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0)
- 2023(13904)
- 2022(11501)
- 2021(10312)
- 2020(8275)
- 2019(18324)
- 2018(17749)
- 2017(32891)
- 2016(17737)
- 2015(19374)
- 2014(19251)
- 2013(19117)
- 2012(18155)
- 2011(16798)
- 2010(17116)
- 2009(15528)
- 2008(15202)
- 2007(13849)
- 2006(12634)
- 2005(11410)
- 学科
- 济(94844)
- 经济(94770)
- 管理(46919)
- 业(41896)
- 企(30449)
- 企业(30449)
- 地方(29191)
- 中国(27980)
- 方法(27766)
- 农(24151)
- 数学(24077)
- 数学方法(23931)
- 业经(20273)
- 学(18068)
- 农业(16999)
- 地方经济(16952)
- 财(15573)
- 环境(15185)
- 贸(14670)
- 贸易(14658)
- 制(14401)
- 发(14221)
- 融(14100)
- 金融(14099)
- 易(14070)
- 银(13683)
- 银行(13641)
- 行(13259)
- 和(11868)
- 技术(11812)
- 机构
- 学院(257846)
- 大学(255456)
- 济(115017)
- 经济(112701)
- 研究(100077)
- 管理(92050)
- 理学(77606)
- 理学院(76587)
- 管理学(75376)
- 中国(74930)
- 管理学院(74894)
- 科学(61139)
- 京(55785)
- 所(51814)
- 农(49420)
- 财(49118)
- 研究所(46918)
- 中心(44501)
- 江(40897)
- 业大(39719)
- 农业(38573)
- 财经(38035)
- 院(36159)
- 经济学(35850)
- 北京(35838)
- 范(35792)
- 师范(35343)
- 经(34495)
- 州(32532)
- 省(32235)
- 基金
- 项目(169147)
- 科学(132250)
- 研究(122207)
- 基金(120103)
- 家(106946)
- 国家(105988)
- 科学基金(88877)
- 社会(79584)
- 社会科(75412)
- 社会科学(75394)
- 省(67787)
- 基金项目(63418)
- 划(57138)
- 自然(55575)
- 教育(54564)
- 自然科(54202)
- 自然科学(54184)
- 自然科学基金(53194)
- 编号(48036)
- 资助(47362)
- 发(43742)
- 重点(39288)
- 成果(38440)
- 部(36144)
- 课题(35375)
- 创(35215)
- 发展(34828)
- 展(34279)
- 国家社会(33296)
- 创新(33068)
- 期刊
- 济(141383)
- 经济(141383)
- 研究(81740)
- 中国(60269)
- 农(45997)
- 学报(43305)
- 科学(39471)
- 财(35703)
- 管理(35535)
- 大学(32181)
- 农业(31358)
- 学学(30350)
- 教育(29946)
- 融(26534)
- 金融(26534)
- 技术(23414)
- 经济研究(23373)
- 业经(22655)
- 财经(19408)
- 问题(18181)
- 经(16963)
- 业(16464)
- 技术经济(14030)
- 贸(13654)
- 世界(13009)
- 资源(12878)
- 商业(12822)
- 国际(12652)
- 科技(12526)
- 版(11984)
共检索到413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叶翀 许舒婷
交通运输网络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学界密切关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但研究结论却大相径庭。整理该领域的研究,发现无论研究结果是否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促进作用,但均提及交通基础设施会影响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时,除了外界的影响因素,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还取决于二者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元的,两者作用相互影响。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 可达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凌玮 安虎森
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高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但不同类型的高速路网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负向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高速公路建设加大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其市场整合效应也对现阶段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经济发展造成了负向影响;高速铁路建设对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高速铁路的建设显著提升了劳动力配置效率,促进知识溢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了本地和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凤君
基础设施及其所形成的环境是人类自己营造的基础物质环境之一 ,是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四方面系统阐述了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基础设施的引导与从属功能、带状经济的激发器和助推器等观点 ,分析了基础设施在改善生产环境与效率、空间经济集聚与扩散中的作用 ,以及基础设施短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同时归纳总结了我国国土范围内已经形成的基础设施走廊的基本概况。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祯琪 欧国立 卯光宇
文章对公路进行分级,对区域进行新的梯度划分,采用1998~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基于三种不同权重矩阵的市场潜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相关模型对公路交通影响下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快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均会对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且快速公路的作用更为显著;只有在公路路网密度较大的区域内,公路交通才会对经济的溢出效应有显著影响;一省区公路交通发展水平越高,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吸附作用越强,但公路的边际贡献呈逐渐降低趋势;相邻地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差距越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越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任彩琴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要想保证我国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就需要找到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基于此,文章将首先分析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其次,研究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优化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途径,其中主要包括建立二者协调发展的控制体系、完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协调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输结构、实现公路交通运输的可持续性发展四方面内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明 刘渝琳 丁从明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内的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探寻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199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当交通基础设施存量水平达到某一极值后,继续对其投资会显著降低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反,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也会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对此,根据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需求差异,本文提出政府应该根据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发展 双门槛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萍
论文首先阐述城市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限制;然后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忽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受限于城市基础设施等;最后提出城市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重视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障城市基础设施正常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加强规划避免重复性建设等。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发展 对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晓楠 孔凡文
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协调理论与灰色理论分别对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协调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至2015年,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协调性呈上升趋势,且区域间差距减小,但协调性提升较慢,均保持在较低水平,且促进指标个数少于抑制指标个数,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协调性。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质量 基础设施建设 协调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晓楠 孔凡文
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协调理论与灰色理论分别对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协调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至2015年,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协调性呈上升趋势,且区域间差距减小,但协调性提升较慢,均保持在较低水平,且促进指标个数少于抑制指标个数,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协调性。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质量 基础设施建设 协调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广海 赵金金
在综合考虑多维要素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协同作用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铁路设施、高速公路设施、一级公路设施、二级公路设施、内河航道设施、民航航线对区域旅游经发展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分别从全域和局域角度,对其进行了空间计量回归。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2)全域范围内,铁路设施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二级公路、民航航线、一级公路、高速公路、内河航道设施均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系数依次为0.7010、0.4992、0.4532、0.0695、0.0212;(3)局域范围内,对于铁路设施,仅西藏和青海的作用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余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宠 郭明君 何理
随着中国政府全面推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其在全国层面集聚产生的作用愈发不可忽视。在理论分析中充分考虑城市之间协同创新、要素流动和贸易网络的特征,将互联网基础设施密度纳入多城市空间一般均衡模型中,分析互联网基础设施在大尺度空间中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实证方法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但具有本地效应,互联网基础设施集聚也提高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集聚产生的效果主要通过区域创新溢出、区域市场一体化和缓解劳动力在空间中的错配实现。
关键词:
互联网基础设施 集聚效应 区域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曲创 李曦萌
我国不同地区间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存在较大的双重差异,这使得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于本地经济活动的实际作用变得复杂。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作用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交通基础设施在东部地区作用已不明显,但对于西部地区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中部地区只有货物运输的作用明显,表明单纯向外部地区提供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向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活动质量和整体发展水平转变。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作用 地区差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申立银 陈洋 杜小云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6年以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资金投入的重点,如何充分发挥交通对西部经济的带动作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对重庆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发现:重庆航空运输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最为显著,高速公路次之;桥梁、铁路的修建布局对重庆经济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但二者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稍弱于航空运输和高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远远低于城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百里
文章基于2001~2016年全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不同水平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差异。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公路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且为双门槛;随着公路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先促进后抑制再促进的规律。
关键词: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发展 面板门槛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寇晨欢 冷志杰 贾晓菁
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因果反馈分析,揭示系统内部关键因果机制,并构建了区域范围的物流系统驱动经济系统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黑龙江省为例,运用VENSIM软件进行了仿真和寻优计算,得出如下结论:物流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建设均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系统发展,并促进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调整,物流人力资源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物流基础设施的作用,且作用差距将越来越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