部就业效应的分析可以看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是未来北京市拉动就业能力最强、潜力最大的行业。
关键词:
服务业 就业弹性 就业结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车伟 王智勇 蔡翼飞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大城市的人口问题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充分认识特大城市存在的人口问题,制定相应的调控政策。文章以上海市为例,具体分析其人口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指出人口调控应遵循人口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趋势和城市发展阶段等因素来进行,而不应简单地以人口规模为调控目标。文章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特大城市的人口调控应以结构优化为主要目标,突出市场化的手段,并在大都市圈范围内实施。
关键词:
特大城市 人口调控 上海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杰 徐艳阳 张玉春
世界大都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制造业发展和疏解程度,对于城市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对于中国特大城市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本文进行制造业发展国际比较研究,并择取北京作为数据分析和观察对象。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的核心任务即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其中北京工业的疏解和提升发展对于北京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文献综述和世界大都市制造业转型提升经验借鉴的基础上,针对首都功能疏解,分类测算了2013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制造业行业中类发展情况,进行了中类行业分类指标相关性分析和权重系数测算,并最终提出了北京市制造业疏解思路与提升路径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合君 杜博
打车难、黑车泛滥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一些特大城市。政府认为目前出租车数量处于合理区间,而乘客却反映打车难;许多学者也认为城市出租车存在供给缺口,这导致黑车泛滥。为了解决出租车行业困境、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需要对出租车数量进行合理估计。本文利用布鲁斯·夏勒(Bruce Schaller)需求估计模型,基于北京市数据对出租车合理数量进行估计,揭示了北京市出租车行业供给缺口并评估了出租车数量增加对现有行业体制的冲击,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出租车 数量估计 实现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宇琳
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典型特大城市为例,采用人口普查数据,对2000年与2010年三市及其46个区县的职业结构开展实证分析,重点研究外来商业服务业人口的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层面商业服务业人口的数量和比重均实现了快速增长,且外来人口已成为商业服务业人口的主体;区县层面商业服务业人口中外来人口比例随社会发展阶段提升、本地人口教育水平提高、老人和少儿人口比例增加而提高。为此,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的关键在于提高本地人口的就业率以及从事商业服务业的比例,以减少对外来人口替代性就业的需求。
关键词:
商业服务业 特大城市 外来人口 职业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锐欣 毛亮
过实地观察数据,我们认识到出租车需求及道路交通状况在一天内的不同时段是变化的,因而出租车占路面交通量和空车率分时段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基于此本文修改并扩展了Cairns和Liston-Heyes(1996)的模型,考虑了分时段交通需求及拥堵程度的变化。我们用修改后的模型来分析高峰期出租车需求、等待时间和空车率的特点,以及管制水平对以上变量的影响。基于修改后的模型和北京市实地观察数据,得出的结论为:出租车对北京市交通拥堵所造成的影响并不大,单靠控制出租车数量的方法不能有效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现有的管制政策使出租车缺乏应对需求变化的灵活性,需要进一步改革。
关键词:
政府管制 出租车 空车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魏义方 张本波
特大城市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是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这要把握三大重点,即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与人口调整变化相协调,与区域协同发展相促进,与户籍制度改革相统筹。同时,面临两大难点,一是有效弥补短板问题,二是破解激励不兼容问题。促进特大城市公共服务进一步均衡发展亟待与人口布局调整相结合,实现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合理、高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卡
基于2008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连续6年2 557日的北京市各空气质量监测点空气质量指数数据,以及北京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分街道人口数据,运用SPSS聚类、ArcGIS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运算,探析北京市城市建设对于大气污染格局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格局、新城建设以及城市人口分布等因素都会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微观格局产生影响,大气污染治理不应忽视调整城市建设格局这一路径,尤其需要重视城市增长、新城建设中对绿化和生态廊道的预留与保护。
关键词:
北京 大气污染 人口 城市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卡
基于2008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连续6年2 557日的北京市各空气质量监测点空气质量指数数据,以及北京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分街道人口数据,运用SPSS聚类、ArcGIS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运算,探析北京市城市建设对于大气污染格局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格局、新城建设以及城市人口分布等因素都会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微观格局产生影响,大气污染治理不应忽视调整城市建设格局这一路径,尤其需要重视城市增长、新城建设中对绿化和生态廊道的预留与保护。
关键词:
北京 大气污染 人口 城市建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腾云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方法对中国主要特大城市要素效率及其提高潜力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①主要特大城市要素效率水平一般,且大部分城市要素效率偏低;②导致要素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偏低;③主要特大城市要素效率的提高潜力都比较大,且呈现出明显的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渐提高的空间分异现象;④主要特大城市要素效率的提高潜力与城市规模等级呈负相关的关系。从要素效率和提高潜力上看,主要特大城市土地等资源紧张的原因主要在于利用效率不高,因此,通过技术进步,走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应成为这些特大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提高要素的效率应成为我国政府主导型特大城市发展的主要策略和缓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