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93)
- 2023(19762)
- 2022(16333)
- 2021(15147)
- 2020(12600)
- 2019(28758)
- 2018(28477)
- 2017(54082)
- 2016(29512)
- 2015(33262)
- 2014(32983)
- 2013(32718)
- 2012(30106)
- 2011(26904)
- 2010(26763)
- 2009(24819)
- 2008(24629)
- 2007(21880)
- 2006(19355)
- 2005(17317)
- 学科
- 济(128157)
- 经济(128018)
- 业(100900)
- 管理(94569)
- 企(88897)
- 企业(88897)
- 方法(54944)
- 数学(44882)
- 数学方法(44500)
- 业经(38080)
- 农(38034)
- 中国(36709)
- 财(35816)
- 农业(26267)
- 地方(25492)
- 务(24629)
- 财务(24546)
- 财务管理(24516)
- 制(24135)
- 企业财务(23206)
- 贸(23176)
- 贸易(23160)
- 易(22498)
- 技术(22016)
- 学(21814)
- 理论(21709)
- 和(21543)
- 划(19699)
- 策(19303)
- 环境(18831)
- 机构
- 学院(417795)
- 大学(416684)
- 济(173750)
- 经济(170243)
- 管理(166509)
- 理学(142697)
- 理学院(141183)
- 研究(139872)
- 管理学(139136)
- 管理学院(138366)
- 中国(108740)
- 京(90304)
- 科学(83267)
- 财(80233)
- 所(69019)
- 农(66720)
- 财经(63837)
- 中心(63271)
- 研究所(62404)
- 江(62208)
- 业大(59456)
- 经(58193)
- 北京(57409)
- 范(54169)
- 师范(53723)
- 经济学(52722)
- 农业(52096)
- 院(51040)
- 州(50302)
- 经济学院(47674)
- 基金
- 项目(278311)
- 科学(220125)
- 研究(208473)
- 基金(202308)
- 家(175018)
- 国家(173507)
- 科学基金(150060)
- 社会(133086)
- 社会科(126050)
- 社会科学(126018)
- 省(107136)
- 基金项目(106846)
- 自然(94961)
- 教育(94830)
- 自然科(92763)
- 自然科学(92740)
- 自然科学基金(91127)
- 划(89811)
- 编号(85399)
- 资助(82250)
- 成果(69361)
- 重点(61975)
- 部(61918)
- 发(59970)
- 创(59081)
- 课题(58466)
- 国家社会(55327)
- 创新(54661)
- 教育部(53533)
- 人文(52416)
- 期刊
- 济(195768)
- 经济(195768)
- 研究(127019)
- 中国(83363)
- 管理(64743)
- 财(63462)
- 农(61929)
- 学报(60963)
- 科学(58090)
- 教育(47987)
- 大学(47092)
- 学学(43725)
- 农业(42977)
- 技术(38529)
- 融(37928)
- 金融(37928)
- 业经(32645)
- 财经(31685)
- 经济研究(31144)
- 经(27292)
- 问题(25920)
- 业(25111)
- 图书(23341)
- 技术经济(22030)
- 贸(20523)
- 现代(20045)
- 世界(19445)
- 理论(18981)
- 科技(18836)
- 版(18578)
共检索到62996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宁 孙伟增 杨运杰 刘哲
本文将第十四次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与高铁站点开通数据进行匹配,首次实证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影响。为解决截面数据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企业所在地周边区县高铁站的开通作为外生冲击识别因果效应。主要研究发现,高铁邻近性的改善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提高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特别是当周边30公里范围有高铁站点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明显加速。机制分析表明,高铁邻近性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家的数字技术接触度、缓解数字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和增加与数字技术平台的合作,进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企业家学历水平较高的企业、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受到交通基础设施改善的冲击后数字化转型升级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交通基础设施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文献成果,更为政府处理好“新基建”和“传统基建”发展之间的关系,高效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关键词:
高铁 企业数字化 私营企业调查 数字鸿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磊 李吉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微观层面的具体体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其提供了有力支撑。基于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并通过创新激励和信贷融资渠道实现;CEO信息技术背景和CEO风险偏好均强化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效果在具有不同产权性质、技术禀赋、生命周期阶段以及经济政策环境中的企业具有异质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方晓晖 郭鸿儒 刘冲 王卓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2012—2018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业绩说明会文本数据,采用Word2vec方法构建数字化转型指标,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使用LDA主题模型进行文本分类,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提升企业对于大数据和数字技术应用两个主题的关注和应用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数字化转型程度的企业拥有更好的业绩表现。因此,应进一步发挥政府赋能作用,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应用市场培育,构建良好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外部生态场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年猛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区域间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经济空间格局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自中国开始大规模建设高速铁路以来,国内学者的实证研究大多认为中国高铁的开通运行具有"虹吸效应",有助于促进相对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但不利于相对落后区域的经济增长。我们认为,未纳入更多类型的空间尺度和未考虑大型交通基础设施运行的时间累积可能是产生上述结果的重要原因。本文以一般县级行政区、县级市和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为基本空间单元,利用全球夜间灯光数据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代理变量来考察2007—2013年高铁的时间累积效应和空间邻近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空间格局的影响,同时使用GDP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研究表明,高铁运行时间越长对区域经济增长带动效应就越强,具有显著的时间累积效应;而距离高铁站点越近的区域受益于高铁的带动效应就越大,具有显著的空间邻近效应;高铁对连通的各类区域均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带动效应,但对不同类型区域的带动效应具有显著差异,一般县受益最大,其次是县级市和地级及以上城市;此外,本文通过构建高铁各线路沿途站点的基尼系数发现,高铁的运行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促进经济空间均等化。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经济增长 空间均等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海 闫卓毓 郭冠宇 尹俊雅
全面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收集整理2011~2020年中国省级层面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文本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政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间的关系,并初步探讨政策牵头部门和多部门发文的影响特征。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实施有助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在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的同时,将加剧地区市场竞争程度并带动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由此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发现,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更有利于推动小规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分析发现,由发改委牵头制定的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效果更为显著,多部门发文也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激励效果。本文研究结论在丰富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文献的同时,也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政策乃至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宏 李斯林 余红心
运用静态博弈以及演化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采用2013—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重要的中间机制,回应IT生产率悖论;数字基础设施对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远大于第二、第三产业,对高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面效应明显高于其他第二产业。因此,政府亟需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和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针对不同的产业和企业制定差异化的数字化发展政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方卓
促进经济数字化转型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数字基础设施政策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技术方案的供给质量。为使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更好地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采用文本分析和理论分析方法,通过探究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过程和理论机理,分析政策驱动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路径。实践逻辑层面,数字基础设施政策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经历了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推动局部端数字化、技术升级和融合发展推动平台数字化、要素市场配置畅通化推动生态系统数字化3个阶段。理论逻辑层面,数字基础设施政策通过解决技术投入市场失灵和要素配置市场失灵问题,激发企业数字化创新动能、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后,基于政策投入与企业需求的演进逻辑,以及政策驱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快数据共享机制建设、强化多层次平台支撑、推进政策均衡投入3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海 闫卓毓 郭冠宇 尹俊雅
全面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在收集、整理2011—2020年中国省级层面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文本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政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间关联,并初步探讨了政策牵头部门和多部门发文的影响特征。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实施有助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在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的同时,将加剧地区市场竞争程度并带动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由此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发现,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更有利于推动小规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进一步分析发现,由发改委牵头制定的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效果更为明显,多部门发文也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激励效果。本文研究结论在丰富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文献的同时,也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政策乃至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鑫 黄涛
本文以高速公路为例,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整合效应。基于1998~2017年高速公路数据,结合静态路网,本文识别了高速公路建设对城市间驾驶时间的影响,分析了其对市场整合的作用。研究发现,高速公路建设带来的交通时间成本下降使得城市间相对价差波动性显著降低,促进了跨区域市场整合。在剥离了初始交通时间成本的影响后,其促进市场整合的影响幅度接近省际边界效应。机制分析表明,高速公路建设提高了生产要素流动性,其对城市间人口迁移的提升效应接近迁移率均值;提升了城市间贸易流量,总效应超过8.87%;促进了区域间生产分工,加强了产业前后向关联。研究还发现,高速公路建设改善了省际边界效应,对跨越省界的城市间市场整合效应更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启
本文利用1998年至2007年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来研究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技术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交通、能源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果显著地提高了企业技术效率。基础设施建设对不同规模、区域、国别以及所有制形式企业的技术效率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对中西部企业技术效率促进作用比对东部省份企业的大;基础设施空间溢出效果对港澳台和外商企业技术效率积极影响较大;基础设施空间溢出效果对国有、集体企业比对私营所有制企业的技术效率正向作用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宗璋 李定安
利用中国两次农业普查对农村主要基础设施的调查资料,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研究了公路、码头及铁路三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水路和公路的普及程度对中国各省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铁路运输网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改进效果尚不明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天华 高翔 步晓宁 谢晓闻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被证实是改善发展中国家经济表现的重要因素,但其中的作用机制仍然众说纷纭。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不同是国家间经济绩效差异的重要原因。为了验证交通基础设施是否确实影响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提升了经济绩效,文章将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与高速公路建设数据进行匹配,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的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实改善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距离高速公路更近的城市,企业的实际规模与最优规模差异更小。具体来看,交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工业企业 资源错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天华 高翔 步晓宁 谢晓闻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被证实是改善发展中国家经济表现的重要因素,但其中的作用机制仍然众说纷纭。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不同是国家间经济绩效差异的重要原因。为了验证交通基础设施是否确实影响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提升了经济绩效,文章将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与高速公路建设数据进行匹配,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的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实改善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距离高速公路更近的城市,企业的实际规模与最优规模差异更小。具体来看,交通基础设施降低了同时使得资本和劳动投入偏离的产出扭曲,使得企业的实际规模与最优规模更为接近。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发现,高速公路影响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价格加成和行业集中度等,而通过企业存货产生的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工业企业 资源错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民权
通过参与到亚洲区域性和全球性生产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之中,并与之发展紧密的合作关系,中国的中小企业引领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在于一些基本条件得以满足,其中就包括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显著改善。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在生产分散化基础上的现代地区性与全球性生产网络和供应链的兴起与发展,重点关注了中小企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实证分析使用了一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验证了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在我国中小企业引领全国经济融入地区与全球生产链和供应链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较好地支持了相关理论判断。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翼飞
信息基础设施作为生产所需的要素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以“宽带中国”战略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0年上市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和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宽带中国”战略试点前后企业转型升级的效果差异,结果发现:“宽带中国”战略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促进企业间良性互动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且“宽带中国”战略的受益范围在上下游企业之间具有扩散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如果企业所在地营商环境优良,且企业自身重视创新努力,则“宽带中国”战略的积极效果会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为信息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示。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