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25)
2023(8409)
2022(7381)
2021(6743)
2020(5961)
2019(14392)
2018(13767)
2017(27398)
2016(14680)
2015(16670)
2014(16726)
2013(17000)
2012(15880)
2011(14458)
2010(14694)
2009(13842)
2008(14212)
2007(12902)
2006(11182)
2005(10263)
作者
(43725)
(36842)
(36793)
(35267)
(23470)
(17713)
(16875)
(14218)
(13847)
(13033)
(12407)
(12289)
(11701)
(11635)
(11620)
(11546)
(11009)
(10826)
(10767)
(10593)
(9131)
(9112)
(9099)
(8469)
(8398)
(8382)
(8094)
(7999)
(7511)
(7284)
学科
(71184)
经济(71127)
(42782)
管理(42533)
方法(35446)
(34189)
企业(34189)
数学(31915)
数学方法(31634)
(18424)
(18018)
中国(16879)
(13371)
(13135)
贸易(13128)
(12773)
业经(12730)
(12701)
地方(12073)
(11737)
财务(11713)
财务管理(11691)
农业(11528)
(11496)
金融(11494)
企业财务(11141)
(10965)
银行(10938)
(10414)
理论(9483)
机构
大学(224132)
学院(220339)
(99770)
经济(97882)
管理(85992)
研究(75593)
理学(73826)
理学院(73061)
管理学(71823)
管理学院(71399)
中国(58961)
(46867)
(46132)
科学(43704)
(38938)
(38706)
财经(36873)
研究所(34997)
中心(34731)
(33525)
(32898)
业大(32592)
经济学(32225)
农业(30653)
北京(29734)
经济学院(29227)
财经大学(27540)
(27189)
师范(26938)
(26204)
基金
项目(142157)
科学(112510)
基金(105701)
研究(102248)
(91914)
国家(91218)
科学基金(78085)
社会(66843)
社会科(63508)
社会科学(63484)
基金项目(55416)
(53929)
自然(50258)
自然科(49118)
自然科学(49103)
自然科学基金(48283)
教育(47438)
(45902)
资助(44507)
编号(40336)
(33041)
成果(32998)
重点(32208)
(30387)
(29186)
教育部(28605)
国家社会(28186)
科研(27564)
人文(27496)
课题(27464)
期刊
(106407)
经济(106407)
研究(66821)
中国(41747)
(37370)
学报(34427)
(33946)
科学(31480)
管理(30601)
大学(26130)
学学(24489)
(23763)
金融(23763)
农业(22447)
财经(19551)
教育(19192)
技术(18986)
经济研究(18111)
(16817)
业经(15937)
问题(14454)
(12975)
(12721)
技术经济(12672)
统计(12552)
理论(11376)
(10912)
商业(10699)
国际(10576)
(10564)
共检索到330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庞春  
引入"里昂惕夫"生产技术,建立一个超边际-新兴古典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交易效率对最终品的迂回生产结构的影响,以揭示资本市场形成的微观机制。研究显示,随着资本品和最终品的综合交易效率相对于生产者自用资本品的效率的充分改进,资本市场将出现在分工结构中,并对最终品市场产生促进作用;而资本品和最终品的交易效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交互的正效应。从模型中得出的一项政策含义是:经济增长有赖于更大程度地改进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交易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国臣  
文章基于产业集群演进源于产业迂回度增加这一理论本质,针对产业集群产生及演进的内生机理,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构建普遍意义上的内生专业化一般均衡模型,通过不同的条件参数设置,将中间产品产出变化和最终产品生产予以模型化表示,并分三个不同阶段对模型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研究发现,在产业集群内生演进中"中间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经济程度"和"互补性经济程度"是两个关键指标。当前者大于后者时,产业集群演进将呈现一种稳定的递阶过程;而当后者大于前者时,产业集群演进则是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也是一种可逆且不稳定的演化过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杜晓君  王云飞  
从资源外包的角度看,企业的某项业务可以选择外包、接包和自给三种经营方式。本文基于迂回生产函数建立外包决策模型,进一步细化影响企业外包的成本效率因素和财务因素,明确进入壁垒对企业外包决策的影响,并阐释跨国公司离岸外包的动机、区位选择和产业选择等问题,在跨国公司转移业务的两种主要方式,即离岸外包和FDI之间建立了联系,试图解释跨国公司转移业务的方式选择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庞春  
本文建立一个经中间产品(包括研发服务)迂回生产最终品的新兴古典模型,探究一体化和外包生产的发生和转变的微观机理,并由此揭示外包对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宏观意义。超边际一般均衡分析表明:不同于较高的研发和生产的总学习成本,由充分改进的综合交易效率所导致的一体化向外包的转变,除带来研发和生产专业化、最终品生产的市场分工、研发市场形成、产业链拉长外,还带来研发和最终品生产率提高、劳动力向中间产品生产迁移、中间产品贸易增长、市场总容量增加、人均真实收入提高;研究还显示:外包可产生分工网络的正反馈——发包商生产率、接包商生产率、研发市场容量、最终品市场容量之间交织的正效应将促进经济增长。本文为外包研究提供了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小碧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由连接者主导的超边际模型,探究"+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内在区别以及前者向后者转换的微观机理与条件,揭示这一结构转换对经济增长的宏观意义。研究发现:内容者与市场的关系以及连接者的功能形态是"+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内在区别,连接一切、用户自生成内容、平台型集聚分销和社群分享四种机制诱致内容者成为社群型市场的"黏连者",推动价值创造型连接者不断取代价值分配型连接者,进而实现"互联网+"无边界社群型连接对"+互联网"单向局部连接的替代;只有当市场交易效率和连接服务本身的交易效率同时超过各自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小碧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由连接者主导的超边际模型,探究"+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内在区别以及前者向后者转换的微观机理与条件,揭示这一结构转换对经济增长的宏观意义。研究发现:内容者与市场的关系以及连接者的功能形态是"+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内在区别,连接一切、用户自生成内容、平台型集聚分销和社群分享四种机制诱致内容者成为社群型市场的"黏连者",推动价值创造型连接者不断取代价值分配型连接者,进而实现"互联网+"无边界社群型连接对"+互联网"单向局部连接的替代;只有当市场交易效率和连接服务本身的交易效率同时超过各自的门槛值时,价值分配型连接者主导的"+互联网"单向局部连接才会向"互联网+"无边界社群型连接升级;市场交易效率、连接服务生产效率的提高及学习成本的降低都有利于连接者的出现,而"互联网+"结构中价值创造型连接者的生成速率还取决于内容者的生产效率和学习成本;"+互联网"向"互联网+"的转换促进了劳动力在分工结构内和跨结构间的优化配置、市场容量的扩张以及经济剩余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成   刘渝琳  
本文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以新质生产力高质量、高科技、高效能的核心表征为出发点,构建了传统生产力、传统-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演进的非对称内生分工演进模型。研究发现:内生分工演化下传统-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与新质生产力跃升发展将促进人均真实收入及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大幅提升,为就业结构转型提供经济支持。进一步研究发现:伴随新质生产力的市场均衡结构演进,中高端就业规模呈跳跃式增长且随交易效率提升而促进就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中低端就业人员向中高端就业演化。此外,降低新质生产力固定学习成本、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将有力助推市场均衡结构的演进,摆脱以传统生产力为主导的就业结构失衡,削减低端就业人员占比。本文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就业结构转型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盛洪  
局部均衡、一般均衡与制度分析———兼评汪丁丁的《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盛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汪丁丁博士在《经济研究》1995年第九期发表的论文《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提出了对“交易费用”概念较为否定的结论,并由此实现了他所说的将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业虎  
基于知识核心内涵的智力资本,已成为当前经济增长与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因素。但由于缺乏智力资本内生形成的逻辑线索,目前对智力资本驱动价值创造的理论解释尚不清晰。从基于迂回生产方式实现价值创造的本原出发,通过迂回生产方式中预付资本(货币资本)与资本品相统一的资本本质的分析,可以探寻出智力资本的形成与演化路径,及其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随着知识的动态形成,智力资本逐步内生演化成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关系资本等形式,从而促使了价值创造的逐步拓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江山  张旭昆  
近些年来,能源回弹效应已成为能源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既有研究仅从局部均衡视角关注行业或部门层面的能源效率与回弹效应,缺乏一般均衡视角的整体分析。本文通过构建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对能源回弹效应进行了重新研究,发现宏观经济层面的短期和长期能源回弹效应具有差异:短期会出现逆反效应,长期回弹效应的类型取决于非能源产品和能源生产过程中能源效率弹性与劳动效率弹性之比。本文克服了传统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节约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为政策制定者制定能源政策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书萍  童纪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明  于渤  
本文讨论了期权这一金融衍生品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了在一个简化的金融市场中,在投资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发展期权是否会产生新均衡,期权是不是冗余资产,新的均衡是否会改善投资者福利等。在模型的结构和假设下,模型得到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在资本市场中发展期权产品很有意义,但要注意防止投机风险。第二,不同的投资者的信念结构下,期权对市场的综合影响不同,因此期权产品的推出时机选择比较重要,应该在资本市场整体比较平稳,投资者心态比较稳定和预期较为接近时推出期权,可能对市场的正面作用更大。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明政  张庆君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明政  张庆君  
新常态下,以长周期为视角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一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条件,而市场化进程及金融摩擦对全要素生产率会产生显著影响。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使用数据模拟方法,分析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过程中的经济特征发现:市场化过程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其贡献率超过30%;私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金融摩擦的存在,融资约束由于限制了某些低才能经商者的进入而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金融摩擦的存在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稳定性;市场化进程所释放的改革红利会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降低,改革红利将无法长期持续。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连飞  齐敏伽  
跨境资本流出会对本国经济带来紧缩效应,且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增加,不利影响会越来越大,社会福利损失也会增大;汇率市场化能够明显降低资本流动冲击引起的经济波动,带来较小的社会福利损失;宏观审慎政策可以起到逆周期"以丰补歉"的作用,降低经济受到资本流动冲击的影响,以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同时保证经济平稳增长,减少社会福利损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