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03)
2023(19322)
2022(16307)
2021(14843)
2020(12914)
2019(29189)
2018(28633)
2017(54858)
2016(29675)
2015(33227)
2014(33258)
2013(32954)
2012(30126)
2011(27150)
2010(27254)
2009(25743)
2008(25634)
2007(23081)
2006(20325)
2005(18391)
作者
(88426)
(74063)
(74017)
(70147)
(46962)
(35603)
(33536)
(29025)
(28025)
(26265)
(25248)
(24629)
(23732)
(23471)
(23067)
(22779)
(22353)
(22067)
(21354)
(21219)
(18420)
(18255)
(18075)
(16939)
(16831)
(16538)
(16382)
(16267)
(14986)
(14547)
学科
(137478)
经济(137299)
管理(104437)
(103716)
(96092)
企业(96092)
方法(59479)
数学(49397)
数学方法(48858)
(41040)
业经(33532)
中国(30779)
(30677)
(28158)
财务(28089)
财务管理(28038)
(27868)
企业财务(26544)
(25697)
地方(25423)
(23494)
贸易(23484)
(22800)
(21661)
理论(21184)
技术(21142)
农业(20328)
(20149)
(20012)
(19236)
机构
学院(437421)
大学(435746)
(186351)
经济(182650)
管理(171613)
理学(147820)
理学院(146234)
管理学(143814)
研究(143683)
管理学院(143027)
中国(109393)
(90027)
(87975)
科学(87426)
(73166)
(72962)
财经(69818)
(66530)
中心(66194)
研究所(65988)
业大(65468)
(63144)
农业(57725)
经济学(57483)
北京(55839)
(52215)
(51900)
经济学院(51594)
师范(51561)
财经大学(51511)
基金
项目(288836)
科学(228150)
基金(212743)
研究(204499)
(186791)
国家(185214)
科学基金(159679)
社会(132777)
社会科(125960)
社会科学(125923)
(112961)
基金项目(112783)
自然(105306)
自然科(102941)
自然科学(102904)
自然科学基金(101132)
(94994)
教育(93972)
资助(86614)
编号(80345)
重点(65137)
成果(64280)
(63896)
(61102)
(61042)
创新(57153)
科研(56226)
国家社会(55453)
课题(55162)
教育部(55066)
期刊
(210019)
经济(210019)
研究(123812)
中国(81168)
(73829)
学报(70252)
管理(68591)
(64789)
科学(64479)
大学(53003)
学学(50855)
农业(42799)
技术(39244)
(38490)
金融(38490)
财经(35998)
教育(35785)
经济研究(33824)
业经(32551)
(30974)
问题(26903)
(24547)
技术经济(24065)
(22011)
统计(21438)
(21338)
财会(20818)
商业(20569)
(20178)
现代(19635)
共检索到647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晴  胡甜甜  邵智  
文章将新经济地理冰山运输成本引入经典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分析框架,从国内贸易成本角度出发,揭示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内外销关系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国内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会对企业内外销关系产生双向效应:一方面可以改善贸易条件,促进企业发展对外贸易,即产生国际门户直达效应;另一方面则会降低国内运输成本,促进企业发展国内贸易,即产生国内运输优势效应。国内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内外销关系的总体影响则取决于这两个效应的相对大小。通过匹配中国交通基础设施数据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文章对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内外销关系的影响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发现: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总体上会增强企业的内销额与出口额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且该效应主要体现在沿海地区企业与离沿海较近的内陆地区企业;对离沿海较远的内陆地区企业而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会减弱企业内外销之间的替代关系。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梁超  
基础设施是决定企业成本的重要因素,市场潜力的大小决定了规模报酬递增的程度。本文选取1999-2008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运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系统GMM方法进行了计量估计。实证结果表明: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和市场潜力对产业集聚、空间集聚有显著的影响,此外,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禀赋都稳健地促进了经济集聚效应的提升,但人均GDP对经济集聚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钟文  钟昌标  郑明贵  陈林雄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构建了以公平与效率组成的社会效用函数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资源再配置理论模型,并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结果发现:全国层面,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投资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实现;区域层面,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表现为影响程度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其原因在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存在差异,导致影响作用边际效应存在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光德  
从古典到新古典区位理论再到"新经济地理理论",运输成本成为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研究的决定性变量。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运输成本又通过改变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进一步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通过构建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深入分析基于运输成本变量的大珠三角产业转移机理,指出港珠澳大桥必将成为发达地区和国家产业转移的重要通道。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盛斌  王岚  
本文以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教授的研究为线索全面和系统地回顾与评述了近30年来新贸易理论与经济地理学的最新发展进程、脉络、特点与影响。本文认为新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拥有共同的技术观念(内部规模经济、多样性偏好、"冰山"运输成本),在解释经济活动模式与空间区位选择上相互支撑,并为两个领域的未来研究奠定了全新的视角与基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文雯  金祥荣  朱希伟  
本文在新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结合1999—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年鉴数据,运用无条件分布特征-参数对应的计量方法,研究了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对我国213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8个制造业行业企业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集聚效应对于不同行业企业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大城市拥有更强的集聚效应;劳动密集型行业在中小城市拥有更强的集聚效应。选择效应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些结果说明,推动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能提高企业效率;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加快市场化进程,则能发挥城市中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进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宗刚  张雪薇  张江朋  
本文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首先检验在不同空间权重下的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相关性,然后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对经济集聚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基础设施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地理距离权重相比0-1空间权重和地理距离空间权重对经济集聚的影响更为显著。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而且对本地经济集聚的作用不显著;公路对经济集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而且高等级公路对经济集聚的贡献度最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彪  张兆民  
运输成本犹如要素流动所必须克服的一个"阻抗",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机理表现为运输成本的高低影响产品的总需求和资本在区域间的流动与配置,从而最终影响经济产出。按照熊永钧(1998)所提出的现代经济增长和经济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分工等只能通过运输成本降低才能得以有效解释这一思路,本文论述了运输成本与经济产出之间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度量了我国运输成本及其变化趋势,最后通过1978年至2013年之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证实我国运输成本与经济产出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文杰  沈坤荣  
该文从区域创新能力和新经济地理的视角,对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中国各省份之间的空间依赖性,运用地理加权模型(GWR)并利用中国2000-2005年的统计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人力资本、政府财政投资和FDI等变量的前提下,区域创新能力与地区收入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专利授权变量、R&D经费投入变量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区域创新能力差距是形成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会玲  胡思继  
在从宏观经济层面分析研究货物运输强度、产业结构比重和运输费率等指标与运输成本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因素影响分析法,计算出货物运输强度、产业结构比重和运输费率三个主要因素对单位GDP运输成本的影响公式,并进行了实例计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郝寿义  张永恒  
在新经济地理学自由企业家模型基础上引入政府税收,将环境规制作为政府税收的一部分,从数理上对环境规制和经济集聚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并利用中国2000~2013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和经济集聚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或单一关系,环境规制和经济集聚之间的关系会因产业类别和经济规模而存在差异;另外,环境规制的影响程度也会由于其实施阶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随着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率先增强环境规制将成为经济集聚的一个有利因素,但其效应可能会随着其他地区的"跟随战略"而趋于弱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娟  刘勤  孙雨生  
本文在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演绎了运输成本对于工业经济集聚和扩散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建立了面板数据模型,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证明了运输成本对于工业经济集聚的重要影响,从而提出完善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政策,通过发达的物流网络体系,经济的发展逐步由"中心"区域扩展到"外围"地区,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许翔宇  程钦良  许培源  
推动亚欧大陆交通基础设施联通、促进经济地理重塑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构建包括“一带一路”沿线、中国、世界其他区域的三地区非对称自由资本模型,运用新经济地理学原理分析“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联通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内在机制,模拟其引发的生产、投资和贸易转移效应,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将在亚欧大陆内、外两个层面产生生产、投资和贸易转移效应,形成亚欧大陆内的核心-边缘结构与亚欧大陆对外围的核心-边缘结构。其中,本地市场放大效应是世界产业经济地理和贸易经济地理重塑的重要原因。因此,“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应着力联通市场规模大、交汇线路多的区域,整体上应致力于联通东亚和西欧两大市场,加速亚欧大陆一体化,促进“世界岛”的形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承昊  王业军  
以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运输成本控制为载体,从业务类型和特点分析入手,剖析其运输成本控制难点,进而提出运输成本控制与优化策略,为我国中小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勇杰  张梅青  
文章构建中国2000—2015年间30个省份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铁路在地理距离作用下对经济增长正向显著,在其他作用下不显著;公路在经济、产业和技术距离作用下高度显著,而在地理距离作用下不显著。综合距离作用分析表明,公路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在统计上正向显著;而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