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9)
- 2023(13536)
- 2022(11532)
- 2021(10637)
- 2020(9273)
- 2019(21342)
- 2018(20923)
- 2017(40473)
- 2016(22141)
- 2015(24967)
- 2014(24863)
- 2013(24691)
- 2012(22925)
- 2011(20526)
- 2010(20465)
- 2009(18703)
- 2008(18706)
- 2007(16705)
- 2006(14061)
- 2005(12310)
- 学科
- 济(96175)
- 经济(96074)
- 管理(60983)
- 业(59833)
- 企(48641)
- 企业(48641)
- 方法(47202)
- 数学(41906)
- 数学方法(41361)
- 农(25111)
- 财(24625)
- 中国(22613)
- 贸(21154)
- 贸易(21152)
- 易(20622)
- 业经(20171)
- 学(19819)
- 地方(19497)
- 农业(16607)
- 制(15592)
- 务(14883)
- 财务(14837)
- 财务管理(14798)
- 技术(14328)
- 企业财务(14002)
- 理论(13860)
- 和(13824)
- 出(13748)
- 环境(13615)
- 产业(13106)
- 机构
- 大学(321883)
- 学院(320289)
- 济(134146)
- 经济(131541)
- 管理(124575)
- 理学(108592)
- 理学院(107356)
- 研究(106075)
- 管理学(105359)
- 管理学院(104781)
- 中国(77177)
- 京(66984)
- 科学(66572)
- 财(59876)
- 农(55333)
- 所(53527)
- 业大(49557)
- 中心(49554)
- 研究所(49117)
- 财经(48902)
- 江(47074)
- 经(44451)
- 农业(44014)
- 经济学(42606)
- 范(41810)
- 师范(41335)
- 北京(41198)
- 经济学院(38987)
- 院(38326)
- 州(37155)
- 基金
- 项目(222464)
- 科学(175799)
- 基金(163688)
- 研究(157810)
- 家(143900)
- 国家(142804)
- 科学基金(122583)
- 社会(101523)
- 社会科(96571)
- 社会科学(96544)
- 基金项目(87221)
- 省(86547)
- 自然(80650)
- 自然科(78852)
- 自然科学(78822)
- 自然科学基金(77412)
- 划(73645)
- 教育(72921)
- 资助(67300)
- 编号(62018)
- 重点(50497)
- 部(49886)
- 成果(49298)
- 发(48211)
- 创(46280)
- 科研(43542)
- 创新(43413)
- 国家社会(42897)
- 教育部(42588)
- 课题(42584)
共检索到451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志 周浩
文章利用1998-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模型中加入不同经济意义空间权重矩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多地通过经济联系发生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对第二产业的空间溢出大于对第三产业的空间溢出,基于产业结构的空间溢出大于基于市场规模的空间溢出。此外,我国铁路溢出效应存在边际报酬递增的特征,而公路溢出效应则呈现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艳 朱文霞
交通基础设施具有明显的网络性特征,使得它在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临近区域的经济发展。本文利用我国2001-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并在模型中加入代表不同经济含义的空间权重矩阵,考察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这种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交通基础设施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且通过经济联系发生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简单相邻关系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相对于东部和西部,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最显著;从不同的交通方式看,铁路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大于公路的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空间溢出效应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红 张婷
研究边境省区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和"邻边区位优势",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选取云南与广西2004-2013年地州市面板数据,构建纳入邻边区位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交通基础设施与出边距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边境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空间外溢作用;特别地,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门槛效应,周边地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空间负溢出效应;出边距离对边境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边境区的"邻边区位优势"尚不凸显,往国内核心市场集聚的路径依赖依旧存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建设,提高内向开放度水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蒋荷新
生产性服务企业因其服务的专业化和即时化特点,倾向于在交通发达的城市集聚,本文基于20052015年省际的空间计量分析证实了上述结论,即交通基础设施对所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研究还发现:相邻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这一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程度相近的地区之间,地理上邻近性的作用相对较弱。这一结论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部分地理位置相邻但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出现分化的现象。通过对空间溢出效应的分解可以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空间溢出效应 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蒋荷新
生产性服务企业因其服务的专业化和即时化特点,倾向于在交通发达的城市集聚,本文基于2005~2015年省际的空间计量分析证实了上述结论,即交通基础设施对所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研究还发现:相邻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这一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程度相近的地区之间,地理上邻近性的作用相对较弱。这一结论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部分地理位置相邻但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出现分化的现象。通过对空间溢出效应的分解可以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邻近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但全国层面的空间溢出效应较小,这与不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阶段和溢出效应的差异有关,因此政府需要根据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发展潜力进行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空间溢出效应 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栋
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2011-2015年投入产出面板数据,构建以产出为导向的CCR-DEA模型,对物流产业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物流产业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样本区间内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地区差异;对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的投入产出要素投影分析发现,减少从业人员和固定资产投入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同时增加物流业产值和货物周转量等产出,可以提升京津冀物流产业的综合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空间面板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物流产业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密度、交通固定资产投入和交通人力资本投入等变量对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均起到显著的正向改善效果,其中交通固定资产投入影响最为明显,交通基础设施密度和交通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效果相当;在空间溢出效应上,相邻省份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均对本省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起到正向改善效果,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密度的增长空间溢出最为明显,其次是交通固定资产投入和交通人力资本投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勇杰 张梅青
文章构建中国2000—2015年间30个省份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铁路在地理距离作用下对经济增长正向显著,在其他作用下不显著;公路在经济、产业和技术距离作用下高度显著,而在地理距离作用下不显著。综合距离作用分析表明,公路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在统计上正向显著;而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勇杰 张梅青
文章构建中国2000—2015年间30个省份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铁路在地理距离作用下对经济增长正向显著,在其他作用下不显著;公路在经济、产业和技术距离作用下高度显著,而在地理距离作用下不显著。综合距离作用分析表明,公路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在统计上正向显著;而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天籽 王伟
近年来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和通讯基础设施在内的网络基础设施得到快速发展,其不同的空间溢出效应值得关注。文章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对交通和通讯两种基础设施溢出效应的大小、溢出距离、区域异质性等方面进行详细比较后,得出以下结论:通讯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大于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特别是互联网的溢出效应更为明显。两种基础设施具有互补关系,在两者的协同作用下,溢出效应和总效应均表现为正;网络基础设施遵循距离衰减规律,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距离为190 km,而通讯基础设施的溢出距离为250 km;在考察网络基础设施的区域异质性时发现,在0~1权重和经济距离权重条件下,东部地区通讯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而在0~1权重和地理距离权重条件下,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高于东中部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思薇
为了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零售业技术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零售业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零售业技术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即交通基础设施不仅能促进本区域零售业技术效率的提升,而且还能促进相邻区域零售业技术效率的提升;高铁对中国零售业技术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更明显。因此,各区域应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慧玲 陈军
在考虑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文章利用199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若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普通OLS回归对交通基础设施产出贡献估计会有一定的偏差;通过Moran’s I检验,经济增长和交通网络密度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和周围区域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回归表明,时间距离空间权重较0-1空间权重矩阵、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要高一些,区域间时间距离的缩短加强了空间溢出效应;投资、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和财政支出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其中投资、对外贸易和财政支出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而劳动力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为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慧玲 陈军
在考虑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文章利用199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若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普通OLS回归对交通基础设施产出贡献估计会有一定的偏差;通过Moran’s I检验,经济增长和交通网络密度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和周围区域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回归表明,时间距离空间权重较0-1空间权重矩阵、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要高一些,区域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文新 潘宇 马磊
本文立足于多种经济增长理论,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4省为研究对象,选取多维要素的空间面板数据,在经济、地理与邻接三种空间权重下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估计交通基础设施与相关控制变量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2000~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整体交通运输能力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正向溢出效果明显,铁路与高级公路密度次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果不佳。除此之外,交通基础设施直接效应远大于间接效应,对本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作用明显。最后从研究样本整体和个体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的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文新 潘宇 马磊
本文立足于多种经济增长理论,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4省为研究对象,选取多维要素的空间面板数据,在经济、地理与邻接三种空间权重下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估计交通基础设施与相关控制变量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2000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整体交通运输能力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正向溢出效果明显,铁路与高级公路密度次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果不佳。除此之外,交通基础设施直接效应远大于间接效应,对本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作用明显。最后从研究样本整体和个体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丝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晨 韩庆潇 徐芹芹
运用变量GMM方法对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化进程的空间溢出效应也非常显著。如果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会高估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并会对政策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