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7)
- 2023(13406)
- 2022(11126)
- 2021(10412)
- 2020(8856)
- 2019(20132)
- 2018(19496)
- 2017(37172)
- 2016(19827)
- 2015(21910)
- 2014(21724)
- 2013(21174)
- 2012(19078)
- 2011(16537)
- 2010(16178)
- 2009(14782)
- 2008(14763)
- 2007(12705)
- 2006(10588)
- 2005(9452)
- 学科
- 济(74532)
- 经济(74452)
- 管理(69599)
- 业(65632)
- 企(56653)
- 企业(56653)
- 方法(40262)
- 数学(35413)
- 数学方法(34960)
- 财(27105)
- 中国(20184)
- 务(20072)
- 财务(20017)
- 财务管理(19978)
- 企业财务(19134)
- 制(17300)
- 农(17019)
- 业经(17012)
- 银(14612)
- 银行(14602)
- 行(13645)
- 贸(13572)
- 贸易(13559)
- 学(13318)
- 易(13206)
- 理论(13195)
- 融(12892)
- 金融(12890)
- 技术(12275)
- 划(11875)
- 机构
- 大学(269084)
- 学院(266217)
- 管理(113543)
- 济(108421)
- 经济(106190)
- 理学(97239)
- 理学院(96288)
- 管理学(94722)
- 管理学院(94152)
- 研究(78705)
- 中国(66535)
- 财(56430)
- 京(54310)
- 科学(45773)
- 财经(44641)
- 经(41020)
- 中心(40283)
- 江(39031)
- 农(37784)
- 所(36968)
- 业大(36928)
- 财经大学(34192)
- 经济学(33854)
- 北京(33205)
- 研究所(33155)
- 州(31200)
- 经济学院(30802)
- 商学(30676)
- 范(30535)
- 商学院(30390)
- 基金
- 项目(185060)
- 科学(148497)
- 基金(139498)
- 研究(132948)
- 家(120983)
- 国家(120061)
- 科学基金(106372)
- 社会(87203)
- 社会科(82906)
- 社会科学(82883)
- 基金项目(73768)
- 自然(70687)
- 省(69983)
- 自然科(69248)
- 自然科学(69228)
- 自然科学基金(68052)
- 教育(62467)
- 划(59464)
- 资助(57320)
- 编号(51864)
- 部(42098)
- 重点(40824)
- 成果(40475)
- 创(39197)
- 国家社会(37182)
- 教育部(37179)
- 发(36866)
- 创新(36652)
- 科研(36625)
- 人文(36173)
- 期刊
- 济(109288)
- 经济(109288)
- 研究(74779)
- 中国(51313)
- 财(48478)
- 管理(44918)
- 学报(39061)
- 科学(36408)
- 农(31776)
- 融(31386)
- 金融(31386)
- 大学(31265)
- 学学(29547)
- 技术(24396)
- 教育(24198)
- 财经(22441)
- 农业(21206)
- 经(19181)
- 经济研究(17414)
- 业经(16612)
- 财会(15317)
- 理论(13846)
- 会计(13771)
- 问题(13516)
- 业(13409)
- 统计(13103)
- 技术经济(12938)
- 版(12705)
- 实践(12617)
- 践(12617)
共检索到390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华 孙汉 沈胤鸿
交易所网络互动平台是证交所构建的基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互动式沟通的新型投资者关系管理模式,也是公司履行信息披露责任的重要渠道。文章基于中国资本市场上特有的制度背景,考察网络平台互动是否存在治理效应。研究发现:网络平台互动强度越高,未来股价崩盘风险越低;作用渠道检验表明,网络平台互动强度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进而缓解股价崩盘风险;当上市公司回复越及时、回复字数越多时,两者负向关系更显著。拓展性分析表明,在分析师关注较低、媒体关注较低以及由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等外部信息环境较弱时,交易所网络互动平台能够发挥传统外部中介的补充治理效应;网络平台互动中管理层风险信息和竞争文化信息披露也能起到缓解股价崩盘风险的效果。文章从交易所网络互动平台的治理角度为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效率提升、信息化视角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转型提供了“落脚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京京 夏志杰
以2016—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交易所网络平台互动式信息沟通对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平台上投资者提问次数和上市公司回答次数越多,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互动交流越频繁,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低;在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公司中,两者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上市公司信息环境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分析师关注度较低时,网络平台上的信息交流对股价崩盘的抑制效果更加显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程
证券交易所处于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的最前沿,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布的问询函件数据,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实证研究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监管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第一,证券交易所问询函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并且问询函数量越多,其风险抑制效应越明显;第二,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可通过改善公司信息披露、提高投资者信息解读能力、发出风险预警信号三个影响渠道,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第三,从不同类型问询函的异质性效应来看,资产重组问询函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财务报表问询函,其他问询函的影响相对较弱。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制度在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维护股票市场平稳发展、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方面切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督促其严格落实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向投资者披露财务报告、资产重组及其他重大事项;坚持和完善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制度,推动监管措施的创新,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问题的一线监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汉 陈华 沈胤鸿
文章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特有的政策背景,从分析师盈余预测误差和盈余预测分歧度两个角度,检验交易所网络平台互动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平台的海量互动信息存在信息过载效应而非信息增量效应。具体表现为:网络平台互动提高了分析师盈余预测误差和分歧度;管理层回复文本相关度能够弱化网络平台互动对分析师预测质量的负向影响;拓展性研究表明,当管理层披露更少的风险信息和竞争文化信息时,越能弱化网络平台互动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不利影响。研究结论为管理层与投资者信息交互过程所引致的信息过载效应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益补充。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文贵 路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涉嫌利用网络平台互动“蹭热点”以推高股价。基于此,本文利用企业在“互动易”和“上证e互动”回答投资者提问的数据,检验网络平台互动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揭示旨在便利沟通的网络平台互动是否可能沦为管理层私利动机下操纵信息披露的工具。研究发现,企业在网络平台互动中回答问题的数量越多,其股价崩盘风险越高。在工具变量法、Placebo检验、改变衡量指标及调整检验样本等一系列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拓展性分析发现,网络平台互动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市值较小、财务风险较高及媒体关注度较低的企业;随着企业在网络平台互动中回答问题的数量增加,管理层当年更可能减持股份且减持人数和减持比例显著更高,管理层的薪酬水平也显著更高且薪酬业绩敏感性降低;同时,机构投资者显著增加了对企业的调研次数并降低了期末持股比例,审计师则显著提高了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费用。本文的研究为企业管理层可能通过操纵网络平台互动信息披露以寻求个人私利提供了新证据,拓展了有关互联网沟通的经济后果和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进一步加强监管以优化网络平台互动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史永 李思昊
关联交易由于其双刃剑效应饱受争议,本文以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关联交易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对其的治理效应。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显著增加了其股价崩盘风险,其中流出型关联交易的"掏空"作用会加剧其股价崩盘风险。稳定型机构投资者的外部监督作用能够抑制管理层的"掏空"动机,显著降低关联交易导致的股价崩盘风险。究其原因在于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质量不高和监管处罚力度较轻,本文对相关制度的修订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参考建议。
关键词:
关联交易 机构投资者 股价崩盘风险 掏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松 冉渝
管理层能力是企业所拥有的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同时也是管理层人力资本的外在体现,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景。以2007~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管理层能力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能力越高,股价崩盘风险越低。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管理层能力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具有长期性、持续性。通过上述结论可知,企业组建一个优良的高层管理团队,对于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邹燕 李梦晓 孟欣 张琳慧
本文聚焦中国A股上市公司,取2007—2016年为主要的窗口期间,通过样本研究,对管理层权力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地,本文以商誉及对应的商誉减值构建并购效率的衡量指标,将其作为调节变量对管理层权力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进行深度探讨。通过模型构建、回归与分组统计,本文得到三个方面的结论。第一,管理层权力的增大对股价崩盘风险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第二,上市公司高溢价确认商誉后又大额计提减值,会降低并购效率,进而触发股价崩盘风险;第三,并购效率的提高,会使管理层权力与股价崩盘风险正相关的显著性得以抑制。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并购效率 股票崩盘风险 商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先聪 管巍
本文以201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手工收集的独立董事声誉数据,在考虑管理层权力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的基础上,检验"名人独董"对管理层权力与股价崩盘风险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公司未来发生股价崩盘的风险越高;董事会中的"名人独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削弱管理层权力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但抑制作用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拥有"名人独董"的公司中,"名人独董"出席会议次数越多越可能降低管理层权力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女性"名人独董"的人数越多越可能抑制管理层权力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高敬忠 杨朝 彭正银
本文以信息技术发展和资本市场监管转型为背景,利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和上交所"上证e互动"平台中问答板块2010-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网络平台互动数据,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通过交易所网络平台进行互动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实证结果显示:网络平台互动能够显著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的结果依然支持这一结论;作用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网络平台互动是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来缓解融资约束的;进一步研究的结果显示,高质量的网络平台互动能更有效降低融资约束程度,网络平台互动缓解融资约束具体表现为扩大企业外源融资规模。本文的研究从融资约束缓解的视角为利用网络互动平台提升资本市场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颖 巩在武
基于2011—2022年中国A股交易数据,研究了异质性交易策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个人投资者的当期情绪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前期情绪,能够显著影响风险资产特质收益率的波动:个人交易者倾向于做出骑乘泡沫行为,而机构交易者则倾向于利用市场噪声情绪推高风险资产价格并提前变现离场。同时,在对股价崩盘风险和异质性交易策略之间可能存在的系统性断点进行门限检验后发现,机构投资者的相对力量效应对风险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存在门限点。当机构投资者的相对力量效应超过特定的阈值点时,股价长期崩盘风险会随着相对力量效应的提高而降低;而当个体交易者在市场上占据绝对主导、机构交易者相对力量降低时,股价长期崩盘风险会提高。因此,有效引导交易者对风险资产的需求回归价值面本身,避免出现噪声蛊惑和诱导交易,是有效防范化解金融交易风险的关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秦利宾 武金存
本文选取1999—2016年沪深A股市场交易数据以及与投资者情绪相关的数据,从市场层面研究了股价崩盘风险与投资者情绪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是股价崩盘风险的单向格兰杰原因,且股价崩盘风险往往要滞后于投资者情绪3期左右。进一步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崩盘风险具有非对称性影响,即乐观情绪对崩盘风险具有显著影响,而悲观情绪对崩盘风险影响不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笑霞 狄然
利用2009—2017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异质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上升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而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崩盘风险间呈倒U型关系。此外,机构投资者总持股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也呈倒U型关系,这主要是由非独立机构投资者导致的。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独立机构投资者与非独立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这一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异质性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间的关系。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异质性 独立性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珊珊
针对"股价暴跌"这一金融异象,选取沪深两市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管理层权力强度的综合衡量指标,分析管理层权力强度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及内外部监督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强度越大,上市公司股价未来的崩盘风险越高;同时,有效的内部控制和更多的分析师跟踪能够抑制管理层权力强度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作用,但证券分析师的外部监督作用仅在非乐观预期的样本公司中发挥作用。该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管理层权力强度经济后果方面的文献,对于防范股价崩盘风险、促进股市平稳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江海云
本文以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公司ESG表现、管理层能力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公司ESG表现有助于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二者之间呈负向关系;(2)管理层能力能够强化公司ESG表现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负向关系;(3)相对于分析师跟随较少,公司ESG表现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负向关系在分析师跟随较多公司中更加显著。
关键词:
公司ESG表现 管理层能力 股价崩盘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投服中心行权与投资者信息劣势缓解:基于股价崩盘的视角
网络互动平台沟通中管理层回复的及时性、明确性与投资者投资决策——一项实验证据
网络平台互动能够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吗?——来自交易所互动平台问答的经验证据
管理层语调操纵的信息夸大效应——基于股价崩盘视角
异质性风险与企业现金持有——基于股价崩盘风险视角的检验
股价崩盘风险对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基于管理层自利动机的视角
管理层能力与股价崩盘风险——基于盈余管理中介效应的检验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的信息含量与股价崩盘风险——基于文本向量化方法的研究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融资融券制度与股价崩盘风险
管理层过度自信与股价崩盘风险——基于财务杠杆与税收规避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