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3)
- 2023(11956)
- 2022(9969)
- 2021(8938)
- 2020(7311)
- 2019(16312)
- 2018(15723)
- 2017(29465)
- 2016(15826)
- 2015(17277)
- 2014(16693)
- 2013(16639)
- 2012(15474)
- 2011(14113)
- 2010(14088)
- 2009(12782)
- 2008(12162)
- 2007(10624)
- 2006(9493)
- 2005(8328)
- 学科
- 济(86853)
- 经济(86786)
- 管理(42212)
- 业(36271)
- 方法(27554)
- 企(26706)
- 企业(26706)
- 地方(26159)
- 数学(24812)
- 数学方法(24644)
- 农(19909)
- 中国(19572)
- 业经(16431)
- 学(16131)
- 地方经济(15996)
- 农业(14314)
- 财(13857)
- 环境(13423)
- 贸(12490)
- 贸易(12484)
- 易(11925)
- 制(11508)
- 融(10138)
- 金融(10135)
- 和(9825)
- 发(9727)
- 产业(9607)
- 银(9178)
- 银行(9142)
- 技术(9042)
- 机构
- 学院(225497)
- 大学(225004)
- 济(102173)
- 经济(100308)
- 研究(84055)
- 管理(82973)
- 理学(71929)
- 理学院(70935)
- 管理学(69812)
- 管理学院(69388)
- 中国(61490)
- 科学(52417)
- 京(49508)
- 所(42842)
- 农(42041)
- 财(41243)
- 研究所(39301)
- 中心(37548)
- 业大(36349)
- 财经(33287)
- 农业(33094)
- 江(33079)
- 经济学(32292)
- 北京(31389)
- 院(30381)
- 范(30286)
- 经(30183)
- 师范(29921)
- 经济学院(28885)
- 科学院(26824)
- 基金
- 项目(158062)
- 科学(123921)
- 基金(114710)
- 研究(111132)
- 家(102509)
- 国家(101663)
- 科学基金(86000)
- 社会(73959)
- 社会科(70127)
- 社会科学(70110)
- 基金项目(61757)
- 省(61548)
- 自然(55199)
- 自然科(53855)
- 自然科学(53836)
- 划(52904)
- 自然科学基金(52857)
- 教育(48875)
- 资助(44695)
- 编号(42513)
- 发(37094)
- 重点(36273)
- 部(33674)
- 创(32923)
- 成果(32718)
- 国家社会(31445)
- 创新(30990)
- 课题(30125)
- 科研(30028)
- 计划(29776)
- 期刊
- 济(117621)
- 经济(117621)
- 研究(67658)
- 中国(43855)
- 学报(39236)
- 农(37524)
- 科学(35612)
- 财(30532)
- 管理(29206)
- 大学(28970)
- 学学(27646)
- 农业(25325)
- 经济研究(20075)
- 技术(18561)
- 教育(18352)
- 融(18078)
- 金融(18078)
- 业经(17329)
- 财经(16700)
- 问题(15682)
- 经(14588)
- 业(13589)
- 资源(12928)
- 技术经济(12206)
- 贸(11525)
- 版(11004)
- 科技(10902)
- 商业(10583)
- 国际(10492)
- 世界(10348)
共检索到337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翟炜 白雪音 石钰 夏静婧
本文以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为出发点,从要素和产品流动的角度研究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首先,以区域中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产品流动为核心,探讨其对区域经济协同的研究思路。其次,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显著正溢出作用,且大城市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但是计量模型结果表明京津冀制造业区位熵在未来存在拐点,呈现倒U型特征;交通基础设施对京津冀地区各城市市场一体化有正面影响,但是对于人口高度集聚的特大城市的市场一体化与区域整体呈现割裂状态。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区域协同发展 京津冀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栋
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2011-2015年投入产出面板数据,构建以产出为导向的CCR-DEA模型,对物流产业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物流产业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样本区间内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地区差异;对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的投入产出要素投影分析发现,减少从业人员和固定资产投入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同时增加物流业产值和货物周转量等产出,可以提升京津冀物流产业的综合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空间面板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物流产业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密度、交通固定资产投入和交通人力资本投入等变量对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均起到显著的正向改善效果,其中交通固定资产投入影响最为明显,交通基础设施密度和交通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效果相当;在空间溢出效应上,相邻省份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均对本省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起到正向改善效果,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密度的增长空间溢出最为明显,其次是交通固定资产投入和交通人力资本投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宗刚 崔华涛
利用扩展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根据北京、天津和河北三省市的相关数据,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的溢出效应,证明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秉镰 边杨
自贸区作为我国经济升级的聚焦点,对促进区域协同开放、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以要素流动为切入点,引入边界变量模拟地方行政管理及机制体制障碍对于要素流动的约束,分析自贸区设立促进区域协同开放的机理,并使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以京津冀为例的计量结果显示,京津冀存在边界效应,边界效应年均下降0.2%~0.3%,自贸区设立可使京津冀边界效应下降速度加快0.3个百分点左右,有利于降低区域要素流动阻力,提高区域协同开放水平。
关键词:
自贸区 协同开放 边界效应 双重差分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婷
为深入研究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本文借助面板数据研究商贸流通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检验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大力发展,对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效应,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其他指标在不同程度上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京津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玉涛
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必先实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本文在梳理京津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分析其中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思路:(1)优先发展城际轨道交通和环北京地区通勤交通;(2)加快建设沿海港口和疏港通道;(3)建设北京高速铁路客运枢纽;(4)整合机场资源并实现空铁联运。文章认为,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京津冀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重点任务主要涉及城际高速铁路网、沿海港口与疏港铁路、东北过境高速公路通道、环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延伸线等四个方面。为很好地推进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文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兵 赵雪 梁林 曾建丽
通过改进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的协同演化模型,分析两者的演化路径,并以京津冀为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正负作用力的推动下,二者将发生协同演化,实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提升;区域发展阶段不同,二者的演化路径也不尽相同,根据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协同动力学模型的定态稳定解得出两者11种协同演化路径。进而,通过计算得到京津冀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协同演化满足路径10的实现条件,并提出了优化协同关系的战略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淑伟 崔万田
本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分析2009-2019年京津冀经济系统协同有序度,利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评价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度。从序参量权重看,创新开放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影响最强,其次是资源环境、社会综合、经济发展和经济协调;从有序度看,北京协同有序度显著高于津冀各城市,说明北京经济协同发展能力强,天津居中,河北各城市经济协同发展能力较弱;从协同度评分看,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度较低,协同发展进程较慢,存在上升下降波动过程,说明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关系不稳定;京津和京冀协同程度较好,津冀协同程度较差。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经济 协同度 有序度 熵权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魏丽华
城市经济势能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辐射范围的远近,也决定着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高低。经过选取指标进行对比发现,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经济势能量级与沪苏浙城市群存在着明显差距。京津冀城市群应以雄安新区的设立为契机,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扩大其经济势能量级,积极培育周边地区的发展新动能,增强附近区域吸引力,构建均衡的城市空间布局,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魏丽华
城市经济势能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辐射范围的远近,也决定着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高低。经过选取指标进行对比发现,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经济势能量级与沪苏浙城市群存在着明显差距。京津冀城市群应以雄安新区的设立为契机,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扩大其经济势能量级,积极培育周边地区的发展新动能,增强附近区域吸引力,构建均衡的城市空间布局,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树强 徐娜
生态环境质量是评价区域协同效果的重要标准,科学评测协同的环境质量效果是调整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2004-2016年京津冀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广义线性回归的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经济协同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随着京津冀经济协同度的提高,环境质量呈现出收敛式上升。建立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进一步识别京津冀经济协同的环境效应的内在影响机制,结果发现,由于同时存在要素禀赋效应和污染避风港假说,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通过结构效应而不是技术效应改善环境质量。最后,为了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提出了加强政府政策与市场资源配置相结合、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京津冀之间的环境治理合作等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经济协同度 环境质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林昌 赵丹阳 郭世鹏 赵娇娇
区域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研究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尤为重要。通过构建VAR模型,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且这种作用有持续增加的趋势;铁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其影响有待进一步发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林昌 赵丹阳 郭世鹏 赵娇娇
区域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研究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尤为重要。通过构建VAR模型,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且这种作用有持续增加的趋势;铁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其影响有待进一步发掘。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丁宏
利用京津冀地区2000—2016年1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地区专业化指数方法,对京津冀地区产业同构程度进行测度;通过构造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产业同构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入空间溢出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通过两种不同的空间加权矩阵——地理距离加权矩阵和产业结构溢出矩阵,分别考察产业同构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产业专业化程度稳步提高,但天津市和河北省的产业同构程度不断上升;产业同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均表现为负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勇 关佳音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流通产业与经济发展出现增速下降的趋势,且三地在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参差不齐。为了充分发挥流通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京津冀地区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基于我国京津冀地区2005-2017年间区域内流通产业发展数据和经济发展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流通产业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内流通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有效促进了区域内流通产业的发展;流通产业对于区域经济的作用并不明显,但不能否定其对于区域经济潜在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流通产业 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