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17)
2023(5825)
2022(4755)
2021(4176)
2020(3405)
2019(7483)
2018(7288)
2017(12836)
2016(7220)
2015(7906)
2014(8032)
2013(7479)
2012(6761)
2011(6248)
2010(6200)
2009(5527)
2008(5369)
2007(4991)
2006(4258)
2005(3745)
作者
(23638)
(19799)
(19345)
(18673)
(12197)
(9256)
(8719)
(7711)
(7489)
(6947)
(6619)
(6583)
(6378)
(6376)
(6324)
(5909)
(5906)
(5838)
(5669)
(5470)
(4982)
(4969)
(4915)
(4650)
(4551)
(4379)
(4312)
(4214)
(4135)
(4096)
学科
(25955)
经济(25919)
管理(18741)
(15454)
(12233)
企业(12233)
方法(10063)
数学(8723)
数学方法(8580)
中国(7939)
(7772)
(7509)
(7032)
(6909)
(6299)
业经(6277)
地方(5948)
理论(5428)
农业(4981)
(4935)
银行(4907)
(4871)
金融(4864)
(4763)
环境(4660)
(4007)
贸易(4004)
技术(3947)
体制(3931)
教育(3899)
机构
学院(102206)
大学(100745)
研究(38585)
(36949)
经济(36034)
管理(34104)
理学(29336)
理学院(28962)
管理学(28204)
管理学院(28029)
中国(27521)
科学(26675)
(25093)
(21948)
(20755)
农业(20148)
业大(19527)
研究所(19270)
(18000)
中心(17271)
(16094)
(14285)
财经(14102)
技术(13803)
(13766)
(13433)
北京(13388)
师范(13148)
农业大学(12946)
(12869)
基金
项目(74511)
科学(57139)
基金(52430)
研究(50886)
(48888)
国家(48507)
科学基金(39684)
社会(30990)
(30819)
社会科(29363)
社会科学(29354)
基金项目(27324)
自然(26513)
(26261)
自然科(25893)
自然科学(25882)
自然科学基金(25376)
教育(23548)
资助(21040)
编号(19740)
重点(17859)
(16434)
成果(15919)
计划(15880)
(15538)
(15331)
课题(15255)
创新(14617)
科技(14521)
科研(14505)
期刊
(40034)
经济(40034)
研究(27979)
学报(24222)
中国(23236)
(22822)
科学(18646)
大学(17093)
学学(16459)
农业(15359)
(13842)
教育(13113)
管理(12784)
技术(9175)
(8467)
(8008)
金融(8008)
业大(7224)
经济研究(7192)
业经(7094)
财经(6819)
(6300)
农业大学(5984)
(5965)
科技(5717)
统计(5280)
问题(5105)
林业(4935)
(4811)
职业(4715)
共检索到151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培岭  张富仓  贾运岗  
【目的】研究交替隔沟灌溉棉花群体生理指标、生物量、产量的水氮耦合效应。【方法】本试验采用交替隔沟灌溉方式进行大田小区试验,施氮量和灌水量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分析棉花群体生理指标在不同水、氮组合下(灌水量:37.48—218.52mm;施氮量:56.2—134.2kg·hm-2)的变化规律。【结果】棉花叶片光合势(LAD)、作物生长率(CGR)、群体净同化率(NAR)、叶面积指数(LAI)、产量、生物量的水、氮单因子效应表明,施氮量56.2—122.8kg·hm-2时,各群体生理指标、产量、生物量与施氮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施氮量122.8—134.2kg·hm-2时,LAD、CGR与施氮量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小刚  张富仓  田育丰  
【目的】研究交替隔沟灌溉条件下作物根区土壤水氮迁移和累积。【方法】利用小区试验,对供试玉米采取不同的水分和氮素处理,测定交替隔沟灌溉条件下玉米根区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水分的变化。【结果】施氮后沟中硝态氮含量增长很快,大多集中在地表下0~30cm处。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层土壤水分携带氮素养分下渗,造成下层土壤硝态氮含量的上升。收获时低水高氮处理的整个剖面上硝态氮的累积量最大,是高水高氮处理的1.2倍,低水低氮处理的是高水低氮的1.27倍。施氮后表层0~30cm土壤铵态氮含量和累积量达到高峰,30cm以下变化不明显。收获时各处理的铵态氮在剖面上的分布和累积基本相同。高水处理的土壤水分累积量明显大于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宗锁  康绍忠  石培泽  潘英华  何立绩  
于 1 997~ 1 998年在甘肃民勤干旱沙漠绿州区采用隔沟交替灌溉方式 ,研究了 CRAI在大田条件下玉米生长、根系分布和对产量的影响及其节水效应。结果表明 ,隔沟交替灌溉后灌溉用水效率明显增加 ,可由常规灌水的 2 .6~ 2 .7kg/ m3提高到 4kg/ m3以上 ,总用水效率可达2 .98kg/ m3以上 ,两年试验籽粒产量保持 80 0 0 kg/ ha以上高产水平的同时 ,灌溉用水量可由32 50 m3/ ha降至 1 575m3/ ha,节水 33.3%以上而不引起产量下降 ;隔行交替灌水每次干湿交替可刺激根系生长 ,明显提高根密度 ,并在土壤中均匀分布 ;部分根区干燥形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自常  李鸿伟  陈婷婷  王学明  王志琴  杨建昌  
【目的】探讨协同提高产量和稻米品质的灌溉技术。【方法】以扬稻6号(籼稻)和扬粳4038(粳稻)为材料,自移栽至成熟设置畦沟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水势达到-15 kPa再灌水)处理,以农民习惯灌溉为对照,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产量与品质的形成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畦沟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提高了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叶片光合速率、根系氧化力、根系中吲哚-3-乙酸和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畦沟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的产量较农民习惯灌溉增加了6.16%—11.6%。畦沟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还显著提高了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清蛋白、谷蛋白以及稻米淀粉黏滞谱(RVA)的最高黏度和崩解值,降低了垩白米率、垩白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培岭  张富仓  贾运岗  
【目的】研究施肥量和灌水量对不同滴灌模式棉花产量、氮素利用效率(NUE)、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水氮耦合效应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1带4行、2带4行、2带6行3种滴灌模式,灌水量和施氮量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大田小区棉花膜下滴灌试验。【结果】棉花产量的水氮耦合效应:灌水量和施氮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1带4行为灌水量>施氮量,2带4行和2带6行为施氮量>灌水量。在灌水量65.1~284.9mm的范围内,3种滴灌模式棉花产量与灌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棉花产量与施肥量,1带4行施氮量16.2~94.2kg·hm-2呈显著的正相关,2带4行在施氮量为16.2~69.0kg·hm-2呈负相关,施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绍元  黄冠华  王凤新  王广兴  吴海卿  刘祖贵  
对滴灌条件下夏棉水肥耦合效应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根据夏棉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特征和土壤水分状况,可分别采用滴灌和畦灌方式,比常规棉田畦灌节水23.3%~28.7%;对于中等肥力的棉田,在每hm2施纯氛300kg的范围内,随施肥量增加皮棉产量呈增加的趋势,在每hm2施纯氮150~225kg区间内,其产量增加较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潘丽萍  李彦  唐立松  
【目的】探讨局部根区不同灌溉模式对棉花主要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盆栽棉花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根交替灌溉(APRI)、分根固定灌溉(FPRI)和常规灌溉(CK)下,棉花的生长、光合产物分配及相关生理响应。【结果】当灌溉量减少50%时,APRI处理的总生物量仅比CK降低10%左右,而FPRI则降低23%。不同处理的根系总量虽无差别,但APRI和CK处理的吸收根干重明显高于FPRI;APRI的根系分布与CK基本一致,FPRI处理未灌溉一侧的吸收根数量则显著低于灌溉一侧。分根灌溉条件下,棉株的叶片与木质部汁液ABA浓度大幅增加,调控气孔运动,减少蒸腾耗水。【结论】分根交替灌水能刺激棉株吸收根生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振华  蔡焕杰  
通过系统的田间试验 ,确定膜上灌条件下棉花调亏灌溉施加水分胁迫的适宜时期和土壤水分亏缺限值。各处理棉花的耗水量及产量实测结果表明 ,蕾期适度的水分亏缺处理较对照丰水处理全生育期节水11.83% ,皮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 2 2 .83%和 39.2 6 % ,调亏灌溉对棉花具有显著的节水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武雪萍  郑妍  王小彬  赵全胜  胡育骄  蔡典雄  庄严  张国明  白洋  左余宝  
采用不同盐分含量的海冰水进行棉花灌溉试验,结果表明:①经过1年3次灌溉和降雨淋洗作用,海冰水盐分含量为1g/L、3g/L和5g/L的灌溉处理,土壤均表现为明显的脱盐效果,在0~20cm表层土壤脱盐率随海冰水盐分含量升高而降低,脱盐率最高为1g/L处理,达到57.22%,分别高于3g/L和5g/L处理3.28%和18.34%;而盐分含量为7g/L和9g/L的灌溉处理0~80cm土壤各层次表现为积盐,以60~80cm积盐最为严重。②各处理以1g/L和3g/L海冰水灌溉棉花果枝数、单颗棉桃重和产量最高,随灌溉水盐分含量增加产量呈递减的趋势,9g/L海冰水灌溉3次的处理与无灌溉相比出现显著减产,减产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树鹏  刘洋  简超群  徐云姬  张伟杨  王志琴  杨建昌  
干湿交替灌溉作为一项重要的节水灌溉技术,对水稻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和稻米品质都具有重要影响,且这种影响的正负效应主要由土壤落干的程度决定。本文从稻田土壤理化与生物学性状、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特性以及地上部农艺性状与生理特性等方面综述了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和稻米品质的作用机制,同时简述了干湿交替灌溉与氮肥互作对水稻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和稻米品质的影响;提出了研究存在土壤落干程度监测标准不统一、调控机制阐明不深入等问题,建议今后利用多组学技术解析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茎蘖成穗率的调控机制并基于籽粒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开展干湿交替灌溉、氮肥施用等栽培措施对稻米品质形成的调控机制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鹏飞  朱鹏  张强  张泽  田敏  吕新  
为研究冠层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在棉花重要生育时期估算棉花产量的可行性,使用greeNSeeker分别对不同灌水施肥条件下棉花光谱反射率Ndvi值进行测定优化,建立Ndvi值与产量关系数学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不同水氮组合随着生育期的推移棉花冠层Ndvi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呈"低-高-低"的变化规律;选取在棉花出苗后80、105和140d冠层Ndvi值分别与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冠层Ndvi值与产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2=0.376 0,0.093 4,0.363 9。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静   王振华   刘健   马占利   温越  
【目的】探究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热环境和棉花生长对灌溉水温与施氮量的响应机理,旨在确定北疆滴灌棉花合理的灌溉水温和施氮量。【方法】以新陆早42号棉花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灌溉水温:15℃(T0)、20℃(T1)、25℃(T2)和30℃(T3);3个施氮水平:250 kg·hm~(-2)(F1)、300 kg·hm~(-2)(F2)和350 kg·hm~(-2)(F3),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析不同灌溉水温条件下施氮量对棉田土壤水热环境、棉花生长、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常规灌溉水温与低氮处理降低土壤温度,抑制棉花生长,单株铃数降低并导致籽棉产量下降。适宜的灌溉水温和施氮量可以改善土壤水热环境,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提高籽棉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与15℃常规灌溉水温相比,增温灌溉显著提高了土壤温度0.58—3.30℃,土壤储水量降低1.2%—7.2%,土壤呼吸速率显著提高5.7%—28.0%;随灌溉水温升高,棉花株高、叶面积指数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先增高后降低,在灌溉水温为25℃时达最大。随施氮量增加,土壤储水量降低3.3%—6.7%,土壤呼吸速率显著提高3.6%—9.5%,棉花株高增加3.2%—4.9%,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5.8%—11.0%,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1.2%—2.2%,均在施氮量为350 kg·hm~(-2)时达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及籽棉产量随灌溉水温升高均先增加后减少,随施氮量增加分别表现为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通径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对籽棉产量直接作用最大,而施氮量通过促进棉花生长对籽棉产量间接作用最大。籽棉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均在T2F2处理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 652.3 kg·hm~(-2)、1.17 kg·m~(-3),且T2F2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22.17 kg·kg~(-1))显著大于T2F3处理(18.80 kg·kg~(-1))。【结论】综合考虑灌溉水温与施氮量对土壤温度,土壤呼吸速率,棉花生长、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推荐北疆棉区适宜灌溉水温为25℃,施氮量为300 kg·hm~(-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石小虎  曹红霞  杜太生  牛云慧  王雪梅  
【目的】研究膜下沟灌水氮耦合对温室番茄根系分布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获得较优的灌溉施氮模式。【方法】2011-09-2012-02在甘肃石羊河流域,以番茄品种"保罗塔"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1 485,2 080m3/hm2 2个灌水水平和225,410和630kg/hm2 3个施氮水平,进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6个处理,研究膜下沟灌水氮耦合对番茄根系分布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温室番茄根系主要集中在60cm以上的土层,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根长密度呈指数下降;施氮过低或过高均可以导致番茄根系长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减小。在施氮量较低(225~410kg/hm2)时,随着灌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同朝  李小艳  杜园园  李仟  白如轩  关小康  
为了给夏玉米有效灌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根区实施交替补灌对农田蒸散、夏玉米产量形成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共设9个处理:拔节期和抽穗期充分供水(T1N1)、拔节期充分供水+抽穗期中度水分亏缺(T1N2)、拔节期充分供水+抽穗期重度水分亏缺(T1N3)、拔节期中度水分亏缺+抽穗期充分供水(T2N1)、拔节期中度水分亏缺+抽穗期中度水分亏缺(T2N2)、拔节期中度水分亏缺+抽穗期重度水分亏缺(T2N3)、拔节期重度水分亏缺+抽穗期充分供水(T3N1)、拔节期重度水分亏缺+抽穗期中度水分亏缺(T3N2)、拔节期重度水分亏缺+抽穗期重度水分亏缺(T3N3)。结果表明:各处理在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荣旗  刘俊芳  江延龄  赵连元  
对8个陆地棉(G.hirsutumL.)杂种及其亲本的四种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这些指标与杂种产量优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幼芽匀浆互补法对F1皮棉超亲优势、中亲优势的预测相符率分别为87.5%和75.0%;杂种萌动种子ATP含量普遍高于双亲平均值。超亲优势、中亲优势与杂种ATP含量及双亲ATP含量的平均值均呈正相关,且中亲优势与杂种ATP含量相关显著(r=0.7188,P<0.05);杂种产量优势与盛蕾期、盛花期的叶绿素a含量及双亲叶绿素a含量的平均值无规律性相关,但蕾期杂种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双亲,而花期则不表现出此规律性;杂种种子全磷含量普遍高于双亲平均值。超亲优势与杂种全磷含量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