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17)
- 2023(10234)
- 2022(8751)
- 2021(8250)
- 2020(7181)
- 2019(16625)
- 2018(16026)
- 2017(32142)
- 2016(16987)
- 2015(18688)
- 2014(18319)
- 2013(18001)
- 2012(16405)
- 2011(14298)
- 2010(13948)
- 2009(12613)
- 2008(12255)
- 2007(10406)
- 2006(8625)
- 2005(7431)
- 学科
- 济(75169)
- 经济(75105)
- 业(54892)
- 管理(54275)
- 企(47625)
- 企业(47625)
- 方法(42761)
- 数学(39249)
- 数学方法(38866)
- 财(24449)
- 务(17767)
- 财务(17732)
- 财务管理(17698)
- 企业财务(17066)
- 中国(17028)
- 农(16906)
- 业经(14674)
- 制(13759)
- 地方(12478)
- 贸(12110)
- 贸易(12105)
- 易(11786)
- 农业(11480)
- 融(11107)
- 金融(11106)
- 技术(10593)
- 学(10539)
- 体(10164)
- 银(10127)
- 银行(10105)
- 机构
- 大学(233635)
- 学院(232043)
- 济(103298)
- 经济(101620)
- 管理(98719)
- 理学(87176)
- 理学院(86448)
- 管理学(85205)
- 管理学院(84784)
- 研究(68098)
- 中国(53193)
- 财(48661)
- 京(46015)
- 财经(40144)
- 科学(37830)
- 经(37015)
- 经济学(33613)
- 中心(32930)
- 业大(31887)
- 农(31182)
- 江(31136)
- 所(30997)
- 经济学院(30732)
- 财经大学(30693)
- 研究所(28089)
- 北京(27996)
- 商学(27663)
- 商学院(27456)
- 经济管理(26404)
- 范(26181)
- 基金
- 项目(164985)
- 科学(133490)
- 基金(125765)
- 研究(119352)
- 家(108243)
- 国家(107439)
- 科学基金(95593)
- 社会(80316)
- 社会科(76563)
- 社会科学(76546)
- 基金项目(66721)
- 自然(62293)
- 省(62140)
- 自然科(60951)
- 自然科学(60937)
- 自然科学基金(59886)
- 教育(56290)
- 划(52693)
- 资助(52258)
- 编号(45706)
- 部(38814)
- 重点(36745)
- 成果(35097)
- 创(35076)
- 教育部(34535)
- 国家社会(34448)
- 发(33914)
- 人文(33484)
- 创新(32855)
- 科研(32433)
共检索到317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婧 方军雄
高铁持续开通带来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是当今中国社会的典型事实,大量文献研究了高铁开通的经济效应,我们关注的是高铁开通对公司至关重要的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铁开通之后,所在城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显著提高,并且当资本结构向上偏离目标时,这一影响的经济意义更明显。上述关系在信息环境较差企业、民营企业、货币紧缩年份和交通水平及企业数量较低的城市中更为明显。对调整方式的研究发现,对于向下偏离目标的企业,高铁开通使其增加债务融资或减少股权融资,但是后者的调整幅度更大;对于向上偏离目标的公司,高铁开通对其增加股权融资、减少债权融资均有促进作用。此外,周边城市高铁开通对于本地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也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本文不仅丰富了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因素文献,而且补充了高铁开通的经济后果研究。
关键词:
高铁开通 资本结构 动态调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婧 方军雄
高铁持续开通带来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是当今中国社会的典型事实,大量文献研究了高铁开通的经济效应,我们关注的是高铁开通对公司至关重要的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铁开通之后,所在城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显著提高,并且当资本结构向上偏离目标时,这一影响的经济意义更明显。上述关系在信息环境较差企业、民营企业、货币紧缩年份和交通水平及企业数量较低的城市中更为明显。对调整方式的研究发现,对于向下偏离目标的企业,高铁开通使其增加债务融资或减少股权融资,但是后者的调整幅度更大;对于向上偏离目标的公司,高铁开通对其增加股权融资、减少债权融资均有促进作用。此外,周边城市高铁开通对于本地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也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本文不仅丰富了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因素文献,而且补充了高铁开通的经济后果研究。
关键词:
高铁开通 资本结构 动态调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婧 方军雄
高铁持续开通带来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是当今中国社会的典型事实,大量文献研究了高铁开通的经济效应,我们关注的是高铁开通对公司至关重要的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铁开通之后,所在城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显著提高,并且当资本结构向上偏离目标时,这一影响的经济意义更明显。上述关系在信息环境较差企业、民营企业、货币紧缩年份和交通水平及企业数量较低的城市中更为明显。对调整方式的研究发现,对于向下偏离目标的企业,高铁开通使其增加债务融资或减少股权融资,但是后者的调整幅度更大;对于向上偏离目标的公司,高铁开通对其增加股权融资、减少债权融资均有促进作用。此外,周边城市高铁开通对于本地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也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本文不仅丰富了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因素文献,而且补充了高铁开通的经济后果研究。
关键词:
高铁开通 资本结构 动态调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婧 方军雄
高铁持续开通带来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是当今中国社会的典型事实,大量文献研究了高铁开通的经济效应,我们关注的是高铁开通对公司至关重要的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铁开通之后,所在城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显著提高,并且当资本结构向上偏离目标时,这一影响的经济意义更明显。上述关系在信息环境较差企业、民营企业、货币紧缩年份和交通水平及企业数量较低的城市中更为明显。对调整方式的研究发现,对于向下偏离目标的企业,高铁开通使其增加债务融资或减少股权融资,但是后者的调整幅度更大;对于向上偏离目标的公司,高铁开通对其增加股权融资、减少债权融资均有促进作用。此外,周边城市高铁开通对于本地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也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本文不仅丰富了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因素文献,而且补充了高铁开通的经济后果研究。
关键词:
高铁开通 资本结构 动态调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凯 秦志龙 张荣杰 高云露
科学评估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于微观家庭福利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匹配2012~2018年县域高铁开通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高铁开通对于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县域高铁开通显著促进了本地家庭的旅游行为,相较于“非高铁县”的家庭而言,“高铁县”家庭的平均旅游出行概率和旅游消费金额均明显更高,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不变。机制分析发现,高铁开通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带动效应主要通过改善出行条件、增加出行人次、扩大出行半径,以及促进家庭就业和收入增长等渠道来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闲暇时间更充裕的家庭而言,高铁开通对其旅游消费的提升作用更强,高铁也更促进了家庭的短期污染规避行为。本文从微观视角研究了“高铁时代”的旅游经济发展,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助力国内大循环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锐波 吴云峰 马小毅
经济韧性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对外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提高城市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水平,这使城市更容易受到外部干扰,还是有利于城市利用外部资源抵御冲击,是亟需解答的问题。在测算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的基础上,基于2007-2020年高铁开通数据和中国城市层面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对外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这种提升作用在不同区域、不同等级和不同内部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城市间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活跃创新创业、提升人力资本和促进产业集聚是对外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增强城市经济韧性的传导机制。此外,高铁开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具有溢出效应,对周边城市产生显著的间接扩散作用,带动区域协同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小敏 徐盈之
以是否开通高铁这一“准自然实验”为契机,采用中国2004—2016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来实证考察高铁开通对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的收入效应和集聚效应总体上有利于降低工业污染排放强度;高铁开通的污染减排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中西部地区和泛珠三角地区的污染减排效应更为显著。之后,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问题处理结果均支持高铁开通与工业污染排放强度降低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对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检验结果显示,高铁的收入效应和集聚效应在实现单位产出污染减排上的积极作用有赖于高铁网络下发生的要素结构优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房景 姚树洁 冯根福 安磊
培育调动超大规模国内市场资源,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增加,是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作为一项典型政府生产性支出,高铁建设可能会对消费市场发展产生挤入或挤出两种方向的作用。本文从典型居民消费需求出发,建立两城市内贸框架,推导高铁影响消费市场发展的理论模型,从居民闲暇时间配置微观视角和市场一体化宏观视角,提出高铁影响消费市场发展的两种理论机制。基于理论模型,本文使用2007年至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高铁能否促进消费市场发展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可以显著激发外围城市的消费市场发展,但对中心城市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从微观个体视角和宏观市场总体视角来看,高铁产生积极影响的作用机制主要来自于影响居民闲暇时间配置和减轻商品市场分割程度。上述研究发现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也即推动高铁建设,有利于挖掘调动外围城市消费市场潜力,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铁 消费市场 双重差分 双循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克中 陶东杰
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引发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转移,新经济地理学称之为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分布效应"。本文以高铁开通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01-2012年地级市面板数据证实了高铁的"虹吸效应",为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分布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首先,高铁开通显著降低了沿途非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率;其次,距离区域中心城市越近的地级市受到高铁开通的负向影响越大;第三,高铁的"虹吸效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对不同产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分布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光荣 程小萌 杨恩艳
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和地区经济差距的一个重要渠道是促进了跨地区的资本流动。本文基于2006—2018年高铁开通和上市公司异地投资数据,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对跨地区资本流动的影响。为了解决高铁开通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基于各城市地理位置构建了工具变量。实证结果表明,高铁连通之后,上市公司赴异地投资的数量明显增加。与此同时,高铁对城市间资本流动的促进作用具有方向上的不对称性,高铁开通导致资本从中小城市净流入大城市。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降低资本流动障碍后,资本之所以会净流入大城市,是因为大城市有更大的本地市场规模,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产业集聚和技术溢出使企业在大城市有更高的生产率。这一结论从企业投资流向的角度验证了高铁开通存在"虹吸效应",也为"卢卡斯之谜"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海波 胡汉辉 谢呈阳 戴萌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是地区间资源错配的内在根源之一。基于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测算了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程度,并将其与省级层面交通基础设施数据组合成面板数据,分东中西三个地区实证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存在要素资源相对供给不足,而中西部地区却存在要素资源相对过剩。资本要素在东中西三个地区的错配程度越来越严重,劳动力要素在这三个地区的错配程度则逐渐缓解。而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消除市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海波 胡汉辉 谢呈阳 戴萌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是地区间资源错配的内在根源之一。基于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测算了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程度,并将其与省级层面交通基础设施数据组合成面板数据,分东中西三个地区实证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存在要素资源相对供给不足,而中西部地区却存在要素资源相对过剩。资本要素在东中西三个地区的错配程度越来越严重,劳动力要素在这三个地区的错配程度则逐渐缓解。而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消除市场分割,提高分工精度这三条路径,减轻或消除要素资源错配。分地区比较还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于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系数,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因此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应与技术水平提高、投资规模扩大、配套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改善等措施同步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文雯 黄雨婷 宋建波
本文基于高铁开通的准自然实验场景,选取2005~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高铁开通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显著提升了沿线城市企业的投资效率,且主要表现为降低了投资不足;高铁开通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在东部发达地区和非创新型行业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对企业绩效产生了明显的促进效应。本文研究从微观企业层面拓展了高铁建设的经济后果研究,对国家加快高铁建设、优化高铁布局,进一步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带动作用亦有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王煌
本文以高铁开通为背景研究了经济地理重构对工业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会通过竞争逃避效应、创新溢出(虹吸)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作用于企业创新活动,从企业和城市—行业层面变量影响当地企业创新水平。通过高铁开通的准自然实验检验表明:高铁开通城市的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均显著提升,这一正向影响存在空间维度的"U型"曲线关系,距离创新中心相对更远的企业受到正向影响更大。行业层面异质性检验表明,接近技术前沿和更具比较优势的行业获得更大正向效应。本文揭示了高铁建设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创新体系的一种微观机制。
关键词:
高铁开通 企业创新 准自然实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初宜红 张鑫
本文利用2011~2015年全国22个省级面板数据构造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地方政府税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看,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地方政府税费显著正相关;就税费结构而言,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地方政府收费的相关度显著高于地方政府税收;从公共基础设施行业分布看,经济性基础设施投资与地方政府收费的相关度显著高于社会性基础设施;从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地方政府收费的相关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在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刚性增长下税费结构性调整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