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414)
- 2023(23443)
- 2022(19932)
- 2021(18488)
- 2020(15631)
- 2019(35601)
- 2018(35037)
- 2017(66319)
- 2016(36663)
- 2015(40920)
- 2014(40680)
- 2013(40181)
- 2012(36689)
- 2011(33033)
- 2010(32959)
- 2009(30604)
- 2008(30495)
- 2007(26900)
- 2006(23773)
- 2005(21551)
- 学科
- 济(148471)
- 经济(148273)
- 业(114496)
- 管理(112486)
- 企(98608)
- 企业(98608)
- 方法(65964)
- 数学(55063)
- 数学方法(54387)
- 财(43472)
- 农(42993)
- 中国(41966)
- 业经(38478)
- 制(31971)
- 学(30254)
- 农业(29337)
- 务(28675)
- 财务(28586)
- 财务管理(28537)
- 地方(28470)
- 贸(27410)
- 贸易(27394)
- 企业财务(27123)
- 易(26619)
- 理论(25933)
- 技术(24428)
- 和(24036)
- 银(23770)
- 银行(23696)
- 体(23121)
- 机构
- 大学(520876)
- 学院(520510)
- 济(209673)
- 经济(205284)
- 管理(199904)
- 研究(178192)
- 理学(172162)
- 理学院(170191)
- 管理学(167083)
- 管理学院(166121)
- 中国(135901)
- 京(111945)
- 科学(111307)
- 财(99250)
- 农(93450)
- 所(90703)
- 研究所(82474)
- 业大(80779)
- 中心(80304)
- 财经(78807)
- 江(77678)
- 农业(73511)
- 经(71815)
- 北京(70498)
- 范(66655)
- 师范(65892)
- 院(64448)
- 经济学(63927)
- 州(62122)
- 财经大学(58465)
- 基金
- 项目(351373)
- 科学(275400)
- 基金(255444)
- 研究(251221)
- 家(225562)
- 国家(223687)
- 科学基金(190898)
- 社会(159189)
- 社会科(150843)
- 社会科学(150804)
- 省(136063)
- 基金项目(134331)
- 自然(125612)
- 自然科(122735)
- 自然科学(122698)
- 自然科学基金(120484)
- 教育(115680)
- 划(115453)
- 资助(105734)
- 编号(100572)
- 成果(81887)
- 重点(79307)
- 部(77085)
- 发(74402)
- 创(73289)
- 课题(69854)
- 创新(68237)
- 科研(67536)
- 国家社会(66344)
- 教育部(65707)
- 期刊
- 济(230980)
- 经济(230980)
- 研究(153112)
- 中国(102355)
- 学报(88657)
- 农(85968)
- 科学(79549)
- 财(78750)
- 管理(76672)
- 大学(67120)
- 学学(63448)
- 农业(58281)
- 教育(54954)
- 融(47566)
- 金融(47566)
- 技术(45151)
- 财经(39390)
- 业经(37755)
- 经济研究(37014)
- 经(33914)
- 业(32690)
- 问题(31405)
- 版(26347)
- 技术经济(25122)
- 科技(24661)
- 贸(24475)
- 图书(24061)
- 统计(23767)
- 现代(23416)
- 理论(22720)
共检索到775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菲 李善同
本文通过利用ArcGIS网络分析法构建地级及以上城市间公路交通网络所创造的时间距离矩阵来度量交通可达性,并利用空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中国交通可达性对城市制造业专业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个城市的可达性越差,制造业专业化程度越高,其经济发展在一个或多个部门实现专业化的需求也远高于可达性高的区域。加强各地区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在未来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生产力优化布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 专业化 产业结构 制造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佳 陈浩
笔者在新经济地理的分析框架下研究城市规模和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及多样化发展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对283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显示,城市规模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呈倒U型,且制造业集聚从城市规模扩大中获得的边际效益随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提高而下降,但随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水平提高而上升。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发展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效应取决于城市规模。在中小规模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将阻碍制造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将促进制造业集聚。在超大城市,制造业集聚度随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提高而下降,但随生产型服务业多样化水平提高而提高。在城市人口大于100万小于800万的大城市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峰 柯善咨
本文综合传统比较优势和外部性因素,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建立了理论和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284个地级市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机制及地区差异,结果表明,传统比较优势仍是影响制造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城市之间存在明显的要素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空间关联性,且已超过传统比较优势成为制造业集聚的主要来源;传统比较优势与空间外部性对制造业集聚的作用分别由西到东和由东到西依次递减。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和协调发展提出了重要启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万平 吕政 刘丽萍
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角度,分别应用SDM模型和GTWR模型,实证分析FDI、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而言,FDI和交通基础条件对制造业集聚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影响在地区间有明显差异,FDI对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较弱;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存在典型的空间非线性递减效应,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影响略低于东中部地区。因此,进一步改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外资配套能力建设,仍然是今后相当长时期促进中国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破解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举措。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三忙 李善同
本文利用中国31个省区169个制造业在1999~200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专业化、多样化和竞争程度等因素对制造业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样本范围内,专业化(MAR外部性)对制造业增长的影响为负,而多样化的产业环境(Jacobs外部性)和竞争(Porter外部性)有利于制造业的增长。在分地区、分产业和分地区分产业的分析中,专业化和多样化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制造业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竞争对制造业的增长始终具有显著正面效应。
关键词:
专业化 多样化 竞争 制造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乔海曙 胡文艳 钟为亚
笔者从产业集聚来源出发分析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通过对中介变量——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建立产业集聚与能源效率之间的理论模型。笔者以2000年~2010中国省域制造业20个行业为研究对象,区分专业化与多样化产业集聚,运用系统GMM方法分别探究其与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表明:制造业专业化产业集聚相对多样化产业集聚更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提升,过度产业竞争下专业化产业集聚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修岩 殷醒民 贺小海
本文首先建立一个关于制造业空间集聚影响因素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然后使用中国1999~2004年210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地区市场潜能等因素与其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潜能对制造业空间集聚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同时,我们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市场潜能 空间集聚 区位商 工具变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婷 赵伟
基于已有调研观察及案例分析文献,文章按照空间经济学规范范式理出了两个关于KIS集聚影响制造业创新的重要实证命题,并根据命题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实证模型,进而引入2005-2007年间中国283个城市KIS产业及工业企业数据,在考虑空间互动的基础上,对相关命题予以检验。研究显示:KIS空间集聚能够显著地改善中国本土制造企业的创新效率,以两类代表性KIS产业数据为例的回归分析表明,KIS产业集聚不仅对所在地区本土制造企业的创新产出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通过空间关联性,KIS集聚还能产生跨区域创新效应。进一步基于企业分组比对的检验揭示,KIS集聚-创新效应因企业的规模以及企业所在行业技术水平不同而异。其...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军 从振楠
通过引入服务业集聚指标,拓展新经济地理学工资方程,并基于中国27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专业化集聚和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城市制造业工资水平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工资空间分布的极化效应越来越明显;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整体上促进了制造业工资水平提高,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不显著;地区分异的回归结果显示,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东部地区对制造业工资水平有正向作用,在中部地区未呈现出明显作用,在西部地区却抑制了制造业工资上涨;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在各地区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始终不显著。研究结论对降低地区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工资 多样化 专业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钊 张营营 高煜
在分析经济集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双循环"战略的现实背景,基于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在空间效应视角下研究了经济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济集聚与本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呈"倒U"型关系;与邻近地区制造业生产率水平呈"倒U"型关系,与盈利能力呈"U"型关系。同时,经济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利用指数衰减空间权重矩阵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集聚对邻近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分别为450km和550km。本土市场效应、物质资本积累效应、劳动力成本效应是经济集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其中,本土市场效应存在负向作用,物质资本积累效应、劳动力成本效应存在正向作用。本文以空间效应视角为切入点,为理解"双循环"战略下经济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对城市发展和制造业优化升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叶 刘伯凡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我国制造业依旧呈现疲软状态。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破除制造业的发展困境,成为当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城市群"为空间研究范畴,构建了产业协同集聚与制造业生产效率间的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并利用我国22个城市群2003—2011年的相关数据,检验了城市群范围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显示:(1)面向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产生了正向影响;(2)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的改进,是面向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途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丁博 曹希广 邓敏 奚君羊
依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对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16年中国239个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SEM和SAR),并且构建地理邻接与地理距离两种空间权重矩阵,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作用。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可以提升本地区的制造业效率,而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升其邻近地区的制造业效率。各个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提升作用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中部地区的提升作用最小,并且中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安树伟 常瑞祥
本文采用标准差椭圆方法,基于沿海地区113个城市对2003-2014年沿海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关系展开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关系变化看,两者的空间差异呈显著扩大趋势;空间关系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空间分布椭圆不同方位城市的产业发展速度不同;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关系可以分为完全相同、完全相反、南北方向上相同而东西方向上相反三种类型,这种差异的产生既与影响不同行业集聚的因素不同有关,也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性不同有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金滟 宋德勇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利用2003 ̄2005年的中国284个地级单位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特征、专业化和多样化如何促进城市集聚经济以及在经济集聚中的相对贡献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对资金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和交流外部性的细分和扩展可以解释不同类型城市集聚经济的来源;(2)对中国地级市的实证研究表明,现阶段多样化更能促进经济集聚;(3)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促进竞争,加大基础设施和教育投入,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来促进多样化,扩大城市集聚。
关键词:
城市集聚经济 专业化 多样化 外部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邬丽萍 柴陆陆
随着产业组织片段化分解及全球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垂直专业化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东盟作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产能输出及构建自己主导的区域生产网络的重点区域。在综合利用跨境投入产出与国际贸易数据对中国-东盟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进行分行业测度的基础上,运用分行业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东盟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影响因素,发现行业市场结构或市场集中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研发投入与技术投入密集度、产业开放度也是中国-东盟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的重要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城市集聚经济的来源:专业化还是多样化——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产业专业化能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吗?——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共同集聚与污染排放——基于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动态外部性与地区产业增长——基于中国省际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产业聚集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集聚、本地需求规模与地区工资差异——基于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城市韧性与城市出口——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城市电力消费的影响因素——基于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收敛性——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