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71)
2023(9113)
2022(8230)
2021(7909)
2020(6646)
2019(15493)
2018(15477)
2017(30233)
2016(16375)
2015(18413)
2014(18372)
2013(18239)
2012(16565)
2011(14808)
2010(14555)
2009(13085)
2008(12602)
2007(10682)
2006(9125)
2005(7813)
作者
(46204)
(38177)
(37845)
(35943)
(24369)
(18193)
(17158)
(15101)
(14594)
(13503)
(13193)
(12605)
(11904)
(11857)
(11750)
(11489)
(11453)
(11418)
(10796)
(10782)
(9440)
(9152)
(9124)
(8618)
(8476)
(8457)
(8407)
(8342)
(7609)
(7545)
学科
(62502)
经济(62429)
管理(48822)
(46008)
(39575)
企业(39575)
方法(31725)
数学(27217)
数学方法(26930)
(16049)
(16008)
中国(14742)
(14489)
业经(14125)
地方(12387)
理论(11333)
(11016)
(10960)
财务(10959)
财务管理(10940)
(10886)
农业(10738)
(10670)
贸易(10663)
环境(10434)
企业财务(10407)
(10333)
技术(10322)
(9175)
教育(8899)
机构
大学(229278)
学院(226714)
管理(97142)
(85916)
理学(85503)
理学院(84617)
经济(83963)
管理学(83241)
管理学院(82844)
研究(70756)
中国(51409)
(48415)
科学(45016)
(38335)
(34721)
业大(34693)
(33749)
中心(32340)
财经(31759)
研究所(31622)
(30815)
北京(30418)
(29796)
师范(29553)
(28970)
农业(26412)
(25868)
(25693)
商学(25052)
商学院(24782)
基金
项目(162774)
科学(128283)
研究(119469)
基金(118770)
(102709)
国家(101842)
科学基金(88551)
社会(73831)
社会科(69880)
社会科学(69862)
基金项目(64603)
(63019)
自然(59226)
自然科(57855)
自然科学(57844)
自然科学基金(56819)
教育(54647)
(53221)
编号(49616)
资助(48620)
成果(39502)
(35867)
重点(35402)
(33855)
(33357)
课题(32843)
创新(31399)
科研(31259)
项目编号(31098)
教育部(30942)
期刊
(89007)
经济(89007)
研究(64224)
中国(38506)
学报(35335)
管理(34135)
科学(32932)
(29919)
(27898)
大学(26668)
教育(25147)
学学(24964)
农业(21407)
技术(19072)
(16239)
金融(16239)
业经(15079)
财经(14697)
图书(14067)
经济研究(13624)
理论(12483)
(12229)
实践(11774)
(11774)
科技(11655)
问题(11477)
技术经济(10820)
情报(10774)
(10583)
现代(10389)
共检索到313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何卓静  王新  曾攀  
对独立董事高效低成本的监管是提升独立董事履职行为的重要机制。交易所问询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行政性处罚监管措施,具有低成本、程序简单、无需详细取证等优势,有助于警示被问询公司独立董事的履职行为。本文研究发现,交易所问询对被问询公司的独立董事产生了警示效应,提高了独立董事履职的勤勉性和谨慎独立性。这种警示作用既发生在独立董事在“被问询公司”的履职上,也改善了其在兼任公司的履职行为。同时,这一警示作用对不同专业背景和董事会专业委员会背景的独立董事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在经济后果方面,以独立董事兼任为纽带,交易所问询改善了独立董事兼任的其他公司的治理效果,降低该类公司的关联交易,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挤压短期业绩“水分”,提高公司的长期市场价值。有“被问询经历”独立董事兼任公司的其他独立董事存在“搭便车”的心理,该类独立董事提高了履职的独立性,但降低了履职的勤勉性。本文的研究为提高独立董事的履职效率提供了一种监管思路,同时丰富了交易所问询的溢出效应研究文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明富  
以2014—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连锁董事对问询函监管的影响。研究发现:连锁董事能有效降低上市公司被交易所发函监管的可能,而且这一关系通过减少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和企业违规的概率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交易所的问询函监管存在行业内的同群效应,连锁董事能有效降低上市公司连续多年被交易所发函监管的可能;股权集中度削弱了连锁董事与问询函监管的负相关关系;相比西部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中东部地区和非高新技术企业中连锁董事与问询监管的负向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建雄  殷钱茜  
近年来,针对"花瓶独董"现象,学界强调需要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但却只触及了独立董事未有效履职的局部性问题。事实上,独立董事令人失望的社会表现根植于其履职动机只停留于满足合法即可的阶段,有些独董甚至连此要求都达不到。本文指出,为减少"花瓶独董"现象,将独立董事的履职动机由合乎法律的层次演进到合乎道德的层次是可行的道路。本文首先提出独立董事组织域的概念,进而探讨了在独立董事组织域中合法演进到合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警惕为达到最适合德动机而陷入的伪善陷阱。最后,本文构建了三层次五阶段的履职动机演进模型,对"演进主体""演进动因""演进方式"和"演进陷阱"等重要理论命题进行了探索。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志明  易玄  
"二元化"职能观认为,独立董事兼具资源支持与监督职能。以2004~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不同产权性质企业选聘行政背景独立董事的动机以及"二元"职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谋求政治关联的民营样本选聘的行政背景独立董事,资源支持职能较为明显,但监督职能有限;控制权归属不同,政府干预的动机不一,国有企业行政背景独立董事的履职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中央直属样本中,行政背景独立董事的资源效应明显,但监督效应有限;地方政府控制国有样本中,行政背景独立董事的资源效应显著增加,监督职能显著降低,政企共谋动机得以验证;国资委控制样本中行政背景独立董事的资源效应并不明显,但其监督职能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有红  黄志雄  
针对独立董事履职过程和效果受到广泛质疑的状况,本文基于对国外独立董事制度变迁以及我国客观环境的分析,将独立董事职责划分为合规性和效益性两个层次,通过问卷调查对现阶段独立董事履职状况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独立董事履行合规性职责方面表现突出,独董个人风险和保护意识是主要影响因素;独立董事在履行效益性职责方面差强人意,履职效果受企业重视程度和沟通程度影响较大;现阶段独立董事所处客观环境不理想,独立董事与会时间安排以及所需资料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董事会表决前的征询意见和议案修改是独立董事投反对票或弃权票比例低的重要因素;任职企业存在违规风险是独立董事非常规辞职主要原因。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锴  赵希男  周岩  
针对独立董事履职作用发挥微弱的问题,在分析独立董事履职行为特点基础上,识别出独立董事履职优势特征,提出了一种体现独立董事优势差异的履职评价模型。首先根据个人构念思想,采用凯利方格访谈技术梳理出独立董事履职过程中行为优势特征;其次以竞优思想为基础,判别出独立董事个体优势参数和比较优势结果;随后综合考虑独立董事履职优势参数和董事会选择偏好,构建优势差异导向下的独立董事履职评价模型。此外,运用一个实际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给出独立董事履职作用发挥的管理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熊思雨  许琳  郭连  
针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任职制度的变迁,本文以沪深A股聘有高校领导背景独立董事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用代理成本衡量监督职能,用企业绩效衡量咨询职能,讨论高校领导独立董事的履职效应。研究发现:代理成本和企业绩效与高校领导独立董事比例显著正相关,说明高校领导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提升存在积极影响,但其监督职能的履行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其担任的是咨询者而非监督者。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郭飞  周泳彤  
信息披露监管对于资本市场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函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探讨年报问询函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年报问询函披露的累计平均异常收益显著为负,年报问询函具有信息含量。本文进一步发现,收入问题集中度越高的年报问询函,负向市场反应越大,累计异常收益越小。投资者关注度对二者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即关注度越高,问询函收入集中度与负向市场反应的关系越强。本研究为证券交易所年报信息监管的有效性提供经验证据,也为交易所不断完善年报问询函的内容和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彭文革  邱永红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我国新近引进的制度,旨在解决我国上市公司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股独大”问题,规范和约束上市公司行为,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实施五年多来,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证券交易所的视角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范合君  王乐欢  张勃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独立董事的委婉履职行为。首先,尝试性地用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分析独立董事出具两种情感的关联交易意见的不同路径;其次,界定并测度独立董事出具两种情感的清洁意见的方式;最后,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影响独立董事履职行为的因素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层次划分,设计本文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切面的模型,实证分析影响独立董事委婉履职行为的主要因素,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研究独立董事履职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微观切面的因素中女性独立董事、有财务和法律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倾向于出具"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伦  陈维政  
从独立董事角度出发,研究了影响独立董事履行职责的因素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独立董事之间专业的合理构成与上市公司违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独立董事合理的专业构成更能有效地防范上市公司的违规;对独立董事的津贴激励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发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唐清泉  
实证研究表明,尽管上市公司在决定独立董事角色的现实定位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在上市公司与独立董事动机的相互作用下,独立董事具有花瓶效应、决策效应和风险回避效应。这个结果一方面说明在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种种缺陷的情况下独立董事依然能在某些方面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改进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时,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动机和独立董事所具有的这些效应,才能让独立董事有能力胜任自己的角色。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周建  王顺昊  张双鹏  
掌握公司的真实经营信息是独立董事有效履职的保障,信息不对称会降低独立董事的履职有效性。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可以有效增强独立董事的履职有效性。作为维持董事会有效运作的重要制度安排,董秘承担着为独立董事有效履职提供信息服务的义务。然而,已有研究往往强调董秘在对外信息披露中的重要作用,未对董秘如何影响董事会运行效果提供清晰的解释。基于高阶梯队理论和信息生态理论,以2006年至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使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探索董秘信息提供对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检验影响董秘信息提供促进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的三方面因素,即董秘信息提供能力、信息提供意愿和独立董事信息接收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董秘与独立董事人力资本配置情况对董秘信息提供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秘作为管理层与独立董事的信息联络人,通过为独立董事提供履职所需信息,可以有效地改善独立董事面临的信息劣势地位,提高独立董事的履职有效性。具体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董秘信息提供能力越强,对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的促进作用越强;董秘信息提供意愿、独立董事信息接收能力均可以增强董秘信息提供能力对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的调节作用;董秘与独立董事人力资本差距越大,董秘信息提供能力对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的促进作用越强。信息劣势限制了独立董事的有效履职,通过为独立董事提供履职所需的信息,董秘可以有效地改善独立董事履职所处的信息环境,提高独立董事的履职水平。应该进一步从政策和法规的视角,明确董秘为董事会特别是独立董事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责定位,保障董秘列席高管团队会议的权利,加强董秘任职资格审核和任职能力培训,充分发挥董秘的信息枢纽职责。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振寰  薄志敏  
文章以2018—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独立董事辞职和下一年度公司违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与没有发生独立董事辞职的公司相比,发生独立董事辞职的公司下一年度违规的可能性更大。机制检验发现,独立董事辞职会加剧公司的财务困境,进而影响公司违规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将独立董事辞职原因划分为主动辞职和被动辞职,研究发现:相比于被动辞职,独立董事主动辞职时,带来的市场负面效应更大,下一年度发生违规行为概率更高。异质性检验表明,分析师关注程度较低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小的公司,独立董事辞职对公司违规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明阳  
文章选取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独立董事的学术型背景对其履职有效性的影响,并从如何改进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的角度探讨薪酬激励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中具有高校和科研单位背景的学术型独立董事比例为52.3%,其中国有企业的学术型独立董事比例高于非国有企业。独立董事学术型背景对其履职咨询有效性存在正影响,但对其履职监督有效性不存在显著影响。对学术型独立董事的薪酬激励能强化独立董事学术背景促进其履职咨询有效性的影响程度,且相对薪酬比绝对薪酬的激励效果更明显。结论表明学术型独立董事在履职时只注重“咨询”而缺乏“监督”,因此应针对这一方面完善企业独立董事制度的监督职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