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2)
- 2023(11513)
- 2022(9607)
- 2021(8600)
- 2020(7187)
- 2019(15789)
- 2018(15212)
- 2017(28688)
- 2016(16050)
- 2015(17537)
- 2014(17389)
- 2013(16849)
- 2012(15540)
- 2011(14082)
- 2010(14248)
- 2009(13243)
- 2008(13236)
- 2007(11962)
- 2006(10545)
- 2005(9579)
- 学科
- 济(63838)
- 经济(63731)
- 管理(50557)
- 业(45074)
- 企(36680)
- 企业(36680)
- 方法(24752)
- 数学(21483)
- 数学方法(21259)
- 财(18902)
- 中国(18640)
- 农(17821)
- 制(16653)
- 业经(15054)
- 地方(14806)
- 学(14363)
- 农业(12132)
- 贸(11668)
- 贸易(11665)
- 体(11401)
- 环境(11357)
- 易(11322)
- 务(11125)
- 财务(11104)
- 财务管理(11079)
- 银(10855)
- 银行(10807)
- 融(10713)
- 金融(10709)
- 企业财务(10548)
- 机构
- 大学(235174)
- 学院(233392)
- 济(94408)
- 经济(92459)
- 管理(86358)
- 研究(82886)
- 理学(75142)
- 理学院(74178)
- 管理学(72871)
- 管理学院(72439)
- 中国(60712)
- 科学(53198)
- 京(49252)
- 农(46247)
- 财(45472)
- 所(43217)
- 研究所(39589)
- 业大(38758)
- 农业(36727)
- 中心(36672)
- 财经(35794)
- 江(35663)
- 经(32494)
- 范(30533)
- 北京(30297)
- 师范(30096)
- 院(29966)
- 经济学(29490)
- 州(27656)
- 经济学院(26680)
- 基金
- 项目(162972)
- 科学(128898)
- 基金(120134)
- 研究(113344)
- 家(108110)
- 国家(107244)
- 科学基金(90629)
- 社会(74668)
- 社会科(70729)
- 社会科学(70713)
- 基金项目(64058)
- 省(63680)
- 自然(59698)
- 自然科(58326)
- 自然科学(58297)
- 自然科学基金(57299)
- 划(54915)
- 教育(51889)
- 资助(47226)
- 编号(43201)
- 重点(37877)
- 部(36105)
- 发(35308)
- 成果(34943)
- 创(34598)
- 制(33486)
- 创新(32493)
- 国家社会(31749)
- 科研(31460)
- 计划(31420)
- 期刊
- 济(103728)
- 经济(103728)
- 研究(66430)
- 中国(47684)
- 学报(44462)
- 农(41733)
- 科学(39407)
- 财(35518)
- 大学(32935)
- 学学(31526)
- 管理(31393)
- 农业(27757)
- 教育(23418)
- 融(20486)
- 金融(20486)
- 财经(18135)
- 技术(17455)
- 经济研究(16585)
- 业经(16529)
- 经(15529)
- 业(14241)
- 问题(13949)
- 版(13287)
- 业大(12104)
- 科技(12092)
- 贸(10694)
- 资源(10631)
- 技术经济(10430)
- 农业大学(10359)
- 商业(10139)
共检索到343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白石
基于1997-2016年省级层面的数据,深入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就业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并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和递归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就业规模具有促进作用,而区域一体化和吸引投资是两种重要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深化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区域就业贡献的理解,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促进政策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邱晨园 梁红艳
利用2003-2017年的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考察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不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长三角,铁路通过促进物质资本跨地区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溢出效应,而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溢出效应不显著。在珠三角,铁路有利于物质资本扩散,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有利于劳动力扩散,但普通公路导致人力资本向核心城市高度集聚;在扩散效应与极化效应的综合作用下,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表现为负向溢出效应,而铁路表现出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在京津冀,高速公路和铁路推动劳动力向中心城市高度集聚,三种交通基础设施都导致人力资本向中心城市高度集聚,但它们都未产生物质资本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普通公路和铁路对区域经济增长最终表现为负向溢出效应,高速公路则表现出正向溢出效应。研究结论可以为推进中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志红 王利辉
本文将郑西高铁作为一项自然实验,选取1995年至2015年市级平衡面板数据,采用项目评估中的合成控制法,构造处理组的"反事实"状态,分析郑西高铁对沿线区域的经济效应。研究表明:(1)合成控制法能够很好地拟合郑西高铁修建前西安、渭南、三门峡与洛阳的经济增长路径;(2)郑西高铁的经济效应存在1至2年的滞后期,虽伴随小幅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基本维持相对稳定状态;(3)郑西高铁对四市的平均效应分别为0.083、0.115、0.116及0.111,人均产出分别增长了0.97%、1.37%、0.91%及1.23%;(4)采用安慰剂试验、排序检验及双重差分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其中双重差分法所得四市平均处理效应分别为0.091、0.141、0.104、0.159,这与合成控制法结果较为接近;(5)通过影响机制分析发现,郑西高铁能够提高沿线区域的可达性及经济联系强度,河南各市与西安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增幅较大,而陕西边界各市与郑州的经济联系强度相对较弱。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志红 王利辉
本文将郑西高铁作为一项自然实验,选取1995年至2015年市级平衡面板数据,采用项目评估中的合成控制法,构造处理组的"反事实"状态,分析郑西高铁对沿线区域的经济效应。研究表明:(1)合成控制法能够很好地拟合郑西高铁修建前西安、渭南、三门峡与洛阳的经济增长路径;(2)郑西高铁的经济效应存在1至2年的滞后期,虽伴随小幅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基本维持相对稳定状态;(3)郑西高铁对四市的平均效应分别为0.083、0.115、0.116及0.111,人均产出分别增长了0.97%、1.37%、0.91%及1.23%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雷淑珍 王艳 高煜
基于2000-2018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以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两种模式为切入点,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自主创新,抑制了模仿创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扩大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带动产业升级和减轻环境治理负担等路径间接影响区域创新。此外,公路建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力远小于铁路建设,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力远大于东、中部地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云鹏 胡晴晴 吉小东 宋金波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商品和要素的流通,是影响区域市场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我国2010—2019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莫兰指数测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市场化的空间相关性,进而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行空间效应分析,在区分地区与交通基础设施类别的基础上进行异质性分析,并采用变换权重矩阵的方式对所得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市场化进程的促进作用显著存在,但呈现逐年减弱的趋势;分时期来看空间估计结果,2010—2015年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市场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且显著,但在2016—2019年期间,空间溢出效应并未发挥作用;当区分东中西三大区域以及公路、铁路、内河航道等不同类别的交通基础设施时,其空间溢出效应也并不一致。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探索我国区域市场化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方向提供了经验判断,对各区域制定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策略并高效推进市场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与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鹏
基于2000-2014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价格法和"冰山成本"模型实证交通基础设施和区域一体化间关系。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交通基础设施能平抑商品价格上下波动,阻碍相对价格波动程度,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但在东、中、西部不同空间表现出分化的特性。为此,我们应增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中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平抑物价波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区域一体化 相对价格波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波 周立新 丁黄艳
文章基于2003—2020年我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代理变量,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第一,“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第二,“宽带中国”试点政策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第三,“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东部地区、非长江经济带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二线及以上城市、人口密集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更为显著;第四,“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勋 张睿
水利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发挥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本文利用1997-2013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水利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影响渠道。为了检验因果效应,我们采用了GMM方法,并利用1990-1992年最大单月降雨量作为水利基础设施的工具变量。经验证据表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显著地提高经济增速。进一步的经验结果发现,与其他类型的基础设施不同,水利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在于水利基础设施可以降低洪涝灾害,提升劳动的产出弹性,从而带来经济增速的上升。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公共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的文献,同时也提出了公共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文传浩 谭君印 李益 赵柄鉴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绿色发展转型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2004~2019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以"规模-技术"的减排效应为传导路径,运用GS2SLS和逐步回归法,探析"新基建"与工业污染排放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新基建能够显著降低工业污染排放,且信息、融合和创新基础设施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2)信息基础设施完全通过工业规模扩张和工业技术进步间接抑制工业污染排放;(3)融合和创新基础设施不仅通过工业技术进步间接抑制工业污染排放,还能直接抑制工业污染排放,不过工业技术进步效应对直接减排效应具有减速作用。基于此,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加快新旧基建融合创新等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勋 张睿
水利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发挥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本文利用1997-2013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水利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影响渠道。为了检验因果效应,我们采用了GMM方法,并利用1990-1992年最大单月降雨量作为水利基础设施的工具变量。经验证据表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显著地提高经济增速。进一步的经验结果发现,与其他类型的基础设施不同,水利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在于水利基础设施可以降低洪涝灾害,提升劳动的产出弹性,从而带来经济增速的上升。本文的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琳 罗宏翔
文章提出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具有双向性、阶段性和空间相关性三个基本特征的理论判断,利用全国1992—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对此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1992—2019年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省域区域经济差距的综合影响是正向的,总体而言有助于缩小省域区域经济差距;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对处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内部省域区域经济差距的作用效果不同,其影响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对省域区域经济差距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缩小省域区域经济差距,但却倾向于促使邻近省域区域经济差距扩大。建议继续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使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发展完善进而惠及全域。在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密度的同时提高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效率,统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对冲因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负溢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林 董千里 申亮
鉴于通过物流业发展来解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存在的一些不足,文章在综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二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的观点。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分别以铁路和高速公路路网密度作为交通基础设施门槛变量,证实了其在物流业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这一运行机制上存在着非线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年间,铁路基础设施作为门槛,二者作用机制表现出了"由强转弱"的相关关系;高速公路基础设施作为门槛,二者作用机制表现出了显著的"倒U"型相关关系;在发展低水平阶段,铁路作为物流业的主要运输方式,对区域经济影响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物流业 区域经济 农村经济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叶翀 许舒婷
交通运输网络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学界密切关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但研究结论却大相径庭。整理该领域的研究,发现无论研究结果是否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促进作用,但均提及交通基础设施会影响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时,除了外界的影响因素,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还取决于二者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元的,两者作用相互影响。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 可达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明 赵国浩
笔者使用中国1995—2015年面板数据,采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构建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使用误差修正准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经验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在空间相邻权重矩阵和空间距离幂权重矩阵(Ψ=-1)中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扩散作用,人力资本发挥集聚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动态特征;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速度没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