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12)
- 2023(16446)
- 2022(14120)
- 2021(12985)
- 2020(10769)
- 2019(24486)
- 2018(24172)
- 2017(46896)
- 2016(25127)
- 2015(28218)
- 2014(28308)
- 2013(28259)
- 2012(26503)
- 2011(24314)
- 2010(24474)
- 2009(22524)
- 2008(21760)
- 2007(19225)
- 2006(17236)
- 2005(15598)
- 学科
- 济(124845)
- 经济(124731)
- 管理(69950)
- 业(66314)
- 企(52759)
- 企业(52759)
- 方法(48836)
- 数学(42421)
- 数学方法(42066)
- 中国(33029)
- 地方(31827)
- 农(30284)
- 业经(25828)
- 学(24776)
- 财(24756)
- 农业(20947)
- 制(19727)
- 贸(19605)
- 贸易(19589)
- 易(18810)
- 环境(18208)
- 融(17983)
- 金融(17980)
- 地方经济(17949)
- 银(17538)
- 银行(17496)
- 和(17318)
- 行(16865)
- 理论(16857)
- 技术(16358)
- 机构
- 大学(366956)
- 学院(365390)
- 济(156767)
- 经济(153498)
- 管理(142326)
- 研究(131264)
- 理学(122138)
- 理学院(120729)
- 管理学(118865)
- 管理学院(118205)
- 中国(97936)
- 京(79421)
- 科学(79130)
- 财(69537)
- 所(66605)
- 研究所(60316)
- 中心(58290)
- 农(58221)
- 财经(55218)
- 江(54424)
- 业大(52225)
- 北京(51131)
- 经(50119)
- 范(49772)
- 师范(49330)
- 经济学(47903)
- 院(47703)
- 农业(45126)
- 州(44100)
- 经济学院(42932)
- 基金
- 项目(244838)
- 科学(192993)
- 研究(180516)
- 基金(177336)
- 家(154115)
- 国家(152829)
- 科学基金(131060)
- 社会(114866)
- 社会科(108913)
- 社会科学(108886)
- 省(95166)
- 基金项目(93959)
- 自然(83711)
- 教育(81800)
- 自然科(81708)
- 自然科学(81694)
- 自然科学基金(80231)
- 划(80034)
- 资助(73361)
- 编号(72920)
- 成果(59398)
- 发(56384)
- 重点(55100)
- 部(54108)
- 课题(50972)
- 创(50221)
- 国家社会(47334)
- 创新(46892)
- 教育部(46442)
- 科研(46161)
- 期刊
- 济(181332)
- 经济(181332)
- 研究(115183)
- 中国(73364)
- 学报(55407)
- 管理(53779)
- 农(53045)
- 科学(52269)
- 财(50058)
- 大学(41861)
- 教育(40719)
- 学学(39343)
- 农业(36744)
- 融(35456)
- 金融(35456)
- 技术(32368)
- 经济研究(29587)
- 业经(28345)
- 财经(27590)
- 经(23675)
- 问题(23212)
- 技术经济(19411)
- 图书(18880)
- 业(18766)
- 理论(17963)
- 贸(17540)
- 资源(17180)
- 科技(17023)
- 商业(16866)
- 世界(16709)
共检索到557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浩
交通优势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基于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表明,铁路对其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促进作用明显强于高等级公路;尽管不同交通线路的增长效应存在较大差异,但综合来看,河南省优越的交通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关键词:
交通优势 经济增长 县域经济 实证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晓 胡爱君
县域循环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由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规模及竞争力受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影响较大,本文作者以此为研究视角,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的秦巴山区陕南汉中为研究样本,结合该市目前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采用较为适合的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对2016年汉中市及所属一区十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测评,并得出相应结论。最后,作者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基于特色优势产业下提高汉中市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策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志电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发展壮大河南县域经济对建设中原经济区、推进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阐述了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其次对河南工业发展滞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县域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人均财政收入低、地方政府缺乏对经济和社会的调控能力等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即推进县域城乡统筹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区域经济 发展 河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宝玉 覃成林 阎艳
县域经济发展为其他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分析表明河南县域经济存在农业增长乏力,且波动较大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发展处于低级阶段等几个问题,基于现状问题的分析和区域发展的新区域主义提出了加快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新区域主义 县域经济 问题 对策 河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波
笔者根据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背景,以人口密度、所在地区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产业比重为依据,建立paneldata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河南省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需要提高城镇化率,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壮大市域经济,增强市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加速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闵敏 苗长虹 胡志强 钟佳慧
构建加权地形修正系数的交通优势度模型,对河南省126个县市的交通优势度进行测算。在县域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河南省交通优势度呈现从中心向外围逐渐递减的类圈层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大体表现为从西北到东南逐渐递减的分布特征;(2)河南省交通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中部高边缘低的空间格局,修正后西部山区交通环境被高估的情况有所改善,基于修正后的交通优势度模型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结果更为符合客观事实;(3)各县市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中低度协调耦合型为主,绝大多数县市交通发展超前,交通对经济的正反馈作用尚未充分显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靳文凭 华亮春 王娟娟
根据湖南省交通和经济数据,利用交通优势度模型、综合评价模型和协调性模型,计算2005、2010和2015年湖南省交通优势度、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值、交通与经济协调度、交通与经济相对发展水平,从时序演变和区域比较两方面加以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2005—2015年湖南省县域交通优势度逐渐提高,呈现以长株潭核心区为中心向外递减的空间格局;②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长株潭核心区及各市州的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区域差异基本保持稳定;③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逐渐提高,中东部城区比西部山区协调性好,区域差异逐渐缩小;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2015年全部市县交通超前于经济发展,但交通相对经济的超前度日趋合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逐渐增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莉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着力发展工业,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点,同时县域工业的发展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抓住重点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飞跃。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占仓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1.1科教兴国是国外已经成功的加速经济发展的经验纵观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过程,目前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是走科教兴国之路迅速强盛起来的。老牌工业化国家英国,早在17世纪就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政府鼓励科教工作者从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安晓明
总体来说,河南县域经济的发展,农业占据重要地位,产业呈集聚式发展,非公经济发展迅猛,同时产业脆弱性比较明显,亟待转型发展。转型发展面临的困难,主要是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融资困难且风险高,科技创新要素不足,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等。加快河南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可以从打破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科技创新要素集聚,着力优化县域营商环境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河南 县域经济 转型 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新 相丽君
文章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07"的数据(2006年数据)进行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经济发展水平分列第一、二位;由于受到政策的倾斜,西藏的综合得分排名第九;贵州的指标数据表明,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贵州享受了大量财政支持,而是财政支持不足,证了国家统计局课题组(2007)关于国家预算内资金对西部地区支持相对不够的结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实证分析 平衡发展 综合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谷鹏 支玲 郭小年 臧良震
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和云南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建立了云南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依据云南省近11年的数据和2011年西部12个省份的指标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分析出云南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在西部地区的地位,并从林业资源循环利用、林业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分阶段评述了云南省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分析了目前云南省林业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林业循环经济 评价 主成分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扬乐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十分显著,总体上,具有明显的从东向西递减和随海拔递减的趋势。为定量研究,论文选取了人均GDP、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城镇化水平等8项指标,采用量图分析法,将全省88个县级行政区分为先进、中等、落后三种类型,其中望城等30个县属先进类型,华容等24个县属中等类型,新化等34个县属落后类型。从现实贫困县数量和覆盖面来看,今后湖南省的扶贫重点地区为张家界、邵阳、湘西和怀化。
关键词:
湖南省 县域经济 贫困县 扶贫重点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张超锋 张斌儒
为了能够比较科学地评价我国各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6个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将影响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因素归纳为三个因子,分别为收入因子、资本投入因子和对外开放度因子。实证结果表明,中东西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极为不平衡的格局,今后要在投资力度和产业结构调整上更加注重向中西部倾斜。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就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扩大内需,提高经济运营效率,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
因子分析 评价指标 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友良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建设现代农业与发展县域经济的关系,对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为现代农业拓展市场的发展空间,提供技术装备与资金支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培育并吸引优秀农业人才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实践证明,县域经济的强弱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立足于县域。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现代农业 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