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0)
- 2023(10510)
- 2022(8921)
- 2021(8209)
- 2020(7167)
- 2019(16842)
- 2018(16308)
- 2017(31724)
- 2016(17103)
- 2015(19820)
- 2014(19728)
- 2013(20224)
- 2012(19346)
- 2011(17547)
- 2010(17554)
- 2009(16452)
- 2008(16475)
- 2007(14772)
- 2006(12578)
- 2005(11402)
- 学科
- 济(85916)
- 经济(85844)
- 业(46062)
- 管理(45844)
- 方法(41474)
- 数学(37589)
- 数学方法(37373)
- 企(35685)
- 企业(35685)
- 中国(23565)
- 农(21656)
- 财(19063)
- 贸(17654)
- 贸易(17648)
- 易(17169)
- 业经(16583)
- 地方(16263)
- 制(14482)
- 学(14302)
- 农业(14219)
- 融(12146)
- 金融(12144)
- 银(12035)
- 银行(12005)
- 产业(11836)
- 行(11476)
- 和(11297)
- 务(11244)
- 财务(11226)
- 环境(11194)
- 机构
- 大学(260001)
- 学院(256881)
- 济(120324)
- 经济(118265)
- 管理(98470)
- 研究(92094)
- 理学(84971)
- 理学院(84048)
- 管理学(82965)
- 管理学院(82478)
- 中国(69991)
- 京(54813)
- 科学(53145)
- 财(52291)
- 所(46612)
- 农(43272)
- 财经(42416)
- 研究所(42374)
- 中心(41595)
- 经济学(39469)
- 经(38721)
- 江(36647)
- 业大(36554)
- 经济学院(35941)
- 北京(35174)
- 农业(34380)
- 院(32441)
- 范(32175)
- 师范(31887)
- 财经大学(31587)
- 基金
- 项目(169396)
- 科学(134063)
- 基金(125656)
- 研究(123575)
- 家(109495)
- 国家(108688)
- 科学基金(92332)
- 社会(81485)
- 社会科(77602)
- 社会科学(77582)
- 基金项目(65890)
- 省(63212)
- 自然(57477)
- 自然科(56167)
- 自然科学(56144)
- 教育(56019)
- 自然科学基金(55206)
- 划(54379)
- 资助(52549)
- 编号(47846)
- 部(39790)
- 成果(39036)
- 重点(38557)
- 发(38010)
- 国家社会(35145)
- 创(35108)
- 教育部(34316)
- 课题(33221)
- 创新(33002)
- 中国(32929)
- 期刊
- 济(127169)
- 经济(127169)
- 研究(77691)
- 中国(47415)
- 财(39843)
- 学报(39041)
- 农(38731)
- 科学(36827)
- 管理(34268)
- 大学(29421)
- 学学(27778)
- 农业(26397)
- 融(23622)
- 金融(23622)
- 经济研究(22078)
- 财经(21925)
- 教育(21857)
- 技术(21289)
- 经(19041)
- 业经(18879)
- 问题(17920)
- 贸(16786)
- 业(15478)
- 技术经济(14385)
- 国际(14256)
- 世界(14120)
- 统计(13771)
- 策(12148)
- 商业(11914)
- 理论(11638)
共检索到379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凌晨 刘军 郑义
文章基于中国2007年省级层面数据研究交通基础设施、规模经济、人力资本以及FDI等要素对于产业集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新经济地理理论所揭示的产业集聚影响因子,诸如运输成本(交通基础设施、洲际区位)、规模经济、人力资源禀赋等因素得到验证,同时我们发现FDI也是影响中国制造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运输成本 FDI 产业集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宗刚 张雪薇 张江朋
本文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首先检验在不同空间权重下的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相关性,然后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对经济集聚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基础设施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地理距离权重相比0-1空间权重和地理距离空间权重对经济集聚的影响更为显著。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而且对本地经济集聚的作用不显著;公路对经济集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而且高等级公路对经济集聚的贡献度最高。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空间相关性 经济集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吉亚辉 文静
选取1999—2013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运用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关系。将1999—2013年分为3个时间段,从动态层面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制造业的集聚影响方向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为正相关影响,且影响程度在降低。此外,各地区应注重加强与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以促进制造业合理发展与集聚。同时,应该加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促进制造业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制造业集聚 空间分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伟增 牛冬晓 万广华
本文从城市间互动的角度首次系统地归纳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影响产业结构的3个效应:分工效应、趋同效应和学习效应。接着,论文利用2005~2019年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效果和机制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高铁建设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与没有开通高铁的城市相比,高铁开通显著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指数的提升,其影响为总体结构变化的3.75%~4.84%。第二,高铁开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1)当高铁连通的城市之间产业结构不同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时,分工效应起主导作用,并导致产业结构的两极分化——促进产业结构指数较高城市的指数进一步提升,同时使产业结构指数较低城市的指数发生下降;(2)当高铁连通的城市之间既存在产业结构差异又存在发展水平差异时,趋同效应起主导作用,促进了产业结构的相似化;(3)受到转型期“结构性减速”现象的影响,产业结构指数较高的城市向产业结构指数较低的城市的学习效应更加明显。第三,高铁连通使得城市间开发区主导产业的差异度显著下降,合作申请专利以及专利相互引用数量显著增加,验证了高铁连通影响城市产业结构的3个效应。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经济一体化、地区分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佳
针对交通运输促进经济集聚还是分散的问题,构建了一个交通网络主导城际贸易的空间量化模型,通过仿真技术模拟交通网络整合市场的动态演变机制,辅助结合双差分方法对交通政策进行评估,以此分析交通引发特定城市经济活动集聚还是扩散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交通作用于产品的定价机制,影响了商品进行区际贸易的可行比例和无套利价格空间的范围,体现为市场规模的阶段性变化。交通网络的改善整合了市场,具有显著扩大市场规模的效应,市场规模对交通的弹性约8.7%,而相比之下,交通中心城市的效应则要高出2.3个百分点。城市技术非对称情况下,发展交通中心的城市,其政策效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放大,且效应具有边际递减的规律,而此时与交通中心城市连接的城市则出现市场规模收缩。研究揭示交通网络调整经济活动分布的内在机理,对检验交通网络改善引起市场整合的程度与范围、预测发展交通的政策效应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保岳
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是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前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产业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存在着各个产业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产业区与国外的差距拉大、产业区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速度太慢等问题。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环节的资金投入,加强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推进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和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
中国产业区 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公用事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冷艳丽 冼国明 杜思正
文章基于2006~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全样本和分地区回归估计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和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交互效应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加剧了城乡收入分配的不均等,交通基础设施则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改善作用,同时,交通基础设施会强化外商直接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此外,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和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交互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冷艳丽 冼国明 杜思正
文章基于2006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全样本和分地区回归估计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和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交互效应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加剧了城乡收入分配的不均等,交通基础设施则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改善作用,同时,交通基础设施会强化外商直接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此外,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和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交互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先明 郭树华 蒙昱竹
通过对交通基础设施与产业集聚的理论作用机理、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分析,以及以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作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铁路交通基础设施对沿边省份的三大产业集聚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显著,但中介效应不明显。沿边省份的铁路交通发展有利于第二产业的集聚,得益于低廉的运输成本、较高的效率及运输率。铁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产业溢出效应,主要是受国内外市场可达性与需求状况的影响。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动沿边省份产业集聚,需要配合国内外市场,促进沿边省份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寻求与开放发展程度相适应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红祥 王业斌 王旦 贺正楚
使用2000-2016年中国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数据,实证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集聚存在空间分布的一致性。不同类型和不同等级的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促进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公路对制造业集聚的促进作用大于铁路,一级公路对制造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最大,低等级公路建设越多越不利于制造业集聚,高速公路和二级公路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显著。交通基础设施对市场化程度越高地区的制造业集聚促进作用越显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珂
作为影响经济集聚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交通基础设施不仅能够增强区域间的贸易往来,加速经济要素流通;还可以优化地区资源配置,保证经济活动空间分布合理化。文章在全面了解经济集聚概述的基础上,阐述了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集聚的影响,并针对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集聚效应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集聚效应 概述 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勇杰 张梅青
文章构建中国2000—2015年间30个省份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铁路在地理距离作用下对经济增长正向显著,在其他作用下不显著;公路在经济、产业和技术距离作用下高度显著,而在地理距离作用下不显著。综合距离作用分析表明,公路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在统计上正向显著;而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勇杰 张梅青
文章构建中国2000—2015年间30个省份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铁路在地理距离作用下对经济增长正向显著,在其他作用下不显著;公路在经济、产业和技术距离作用下高度显著,而在地理距离作用下不显著。综合距离作用分析表明,公路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在统计上正向显著;而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奇洪 裴雨潇
文章在分析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模型,运用我国2001—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研究方法,从定量角度实证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备建设的确会增进经济提升,但其并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空间溢出 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晓华 刘小玲 徐帅
服务业集聚是提高产业素质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更好地发挥服务业的集聚效应是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探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将交通运输成本纳入到产业集聚与生产率关系的理论模型中,讨论了交通基础设施影响服务业集聚效应的机制。实证研究中,基于面板门限模型将样本省份划分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水平和低水平两组,进而利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就交通基础设施对服务业集聚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交通基础设施发达的省份,省级服务业集聚能够强化城市服务业集聚效应的发挥;在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较低的省份,服务业集聚的有效范围仅局限在城市层面,省级服务业集聚对市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难以产生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交通基础设施视角下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区位熵分析
交通基础设施与服务业的集聚效应——来自省市两级的多层线性分析
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影响的EG指数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与制造业集聚——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协同集聚与城市产业升级——基于“人”和“地”要素的分析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
城市化、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效应
中国的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交通基础设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集聚——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及其产业差异——基于空间计量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