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27)
2023(12825)
2022(10179)
2021(9206)
2020(7374)
2019(16403)
2018(16089)
2017(29583)
2016(16594)
2015(18393)
2014(18301)
2013(17588)
2012(15976)
2011(14015)
2010(13901)
2009(12416)
2008(12014)
2007(10458)
2006(9280)
2005(8186)
作者
(49132)
(41092)
(40630)
(38551)
(26084)
(19911)
(18269)
(15991)
(15901)
(14534)
(14031)
(14029)
(13529)
(12704)
(12644)
(12638)
(12437)
(12206)
(12032)
(11924)
(10227)
(10056)
(10011)
(9521)
(9250)
(9110)
(9092)
(8969)
(8281)
(8198)
学科
(66124)
经济(66055)
管理(45365)
(43900)
(33418)
企业(33418)
方法(23533)
中国(21861)
(21091)
数学(20565)
数学方法(20387)
地方(18813)
业经(16225)
技术(15938)
农业(14894)
(13783)
(13651)
(11925)
贸易(11917)
(11517)
环境(11373)
(10943)
理论(10306)
(9904)
产业(9613)
技术管理(9064)
(8678)
城市(8609)
(8547)
(8533)
机构
学院(228744)
大学(226730)
(89087)
经济(87077)
管理(84440)
研究(82438)
理学(72939)
理学院(71989)
管理学(70682)
管理学院(70261)
中国(58946)
科学(54175)
(49391)
(46877)
(42128)
(40118)
业大(39816)
研究所(38967)
中心(37478)
(37204)
农业(37149)
(32321)
师范(31862)
(30525)
财经(29955)
北京(29625)
(28402)
(27277)
(27274)
技术(27181)
基金
项目(164302)
科学(128282)
基金(116976)
研究(115947)
(105222)
国家(104337)
科学基金(88425)
社会(74018)
社会科(70100)
社会科学(70079)
(66875)
基金项目(63291)
自然(58108)
自然科(56734)
自然科学(56713)
(56067)
自然科学基金(55661)
教育(52966)
编号(45875)
资助(44839)
重点(37985)
(37106)
(35002)
成果(34876)
(34686)
课题(32945)
创新(32886)
计划(31491)
科研(31089)
国家社会(31055)
期刊
(98723)
经济(98723)
研究(64277)
中国(48557)
(42093)
学报(41839)
科学(37854)
大学(30591)
管理(29649)
学学(28973)
农业(28553)
(28091)
教育(27147)
技术(22349)
(18037)
金融(18037)
业经(17022)
(16132)
经济研究(15215)
问题(14668)
财经(14016)
科技(13136)
资源(12863)
(12271)
(12143)
技术经济(11662)
业大(11357)
现代(11011)
(11004)
(10275)
共检索到338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中  
服务业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演进的交互影响提升了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专业化水平,其原理在于:服务业发展特别是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在交通基础设施演进因素的作用下,促成了多中心城市体系的形成,每个城市按照自身禀赋生产优势的产业或服务,提升了城市专业化水平,但就整个城市体系而言又体现出多样化特征。长三角地区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新哲,阎浩,何晓斌,史先虎  
本文所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共14个市及所辖74个县(市),土地面积10万km~2,人口7000万。在这块面积仅占全国1%的土地上,产出了占全国14%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占16%的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也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4%以上。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其悠久的发展历史、雄厚的产业实力、便捷的水陆交通、以及扼守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带和沿长江产业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永刚  
本文认为,长江三角洲物流圈陆海空立体物流系统已现雏形,城市物流配送体系较为完善,国际化程度较高,辐射能力不断提高。但由于长江三角洲物流圈基础设施布局集约化程度低,导致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与利用率不高现象并存,经营成本与要素制约矛盾突出,物流企业之间过度竞争,产业结构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为促进长江三角洲物流圈基础设施布局的集约化,文章提出,必须实行跨行政区域的系统规划,强化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南通等枢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空港基础设施投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超亚  张小林  李红波  
近年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快速交通不断发展,城市区域可达性得到大幅提高。基于栅格数据的成本加权距离法,利用平均旅行时间、等时圈以及日常可达性等区域可达性指标,比较分析有无高速公路和有无高速铁路情况下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可达性空间格局变化,探索两种快速交通方式对中心城市可达性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由于高速公路网发育程度较好,对城市区域可达性的影响较为均衡,而高速公路桥能显著缩短两岸旅行时间;高速铁路运行速度更快,但主要沿大城市带呈线状分布,因此对沿线可达性改善明显,尤其是对铁路端点城市;高速铁路较高速公路对城市之间日常可达时间优化效果显著;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对于可达性影响各异,需衔接配合方能大幅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晓明  王小丹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人口和产业最密集、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正在成长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世界级城市群,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与建设环境互为影响。一方面,用2008年数据概括了长江三角洲城市化现状特征,重点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是城市化过程进一步加速;另一方面,综述了常见三角洲海平面上升研究,在未来20a长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估计将达到220~380mm;在未来50a,长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保守的估计将达到270~610mm。未来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必然对长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造成影响,主要是:土地淹没面积大,洪涝灾害加剧,影响生产和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国芳  郑玲玉  童奕懿  纪小敏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选择了里下河、秦淮河、武澄锡虞、浦东浦西、杭嘉湖和甬曹浦6个城市化典型区域,以1991、2001和2006年3个城市化发展阶段为代表,采用指标体系评价法研究了城市化对洪灾风险的影响。通过基于洪灾形成机制构建洪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得到洪灾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和综合风险的评价结果。表明在城市化过程中,6个典型区域的洪水危险性和承灾体暴露性均有增加趋势,其中承灾体暴露性增加显著;尽管各区域的承灾体脆弱性随着防洪减灾能力的提升而有所降低,但综合洪灾风险总体上仍呈现加剧的态势,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最后,结合评价结论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地区洪灾风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德斌,黄吉乔  
本文从城市带的角度分析交通网络在区域经济整合中的作用,并对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交通现状和存在问题作了分析,进而提出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交通网络布局构想。认为在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应该构建以公路交通为主导的综合交通运输模式和以沪宁、沪杭、沪甬、宁杭甬高速公路为骨干的道路网络结构,以促进城市间的经济联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进军  
20多年的改革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其经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这无疑又为长三角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城市化以及产业发展已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文章对这种态势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对长江三角洲整体经济一体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史晋川  谢瑞平  
一、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动因和条件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既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之一,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之一。规模经济主要与成本不可分性、规模因素扩大、专业化、大规模资源、生产技术的改进以及学习效应相关。研究表明,当各子区域的经济实力达到某一水平状态时,区域经济一体化所显示的规模效应更为强烈。从宏观上说,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崛起了一批经济快速增长、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城市群。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关溪媛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出现了网络化的新趋势。借鉴企业网络模型方法,利用上市公司机构分布数据计算长江三角洲16市1999-2013年城市间的联系值,通过考察15年间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及同等级别城市间联系值的变化特征,分析城市体系结构的改变,发现上海的核心地位在下降,中小城市间的关联相对增加较快,验证了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网络化演进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敏  顾朝林  陈璐  张成  汪淳  张晓明  
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城市区作为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和功能组织形式,通过全球城市接入全球经济网络,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不断深入的全球化进程和不断加强的城镇一体化态势,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有可能建设成为全球城市区的区域;进而从全球城市区的空间建构和功能组织的角度,提出通过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打造南京、杭州、苏州、宁波的次级全球城市职能,强化城市间的功能联系,构筑区域网络一体化支撑体系,构建“多中心层域式、网络状一体化”的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并提出面向全球化和基于地方化的区域功能组织结构,打造若干全球化战略区以推进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建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如波  任胜钢  蔡立燕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基于长江三角洲35个城市2010-2013年的工业数据,通过将工业生态系统分解为工业经济、环境、能源三个子系统,采用网络DEA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35个城市工业生态系统及三个子系统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就工业经济子系统而言,工业经济高效率城市出现密集,形成了以上海等城市为中心的"M"形分布;就环境子系统而言,环境高效率城市主要分布在以太湖为中心、长江沿岸及杭州湾沿线的地区;就能源子系统而言,以上海、苏州等城市能源效率较高,其它城市能源效率较低且效率水平差异较小;就工业生态系统而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工业生态效率呈现三阶梯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明  张成  
首先介绍了巨型城市区产生的背景、概念和研究进展,指出巨型城市区由形体上分离但功能上相互联系的20到50个城镇组成,在一个或多个较大的中心城市周围集聚,通过新劳动功能分工显示出巨大的经济力量。然后参照POLYNET项目组的研究方法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构建FUR界定了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范围,并采用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结构数据对16个主要FUR之间的功能联系进行了分析,作为对界定结果的检验。研究结论是: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由55个在地域上邻接的FUR组成,总人口超过8 000万,总面积超过78 000km2。温州和台州地区从功能联系结构来看处于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边缘,但将其纳入长江三角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广忠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市场化、全球化和分权化现象的出现和推进,地方发展中区域之间社会经济联系的内容和形式逐步多元化,传统的科层式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城市与区域发展和管理实践的需求,区域协作和区域管治日益重要。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在近30年的快速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