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07)
2023(17189)
2022(14024)
2021(13105)
2020(11098)
2019(24952)
2018(24398)
2017(45384)
2016(24396)
2015(26945)
2014(26154)
2013(25269)
2012(23031)
2011(20615)
2010(20363)
2009(18404)
2008(17918)
2007(15592)
2006(13594)
2005(12449)
作者
(68050)
(56884)
(56605)
(54071)
(36061)
(27192)
(25570)
(22198)
(21867)
(20015)
(19411)
(19201)
(18336)
(17989)
(17851)
(17694)
(17123)
(16553)
(16412)
(16349)
(14170)
(13940)
(13902)
(13253)
(12949)
(12637)
(12586)
(12323)
(11477)
(11341)
学科
(100002)
经济(99917)
管理(72599)
(70121)
(58695)
企业(58695)
方法(41948)
数学(36437)
数学方法(35946)
中国(30324)
(26994)
(24567)
业经(23264)
技术(22945)
地方(22425)
(20192)
(18794)
农业(18523)
理论(16312)
(16308)
贸易(16295)
(15837)
(15608)
金融(15606)
(15511)
银行(15458)
(15212)
财务(15160)
财务管理(15122)
(14772)
机构
大学(330511)
学院(328708)
(136434)
经济(133768)
管理(127750)
研究(116389)
理学(110112)
理学院(108885)
管理学(106841)
管理学院(106216)
中国(88026)
科学(71600)
(70522)
(61130)
(57737)
(55926)
中心(54152)
研究所(52691)
(50216)
业大(49554)
财经(48325)
(44237)
北京(43897)
农业(43663)
(43279)
(43167)
师范(42736)
经济学(42167)
(39429)
经济学院(37835)
基金
项目(230499)
科学(183527)
基金(168686)
研究(166485)
(149553)
国家(148384)
科学基金(127671)
社会(107466)
社会科(102030)
社会科学(102007)
(90538)
基金项目(88700)
自然(82771)
自然科(80961)
自然科学(80936)
自然科学基金(79509)
(77108)
教育(76745)
资助(67438)
编号(65373)
重点(53265)
(52679)
成果(52051)
(50747)
(50562)
创新(48630)
国家社会(46009)
课题(45650)
科研(44400)
教育部(43300)
期刊
(147798)
经济(147798)
研究(96748)
中国(71765)
学报(54302)
管理(51304)
科学(51075)
(49909)
(48232)
大学(41690)
教育(39196)
学学(38992)
农业(34173)
技术(32917)
(29962)
金融(29962)
经济研究(24480)
财经(24157)
业经(23177)
(20979)
(19934)
问题(19089)
科技(18230)
技术经济(17738)
图书(17120)
(15842)
(15483)
统计(14893)
理论(14720)
现代(14656)
共检索到499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子霜  马红梅  
技术创新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基于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的直接效应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间接效应。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为负;交通基础设施的创新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因此,在制定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路径时,要保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异化区域政策,促进高层级人力资本流入,既要关注高层级人力资本的比重,也要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改善区域人力资本分布的不平衡现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明  赵国浩  
笔者使用中国1995—2015年面板数据,采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构建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使用误差修正准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经验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在空间相邻权重矩阵和空间距离幂权重矩阵(Ψ=-1)中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扩散作用,人力资本发挥集聚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动态特征;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速度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明  赵国浩  
笔者使用中国1995—2015年面板数据,采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构建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使用误差修正准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经验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在空间相邻权重矩阵和空间距离幂权重矩阵(Ψ=-1)中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扩散作用,人力资本发挥集聚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动态特征;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速度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先锋  陈琳  吴伟东  
本文以2003~2013年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中国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人力资本流动与集聚进一步影响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更加有利于大城市TFP的提升;(2)融入人力资本分层集聚及其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交互作用同样促进作用显著,并且有利于大城市TFP的提升,而不利于中小城市的TFP的提升;(3)经济越发达,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越明显;(4)信息化水平与交通基础设施替代作用明显,中小城市的替代作用更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媛  畅红琴  
基于30个省的数据,检验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人力资本门槛。研究表明:交通、邮电和教育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存在单一门槛,能源和医疗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存在双重门槛,随着技术创新的提升需要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媛  畅红琴  
基于30个省的数据,检验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人力资本门槛。研究表明:交通、邮电和教育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存在单一门槛,能源和医疗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存在双重门槛,随着技术创新的提升需要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均旭  赵钏君  
增进民生福祉是我国新时代的重要发展目标。选取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民生福祉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各省份民生福祉发展水平,结果显示尽管我国整体民生福祉不断改善,但呈现出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空间特征。进一步分析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及二者交互项对民生福祉的影响,发现二者对民生福祉的促进作用存在时空异质性:从空间上看,中、西部地区的民生福祉更受益于交通基础设施,东部地区则更受益于人力资本;从时间上看,党的十八大之前,优化交通条件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主要动力,但随着时间推移,人力资本变得愈发重要。未来应推动各地出台差异化政策,更加重视提升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和欠发达地区交通发展条件,实现民生福祉的进一步改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智勇  
如何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近几年来,党和政府日益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行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技术创新?能否担当“挑大梁”的重任?基于2003~2016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回归和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在充分考虑产业集聚和地势起伏度等因素之后,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量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公共图书馆、影剧院、互联网等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地促进了技术创新,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每增加1%,将增加每万人专利申请授权量0.064%~0.08%,万人影剧院数量每增加1%,将增加每万人专利申请授权量3.1%~4.7%。城市技术创新水平越高,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也越显著。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仅直接便利和促进了技术创新,还通过提高交流效率、促进产业集聚、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提高民众科学文化素养间接促进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海洋  姚晨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数字经济、技术创新是否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研究发现:从综合作用效果而言,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且结果较为稳健;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带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传导机制;门限回归模型的结果证明了数字经济对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非线性影响,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其促进作用更强;分地区回归后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欠发达地区能够获得更大的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海洋  姚晨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数字经济、技术创新是否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研究发现:从综合作用效果而言,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且结果较为稳健;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带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传导机制;门限回归模型的结果证明了数字经济对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非线性影响,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其促进作用更强;分地区回归后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欠发达地区能够获得更大的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妍  赵蕾  薛俭  
基于1997-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SYS-GMM和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城市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分布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中倒"U"曲线中的上升阶段,但部分地区存在过度或集中投资的现象;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到: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在前期冲击效应波动较大,但长期影响趋于稳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智颖  钱崇秀  陈苗臻  
区域均衡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基础设施建设在新时代继续助推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通过一个超边际——一般均衡模型论证了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中国31个省区市2003—201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倒U型"影响,存在最优规模;城镇化提高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最优规模,以及最优规模下的经济增长率;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工业化、经济开放度、教育以及交易效率等水平导致了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基础设施投入质量,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温锋华   王鲁青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人口红利逐渐下降的背景下,以高级人力资本为支撑的发展模式正在受到更多关注,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正在成为从人力资本存量时代转向人力资本质量时代的关键。利用2007—2020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每提升一个单位,区域创新能力将提升1.707个单位。就全国层面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负向调节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区分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异质性回归结果显示,在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时,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当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较高时,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区域创新具有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因此,要在积极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提升区域人才吸引力的同时,助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向适度区间调节,降低知识产权壁垒与技术垄断带来的消极影响,使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提升区域创新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双陆  梁巧玲  
应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产业创新效应。研究发现:(1)全国层面上,交通基础设施的产业创新效应具有显著的"本地效应"和"跨区域溢出效应",尤其是公路基础设施;(2)地区层面上,交通基础设施的产业创新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中,东部交通基础设施的产业创新效应均高于中部,且铁路的产业创新效应高于公路,而西部交通基础设施的产业创新效应并不显著。因此,加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加强对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对于提升产业创新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锐  马莉莉  
文章从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的视角考察一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问题。利用1970~2014年135个国家面板数据,运用"Newey-West-type"标准误的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探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可以显著地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增加控制变量和考虑可能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人力资本结构从初级向中级最后向高级的互补动态演进,可以有效实现一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升级。第二,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两种机制均显著存在。两种中介效应比重之和接近46%,表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两个中介效应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