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36)
- 2023(5929)
- 2022(5005)
- 2021(4883)
- 2020(3965)
- 2019(9340)
- 2018(9002)
- 2017(16535)
- 2016(8699)
- 2015(10207)
- 2014(9843)
- 2013(9876)
- 2012(9401)
- 2011(8651)
- 2010(8500)
- 2009(7888)
- 2008(8009)
- 2007(7024)
- 2006(6071)
- 2005(5635)
- 学科
- 济(39879)
- 经济(39846)
- 管理(23324)
- 贸(20144)
- 贸易(20134)
- 易(19640)
- 业(18354)
- 方法(17971)
- 数学(15911)
- 数学方法(15856)
- 中国(14880)
- 企(13857)
- 企业(13857)
- 财(10182)
- 农(9166)
- 出(9128)
- 关系(8512)
- 出口(7543)
- 出口贸易(7543)
- 口(7543)
- 制(7466)
- 地方(7126)
- 业经(6711)
- 环境(6694)
- 银(6350)
- 银行(6339)
- 行(6148)
- 融(6098)
- 金融(6098)
- 学(5993)
- 机构
- 大学(128798)
- 学院(126234)
- 济(66991)
- 经济(66072)
- 研究(50875)
- 管理(44667)
- 中国(40081)
- 理学(37735)
- 理学院(37327)
- 管理学(36964)
- 管理学院(36746)
- 财(29110)
- 京(27986)
- 科学(26300)
- 所(25087)
- 财经(23096)
- 经济学(23018)
- 研究所(22716)
- 中心(21556)
- 经(21350)
- 经济学院(20886)
- 北京(18651)
- 院(18397)
- 农(17942)
- 财经大学(17245)
- 贸(16653)
- 江(16592)
- 科学院(15884)
- 范(15218)
- 师范(15127)
- 基金
- 项目(81250)
- 科学(64068)
- 基金(61766)
- 研究(61101)
- 家(54272)
- 国家(53952)
- 科学基金(44849)
- 社会(41805)
- 社会科(39941)
- 社会科学(39933)
- 基金项目(31269)
- 教育(26884)
- 省(26651)
- 资助(26288)
- 自然(26251)
- 自然科(25576)
- 自然科学(25562)
- 自然科学基金(25153)
- 划(24054)
- 编号(22493)
- 中国(20610)
- 部(20452)
- 国家社会(19364)
- 成果(19096)
- 重点(18721)
- 发(18202)
- 教育部(17843)
- 人文(16569)
- 创(16348)
- 性(16307)
共检索到200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建 许统生 涂远芬
采用1994-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FGLS模型考察了中国国内贸易成本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多数省份的市场一体化程度都有了较大程度提升,开展国内贸易的成本逐步下降;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显著降低了空间距离所带来的地理阻隔,但不同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不同,铁路网密度的提高显著降低了贸易成本,但公路网密度的提高却未能有效降低贸易成本;地方政府保护仍是影响中国国内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国内贸易成本 交通基础设施 地方保护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晴 邵智
文章基于Co爧ar和Fajgelbaum(2016)构建的二元经济框架,从国内贸易成本的视角,探讨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通过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数据与工业企业数据库合并,对交通基础设施与企业出口及国内贸易的关系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和国内贸易的影响作用大相径庭。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整体上不仅不会促进企业出口,而且会抑制企业出口,原因在于东部沿海与中部内陆的企业出口受到的影响完全相反,而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又将出口企业圈定在东部沿海,所以企业出口水平整体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国内贸易成本 二元经济结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欧阳萍
以中部6省1994年~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期,利用价格指数法对中国国内贸易成本进行测算,发现中部地区的市场一体化程度都有了较大程度提升,开展国内贸易的成本逐步下降,并且其贸易成本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存在必然关系;相比较而言,山西省国内贸易成本最高,安徽省国内贸易成本最低,而造成国内贸易成本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与地区市场化程度、交通运输成本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区域贸易 贸易成本 价格指数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建
本文运用中国内地1994~2010年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价格指数法对中国国内贸易成本进行测算,并对四个贸易区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国内贸易成本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存在必然关系;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显著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国内贸易成本,但仍存在公路高昂收费问题所导致的负面影响;对外开放会大大限制了地方政府的保护行为;东部和南部贸易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对国内贸易成本具有正向影响,地方保护对贸易成本影响较低;西北贸易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未能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地方政府保护较为严重。
关键词:
贸易成本 交通基础设施 地方保护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段玉婉 方萱 陈斌开 吴利学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本文建立多地区多行业且囊括行业间生产网络的量化空间模型,结构式估计了中国省际生产端和消费端贸易成本,量化分析两类贸易成本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实际收入和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从商品贸易成本的角度探究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经济与福利效应以及其中的关键堵点,并提出地区层面实际收入变动的分解公式,清楚剖析了贸易成本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渠道。结果表明:地区间贸易成本带来了较大的效率损失;2007-2012和2012-2017年国内地区间贸易成本普遍呈下降趋势,有效促进了中国实际收入增长和地区间收入差距下降。当下降幅度相同时,生产端贸易成本下降的经济效应显著高于消费端,前者能有效促进实际收入增长,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劳动力要素跨地区流动对贸易成本的经济效应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结论说明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消除地区间中间品贸易壁垒和要素流动障碍,能有效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森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寻找一条交通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而目前我国有关交通基础设施效率测算的相关研究未能很好地考虑环境污染的影响,导致分析结果存在一些不足,可考虑引入环境污染项作为"坏"产出构建方向距离函数,进而运用曼奎斯特—卢恩伯格(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交通基础设施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进行测算,并基于空间视角分析国内流通需求对环境约束下交通基础设施全要素生产率的实际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间,受技术效率及技术进步率下降影响,我国整体交通基础设施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为无效;尽管早期东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全要素生产率差距明显,但这一差距正在逐...
关键词:
环境约束 ML指数 空间视角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霞
量化评估"全球化效应"是贸易研究领域亟待突破的重要现实问题。在包含"时变距离变量"的结构引力模型中纳入国内贸易成本因素以全面考量"全球化"对跨国贸易成本和国内贸易成本的影响,使用时变距离效应估计系数的变化率(即"距离效应变化率")捕捉1997—2018年期间全球化对全球具有较强工业竞争力的国家之间制造业贸易增长的影响。结论表明,在引力模型贸易效应估计中引入国内贸易成本因素是解决"距离之谜"的关键,能够更为准确地捕捉全球制造业贸易中的"全球化效应";全球制造业贸易中的"全球化效应"具有明显的行业和国家异质性,其中行业视角下的经验估计揭示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化"慢化"的趋势,国家视角下的经验估计揭示了金融危机后全球化效应的逆转、深化、慢化、显现等四种不同的发展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倩 李冬冬
贸易成本的降低是生产全球化和消费全球化的基础,能够为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助力。本文以东盟十国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跨境电商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电商发展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够显著降低贸易成本,且两者能够形成良性循环。跨境电商能够降低跨境贸易的隐形成本,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跨境贸易显性成本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因此,需要加快我国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步伐,加强各国在跨境电商领域的沟通与合作,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双边贸易合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雯 庄嘉霖
本文基于中国近代出口与近现代铁路建设的历史经验,探讨国际贸易与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长期增长的综合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近代出口贸易与铁路建设均能够显著促进区域人口长期增长,两者的影响具有替代性,该替代性在邻近历史口岸或较早开通铁路的地区相对较强。进一步分析表明,铁路一方面能够提升贸易区位劣势地区的企业出口参与度,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出口福利空间溢出,增强贸易区位劣势地区对劳动力迁移的吸引力,从而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起到替代性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交通基础设施在国际贸易的资源空间配置效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当今中国统筹对外开放布局优化与国内市场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永亮 徐勇
在引入地方政府的消费偏好下,本文构建了两地区边界效应模型,来检验我国市场分割的程度。通过实证研究,首先得出我国省份层面的平均边界效应在1997~2002年,2002~2005年之间均有上升的趋势(去除运输成本、相对产出和价格因素外),并且我国东中西部存在贸易边界效应的明显差异(中西部区域壁垒高于东部区域);此外,还得出工业品贸易壁垒低于农业品贸易壁垒,部分验证我国地方政府对原料品更具有地方保护偏好;结论表明,在地方保护偏好下,地方政府对财税自主权的增强以及对经济控制力的加强都是导致省际间贸易壁垒(或市场分割)的因素。
关键词:
边界效应 消费偏好 市场分割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剑文 杨君佐
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其成员应将其国内贸易政策对所有成员公开,增加其贸易政策的透明度,同时还要求成员应努力使其国内贸易政策在其关税领土上保持一致,消除地区差别,消除差别待遇,特别是在实施关贸总协定的各项协定和实施其国内的贸易政策时应实现公正、公平。
关键词:
世界贸易组织 贸易规则 公开 公平 实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丽丽 逯建 洪占卿
通过对中国各省对外贸易境内途经的省份基础设施与该省贸易额大小关系的研究,本文发现与本地的基础设施相比,对外贸易途径上的基础设施水平应该通过贸易成本的节省而更加显著地影响到进出口水平。在控制变量的内生性及去除零值贸易的影响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我们还发现,交通基础设施也对企业是否出口的决定有明显影响,并且在境内运输环节每跨越一次省界就会造成各省进出口的贸易额大约11%到14%的下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平
本文基于2009-2014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采用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可以显著促进该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可以促进相邻地区商贸流通水平的提升。同时,本文还发现人均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均对该地区和相邻地区的商贸流通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平
本文基于2009-2014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采用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可以显著促进该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可以促进相邻地区商贸流通水平的提升。同时,本文还发现人均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均对该地区和相邻地区的商贸流通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梁上坤 张璐纯 曾勤慧
本文以2005-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讨论了高铁开通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能够显著提高审计质量;区分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方向,高铁开通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正向盈余管理,对负向盈余管理则没有显著作用;相较于中心城市,高铁开通对审计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中心城市更为显著;相较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高铁开通对审计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更为显著。此外,文章还发现高铁开通降低了审计延迟,为高铁开通促进审计效率提升提供了进一步佐证。本文扩展了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丰富了地理距离与审计质量关系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