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72)
2023(17078)
2022(14077)
2021(12685)
2020(10807)
2019(24464)
2018(23922)
2017(45755)
2016(24431)
2015(27581)
2014(27326)
2013(27045)
2012(25161)
2011(22753)
2010(22808)
2009(21245)
2008(20830)
2007(18665)
2006(16271)
2005(14452)
作者
(70683)
(59704)
(59262)
(56175)
(37689)
(28674)
(27096)
(23217)
(22479)
(20894)
(20204)
(19874)
(18970)
(18740)
(18553)
(18178)
(17674)
(17602)
(17076)
(17011)
(14692)
(14502)
(14395)
(13581)
(13488)
(13273)
(13035)
(12851)
(11995)
(11669)
学科
(125717)
经济(125617)
管理(73600)
(68925)
(56839)
企业(56839)
方法(53096)
数学(47019)
数学方法(46519)
中国(28597)
地方(28247)
(28100)
(27349)
(26073)
贸易(26060)
业经(25582)
(25208)
(22015)
农业(19089)
(18935)
技术(18603)
(17058)
财务(17006)
财务管理(16964)
(16865)
金融(16862)
环境(16780)
地方经济(16772)
(16411)
银行(16370)
机构
学院(357720)
大学(357332)
(161156)
经济(158117)
管理(139538)
研究(120742)
理学(120459)
理学院(119170)
管理学(117275)
管理学院(116587)
中国(90547)
(73178)
科学(70765)
(70709)
(59761)
财经(56854)
中心(55834)
(54972)
研究所(54123)
(53196)
(51588)
经济学(50921)
业大(49745)
经济学院(45885)
北京(45480)
(44815)
师范(44391)
(43756)
农业(43062)
(42144)
基金
项目(239028)
科学(189695)
基金(175532)
研究(174107)
(152554)
国家(151385)
科学基金(130879)
社会(113748)
社会科(108137)
社会科学(108111)
(92855)
基金项目(92114)
自然(83191)
自然科(81318)
自然科学(81293)
自然科学基金(79840)
教育(79661)
(78007)
资助(71613)
编号(69090)
成果(55350)
重点(53988)
(53361)
(52775)
(51325)
国家社会(48348)
创新(48287)
课题(47295)
教育部(46190)
科研(46025)
期刊
(175147)
经济(175147)
研究(103948)
中国(64894)
(55922)
学报(52105)
管理(51696)
科学(48639)
(48335)
大学(39740)
学学(37688)
技术(33071)
农业(32571)
(32053)
金融(32053)
教育(31483)
经济研究(29751)
财经(28813)
业经(26327)
(24887)
问题(23525)
(22340)
技术经济(20067)
统计(19635)
国际(18849)
(18113)
(18080)
商业(17110)
世界(16399)
理论(16153)
共检索到530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永腾  蒋瑛  鲍洪杰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我国西部内陆地区扩大开放和贸易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2005—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构建指标体系,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该区域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贸易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变换核心变量、引入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贸易的影响存在非线性递减和空间溢出的特点;分区域来看,交通基础设施的贸易促进效应在其他城市强于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数字经济具有明显的交通基础设施赋能作用,可强化交通基础设施的贸易促进效应,这一机制在非省会城市和非直辖市更为明显。应把握数字经济赋能规律,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林  黄伟新  
实证分析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功能分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选取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2个枢纽城市为样本,根据产业创新管理理论和城市科技服务部门相对集中度测评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功能分工水平,并采用包含城市功能分工的区域C-D生产函数构建面板数据计量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枢纽城市以产业创新为导向的功能分工存在差异,且北线枢纽城市功能分工水平总体上优于南线枢纽城市;通道沿线枢纽城市的功能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正“U”型的非线性关系;通道沿线多数枢纽城市的功能分工处于“拐点”的左侧,意味着通道沿线枢纽城市功能分工从整体上并未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因此,统筹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要充分考虑通道沿线城市产业创新的异质性及由此形成的城市物流网络对区域经济总体运行效率的影响,持续优化产业创新的营商环境,并进一步做好人才引进和留用工作,为产业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奇洪  裴雨潇  
文章在分析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模型,运用我国2001—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研究方法,从定量角度实证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备建设的确会增进经济提升,但其并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雯   庄嘉霖  
本文基于中国近代出口与近现代铁路建设的历史经验,探讨国际贸易与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长期增长的综合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近代出口贸易与铁路建设均能够显著促进区域人口长期增长,两者的影响具有替代性,该替代性在邻近历史口岸或较早开通铁路的地区相对较强。进一步分析表明,铁路一方面能够提升贸易区位劣势地区的企业出口参与度,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出口福利空间溢出,增强贸易区位劣势地区对劳动力迁移的吸引力,从而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起到替代性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交通基础设施在国际贸易的资源空间配置效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当今中国统筹对外开放布局优化与国内市场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占金刚   黄林   潘柳榕  
区域城市一体化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和新动力。随着城市经济联系的不断活跃,区域的城市经济联系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本文运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计算出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黔桂滇川渝42个城市的经济联系值矩阵,然后将其导入Ucinet软件测算社会网络指标(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凝聚子群)。结果表明:(1)西部陆海新通道城市间经济已基本形成比较紧密的网络状关联;(2)经济联系网络关系围绕核心城市展开,且存在比较明显的4个凝聚子群;(3)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但有加深趋势。为此,文章提出应着力解决城市地区市场分割问题,发挥城市之间网络协同功效;优化区域城市内部网络结构,提高网络中心性效益;增强核心城市的扩散功能,促进区域城市整体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学华  张学良  彭明明  
自2000年以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果显著,投资规模和分布的变化对经济效率具有重要影响。货运量对西部地区的GDP有着正向的作用,但是客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为负。经济发展是影响货物运输需求的最敏感因素,交通基础设施滞后造成的西部经济增长同其发展潜力的错位依然存在。同初期开发规模和模式相比,对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投资必须要保证西部各省市区的经济发展能够真正受惠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邱巳林  
建设陆海新通道,是深化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也是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动力。为了研究陆海新通道对外贸易对重庆经济增长的效应,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ADF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重庆市1987—2018年的GDP以及进出口数据,得出了重庆市对外贸易变化与重庆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市的GDP以及进出口总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出口总额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一定程度上重庆市进口以及出口增长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文后根据研究结果以及陆海新通道的实际情况,对陆海新通道的对外贸易以及重庆市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学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主要运用生产函数法,分别建立时间序列模型与面板数据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前者所得的结论由于得出的交通基础设施弹性太大而并不可信,利用后者得出的结论又由于弹性过小而与现实情况相矛盾。文章通过对中国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区域差异状况的分析以及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面板数据研究,试图揭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交通先行在中部崛起中的作用。结论为:(1)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聚集特征,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并形成了由东往西逐步递减的梯度。(2)交通基础设施对经...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占金刚   杨晓彦   梁芳园  
文章以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修正引力模型,探究2016—2020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4个节点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城市经济联系方向。研究发现:(1)各节点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值存在较大的差距,部分城市组合的经济联系强度值逐年增大,并且积极加入经济联系网络中,相互形成较弱程度以上的联系;(2)沿线节点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表现出明显的中心城市指向和地域相邻指向特征,受城市综合实力水平和地理因素的影响,但城市之间的强经济联系主要发生在同地区和临近地区,沿线节点城市的扩散作用、经济吸收、传递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由此,文章提出相对应的优化建议,以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节点城市的协同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勇杰  张梅青  
文章构建中国2000—2015年间30个省份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铁路在地理距离作用下对经济增长正向显著,在其他作用下不显著;公路在经济、产业和技术距离作用下高度显著,而在地理距离作用下不显著。综合距离作用分析表明,公路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在统计上正向显著;而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勇杰  张梅青  
文章构建中国2000—2015年间30个省份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铁路在地理距离作用下对经济增长正向显著,在其他作用下不显著;公路在经济、产业和技术距离作用下高度显著,而在地理距离作用下不显著。综合距离作用分析表明,公路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在统计上正向显著;而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志红  王利辉  
本文将郑西高铁作为一项自然实验,选取1995年至2015年市级平衡面板数据,采用项目评估中的合成控制法,构造处理组的"反事实"状态,分析郑西高铁对沿线区域的经济效应。研究表明:(1)合成控制法能够很好地拟合郑西高铁修建前西安、渭南、三门峡与洛阳的经济增长路径;(2)郑西高铁的经济效应存在1至2年的滞后期,虽伴随小幅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基本维持相对稳定状态;(3)郑西高铁对四市的平均效应分别为0.083、0.115、0.116及0.111,人均产出分别增长了0.97%、1.37%、0.91%及1.23%;(4)采用安慰剂试验、排序检验及双重差分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其中双重差分法所得四市平均处理效应分别为0.091、0.141、0.104、0.159,这与合成控制法结果较为接近;(5)通过影响机制分析发现,郑西高铁能够提高沿线区域的可达性及经济联系强度,河南各市与西安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增幅较大,而陕西边界各市与郑州的经济联系强度相对较弱。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志红  王利辉  
本文将郑西高铁作为一项自然实验,选取1995年至2015年市级平衡面板数据,采用项目评估中的合成控制法,构造处理组的"反事实"状态,分析郑西高铁对沿线区域的经济效应。研究表明:(1)合成控制法能够很好地拟合郑西高铁修建前西安、渭南、三门峡与洛阳的经济增长路径;(2)郑西高铁的经济效应存在1至2年的滞后期,虽伴随小幅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基本维持相对稳定状态;(3)郑西高铁对四市的平均效应分别为0.083、0.115、0.116及0.111,人均产出分别增长了0.97%、1.37%、0.91%及1.23%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慧玲  陈军  
在考虑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文章利用199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若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普通OLS回归对交通基础设施产出贡献估计会有一定的偏差;通过Moran’s I检验,经济增长和交通网络密度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和周围区域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回归表明,时间距离空间权重较0-1空间权重矩阵、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要高一些,区域间时间距离的缩短加强了空间溢出效应;投资、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和财政支出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其中投资、对外贸易和财政支出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而劳动力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为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慧玲  陈军  
在考虑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文章利用199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若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普通OLS回归对交通基础设施产出贡献估计会有一定的偏差;通过Moran’s I检验,经济增长和交通网络密度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和周围区域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回归表明,时间距离空间权重较0-1空间权重矩阵、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要高一些,区域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