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4)
2023(11940)
2022(10185)
2021(9103)
2020(7934)
2019(18156)
2018(17540)
2017(34258)
2016(18988)
2015(20912)
2014(20893)
2013(20861)
2012(19668)
2011(17870)
2010(17790)
2009(16559)
2008(16486)
2007(15144)
2006(13051)
2005(11648)
作者
(60249)
(50235)
(50209)
(47555)
(31533)
(24334)
(22782)
(19810)
(18910)
(17839)
(17100)
(16720)
(16149)
(15930)
(15840)
(15771)
(15686)
(14965)
(14561)
(14497)
(12877)
(12428)
(12240)
(11556)
(11393)
(11113)
(11100)
(11086)
(10187)
(10153)
学科
(83632)
经济(83545)
(51799)
管理(51250)
(41115)
企业(41115)
方法(39078)
数学(34751)
数学方法(34453)
(23589)
中国(20956)
(20220)
(19070)
业经(18183)
地方(16557)
(16378)
贸易(16376)
(15895)
农业(15240)
(15177)
产业(12885)
技术(12548)
(12446)
财务(12430)
财务管理(12394)
企业财务(11773)
(11650)
银行(11581)
(11482)
金融(11480)
机构
大学(282811)
学院(280289)
(118681)
经济(116410)
管理(104863)
研究(101046)
理学(91513)
理学院(90391)
管理学(88753)
管理学院(88254)
中国(73105)
科学(65750)
(60784)
(60108)
(54131)
(50650)
业大(49867)
研究所(49780)
农业(48854)
中心(45387)
(42122)
财经(41239)
(37491)
北京(37459)
经济学(37275)
(35750)
(34955)
师范(34380)
经济学院(34061)
(32614)
基金
项目(193757)
科学(151099)
基金(141487)
研究(131174)
(127866)
国家(126846)
科学基金(106249)
社会(84102)
社会科(79897)
社会科学(79870)
(76195)
基金项目(75552)
自然(71759)
自然科(70127)
自然科学(70099)
自然科学基金(68933)
(65353)
教育(59492)
资助(57980)
编号(50274)
重点(44586)
(42689)
(42564)
(40436)
成果(39389)
计划(39221)
科研(38272)
创新(37927)
教育部(35429)
国家社会(35308)
期刊
(122908)
经济(122908)
研究(77067)
学报(55414)
(53514)
中国(50716)
科学(48457)
大学(40088)
(38419)
学学(38378)
农业(36035)
管理(35827)
(22442)
金融(22442)
教育(22299)
技术(21754)
经济研究(20899)
财经(20659)
业经(20440)
(19599)
(17908)
问题(17206)
(15278)
业大(14877)
技术经济(14666)
科技(13974)
理论(13972)
统计(13624)
(13618)
商业(13516)
共检索到402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祯琪  欧国立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将交通,地租、工资等要素价格以及人口流动等因素放入同一模型,分别从个人层面和企业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交通对要素价格、人口流动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考虑到交通在复杂的经济系统中起到的直接性或间接性作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交通可以影响要素价格,并通过影响要素价格影响产业结构,倒逼产业结构升级;交通对人口流入速度的影响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发现交通对人口流入速度具有间接影响作用。政府应当重视交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作用,以产业政策为指导,构建多层次的综合交通网络,引导产业在区域间有序转移,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呈现出集聚效益,经济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流入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优势;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采取适当措施吸引优质劳动力流入,以防劳动力过度流失带来恶性循环。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符淼  
本文利用能源消耗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决定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和长期因素是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导致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而单位GDP能源消耗不断降低的特殊现象.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耗有显著的短期影响,当第一产业比例下降或第二产业比例上升时,能源消耗增加。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对能源消耗的作用体现在全要素生产率中.2000年后能源消耗重新抬头并不否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而是缺乏节能意识的负面影响抵消并逆转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正面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晓佳   徐玮  
产业数字化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然而,“鲍莫尔病”和过早“去工业化”问题制约产业结构的升级,阻碍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本文采用量化空间经济学理论,构建数据要素的生产、交易和投入模型,将数据要素纳入到生产函数中。在“效率—结构—速度”的分析框架下,采用结构化检验方法,定量分析数据要素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并采用比较静态方法研究交通与数据要素协同效应加速这一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发现,数据要素与产业的融合有助于提高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是仅将数据要素与服务业相结合并不能完全解决服务业由于效率相对滞后而在结构转型中受到“鲍莫尔病”的困扰。在交通聚集人口的作用下,高人口密度依赖型的服务业将提高效率,有望根除效率滞后导致的潜在成本上升的病因。同时在交通基础设施供需的作用下,制造业数字化能规避制造业份额过早下降问题。数据要素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数字技术红利,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了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本文的研究为探索中国数字技术促进产业升级的路径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云龙  常先林  黄承锋  
基于1990年至2019年的中国历史数据,运用ARDL方法研究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抚养比对人均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均碳排放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和抚养比的增加在遏制人均碳排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人均GDP的增加则可能会导致人均碳排放的增长;人均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对人均碳排放量分别存在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在三个影响因素中,经济增长是样本期内对人均碳排放量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雪梅  
文章从产业结构变迁对全要素生产率作用的角度入手,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TFP高的地区与TFP高的地区相邻;TFP低的地区与TFP低的地区相邻;泰尔指数与TFP的增长呈负相关关系。结合实证结果和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几条政策建议,希望能够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供一些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纯元  
一 人口产业结构及其发展 人口产业结构是指分布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所构成的比例关系。这里说的人口,不是指全体人口,仅指经济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辉芳  
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但由于市场割裂及城乡流通发展差距的影响,我国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本文从理论角度剖析了商贸流通业结构优化的技术效应情况,基于我国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发展背景,以全要素生产率(TFP)为切入点,计算了我国商贸流通业2010年、202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采用超越对数下的随机前沿分析(B-SFA)预测了我国商贸流通业203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本文指出,要提高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必须持续助力技术进步,推动技术与价值的双循环,进而带动商贸流通业结构优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德成  李昊  方璘  
本文从社会需求、资源供给、技术进步、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五个方面选取变量,分析了其对三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的影响,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方法筛选影响因素中的原因因素,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各个原因因素在产业结构不同状况下的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劳动生产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GDP增长率、R&D支出比重、教育财政支出比重及税收占GDP比重为原因因素,并且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R&D支出比重、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对三个产业的产值比重产生的影响最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向东  魏逸玭  
基于2000-2014年间中国255个城市有关数据,考量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城市人口流动整体呈负向影响,加剧了人口不合理分布。结果表明:服务业对人口流动的带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劳动者收入低,难以承担整个家庭的流动成本;户籍制度等政策性限制提高了迁移成本。鉴此,应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大城市多样化、中小型城市(镇)专业化,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提高劳动收入,减少对人口流动的隐性政策性限制等,以促进人口有序有效流动,改善我国人口空间分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向东  魏逸玭  
基于2000-2014年间中国255个城市有关数据,考量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城市人口流动整体呈负向影响,加剧了人口不合理分布。结果表明:服务业对人口流动的带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劳动者收入低,难以承担整个家庭的流动成本;户籍制度等政策性限制提高了迁移成本。鉴此,应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大城市多样化、中小型城市(镇)专业化,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提高劳动收入,减少对人口流动的隐性政策性限制等,以促进人口有序有效流动,改善我国人口空间分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史丹  张成  
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既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内容之一,亦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但学术界往往未能充分利用开放经济的相关信息和技术水平的贡献作用,并缺乏对要素结构进行相关配套分析。为此,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两位数行业为样本,对其进行产业结构的系统性优化,即先分析了2015年产出结构的优化调整目标及节能减排潜力,然后分析了各种要素投入的联动配套问题,并重点针对资本存量要素,测算并分析它的产能利用率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业产出结构具备较大的优化调整空间,可以为"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实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史丹  张成  
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既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内容之一,亦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但学术界往往未能充分利用开放经济的相关信息和技术水平的贡献作用,并缺乏对要素结构进行相关配套分析。为此,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两位数行业为样本,对其进行产业结构的系统性优化,即先分析了2015年产出结构的优化调整目标及节能减排潜力,然后分析了各种要素投入的联动配套问题,并重点针对资本存量要素,测算并分析它的产能利用率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业产出结构具备较大的优化调整空间,可以为"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实现提供支撑,能够让2015年能源强度和碳强度比原始值分别降低18.08%和17.42%。(2)为降低要素错配,制造业产出结构优化调整后需要各种投入要素进行联动配套,特别是资本存量水平需要有较大幅度的变动。(3)资本要素产能利用率水平的测算结果则进一步显示,受经济增速放缓和投资惯性的影响,2015年制造业产能利用率(56.14%)远低于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中后期(2008—2010)的均值水平(73.27%),而投入要素联动配套后的产能利用率则可以回升至后一水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席艳玲  吉生保  王小艳  
结合新结构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从企业和劳动力的角度分析要素相对价格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效应,利用1997—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tem GMM)就可流动要素价格(工资)和不可流动要素价格(房价)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相对房价与第二产业就业和产出呈倒U型关系,与第三产业就业和产出则显著正相关,即过高的房价会对第二产业造成挤出效应,抑制其就业和产出,相对工资同二三产业就业和产出则呈线性关系,房价和工资的共同作用导致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因此,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特征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和吸引高素质人才流入的工资及住房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光净  李庆飞  
当前,全国各地生产要素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颇多。本文透过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这一视角,以温州市为例,分析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诸多影响,提出如何充分运用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规避价格上涨对区域产业结构负面影响的具体举措,以期对全国同类城市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余子鹏  刘勇  
产业结构演变是生产要素配置变动的结果。分析生产要素配置可以探讨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资本、劳动力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效率是产业间要素流动的内在原因,也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力。计算我国三次产业生产要素产出效率,探索要素效率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系,探讨产业结构演变的潜力,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