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00)
- 2023(17899)
- 2022(15515)
- 2021(14161)
- 2020(11998)
- 2019(27453)
- 2018(26855)
- 2017(52282)
- 2016(27661)
- 2015(31212)
- 2014(30779)
- 2013(30496)
- 2012(27780)
- 2011(24963)
- 2010(25015)
- 2009(22766)
- 2008(21905)
- 2007(19038)
- 2006(16826)
- 2005(14460)
- 学科
- 济(134592)
- 经济(134472)
- 管理(80952)
- 业(74948)
- 企(62399)
- 企业(62399)
- 方法(57667)
- 数学(51033)
- 数学方法(50456)
- 中国(31079)
- 农(30898)
- 财(29467)
- 地方(28793)
- 业经(27700)
- 学(24964)
- 贸(23967)
- 贸易(23959)
- 易(23245)
- 农业(20556)
- 制(19800)
- 环境(18681)
- 理论(18223)
- 技术(18151)
- 务(18143)
- 财务(18047)
- 财务管理(18006)
- 和(17816)
- 企业财务(16886)
- 地方经济(16737)
- 产业(16452)
- 机构
- 大学(397221)
- 学院(396970)
- 济(171926)
- 经济(168655)
- 管理(159203)
- 理学(138923)
- 理学院(137480)
- 管理学(135137)
- 管理学院(134444)
- 研究(131528)
- 中国(95890)
- 京(82803)
- 科学(78948)
- 财(75138)
- 所(63976)
- 财经(61447)
- 农(59723)
- 中心(59500)
- 研究所(58386)
- 业大(57403)
- 江(56061)
- 经(55998)
- 经济学(53777)
- 北京(51849)
- 范(50236)
- 师范(49788)
- 经济学院(48461)
- 院(48111)
- 农业(46571)
- 财经大学(45874)
- 基金
- 项目(275702)
- 科学(218496)
- 基金(202560)
- 研究(200224)
- 家(175969)
- 国家(174613)
- 科学基金(151622)
- 社会(129683)
- 社会科(123305)
- 社会科学(123274)
- 基金项目(107547)
- 省(106445)
- 自然(98161)
- 自然科(95927)
- 自然科学(95905)
- 自然科学基金(94183)
- 教育(91545)
- 划(89268)
- 资助(83810)
- 编号(79555)
- 成果(62596)
- 重点(61378)
- 部(61293)
- 发(59293)
- 创(57047)
- 课题(54348)
- 国家社会(54217)
- 创新(53322)
- 教育部(53211)
- 科研(52495)
- 期刊
- 济(184952)
- 经济(184952)
- 研究(116664)
- 中国(68077)
- 学报(59432)
- 管理(58430)
- 财(56403)
- 科学(55441)
- 农(53181)
- 大学(45859)
- 学学(43548)
- 技术(37082)
- 农业(36974)
- 教育(36630)
- 融(31241)
- 金融(31241)
- 经济研究(31215)
- 财经(30478)
- 业经(28881)
- 经(26200)
- 问题(24140)
- 技术经济(21044)
- 统计(19905)
- 贸(19616)
- 业(18921)
- 商业(18397)
- 理论(18234)
- 科技(18167)
- 策(17995)
- 图书(17669)
共检索到570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瑞娟 王建伟 黄泽滨
在经济增长理论、运输经济理论和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探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对物流产业效率时空演变与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机理。基于2005~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5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SFA模型测算物流产业效率,并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交通基础设施对物流产业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5省区的物流产业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整体效率在不断提升,邻省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和本省交通基础设施水平都对本省的物流产业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以期为物流产业效率问题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评价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瑞娟 王建伟 黄泽滨
在经济增长理论、运输经济理论和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探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对物流产业效率时空演变与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机理。基于2005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5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SFA模型测算物流产业效率,并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交通基础设施对物流产业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5省区的物流产业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整体效率在不断提升,邻省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和本省交通基础设施水平都对本省的物流产业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以期为物流产业效率问题研究提供一定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尚丽
随着金融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我国西北五省区处于这条经济带上的黄金地段,应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加强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利用,从而加速实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融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文新 潘宇 马磊
本文立足于多种经济增长理论,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4省为研究对象,选取多维要素的空间面板数据,在经济、地理与邻接三种空间权重下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估计交通基础设施与相关控制变量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2000~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整体交通运输能力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正向溢出效果明显,铁路与高级公路密度次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果不佳。除此之外,交通基础设施直接效应远大于间接效应,对本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作用明显。最后从研究样本整体和个体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的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文新 潘宇 马磊
本文立足于多种经济增长理论,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4省为研究对象,选取多维要素的空间面板数据,在经济、地理与邻接三种空间权重下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估计交通基础设施与相关控制变量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2000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整体交通运输能力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正向溢出效果明显,铁路与高级公路密度次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果不佳。除此之外,交通基础设施直接效应远大于间接效应,对本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作用明显。最后从研究样本整体和个体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丝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博恩 张伯伟 马骆茹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其对沿线各国经济发展和贸易便利化至关重要。基于第9版GTAP数据库,通过构建CGE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建设的优先级进行了排序,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带的中间区域确实是建设的重点所在,设施联通对整个经济带乃至世界经济的促进作用都非常显著,沿线各国均在不同程度上受益,其中独联体国家、蒙古国和部分东欧国家的受益相对较大;然而设施联通带来沿线多数国家贸易逆差的扩大值得关注。此外,对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设施联通并未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甚至部分国家还能从"搭便车"中获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龚新蜀 张洪振
文章基于区位熵指数研究了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空间分异,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辐射省市2003~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物流产业集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经济溢出效应,且物流产业集聚经济溢出效应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东中部、西南部、西北部三大区域的比较分析,表明西南部地区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最大,东中部地区次之,西北部地区最弱;丝绸之路经济带内东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向集约式转变,而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仍处于粗放型增长方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龚新蜀 张洪振
文章基于区位熵指数研究了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空间分异,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辐射省市2003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物流产业集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经济溢出效应,且物流产业集聚经济溢出效应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东中部、西南部、西北部三大区域的比较分析,表明西南部地区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最大,东中部地区次之,西北部地区最弱;丝绸之路经济带内东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向集约式转变,而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仍处于粗放型增长方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梁稳稳 左庆乐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交通基础设施效率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非参数统计的数据包络分析(DEA)和曼奎斯特指数法(Malmquist),对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省(市、区)2008—2017年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将数据代入DEAP2.1软件中进行运算,通过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这两个标准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整体处于下降通道,但仍具发展潜力,统筹丝绸之路经济带,搞好区域内经济互动及交流,可改善经济贸易环境,提高其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栋
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2011-2015年投入产出面板数据,构建以产出为导向的CCR-DEA模型,对物流产业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物流产业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样本区间内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地区差异;对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的投入产出要素投影分析发现,减少从业人员和固定资产投入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同时增加物流业产值和货物周转量等产出,可以提升京津冀物流产业的综合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空间面板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物流产业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密度、交通固定资产投入和交通人力资本投入等变量对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均起到显著的正向改善效果,其中交通固定资产投入影响最为明显,交通基础设施密度和交通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效果相当;在空间溢出效应上,相邻省份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均对本省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起到正向改善效果,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密度的增长空间溢出最为明显,其次是交通固定资产投入和交通人力资本投入。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承超 徐倩
文章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背景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空间非均衡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1997-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结果显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较快,但存在空间非均衡特征;西北地区的空间差距大于西南地区;公路空间极化程度呈现先高后低态势,而铁路和资本空间极化程度则呈现"M"形变化趋势;基本经济因素、人力资源因素、对外贸易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均对交通基础设施具有影响,但影响效果不同。文章拓展了交通基础设施空间非均衡的研究,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及互联互通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海涛 陆铭俊
交通运输是支撑城市活动最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同时也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城市化的重要因素。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无论是铁路设施还是公路设施近些年来都实现了新的飞跃,多地的交通运输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本文在研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分布的基础上,计算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为指标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以期为政府未来政策的制定提供启示和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海涛 陆铭俊
交通运输是支撑城市活动最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同时也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城市化的重要因素。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无论是铁路设施还是公路设施近些年来都实现了新的飞跃,多地的交通运输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本文在研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分布的基础上,计算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为指标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以期为政府未来政策的制定提供启示和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忠民 刘育红 张强
古丝绸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辉煌已经变为了落后。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亚欧大陆桥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时期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形成。本文基于新经济增长及新经济地理的视角,运用空间计量方法,选取"新丝绸之路"交通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沿线涵盖最重要的17个城市,采用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方法,考虑在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的情况下,实证分析多维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探讨促进"新丝绸之路"这条交通经济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卓乘风 白洋 邓峰
文章采用DEA-Windows法测算出2004-2016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创新效率,在控制创新空间关联效应的基础上,运用空间交叉模型考察了产业转移对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基础设施的异质性杠杆作用;并进一步对不同基础设施的最优投资结构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经济带各地区本地创新活动会抑制要素关联地区的创新活动;承接产业转移能够显著提升经济带各地区创新能力;尽管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相比一般性基础设施,其"撬动"产业转移发挥创新效应的杠杆作用更为显著;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当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比重超越9.4%时,产业转移对丝路带地区创新能力的边际效应有所削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