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8)
- 2023(12721)
- 2022(10366)
- 2021(9642)
- 2020(8064)
- 2019(18366)
- 2018(17770)
- 2017(33594)
- 2016(17775)
- 2015(19670)
- 2014(19286)
- 2013(18697)
- 2012(17076)
- 2011(15084)
- 2010(14645)
- 2009(12902)
- 2008(12342)
- 2007(10745)
- 2006(8928)
- 2005(7111)
- 学科
- 济(77276)
- 经济(77209)
- 管理(51276)
- 业(48283)
- 方法(40491)
- 企(38278)
- 企业(38278)
- 数学(37066)
- 数学方法(36669)
- 农(23388)
- 财(22727)
- 中国(20383)
- 业经(17709)
- 农业(16475)
- 地方(16352)
- 务(12651)
- 财务(12605)
- 财务管理(12573)
- 贸(12123)
- 贸易(12117)
- 企业财务(12010)
- 易(11740)
- 制(11534)
- 学(10751)
- 环境(10669)
- 技术(10571)
- 收入(10346)
- 理论(10071)
- 和(9958)
- 融(9956)
- 机构
- 大学(239489)
- 学院(238823)
- 济(100391)
- 经济(98458)
- 管理(98085)
- 理学(85934)
- 理学院(85096)
- 管理学(83631)
- 管理学院(83186)
- 研究(72969)
- 中国(54808)
- 京(48695)
- 财(46980)
- 科学(42506)
- 财经(38021)
- 中心(36561)
- 经(35041)
- 农(34535)
- 江(34326)
- 业大(34001)
- 所(32504)
- 经济学(32262)
- 范(30537)
- 师范(30254)
- 经济学院(29496)
- 研究所(29483)
- 北京(29461)
- 财经大学(28787)
- 院(27522)
- 州(26851)
- 基金
- 项目(173423)
- 科学(139420)
- 基金(129386)
- 研究(127732)
- 家(111988)
- 国家(111087)
- 科学基金(98082)
- 社会(84625)
- 社会科(80456)
- 社会科学(80439)
- 基金项目(68802)
- 省(66334)
- 自然(62757)
- 自然科(61424)
- 自然科学(61409)
- 自然科学基金(60324)
- 教育(59637)
- 划(56012)
- 资助(52178)
- 编号(50892)
- 成果(39759)
- 部(39271)
- 重点(38597)
- 国家社会(36479)
- 创(36427)
- 发(36354)
- 教育部(34691)
- 课题(34119)
- 创新(34030)
- 人文(33960)
- 期刊
- 济(100046)
- 经济(100046)
- 研究(65149)
- 中国(43626)
- 财(36644)
- 管理(34427)
- 学报(33843)
- 科学(31497)
- 农(31488)
- 大学(27533)
- 学学(25569)
- 教育(24354)
- 技术(22541)
- 农业(21793)
- 融(19647)
- 金融(19647)
- 财经(18540)
- 业经(17225)
- 经济研究(16205)
- 经(15856)
- 图书(13622)
- 问题(13566)
- 统计(13456)
- 策(12048)
- 理论(11312)
- 技术经济(11262)
- 业(10947)
- 决策(10879)
- 版(10877)
- 实践(10262)
共检索到337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能生 彭郁
利用1990—2013年全国各省区相关面板数据,通过空间相关性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揭示了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城乡收入公平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各省区城乡收入公平的改善有正面影响,忽视区域间的间接效应将低估这一影响。在将研究期限划分为两个阶段后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通基础设施存量的增加,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边际效应有所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速公路、铁路和各等级公路对改善城乡收入公平的作用大小依次递减。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能生; 彭郁;
利用1990—2013年全国各省区相关面板数据,通过空间相关性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揭示了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城乡收入公平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各省区城乡收入公平的改善有正面影响,忽视区域间的间接效应将低估这一影响。在将研究期限划分为两个阶段后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通基础设施存量的增加,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边际效应有所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速公路、铁路和各等级公路对改善城乡收入公平的作用大小依次递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晓东 邓丹萱 赵忠秀
本文利用我国1990~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Feder模型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从总体上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溢出效应,但各地强弱不一。同时交通基础设施与其他部门之间相对边际生产率的差距使其直接影响为负。将时间滞后效应纳入模型分析后证实溢出效应滞后期明显,且逐渐衰竭,在滞后4~5期时转为负向。最后,空间效应模型证实空间效应明显,但同样存在地区差异。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溢出效应 Feder模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熙维 周银斌
考察了通信基础设施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初步探讨分析了通信基础设施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和途径,并据此提出了假设:通信基础设施促进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但是对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影响不确定,受到其他因素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信基础设施确实有效促进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结果为通信基础设施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分析表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以及城乡人力资本差距是影响通信基础设施农村居民收入促进作用的重要因素,本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这种分析。因此,在平衡城乡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且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投入以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提升的情况下,通信基...
关键词:
通信基础设施 城乡收入差距 面板数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聂高辉 宋璐
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偏向性的基础设施投资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文章基于城镇化、基础设施投资驱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作用机制,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捕捉城镇化、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在减弱,城镇化仅能在短期内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基础设施投资对抑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长期作用;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主要受经济惯性影响,中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受收入差距抑制效果显著,而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能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据此,文章认为城镇化与基础设施双建设能够协调城乡资源配置,减小城乡差距,以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汀 史燕平
自中登网提供融资租赁登记、查询业务以来,融资租赁机构确定租赁物权属的便利性提升,对承租人的监管成本也显著降低。本文利用2007—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中登网对融资租赁债务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租赁对国有企业的治理效应显著为负,对民营企业则未展现出显著的正面治理效应。以中登网为代表的金融基础设施可以提升融资租赁对民营企业的治理效应,但对国有企业无效果。另外,对于民营企业,中登网提升融资租赁治理效应的机制是降低了代理成本及过度投资,且提升效果与其内部治理负相关。建议融资租赁机构利用中登网等金融基础设施开展风险控制工作,以提高债权的安全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海波 胡汉辉 谢呈阳
本文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布局、地区收入影响的空间溢出模型,利用中国29个省市区1997-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产业布局在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地区人均收入的过程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不同地区的区内与区间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布局、地区人均收入的影响,发现区内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都有利于促进产业在当地的集聚,进而对地区人均收入产生正向效应,但是其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而区间交通基础设施在东部地区会促进产业集聚,进而推动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但在中西部地区可能会导致产业转移,对人均收入的增长产生抑制效应,而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海波 胡汉辉 谢呈阳
本文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布局、地区收入影响的空间溢出模型,利用中国29个省市区1997-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产业布局在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地区人均收入的过程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不同地区的区内与区间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布局、地区人均收入的影响,发现区内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都有利于促进产业在当地的集聚,进而对地区人均收入产生正向效应,但是其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而区间交通基础设施在东部地区会促进产业集聚,进而推动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但在中西部地区可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林迪珊 张兴祥 陈毓虹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61个发展中国家1988-2012年的面板数据,主要考察公共教育投资对缓解人口贫困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公共教育投资对消除贫困有显著的作用,且比人均GDP增长、城市化等的作用更为突出,但在缓解贫困深度(以贫困差距衡量)方面,其效力明显不如贫困广度(以贫困人口比例衡量);对不同收入水平分组的回归结果表明,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公共教育投资对消除贫困的作用将呈现边际递减特征。因此,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反贫困的思路、策略和措施也应适时调整,教育扶贫必须同其他政策工具相配合,以期形成更有效的合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春苗 任常青
金融地域性排斥会扩大收入水平的地理差异,而金融包容通过降低融资门槛、提升金融减贫效应、改善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和促进城乡经济包容性增长等路径有利于弥合地域间收入分配不平衡。通过构建包含金融服务渗透性、可得性和使用性的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发现:我国当前金融包容度整体偏低,东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中西部远低于东部。使用控制个体固定效应的面板回归结果显示,金融包容度的提升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弥合作用;其作用大小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性,金融包容度更低的地区,普惠金融政策实施的边际效用更大,金融包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程度更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守坤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居民人均收入差异的作用方向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为了合理判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我国地区居民人均收入差异的综合影响效应,文章针对1980-2010年的分省面板数据并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了回归。结果显示,对于各省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全部居民人均收入而言,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降低其地区差异。然而,对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而言,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只有在达到一定门槛值之后才可能会降低其地区差异。对于这种在农村居民收入差异中出现的非线性效应,文章从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付新平 朱晓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和国际贸易都有着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降本增效仍面临着巨大考验,如何有效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进而引领国际贸易的发展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我国31个省(区、市)2003~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结合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国际贸易发展的空间特征,探究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通过更换空间权重矩阵的方式对实证结果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来源于不同地区之间的交互影响,而不是某一地区的单独作用,单一地区的投资从某种程度上还会抑制国际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空间杜宾模型 溢出效应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邱海兰 廖文梅 孔凡斌
交通基础设施具有显著的外部性特征,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加速器",在减贫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利用20032013年南方集体林区1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选取交通密度值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代理变量,并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解决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内生性问题,实证检验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林区减贫的影响。研究发现:在20032013年期间的南方集体林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林区减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交通密度值每增加1%,人均GDP增加1.7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341%。政府应加大林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林区贫困 面板数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均旭 赵钏君
增进民生福祉是我国新时代的重要发展目标。选取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民生福祉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各省份民生福祉发展水平,结果显示尽管我国整体民生福祉不断改善,但呈现出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空间特征。进一步分析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及二者交互项对民生福祉的影响,发现二者对民生福祉的促进作用存在时空异质性:从空间上看,中、西部地区的民生福祉更受益于交通基础设施,东部地区则更受益于人力资本;从时间上看,党的十八大之前,优化交通条件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主要动力,但随着时间推移,人力资本变得愈发重要。未来应推动各地出台差异化政策,更加重视提升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和欠发达地区交通发展条件,实现民生福祉的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
民生福祉 交通基础设施 人力资本 异质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邱海兰 廖文梅 孔凡斌
交通基础设施具有显著的外部性特征,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加速器",在减贫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利用2003~2013年南方集体林区1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选取交通密度值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代理变量,并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解决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内生性问题,实证检验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林区减贫的影响。研究发现:在2003~2013年期间的南方集体林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林区减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交通密度值每增加1%,人均GDP增加1.7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341%。政府应加大林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林区社会经济发展,实现林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林区贫困 面板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否有助于促进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机理分析与效应检验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吗?——来自江苏、浙江县级面板数据的例证
交通基础设施、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跨区域的溢出效应研究——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证据
交通基础设施与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基于面板联立方程的实证检验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助于实现减贫目标吗?——来自亚投行成员国的经验分析
财政分权、晋升激励与基础设施投资——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交通基础设施、金融发展与居民消费支出--基于281个地级市的空间面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