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
- 2023(980)
- 2022(853)
- 2021(774)
- 2020(657)
- 2019(1477)
- 2018(1427)
- 2017(2393)
- 2016(1469)
- 2015(1545)
- 2014(1560)
- 2013(1582)
- 2012(1522)
- 2011(1310)
- 2010(1442)
- 2009(1254)
- 2008(1306)
- 2007(1327)
- 2006(1132)
- 2005(1022)
- 学科
- 济(4852)
- 经济(4851)
- 管理(4332)
- 业(3387)
- 企(2905)
- 企业(2905)
- 中国(2170)
- 农(1488)
- 方法(1487)
- 地方(1421)
- 财(1414)
- 业经(1289)
- 制(1207)
- 数学(1197)
- 数学方法(1172)
- 技术(1148)
- 运输(1081)
- 理论(1079)
- 农业(991)
- 学(971)
- 策(932)
- 交通(921)
- 交通运输(878)
- 通运(878)
- 教育(856)
- 发(813)
- 务(793)
- 财务(789)
- 城市(788)
- 财务管理(788)
- 机构
- 大学(19499)
- 学院(19384)
- 研究(8041)
- 济(7103)
- 经济(6829)
- 管理(6689)
- 中国(5628)
- 理学(5336)
- 理学院(5279)
- 科学(5191)
- 管理学(5170)
- 管理学院(5146)
- 农(4637)
- 京(4570)
- 所(4384)
- 研究所(3961)
- 农业(3727)
- 财(3620)
- 中心(3533)
- 业大(3462)
- 江(3374)
- 省(3373)
- 北京(3093)
- 院(2956)
- 范(2772)
- 师范(2743)
- 州(2688)
- 技术(2660)
- 科学院(2610)
- 财经(2571)
共检索到33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梁上坤 张璐纯 曾勤慧
本文以2005-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讨论了高铁开通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能够显著提高审计质量;区分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方向,高铁开通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正向盈余管理,对负向盈余管理则没有显著作用;相较于中心城市,高铁开通对审计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中心城市更为显著;相较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高铁开通对审计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更为显著。此外,文章还发现高铁开通降低了审计延迟,为高铁开通促进审计效率提升提供了进一步佐证。本文扩展了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丰富了地理距离与审计质量关系的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恩斌 张梅青
文章采用200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地理邻接、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时间距离四类空间权重矩阵,以及R&D人员和R&D资本两类空间关联矩阵,从区域创新要素流动视角出发,实证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一结果在不同空间矩阵下均具有稳健性,但需要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创新投入、R&D活动和制度创新等共同发挥作用;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会高估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而忽略时间距离和创新要素流动又会低估其区域创新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秀转
基础设施投资与BOT孟秀转基础设施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瓶颈”问题日益严重,每年全国约有40%的工业生产能力因电力不足而难以发挥,大量原材料、物资因运力不足而积压。据估计,由于基础设施“瓶颈”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峥
自首批产品上市以来,REITs产品在二级市场表现抢眼,运营表现和分红达到预期,成为资本市场令人瞩目的新投资品REITs相关的定价方法REITs的交易定价是买卖双方关注的核心。从交易过程来说,涉及资产评估(即资产或资产组的评估值)、股权评估(即对应的项目公司100%股权的评估值)、股权交易价格(即100%股权的转让价格)、基金单位份额定价等价值相关事项的确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REITs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丽丽 逯建 洪占卿
通过对中国各省对外贸易境内途经的省份基础设施与该省贸易额大小关系的研究,本文发现与本地的基础设施相比,对外贸易途径上的基础设施水平应该通过贸易成本的节省而更加显著地影响到进出口水平。在控制变量的内生性及去除零值贸易的影响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我们还发现,交通基础设施也对企业是否出口的决定有明显影响,并且在境内运输环节每跨越一次省界就会造成各省进出口的贸易额大约11%到14%的下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峰 范炳全 李秀森
PFI是一种新兴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运用这种模式可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有效转移公共部门的风险。在我国由于实施PFI的项目很少、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特别是在交通基础设施的领域实施PFI的项目更少,所以,应针对不同的情况有选择地使用PFI,并注意PFI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防微杜渐,充分发挥PFI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PFI 管理模式 交通基础设施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雷淑珍 王艳 高煜
基于2000-2018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以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两种模式为切入点,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自主创新,抑制了模仿创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扩大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带动产业升级和减轻环境治理负担等路径间接影响区域创新。此外,公路建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力远小于铁路建设,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力远大于东、中部地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冷艳丽 冼国明 杜思正
文章基于2006~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全样本和分地区回归估计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和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交互效应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加剧了城乡收入分配的不均等,交通基础设施则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改善作用,同时,交通基础设施会强化外商直接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此外,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和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交互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国光 江春霞
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PPP)发展交通基础设施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推广。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有大量的PPP项目以取消或提前终结而告终,公私合作模式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失败的PPP合作模式不但给项目实施带来困难,同时给私人资本持有者和公共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基于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了世界范围内24个失败的交通基础设施公私合作项目,通过确认项目的失败原因,按责任归属方及所属项目阶段对各原因进行排序,并寻找上述失败因素之间的关联性,最终形成了1
关键词:
交通设施 社会资本 资本合作 交通投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海波 胡汉辉 谢呈阳 戴萌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是地区间资源错配的内在根源之一。基于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测算了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程度,并将其与省级层面交通基础设施数据组合成面板数据,分东中西三个地区实证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存在要素资源相对供给不足,而中西部地区却存在要素资源相对过剩。资本要素在东中西三个地区的错配程度越来越严重,劳动力要素在这三个地区的错配程度则逐渐缓解。而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消除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宏波 钟超 韩金镕
基于扩展的中心—外围理论模型的分析,本文以中国城市高铁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对污染型企业选址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高铁开通对污染型企业选址在整体上有负向影响,但该影响具有三个方面的异质性:(1)私营及其他性质的污染型企业新增数目明显下降,而外资和国有企业却不明显;(2)高铁开通对东部、大城市和发达城市污染型企业进入的抑制效应非常显著,而中西部、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城市反而因高铁开通吸引了更多的污染型企业;(3)环保意识较强的城市在开通高铁后,污染型企业的进驻情况明显下降。本文还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影响污染型企业选址的作用机制可总结为环境清洁效应、要素集聚和空间一体化:(1)高铁开通提升了城市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降低了对污染型企业的接纳意愿;(2)城市因高铁开通提高了交通便利性,促进了要素的流动,使得污染型企业的选址不再局限于东部发达地区;(3)在发达地区,高铁开通给城市带来空间一体化的同时也会因为过度集聚导致要素价格上涨,企业间竞争加剧,不利于企业进入。政府有关部门和市场主体应充分认识和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选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这对中国区域发展规划、地方营商环境和投资规划以及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高铁 污染型企业 区位选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玲玲 王红霞
在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结合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的特点,就该类项目融资过程、融资使用与融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阐释,基于风险有效防范,给出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融资风险防范的应对措施,包括科学设计和编制融资预案、设置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以及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和项目全过程投资管理等,以期为同类项目的建设、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PPP项目 交通基础设施 融资 风险管理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海波 胡汉辉 谢呈阳 戴萌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是地区间资源错配的内在根源之一。基于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测算了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程度,并将其与省级层面交通基础设施数据组合成面板数据,分东中西三个地区实证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存在要素资源相对供给不足,而中西部地区却存在要素资源相对过剩。资本要素在东中西三个地区的错配程度越来越严重,劳动力要素在这三个地区的错配程度则逐渐缓解。而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消除市场分割,提高分工精度这三条路径,减轻或消除要素资源错配。分地区比较还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于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系数,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因此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应与技术水平提高、投资规模扩大、配套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改善等措施同步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平
本文基于2009-2014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采用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可以显著促进该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可以促进相邻地区商贸流通水平的提升。同时,本文还发现人均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均对该地区和相邻地区的商贸流通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俊
文章通过回顾产业演化的研究文献和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化的演进历程,发现制度和金融是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在从体制、融资和规制三个方面揭示存在的主要问题后,提出财政制度创新、金融创新、信息化、能力扩散等举措,以进一步推进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化。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制度 金融 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