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4)
- 2023(10336)
- 2022(8567)
- 2021(7573)
- 2020(6106)
- 2019(13951)
- 2018(13602)
- 2017(25325)
- 2016(13658)
- 2015(14737)
- 2014(14474)
- 2013(14110)
- 2012(13421)
- 2011(12209)
- 2010(12493)
- 2009(11158)
- 2008(10996)
- 2007(10225)
- 2006(9344)
- 2005(8462)
- 学科
- 济(62107)
- 经济(62064)
- 管理(32700)
- 业(29748)
- 中国(22875)
- 地方(22839)
- 企(21027)
- 企业(21027)
- 农(19093)
- 方法(17719)
- 贸(17083)
- 贸易(17070)
- 易(16609)
- 业经(15904)
- 数学(15387)
- 数学方法(15193)
- 农业(12860)
- 财(12422)
- 发(11984)
- 出(11931)
- 地方经济(11886)
- 银(11122)
- 银行(11100)
- 融(11086)
- 金融(11085)
- 行(10875)
- 环境(10760)
- 制(10509)
- 学(9810)
- 技术(9343)
- 机构
- 学院(183130)
- 大学(179175)
- 济(77673)
- 经济(75842)
- 研究(69606)
- 管理(64246)
- 中国(53110)
- 理学(52966)
- 理学院(52250)
- 管理学(51360)
- 管理学院(51038)
- 科学(41538)
- 京(40309)
- 财(35862)
- 所(34912)
- 农(32232)
- 中心(31943)
- 研究所(31178)
- 江(30578)
- 范(27171)
- 师范(26918)
- 财经(26761)
- 北京(26146)
- 业大(25897)
- 院(25856)
- 州(24965)
- 农业(24744)
- 经(24247)
- 经济学(24047)
- 省(23649)
- 基金
- 项目(118107)
- 科学(92638)
- 研究(89583)
- 基金(82266)
- 家(71619)
- 国家(70983)
- 科学基金(60257)
- 社会(57102)
- 社会科(54211)
- 社会科学(54197)
- 省(48809)
- 基金项目(43308)
- 教育(40338)
- 划(40199)
- 编号(36690)
- 自然(36317)
- 自然科(35443)
- 自然科学(35432)
- 自然科学基金(34760)
- 发(32819)
- 资助(32715)
- 成果(29540)
- 课题(27481)
- 重点(27267)
- 发展(26740)
- 展(26282)
- 部(24969)
- 创(24770)
- 国家社会(23578)
- 创新(23304)
共检索到305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岑聪 姜巍
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视角论述了交通基础设施与互联网对地区产出效率的影响机制,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了我国各地区产出效率,通过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2005—2016年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发展对各地区产出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地区产出效率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与集聚特征,产出效率具有显著的正空间外部性,交通基础设施与互联网对地区产出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作为一种载体与媒介,交通基础设施与互联网发展不仅能直接促进地区产出效率的提升,还有助于强化产出效率的正空间外部性,提升高产出效率地区知识、技术外溢强度与范围,优化我国产出效率的空间布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凌玮 安虎森
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高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但不同类型的高速路网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负向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高速公路建设加大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其市场整合效应也对现阶段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经济发展造成了负向影响;高速铁路建设对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高速铁路的建设显著提升了劳动力配置效率,促进知识溢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了本地和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杜振华
"互联网+"的发展使国民经济各领域对信息基础设施产生新的更高需求,要求信息传播速度更快、网络性能更稳定、存储信息更安全、价格更为低廉。我国信息基础设施落后使"互联网+"的能量难以充分发挥出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数字鸿沟不断扩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且缺少群众的支持,使我国出现了信息化快速发展与信息化应用水平排名呈下降趋势的矛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引入PPP模式,将其作为全民配合的行动,尽快制定《信息通信法》。
关键词:
“互联网+” 信息基础设施 网络强国战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宠 郭明君 何理
随着中国政府全面推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其在全国层面集聚产生的作用愈发不可忽视。在理论分析中充分考虑城市之间协同创新、要素流动和贸易网络的特征,将互联网基础设施密度纳入多城市空间一般均衡模型中,分析互联网基础设施在大尺度空间中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实证方法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但具有本地效应,互联网基础设施集聚也提高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集聚产生的效果主要通过区域创新溢出、区域市场一体化和缓解劳动力在空间中的错配实现。
关键词:
互联网基础设施 集聚效应 区域发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佳
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流通设施,具有公共产品性质。为顺应"互联网+流通"发展趋势,国际通行做法是在将传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型物流中心等纳入基础设施体系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公共信用平台、信息平台等的建设。基于成本-收益分析视角的效用模型和博弈模型及其实证检验表明:政府应重视并改进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机制,提高实际运营主体投机取巧的成本,完善考核、奖惩等机制,以提升流通基础设施运营企业履行公益性承诺的意愿;而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媒体、消费者社群等亦是重要监督力量。优化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供给的现实路径包括: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直接支持效果,分类、规范推进公私伙伴关系共建流通基础设施,以及建立健全地区规划与协作机制。
关键词:
互联网+流通 公益性 流通基础设施 供给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晓光 辛路 单剑锋
传统的金融基础设施是指金融运行的硬件设施和制度安排,主要包括支付体系、法律环境、公司治理、会计准则、信用环境、反洗钱以及由金融监管、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投资者保护制度组成的金融安全网等。本文结合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对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判研,并就如何有效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基础设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小曙 郭建忠 马卫
运用2000—2015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中国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在2000—2015年以及2000—2004,2005—2010,2011—2015年不同时段对农业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农业产出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且Moran’s I指数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2)在2000—2015年整个时间段内公路和铁路同时存在正向和负向的溢出效应,且公路溢出小于铁路溢出。公路形成以不同地市为核心的核心外围结构溢出效应,而铁路形成以不同省份交界为核心的核心外围结构,其溢出均随圈层的扩展而逐渐减小并呈负向显著。(3)2000—2004年公路和铁路的溢出效应均不显著;2005—2010年公路呈核心外围的正向溢出,铁路的溢出仍不显著;2011—2015年公路和铁路对农业产出均有显著溢出,均呈明显的圈层和带状结构的溢出效应,且以各省份内的地市为核心向周围地区扩散,溢出效应随圈层向外围扩展而减小并呈负向显著;通过对比,公路溢出小于铁路溢出,且公路溢出随时间变化呈增大趋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小斌
使用中国2002~2013年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交通基础设施、金融发展与居民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其相关程度逐渐增强且非常显著;交通基础设施显著地促进了居民消费支出,但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支出起到相反作用。为扩大内需和拉动消费,政府要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充分发挥其对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同时完善金融手段,为居民消费提供高效的金融信贷服务。
关键词:
交通基础 金融发展 居民消费 空间计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小斌
使用中国20022013年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交通基础设施、金融发展与居民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其相关程度逐渐增强且非常显著;交通基础设施显著地促进了居民消费支出,但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支出起到相反作用。为扩大内需和拉动消费,政府要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充分发挥其对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同时完善金融手段,为居民消费提供高效的金融信贷服务。
关键词:
交通基础 金融发展 居民消费 空间计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文举
传统计量模型忽略空间影响使估计结果有偏,而空间截面计量模型又无法揭示具有时空二维的经济特征;加之城市规模差异导致交通基础设施溢出效应不一,故本文以湖南省为例,在检验2004~2013年城市化质量空间相关性前提下,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建立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化质量关系的模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对城市化影响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以为城市融合及城市一体化发展提供相关建议。实证结果表明:湖南城市化质量存在空间正相关作用,其他地区1单位发展对本地具有0.226个单位正溢出作用,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完善能促进本地与邻近地区城市化发展,但对本地的直接效应强于溢出效应,故提高城市化水平应以完善内部交通为主,连通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江 李郸
本文基于1994~2009年广东省的相关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总产出弹性为0.347,且珠三角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要高于非珠三角地区。同时,通过对东、中、西部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差异进行对比,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是有效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天柱 吕健露 侯锡林 马佳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接力创新的特性和产业发展现实,从技术、商业、教育和社会4个层面,研究了互联网大数据创新基础设施的构成,分析了每类基础设施的具体内涵、功能特性等,认为现阶段中国建设大数据创新基础设施要把握其社会化和共生性,并梳理了互联网大数据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主体。提出具体的建设思路,包括缩减政府职责、确定企业的主力地位、创建"官产学研社"协同发展模式、采取渐进性路径、借助全球基础设施网络等。
关键词:
数据资源 大数据 基础设施 接力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银娥 李鑫 尹湘
近年来,中国鼓励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如PPP、资产证券化、债券融资等,筹集资金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本文对这些不同融资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中国目前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债券面临的主要障碍,分析了国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长期债券的经验及启示。研究发现,长期债券具有融资成本低、信用风险小、偿债安全性等特点,或将成为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长期债券 融资方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叶翀 许舒婷
交通运输网络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学界密切关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但研究结论却大相径庭。整理该领域的研究,发现无论研究结果是否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促进作用,但均提及交通基础设施会影响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时,除了外界的影响因素,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还取决于二者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元的,两者作用相互影响。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 可达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广来 廖文梅 孔凡斌
文章以南方集体林区为研究对象,选择交通密度值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代理变量,并基于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方法实证检验了交通密度值对林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交通密度值每增加1%,林业总产值将增加2.617%,森林面积则减少0.176%;以2012~2013为例,发现南方集体林区交通密度值的变化能够解释同期林业总产值变化的46.798%,解释同期森林面积变化的20.871%。因此,如何平衡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带来的正面的林业经济增长效益和负面的林业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将是未来需要重点研究关注的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