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62)
2023(11426)
2022(9508)
2021(8679)
2020(7049)
2019(15694)
2018(15733)
2017(30023)
2016(16095)
2015(18759)
2014(18793)
2013(18633)
2012(17125)
2011(15655)
2010(16181)
2009(15204)
2008(14873)
2007(13596)
2006(12511)
2005(11399)
作者
(47282)
(38946)
(38680)
(36682)
(24533)
(18406)
(17700)
(14969)
(14675)
(14015)
(13104)
(12895)
(12310)
(12220)
(12065)
(11896)
(11440)
(11368)
(11270)
(11152)
(9948)
(9647)
(9450)
(8844)
(8838)
(8807)
(8705)
(8661)
(7864)
(7722)
学科
(74523)
经济(74459)
管理(42580)
(37644)
中国(28429)
(27927)
企业(27927)
地方(25166)
(22672)
方法(22647)
数学(19322)
数学方法(19158)
业经(18264)
农业(14774)
(14766)
(14616)
贸易(14601)
(14551)
银行(14537)
(14251)
(14217)
(14096)
(13844)
金融(13843)
地方经济(13709)
(13142)
环境(12660)
(12284)
(11268)
技术(10045)
机构
学院(233100)
大学(226927)
(96825)
经济(94510)
研究(84445)
管理(82941)
理学(68640)
理学院(67792)
管理学(66687)
中国(66329)
管理学院(66249)
(50386)
科学(49434)
(46295)
(43067)
中心(38397)
研究所(38208)
(37502)
(35645)
财经(34864)
(33844)
师范(33558)
北京(32977)
(31233)
(30973)
(30847)
业大(29672)
经济学(28943)
农业(27428)
技术(26518)
基金
项目(141629)
研究(110495)
科学(110484)
基金(97394)
(83173)
国家(82396)
科学基金(69688)
社会(68605)
社会科(64945)
社会科学(64935)
(58036)
基金项目(50748)
教育(50356)
(47995)
编号(47018)
自然(41097)
自然科(40000)
自然科学(39990)
成果(39545)
资助(39384)
自然科学基金(39188)
(37712)
课题(34622)
重点(32520)
发展(31022)
(30495)
(30237)
(29496)
(29003)
项目编号(27735)
期刊
(122787)
经济(122787)
研究(76625)
中国(54453)
(34716)
管理(33081)
教育(32909)
(32587)
学报(29829)
科学(29336)
(27528)
金融(27528)
技术(25017)
农业(24069)
大学(22855)
业经(22794)
学学(20874)
经济研究(20074)
财经(16656)
问题(16259)
(14467)
(13766)
图书(13296)
商业(12996)
国际(12313)
(12033)
(11633)
论坛(11633)
技术经济(11231)
理论(11214)
共检索到381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光辉  
交通是物流的重要基础,交通强国建设将推动我国物流强国建设,物流强国也是交通强国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物流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且持续改善,但在运输组织效率、物流产业空间平衡性、城乡物流"二元鸿沟"、政策法规体系和市场秩序等诸多方面仍存在不足,亟待调整优化升级。本文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交通物流发展轨迹与基本规律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选取可达性指标(KDX)、经济性指标(JJX)与综合性指标(ZHX)三个核心指标,建立ARIMA模型,对我国交通物流发展目标进行了预测分析,提出了我国交通物流从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转移到以提高运输组织效率为主、交通物流服务从以内部服务为主转向以社会服务为主、强调助推"碳达峰、碳中和"和"绿色、环保"以及不断提升我国交通物流国际竞争力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泰荣  
交通运输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根据2000年我国工农业产值翻两番和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要求,初步预测到2000年总客运量将比1980年增长3.4~4倍,总货运量比1980年增长1.5~2倍。为此,应力争在1990年缓和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到2000年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以及国防的需要,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除了要增加基建投资,不断发展各种运输方式,建设结构协调、布局合理的综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金凤  
现代物流是市场经济下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这是我国现代物流领域第一份国家级五年规划,也是“十四五”时期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推动现代物流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给予了指引。其中,在市场经济下,交通物流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现代经济的经脉、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撑,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一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晓光  辛路  单剑锋  
传统的金融基础设施是指金融运行的硬件设施和制度安排,主要包括支付体系、法律环境、公司治理、会计准则、信用环境、反洗钱以及由金融监管、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投资者保护制度组成的金融安全网等。本文结合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对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判研,并就如何有效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瑞敏  王长君  
数十年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发展依然存在效能不足的问题.该文聚焦城市交通系统的社会技术属性和特征,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发展的三大趋势:在技术基础上应以信息物理社会系统为基础,在建设目标上要实现能力的本质提升,在管理机制上要实现数据支撑的综合驱动.在分析信息域、物理域、社会域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体系框架,阐述了三大趋势的具体内涵及未来发展的建议,以期对我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哲  江华  
我国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刘哲江华一、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现状1981年,我国率先从深圳市和吉林市开始了招标投标的试点。深圳特区房地产公司参照香港做法,于1981年7月在国际商业大厦工程中试行招标投标,该工程52000平方米,经招标节省投资9...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金凤花  徐旭  
文章以我国31个省级区域物流为研究对象,结合Theil指数模型构建了分析区域物流差异发展趋势的模型,并借助2001~2011年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区域经济差异相关指数,剖析了区域物流差异发展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相关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对区域物流差异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对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程度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区域物流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区域经济的极化;各地区应当首先关注内部差异问题,再考虑向外部拓展的发展模式;发展的目标并不是完全消除差异,而是分析如何在差异中寻找发展机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英臣  耿潇潇  
针对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存在建筑装饰技术力量有待加强、建筑装饰市场秩序不规范、装饰垃圾严重污染城市环境等问题,文章剖析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前景、建筑装饰市场突出特点及其发展潜力,提出提高建筑装饰工程的文化艺术品位,塑造品牌优势,增强节约意识、着力打造节约型建筑装饰工程三大加快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的措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小丽  张江宇  
我国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目标是:通过加快发展与改革,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推进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提高运输质量,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客运快速、货运畅通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对传统物流方式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铁路客货分线运输将会改变物流发展结构,公路运输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将提高现代物流效率,港口深水泊位数量的增加将进一步促进运输与物流集约化,技术进步和运输市场化将进一步推动物流服务创新并加剧物流运输的竞争,小农经济的物流营运方式将被淘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禹铭  
我国目前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文章首先解读新型城镇化及经济新常态的相关内容,再阐述新型城镇化与经济新常态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结合互联网科技的普及对市场环境的影响,探讨新型城镇化的趋势,提出在互联网以及经济新常态下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兴业创业的新型城镇化对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宋密  
“九五”时期我国交通建设将持续发展国家计委投资司副司长宋密回顾过去几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八五”计划时期,铁路、公路、邮电、民航等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同时建立起铁路、公路、民航机场建设基金,每年可为这几个行业增加资金投入数百亿元。以199...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嵇涛  姚炎宏  黄鲜  诸云强  邓社军  于世军  廖华军  
交通韧性是指在极端条件下交通系统能够通过自身抵抗、减缓以及吸收的方式维持其系统基本功能和结构的能力,或者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和成本内恢复原始平衡或者新平衡状态的能力。受全球增温、海平面上升以及快速城市化的影响,极端事件的风险日益增加,从而导致城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运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衡量极端事件下城市交通韧性强度(包括不同极端天气事件强度对其强度的影响),如何监测其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以及多长时间交通运输系统能够恢复正常状态?针对这些问题,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监测方法,尤其是缺乏气候变化对交通韧性影响的时空动态变化监测。因此,如何精准识别极端事件下城市交通韧性的状态,提升自然灾害交通防治水平亟待解决。而随着大数据挖掘技术和时空预测深度学习方法的发展,为重建城市交通韧性强度时空数据集,进而揭示历史极端事件影响下城市交通韧性强度时空演变特征、变化趋势以及影响机制提供了可能。论文对国内外近50年来交通韧性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概括,结合国内外交通韧性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已有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气候变暖情况下交通韧性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旨在为今后开展交通韧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厉无畏  王慧敏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 ,国际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产业的集聚发展、相互间渗透发展以及产业持续发展构成了当今产业发展的主旋律。把握国际产业的发展趋势 ,可以在我国产业战略调整中通过簇群化进一步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融合化实现产业创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 ;通过生态化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晨光  
与国外运行较成熟的大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收益明显较低。在2006年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加之我国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进程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时期,但由于受客观环境、消费心理、收益递减等因素制约,在经历一段时期高增长之后,则会出现增长相对平缓的趋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晓鸣  彭露嘉  
面对当前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全球经济下行周期,如何有效管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防范不良资产积聚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前瞻性地研判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趋势,是学术界、金融业研讨的重大课题。论文将归纳阐述对不良资产价值、不良资产管理模式与不良资产处置方式这三方面规律的基本认识,判断我国特殊资产经营业务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有效开展特殊资产经营业务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