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0)
2023(8747)
2022(7373)
2021(6733)
2020(5594)
2019(12318)
2018(12196)
2017(23219)
2016(12632)
2015(13820)
2014(13328)
2013(12790)
2012(11420)
2011(10398)
2010(10519)
2009(9967)
2008(9604)
2007(8471)
2006(7627)
2005(6873)
作者
(33260)
(27635)
(27380)
(26244)
(17711)
(13163)
(12466)
(10523)
(10436)
(10084)
(9197)
(9091)
(8734)
(8660)
(8597)
(8527)
(8315)
(8163)
(8138)
(7842)
(6851)
(6827)
(6720)
(6365)
(6284)
(6219)
(6172)
(6108)
(5441)
(5358)
学科
(46913)
经济(46877)
管理(37766)
(35485)
(29730)
企业(29730)
方法(17571)
数学(15262)
(15050)
数学方法(14971)
中国(13583)
(12942)
地方(11680)
(11652)
贸易(11646)
(11369)
业经(11234)
(11029)
(9773)
农业(9438)
(8372)
银行(8360)
(8066)
理论(7810)
(7762)
(7666)
金融(7665)
(7637)
财务(7598)
财务管理(7586)
机构
学院(169651)
大学(163891)
(70639)
经济(69079)
管理(65385)
研究(56178)
理学(55695)
理学院(55158)
管理学(54258)
管理学院(53931)
中国(43861)
(34406)
(33017)
科学(31955)
(27317)
(26446)
财经(26348)
中心(26151)
(24711)
研究所(24251)
(23782)
(21965)
业大(21853)
师范(21796)
(21181)
经济学(20764)
北京(20628)
(20599)
农业(19255)
财经大学(19246)
基金
项目(108882)
科学(86420)
研究(83472)
基金(77880)
(66423)
国家(65878)
科学基金(57235)
社会(52802)
社会科(50138)
社会科学(50128)
(44181)
基金项目(39748)
教育(39077)
(36486)
自然(35719)
编号(35466)
自然科(34917)
自然科学(34910)
自然科学基金(34264)
资助(32407)
成果(29027)
课题(25412)
(24749)
重点(24639)
(23733)
(23293)
创新(21723)
项目编号(21653)
(21571)
(21397)
期刊
(82599)
经济(82599)
研究(52290)
中国(33978)
管理(26246)
(25960)
(23781)
科学(21075)
学报(20666)
教育(20413)
(20048)
金融(20048)
农业(16229)
大学(16212)
技术(15522)
学学(15285)
业经(15209)
经济研究(14085)
财经(12425)
(10699)
(10184)
问题(9928)
国际(9237)
商业(8641)
现代(8304)
(8203)
(7935)
论坛(7935)
技术经济(7809)
理论(7646)
共检索到261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飞  王红蕾  
由于顾客往往具有不同交货期的期望,从而导致线上与线下渠道冲突加剧,同时也为其进行合作提供了基础。因此针对该问题,以一个开辟线上渠道的制造商和一个线下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考虑交货期差异下二者合作时的利润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首先采用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制造商开辟的线上渠道与线下零售商订货纳什均衡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并探讨了二者均衡订货量与交货期差异率的关系;其次,证明了仅仅采用批发价格与服务费用契约无法协调制造商与线下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进一步优化设计了两部定价协调机制,并实现二者的双赢。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纳什均衡的存在性以及订货均衡与交货期差异率的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郭西蕊  孙朝苑  
同城快递的发展使得下游代理商采用以便捷运输代替库存的方式来减少订货量,这使上游服务集成商的订货预测失真并导致缺货,形成现实中的"逆向牛鞭效应"。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以一个两阶段的备件服务供应链系统为背景,引入惩罚系数α和激励系数β,并考虑备件生命周期末期带来的价值损失,研究了引入奖惩机制前后的订货决策问题。研究结论采用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仿真分析,证明了引入惩罚奖励机制将有效地缓解"逆向牛鞭效应"并优化其相关收益。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盼  熊中楷  晏伟  
为了研究考虑网络渠道交货期时零售商的双渠道策略,在双寡头市场中运用Hotelling模型求得了零售商在不同渠道策略下的均衡解,分析了零售商开通网络渠道的条件以及市场均衡时的渠道结构,同时讨论了网络渠道的开通对零售商定价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网络直销交货期成本系数较大时,零售商最优策略是都不开通网络渠道,当网络直销交货期成本系数较小时,最优策略是只有一个零售商开通网络渠道;与都不开通网络渠道相比,一个零售商开通网络渠道会使市场价格提高,两个零售商都开通网络渠道时会使市场价格降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瑾  张金星  
本文基于交货期敏感视角,构建多渠道流通供应链模型,检验在同价、异价两种策略下流通供应链定价的最优策略。结果表明:零售商最优售价策略会受到消费者交货期敏感程度的影响。交货期敏感会影响流通供应链定价最优策略,对制造商更为有利。在考虑交货期敏感的基础上,异价策略比同价策略更有助于零售商实现利润最大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涛  张世斌  
随着经济的发展,移动互联网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促进了商家服务水平的改进与物流配送技术的发展。同时消费者对购买渠道的选择倾向由单一的传统零售渠道转向网络在线渠道直至线上线下的体验消费。基于此,本文在单一制造商与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两级双渠道供应链系统中,建立了基于价格与交货期敏感的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需求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商在线渠道价格会随着交货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如果因交货时间增加而导致销售需求损失时,则总的最佳交货时间将减少。最后为保证各渠道的正向需求,本文给出了线上线下双渠道供应链产品渠道偏好的范围。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叶飞  文莉  
如何协调双分销渠道冲突问题已成为近年来供应链管理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着重考虑一类制造商生产能力有限且需求受价格影响的双分销渠道供应链订货决策问题。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建立了两类供应链决策模型:(1)以制造商为主方,零售商为从方的Stackelberg主从对策双分销渠道订货决策模型;(2)制造商与零售商合作情形下的双分销渠道集中决策模型,并分别证明了最优的存在性。另外,还利用遗传算法对两类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数值分析得到一些重要的管理启示。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强  汪传旭  
在快速反应系统下,要求零售商可以最大化满足市场的需求。本文考虑零售商存在2种订货方式,即线上订货和线下订货并假设线下订货可以立即送达;分别建立了这2种方式下的利润模型。分析了双渠道订货模式下零售商可以满足市场最大化需求但是会使自身利润降低,并通过需求更新模式分析研究了单渠道和双渠道订货模式的选择问题来实现零售商的利润最大化。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丁雪峰  贾梦  魏芳芳  
研究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的订货策略。为了比较分析,首先对供应商和零售商均为风险中性条件下的供应链订货策略进行分析,然后考虑零售商的缺货规避偏好,引入缺货惩罚系数,对此条件下供应链订货策略进行总结,最后运用供应链回购契约达成供应链协调。为了更直观的分析,做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缺货惩罚系数越大,供应链整体利润越大,且回购契约能够使此条件下的供应链达成协调。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道致  薛洋  
在云制造背景下,研究产能分享平台定价对象不同时的交货期监管和定价策略,构建和分析基于双边市场定价理论的两阶段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平台适当增加对产能供应方交货期要求有利于提高其利润;平台仅向产能需求方定价时采取收费策略,但向双边用户定价时,平台采取收费还是补贴策略需考虑用户交叉网络外部性和平台匹配能力之间的关系;平台对产能供应方的交货期要求不总随产能需求方对监管敏感性的增加而提高,而是受各因素相互作用影响。平台向双边用户定价能获得较高利润,但在不同发展阶段要综合考虑定价方式对用户规模的影响。研究为产能分享平台运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管理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方叶祥  钱庆  王洪冬  樊树海  
当前生产系统的风险协调控制研究总体上趋于定性化,缺乏参数化研究等,不适应未来智能生产需求。为此本文开展生产系统风险协调控制研究,提出了生产系统风险预警阈值函数,并由此提出了一种生产系统风险协调方法。首先利用系统分解的思想对生产系统风险进行纵向、横向分解,以车间、工序为生产系统风险被协调单位;以交货期和质量风险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品质量和交货期风险模型评价风险,可以得到各单位的实际风险水平,若其实际风险水平小于风险阈值,采取风险维持应对措施,否则采取风险降低应对措施;以协调成本为约束,构建生产系统风险协调多目标协调模型,然后利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协调模型求解,得到各单位风险水平/成本的最优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生产系统风险自适应协调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倪钢  张毕西  于秀丽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复杂化、苛刻化。重点研究了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企业的物流水平,准确的预测交货期,从而更好的为消费者服务,适应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对于物流企业具有现实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覃艳华  曹细玉  徐兆丰  张杰芳  
控制碳排放是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碳排放配额约束将企业的生产运作产生重要影响.考虑一个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研究不同碳排放配额约束(只有零售商碳排放配额约束、只有制造商碳排放配额约束、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有碳排放配额约束)下基于数量折扣契约的供应链订货策略及协调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碳排放配额约束下,供应链通过利用数量折扣契约能够实现协调;当只有给予零售商碳排放配额、只有给予制造商碳排放配额、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给予碳排放配额时,在碳排放配额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碳排放配额下订货量直接决定供应链的最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何燕  徐和  马士华  
在顾客对产品的交货期敏感及敏感度信息私有的背景下,研究一个拥有网络零售平台电子零售商的一个产品渠道决策——自营(又称自主销售)或开放平台(又称外租平台给制造商直销)。求解了电子零售商自营时差别定价和统一定价策略下的最优激励策略(价格与交货期的设定),并分析了开放平台时收益分享比例对制造商定价及交货期策略的影响。通过比较自营和开放平台时电子零售商的最大收益,给出电子零售商最优的渠道决策流程图。研究结果表明,当产品采购成本高时,电子零售商将采取自营;当采购成本低且收益分享比例低时,电子零售商将开放平台。最后,借助数值实验分析了顾客类型和私有的延迟成本率对渠道决策的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文龙  张毕西  
承诺交货期过晚,没有时间优势,容易丢失订单;承诺交货期过早,企业超负荷生产,增加生产成本,可能出现亏损。针对基于订单式生产(MTO)的中小制造企业的客户订单交货期预报问题,综合考虑价格、订单需求量、提前完工和延期交货损失、加班、外协和损耗率因素等对任务完工期的影响,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订单任务交货期决策模型,并运用Matlab编程和计算工具对实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模型对MTO生产企业交货期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