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14)
2023(3513)
2022(2992)
2021(2850)
2020(2379)
2019(5786)
2018(5292)
2017(9999)
2016(5214)
2015(5651)
2014(5512)
2013(5745)
2012(5307)
2011(4874)
2010(5127)
2009(4745)
2008(4770)
2007(4596)
2006(4131)
2005(4126)
作者
(15322)
(12809)
(12513)
(12036)
(8073)
(6095)
(5711)
(5082)
(4786)
(4710)
(4362)
(4288)
(4276)
(4143)
(4106)
(4082)
(3820)
(3790)
(3736)
(3467)
(3236)
(3174)
(3016)
(2999)
(2920)
(2867)
(2858)
(2662)
(2644)
(2493)
学科
(24362)
经济(24343)
管理(13376)
(12018)
(10151)
企业(10151)
方法(8796)
中国(7660)
数学(7617)
数学方法(7512)
(5437)
(5300)
(5284)
(4951)
金融(4951)
(4820)
贸易(4812)
(4627)
地方(4612)
业经(4348)
(4329)
银行(4307)
(4179)
(4109)
市场(4017)
关系(3826)
理论(3772)
(3306)
(3203)
农业(3022)
机构
大学(75130)
学院(72436)
(33595)
经济(32857)
研究(29350)
管理(27114)
中国(24226)
理学(21959)
理学院(21683)
管理学(21303)
管理学院(21146)
(17541)
(17014)
科学(15047)
(14920)
中心(13195)
研究所(12988)
财经(12917)
(12106)
(11921)
(11783)
北京(11631)
经济学(10621)
(10548)
财经大学(9677)
(9448)
(9393)
经济学院(9373)
师范(9372)
农业(9350)
基金
项目(42709)
科学(33681)
基金(31681)
研究(31608)
(28104)
国家(27905)
科学基金(23507)
社会(20184)
社会科(19187)
社会科学(19177)
基金项目(15843)
自然(15008)
(14873)
自然科(14724)
教育(14715)
自然科学(14714)
自然科学基金(14460)
(13586)
资助(13538)
编号(12148)
成果(10676)
(10113)
重点(9954)
(9233)
课题(9067)
教育部(8748)
国家社会(8622)
(8599)
大学(8377)
(8337)
期刊
(41609)
经济(41609)
研究(28092)
中国(20464)
(14614)
管理(12499)
(11722)
金融(11722)
学报(11154)
(10862)
科学(10397)
教育(10285)
大学(8759)
学学(7909)
财经(7483)
技术(6932)
农业(6900)
经济研究(6889)
(6498)
(5815)
国际(5416)
业经(5246)
问题(5162)
(4678)
理论(4389)
世界(4292)
技术经济(3845)
实践(3840)
(3840)
会计(3556)
共检索到132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效莉   石宇航  
打破我国地区之间持续存在的市场分割,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文章在理论层面上构建了两地区企业-政府博弈模型,廓清了交通基础设施与市场分割的内在逻辑联系;在实证层面上构建了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市场整合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交通基础设施与市场分割两者均具有空间集聚特征。(2)基准回归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虽然总体上能够赋能我国市场一体化建设,但对市场分割的影响呈现显著“U”型趋势。具体表现为在拐点前主要发挥对地理分割的抑制效应,之后其对行政分割的激励效应占据主导地位。(3)异质性分析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市场整合作用具有“滚雪球”的特征且在东、中部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影响更大。在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后,交通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分割。(4)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高水平的地区专业化分工强化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市场整合作用。研究提出四点对策建议:一是优化地方政府间竞争机制,二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管理,三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区域协调性,四是加强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合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效莉   石宇航  
打破我国地区之间持续存在的市场分割,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文章在理论层面上构建了两地区企业-政府博弈模型,廓清了交通基础设施与市场分割的内在逻辑联系;在实证层面上构建了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市场整合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交通基础设施与市场分割两者均具有空间集聚特征。(2)基准回归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虽然总体上能够赋能我国市场一体化建设,但对市场分割的影响呈现显著“U”型趋势。具体表现为在拐点前主要发挥对地理分割的抑制效应,之后其对行政分割的激励效应占据主导地位。(3)异质性分析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市场整合作用具有“滚雪球”的特征且在东、中部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影响更大。在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后,交通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分割。(4)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高水平的地区专业化分工强化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市场整合作用。研究提出四点对策建议:一是优化地方政府间竞争机制,二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管理,三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区域协调性,四是加强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合作。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逯海勇   宋培   李琳   艾阳  
加快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基础性的战略意义。文章从信息摩擦视角出发阐明数字基础设施对国内市场一体化的作用机理,并基于2008—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对国内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和异质性冲击。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推进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数字基础设施对国内市场一体化的赋能效果在沿海地区更为凸显;数字基础设施对国内市场一体化的赋能效果存在阶段性差异。文章还通过建立调节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探究了影响数字基础设施有效性发挥的相关因素。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基于数字基础设施的信息传播高度依赖于数字人才和数字产品的支撑,数字人才和数字产品是数字基础设施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对邻近地区的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存在正向影响。文章旨在为数字经济时代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提供政策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则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任务重大而紧迫,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涉及一系列亟待深化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政策融合研究,其中竞争政策和属地管辖体制是两个尤为关键的问题。竞争政策是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过程中统领顶层设计诸多政策的“百策之基”,其实质是基于反垄断、伸张公平正义、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经济政策,而对于是否存在垄断的判断,首要的不是经济规模,而是“重在表现”;中国的垄断现象有自身的特殊性,反垄断的主要对象始终应是行政垄断、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属地管辖体制是中国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产物,在办事效率、资源配置能力和动员管控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巨大优势,但也容易导致属地管辖悖论,浪费资源,产生巨额的体制性成本,延缓国民经济的时间流程,恶化经济的空间结构,降低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中国必须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顽瘴痼疾,在跨越行政边界方面多下功夫、做文章;在原有基础上推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内外贸一体化的要求,打通出口转内销的渠道阻隔,畅通双循环;淡化行政干预,防止经济活动运动式、行政化;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各项任务,夯实市场主体微观基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刘莹  
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全国统一的消费大市场(如农产品和工业品等各类商品大市场)、投资与金融大市场、要素与资源品大市场以及物流大市场等。从需求动力来讲,最主要的是建设消费大市场,只要巨大的消费潜能被释放,便能促进我国其他市场进一步繁荣。所以,建设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是基础,而形成强大的消费市场是关键,根本目标是加快促进制造强国与消费强国建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统一大市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优化配置、推动增长,是关乎国家命运与安全的大战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解决当前存在的五方面问题:一是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缺少顶层设计与精准施策;二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受到体制性、制度性约束,政府与市场间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三是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还存在明显的短板、缺陷、堵点;四是在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对出现的教训没有足够重视,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把控存在不足,扭曲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五是就市场谈市场,未把市场放入国民经济全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全面正确理解全国统一大市场,明确市场、市场体系、市场经济三个概念的内涵。其中,市场是商品交易场所,是资源配置方式,是商品交易关系的总和;市场体系是由不同市场要素构成的组织结构、运作结构与协同结构;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制度,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间关系是运作好市场经济的核心。正确认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运作好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篇大文章。必须认识到,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统一大市场和开放大市场,是多元化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供应链模式下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精准施策,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二是市场与企业的关系;三是市场与“三驾马车”的关系;四是市场与中介组织的关系;五是市场与创新的关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翔峰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是我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深化与拓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石,能够实质性地推进市场公平竞争,加快要素自由流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技术创新和重塑国际竞争优势。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准确把握其内涵,厘清相关误区,针对制度性障碍众多、要素市场化规则不完善、一体化市场基础设施滞后、市场藩篱尚未破除等问题,借鉴国内区域市场一体化和成熟经济体建设市场标准的经验,健全以公平竞争政策为核心的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构建各类要素统一市场,注重市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升市场开放水平,高标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期刊] 求索  [作者] 金碚  
市场空间不是无差异的“空盒子”,而是多样化市场主体共存的生态系统。市场主体也不是同质性的“微粒子”,而是具有一定行为模式的市场主体的组织结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根本标志是形成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动机逻辑和价值倾向的企业行为模式。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包容性空间,促进形成各类企业竞相繁荣的多样性世界,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社会化基础。公平竞争不仅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组织制度要求,而且是最重要的企业行为模式和行为秩序。从一定意义上说,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主要就是应对企业异质性现象。企业的亲社会性行为模式,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现代化特质之一。企业的亲社会发展趋向,深刻体现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内在要求。市场的开放,包括对世界市场的开放,永远是经济发展和福利增进并实现社会更大进步的必要条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然要求对内对外的双向开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莹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市场分割的税收因素表现,主要包括增值税收入分享坚持生产地原则引发的增值税跨区域转移、税收选择性激励政策、区域性税收优惠“洼地”与税收征管空间以及税收政策对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合作缺乏足够支持等。为此,税收可从逐步探索增值税收入分享原则由生产地原则转变为消费地原则、推动政策实践方式由产业性向功能性转变、严格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和提高税收征管智能化、对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合作给予更大力度支持等方面加以优化完善,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郑善强   周耀东  
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构建信任的客观指标,实证分析省际信任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1)省际信任涉及省份可信性和省际交互关系,可信性体现在省份能力、诚实和制度方面的信用特征上,交互关系则表现为省份间熟悉程度和省份群体的社会认同意识。(2)省际交互关系所形成的信任能够显著作用于地方市场整合;可信性特征尽管不能直接作用于市场整合,但可以成为省份群体社会比较的对象,可信性差距缩小能够缓和省份间的市场分割。(3)地方政府所实施的本地保护会导致省份间不信任,阻碍省份间统一市场的形成。最后提出了建立异地商会、跨省仲裁机构,统一省份间执法标准等促进省际信任形成的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昕  
信用要素具有非稀缺性、非竞争性、强依附性、广渗透性和可识别性等特征,能够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拓展市场规模、降低交易成本、深化市场分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资源配置。面对信用要素数据不完善、共享不充分、应用场景不丰富、价值实现机制不健全等困境,需要以信用要素赋能企业生产、居民消费、政府治理为基本路径,搭建一体化信用要素集聚平台、创新开放化的信用要素共享机制、拓展多元化的信用要素应用场景、完善包容性的信用要素价值实现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静梅  李钰琪  钟浩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国内市场统一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国内市场统一程度也越高。从省际贸易成本角度切入的机制分析发现,信息搜寻成本越高、物流运输成本越高的省份,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时,其市场统一程度的提升幅度也越大,说明成本优化是数字经济推动市场统一的作用渠道。门槛回归结果显示,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省际贸易成本的降低,数字经济推动国内市场统一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的特征。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中西部地区而言,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市场统一,而这一效应在东部地区并不显著,说明数字经济能够缩小区域间市场统一性的差距。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光远  
行政垄断是市场经济的最大障碍,对竞争的损害要大于市场垄断。反行政垄断执法打破行政垄断效果明显,但由于属事后监管,案件发生时已经对竞争造成损害,防止行政垄断效果有限。公平竞争审查属事前监管,可以将大部分行政垄断防范于萌芽状态,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保障。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志彪  
“同产业”平等,既是现代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基础,也可以用来作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工作抓手。可据此推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公平和公正,消除过去按企业类别尤其是按所有制性质进行产业政策管理的诸多弊端。作者认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破除按照所有制、规模、隶属关系、地区等标准分类管理企业的传统做法,平等企业间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平等性既是市场规则统一性的基础,也是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前提。根据现代产业组织运行及其竞争政策运作的原理,作者在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上独辟蹊径地提出按“同产业”平等这个基本政策主张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按“同产业”平等的政策内容以及可能产生的积极效应,并从现阶段我国市场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若干具体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志成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一种高级形态,涉及时间、空间等不同维度,关系到制度规则、市场监管、商贸流通、城乡区域、基础设施等不同领域。当前,我国统一市场建设在基础制度、经济政策、要素市场、流通体系、市场监管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障碍。相关问题产生有央地财政关系未理顺、政绩考核制度不合理、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重点领域改革进程慢等原因。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做好统一和统筹、协同和共享、培育和畅通、清理和破除、规范和整顿五方面的重点工作,确立公平竞争审查、现代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要素市场化改革、区域协同发展、市场交易平台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五大政策支柱,落实好建章立制和破除壁垒两方面政策,不断提高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执行的协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