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44)
2023(12374)
2022(10365)
2021(9232)
2020(7616)
2019(17019)
2018(16169)
2017(30700)
2016(15924)
2015(17343)
2014(16958)
2013(16765)
2012(15432)
2011(14116)
2010(13997)
2009(12978)
2008(12394)
2007(10948)
2006(9867)
2005(8802)
作者
(48690)
(40837)
(40775)
(38550)
(25809)
(19517)
(18299)
(15865)
(15639)
(14172)
(13926)
(13500)
(13052)
(12669)
(12616)
(12526)
(12112)
(11907)
(11860)
(11699)
(10125)
(9937)
(9772)
(9371)
(9232)
(8932)
(8794)
(8477)
(8245)
(7965)
学科
(88589)
经济(88509)
管理(49023)
(44417)
(36471)
企业(36471)
方法(34319)
数学(30524)
数学方法(30360)
(18656)
地方(18351)
中国(18325)
(17783)
(17714)
业经(16765)
(13827)
贸易(13816)
(13359)
(13068)
地方经济(12745)
环境(12731)
(12381)
金融(12381)
农业(12010)
(11456)
银行(11408)
(11267)
财务(11259)
财务管理(11244)
(10945)
机构
大学(244400)
学院(241453)
(113264)
经济(111469)
管理(93865)
研究(82978)
理学(81944)
理学院(81090)
管理学(79873)
管理学院(79448)
中国(62699)
科学(48978)
(48502)
(48348)
(42990)
(41310)
财经(40091)
中心(37735)
研究所(37635)
业大(37462)
经济学(36934)
(36738)
农业(34165)
(33761)
经济学院(33220)
财经大学(30183)
北京(29663)
(28910)
(28891)
师范(28381)
基金
项目(165776)
科学(131892)
基金(125171)
研究(114561)
(110932)
国家(110067)
科学基金(94979)
社会(78722)
社会科(74963)
社会科学(74943)
基金项目(66756)
(62967)
自然(62002)
自然科(60684)
自然科学(60665)
自然科学基金(59677)
(52957)
教育(52391)
资助(49626)
编号(41796)
重点(37439)
(37125)
(35518)
(34847)
国家社会(34188)
创新(32689)
教育部(32426)
成果(32249)
科研(31923)
大学(31811)
期刊
(123017)
经济(123017)
研究(70537)
学报(41399)
中国(40946)
(37035)
科学(36971)
管理(36950)
(36688)
大学(31021)
学学(29904)
农业(24718)
(23528)
金融(23528)
经济研究(22138)
财经(21816)
技术(19809)
(18959)
业经(18277)
教育(15987)
问题(15878)
技术经济(13545)
(12999)
(12622)
商业(12491)
统计(11341)
世界(11252)
国际(10980)
(10970)
(10652)
共检索到349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姜超  唐方方  
本文通过理论和经济学实验方法证明,市场机制本身不能保证资源配置效率,行为因素会对市场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如果高保留价格的买者和低成本的卖者根据市场行情确定最优报价的能力或意愿较其他交易者更弱,市场效率将会受损。中国市场中既有由于激励机制完善、在市场中锱铢必较的交易者,例如私营企业,又存在激励体制不健全、领导和员工均不愿为扩大企业利润工作的企业,例如一些改制不成功的国有企业。本研究表明中国市场效率可能因交易者行为因素受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范进  赵定涛  洪进  
消费模式对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加强消费行为的引导和管制,构建低碳消费模式已经成为一个亟待突破的重大课题。为了将消费因素纳入减排框架,本文基于总量管制和交易机制(Cap-and-Trade Rules)构建了消费排放权交易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规范的实验经济学方法分析了消费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均衡问题,以及均衡状态下的消费者选择行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消费排放权的交易价格会收敛于理论竞争均衡价格,即临界碳价;消费排放权交易能够激励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有利于创造低碳需求,构建低碳消费模式。基于这些研究结论,文章给出启示性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志勇  
实验经济学对于市场效率和市场结构的研究最早在1948年由Chamberline开创。经济学家经过大量实验发现,不但市场前提假设关系到市场均衡结果及效率,交易制度也会对均衡产生重大影响。并且,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市场结构也有可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本文对实验经济学关于市场结构及市场效率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与综述,并重点阐述其对完全竞争市场的研究,以揭示交易制度及市场前提对市场效率的综合影响。本文得到的结论显示:即使没有达到完全竞争市场的严格假设,也可能达到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状态,因而达到最优的配置效率。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玉珍  
以行为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调研、访谈河南省城市近郊、城市远郊共996户农户,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微观层面宅基地禀赋效应、农户个体特征、农户认知的锚定心理、农户的现状偏见、未来状态的不确定性厌恶以及群体社会性特征对闲置宅基地退出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年龄负向影响宅基地退出,农户兼业程度、受教育程度正向影响宅基地退出;禀赋效应抬高农户宅基地主观估价,负向影响宅基地退出;农户的现状偏见、不确定性厌恶、关注负面事件的锚定心理负向影响宅基地退出。群体内从众、示范、攀比效应以及利他、互惠行为双向影响宅基地退出。针对研究结果,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应进行政策引导与解读,消除不同主体认知偏差。注重宅基地退出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整理、农民安置、就业、子女教育、社保及落户政策的衔接,解决宅基地退出后的连带问题。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夏巍巍  金祥荣  
宗教对经济的影响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宗教通过价值观和信仰团体对经济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经济。作者针对宗教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从宗教虔诚度测量方法的角度,对现有的文献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比较分析,讨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宗教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新的工具和分析视角。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夏巍巍  金祥荣  
宗教对经济的影响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宗教通过价值观和信仰团体对经济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经济。作者针对宗教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从宗教虔诚度测量方法的角度,对现有的文献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比较分析,讨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宗教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新的工具和分析视角。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金煜  梁捷  
本文是对实验经济学的综述。首先本文回顾了实验经济学早期的思想 ,指出了它的三种思想来源。随后 ,本文就沿着这三种思想潮流 ,分别讨论了实验经济学在个人决策理论 ,在市场理论 (拍卖理论 )以及在博弈论 (特别是讨价还价理论 )方面的发展。此外 ,本文还论述了实验经济学的方法论 ,通过对比实验经济学的结论与主流经济学的结论 ,我们描述了实验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挑战与修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翔  
本文从理论角度对不同信息结构下的市场定价效率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设置13组不同信息结构的实验来验证信息对称是否是市场有效定价的充分或必要条件,私有信息的不同含量是否会对市场定价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理论上,定价效率最优并不在信息完全对称的市场信息结构下出现,而是当私有信息拥有者的占比达到一定比例时出现。也就是说,理论上私有信息在市场中是具备一定的定价效率的,定价效率的高低与非私有信息拥有者的占比、对交易信息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等因素有关。在本文的实验中,表现为随着市场中私有信息拥有者占比的增加,市场定价效率先是提高,当达到一定极值后,信息效率又会逐渐降低,即形成一个倒U型波状走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彬  
长期以来,经济学就被广泛地认为是一门非实验的科学。似乎经济学研究只能借助于对真实经济生活的观察,而与可控的实验室实验无关。同时许多经济学家也认识到,把人看作是受利己心趋动的、有完全的理性决策能力的同质经济人的这种理论假设,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那艺  贺京同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及其对新古典理论的内涵拓展是西方经济学近几十年来的重要演进特征。二者由于具有相似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经常被相提并论甚至混同。但回顾二者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们尽管在研究起点上相似,但在理论与政策归宿上各异。其中,实验经济学主要在市场层面上检验交易结果与新古典理性模型是否一致,以及如何渐趋一致,所以理论上仍接受理性模型对市场均衡的表述方式,政策上提倡围绕交易机制进行市场设计以促进有效均衡的实现;与之相对,行为经济学主要在个体层面上检验选择行为与新古典理性模型是否一致,以及为何不一致,所以理论上强调基于心理学等自然科学证据来构建更符合现实的个体描述性模型,政策上提出应针对个体决策情境实施"助推技术"以提升市场设计的有效性。这些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西方经济学近几十年的演进趋势与分野,为我国当前的经济问题研究及经济理论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易宪容  
一、引言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色列藉心理学家卡尼曼(DanielKahneman)教授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家史密斯(Vernon L.Smith)教授,以表彰他们分别“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有效地结合,从而解释了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判断与决策”和“发展了一整套实验研究方法,尤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兵军  欧阳令南  
丹尼尔·卡纳曼和弗农·史密斯由于在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而荣获了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两门边缘学科在国外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 ,但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却是甚少。本文就结合卡纳曼和史密斯的研究成果 ,对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进行综合介绍并作出相应的评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振  
行为经济学对人性中情感性和非理性因素的分析和肯定,为实现广告的有效诉求提供了有益启示。行为经济学关于人具有"有限理性"的基本判断,促进了广告研究者对广告信息加工过程的理解;框架效应的存在,提示广告诉求要注意信息展示的技巧;心理账户理论展示了金钱的"非替代性",提示广告诉求应顺应或引导消费者的心理账户设置;禀赋效应的普遍存在,提示广告在诉求弃旧换新时要关注消费者的心理成本;稀缺效应揭示了稀缺性对消费心态和消费行为的影响,提醒广告人要区别对待富裕消费者和贫穷消费者;助推强调以低成本方式引导和优化决策,对其的借鉴有助于提升公益广告的说服效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静然  
会计准则在追寻高质量的进程中,不断地发生变迁演化,因此,会计准则的"高效"状态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文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运用动态研究问题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会计准则变迁主要因素,认为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形势之下,会计准则制定的焦点更加集中于会计准则系统中的自组织力量;在全球市场中,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必须考虑具有通约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