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28)
2023(12920)
2022(10438)
2021(9456)
2020(7775)
2019(17207)
2018(16948)
2017(31098)
2016(16811)
2015(19096)
2014(19106)
2013(18802)
2012(17667)
2011(16358)
2010(16411)
2009(15232)
2008(14903)
2007(13428)
2006(12363)
2005(11606)
作者
(50354)
(42138)
(41638)
(39947)
(26680)
(19816)
(18843)
(16399)
(16095)
(14759)
(14649)
(13878)
(13779)
(13668)
(13240)
(13110)
(12563)
(12225)
(11946)
(11618)
(10913)
(10321)
(10242)
(9736)
(9566)
(9437)
(9168)
(8951)
(8460)
(8431)
学科
(93383)
经济(93301)
管理(42910)
(35168)
方法(28760)
中国(27905)
(26128)
企业(26128)
数学(25310)
数学方法(25105)
地方(23589)
(21418)
(18324)
业经(18247)
(15831)
(15142)
(14839)
贸易(14828)
地方经济(14827)
(14372)
农业(14208)
(13605)
金融(13597)
环境(13234)
(13180)
银行(13152)
(13083)
(13033)
(12827)
(11149)
机构
大学(250232)
学院(247565)
(116952)
经济(114797)
研究(99683)
管理(86077)
中国(76095)
理学(72361)
理学院(71424)
管理学(70179)
管理学院(69711)
科学(57553)
(55297)
(51257)
(51031)
研究所(46209)
中心(43003)
(41496)
财经(40058)
经济学(38588)
(37715)
(36506)
北京(35948)
(35878)
经济学院(34426)
(34263)
师范(33918)
业大(33235)
农业(32358)
科学院(30524)
基金
项目(159882)
科学(126396)
研究(118390)
基金(117073)
(103519)
国家(102762)
科学基金(86046)
社会(78495)
社会科(74435)
社会科学(74418)
基金项目(59895)
(59545)
教育(53053)
自然(51566)
(51372)
自然科(50373)
自然科学(50351)
自然科学基金(49429)
资助(47721)
编号(45575)
成果(38536)
重点(37420)
(37394)
(36156)
国家社会(34652)
课题(33713)
中国(32429)
(32221)
发展(30875)
教育部(30788)
期刊
(139279)
经济(139279)
研究(83933)
中国(56985)
学报(39782)
(39399)
(38014)
科学(37128)
管理(34917)
大学(30269)
教育(28660)
学学(28260)
农业(26760)
(25037)
金融(25037)
经济研究(24228)
技术(21974)
财经(21511)
(18945)
业经(18871)
问题(18454)
(16648)
世界(15532)
国际(15374)
(15143)
技术经济(13368)
统计(12499)
资源(11425)
经济问题(11330)
(11235)
共检索到400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生龙  胡鞍钢  
利用2008年中国交通部省际货物运输周转量的普查数据,本文在引力方程的基础之上引入交通变量,以此来验证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2008年中国省际贸易的边界效应处于6—21之间,这一数值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边界效应值比较接近;(2)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中国的区域贸易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3)交通基础设施越发达,则边界效应越低,说明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中国区域贸易量的增加主要是促进了省际之间的贸易增加。所有这些均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坡岭  李宝琴  
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明显空间溢出效应,可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其对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并从区域内和跨区域两个维度展开。实证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对中亚区域内和加入俄罗斯后形成的中亚跨区域这两种情形的一体化均具有显著的负向溢出,即并不能依靠基础设施的改善来提高区域贸易比重,提升区域一体化水平,而需要通过其他路径加以推进;基础设施对于加入中国之后形成的中亚跨区域一体化,则呈现显著的正向溢出,有助于提升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区域合作水平,也完全契合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核心的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鹏  
基于2000-2014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价格法和"冰山成本"模型实证交通基础设施和区域一体化间关系。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交通基础设施能平抑商品价格上下波动,阻碍相对价格波动程度,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但在东、中、西部不同空间表现出分化的特性。为此,我们应增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中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平抑物价波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申立银  陈洋  杜小云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6年以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资金投入的重点,如何充分发挥交通对西部经济的带动作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对重庆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发现:重庆航空运输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最为显著,高速公路次之;桥梁、铁路的修建布局对重庆经济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但二者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稍弱于航空运输和高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远远低于城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盾,董云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属于自由贸易区的形式,但有其独自的特点。香港、澳门CEPA的出台,标志着在制度协调下三地经济合作的开始。随着CEPA的实施,加快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宫占奎  于晓燕  
21世纪以来,由于多边贸易谈判屡次受挫,世界各国开始热衷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开展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目前,全球及各主要地区的区域贸易协定在合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运作领域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特征。中国已于2001年起努力寻求与贸易伙伴缔结区域贸易协定。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及其特点,将有利于深化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应对新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进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万达  冯月秋  
CEPA迈出了中国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步,构筑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层”,是开启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一把“钥匙”。本文的研究着眼于  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中的作用。  的签订将会带动香港经济振兴,对台湾经济未来的发展也将产生持续的影响。  为解决两岸四地的经济一体化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制度安排。同时,为中国跨境区域经济合作、次区域经济合作、沪港之间的合作,以及“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合作,进而为可能打通  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云中  刘泽云  
中国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调整经济结构、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有效度量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政策,推进一体化的进程。本文通过观察各个区域间经济波动一致性程度的变化来度量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构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并由此刻画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变化轨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卫东  赵增明  田红霞  
采用宏观经济学的思想与微观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河北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数据,尝试分析道路与汽车发展的相对速度;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与交通诸因素的关系;交通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交通对经济的直接拉动及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为交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帮助,进而实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双优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金载映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的背景和前景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以区域经济合作为核心内容,同一地区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条约实行经济联合,在成员国之间实行经济优惠,对非成员国则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联合体,这种排他性优惠的宗旨是实现成员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和经济目标。进入到80年代以后,在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的全球性自由贸易主义,由于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加剧,开始动摇。从欧洲起源的区域主义,以局部地区内实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德泉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本文拟就其国际投资效应作初步的探研,以其对我国利用外资工作有所启示。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规模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投资规模的扩大起着刺激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成员国之间的投资规模扩大 区域经济一体化消除或减少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障碍,使各成员国之间实现了产品的自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汤碧  
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形成的动力机制来看,分为制度导向一体化和市场导向一体化;从对外联系程度看,又可分为封闭型一体化和开放型一体化。现实中,欧盟是制度导向和封闭一体化的典型;而APEC则体现为市场导向和开放一体化。欧盟以紧密的制度联合和较强的机制建设推进一体化,而APEC则以开放性、灵活性和渐进性推进一体化。为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欧盟和APEC将改革现有模式,一体化的深化和外部开放度的提高同等重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屈子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包括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到经济政策统一逐步演化,也就是倡导市场的交易成本降低,达到产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一体化旨在解决区域经济对峙的局面,通过大幅度削减内生交易费用,来提高分工水平,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信息不对称是分工专业化利益的来源,同时也是内生交易费用产生的根源。经济一体化使各国经济相互渗透和融合,采用公平的游戏规则,与信息化正相关,与交易费用负相关。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佟家栋  杨坚  信玉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日益加强。从1958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至今,世界上已出现三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即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各自的前途如何?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体制的关系如何?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思考。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一 发达国家之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代表是欧洲共同体。该一体化组织自1958年1月1日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