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275)
2022(2894)
2021(2725)
2020(2349)
2019(5137)
2018(5064)
2017(10173)
2016(5549)
2015(6378)
2014(6607)
2013(6720)
2012(6383)
2011(5839)
2010(6326)
2009(5813)
2008(6065)
2007(5744)
2006(5283)
2005(5356)
2004(4880)
作者
(16361)
(13490)
(13276)
(13034)
(8863)
(6547)
(6157)
(5282)
(5167)
(5004)
(4726)
(4663)
(4493)
(4490)
(4414)
(4344)
(4218)
(3981)
(3949)
(3720)
(3511)
(3377)
(3217)
(3211)
(3093)
(3089)
(3063)
(2993)
(2844)
(2706)
学科
(23303)
经济(23266)
管理(18668)
(16784)
(14804)
企业(14804)
方法(9780)
(8986)
数学(8603)
数学方法(8525)
(7934)
(6782)
银行(6779)
(6771)
金融(6771)
中国(6770)
(6396)
(6013)
财务(5997)
财务管理(5980)
(5902)
企业财务(5762)
市场(5090)
(4905)
贸易(4895)
(4716)
(4632)
业经(4484)
(4363)
(4210)
机构
大学(84091)
学院(81715)
(36673)
经济(35821)
管理(31041)
研究(28080)
中国(26862)
理学(24820)
理学院(24585)
管理学(24307)
管理学院(24128)
(22861)
(17998)
财经(16680)
(15045)
(14987)
(14477)
中心(14221)
科学(12981)
财经大学(12411)
(12383)
北京(11998)
银行(11894)
研究所(11795)
(11722)
经济学(11581)
(11007)
(10987)
(10934)
金融(10763)
基金
项目(42613)
科学(33903)
研究(32693)
基金(32385)
(27018)
国家(26780)
科学基金(23489)
社会(21129)
社会科(20120)
社会科学(20112)
基金项目(16051)
教育(15387)
自然(14871)
(14802)
资助(14572)
自然科(14548)
自然科学(14544)
自然科学基金(14340)
编号(13111)
(12965)
成果(12427)
(10458)
(9657)
教育部(9506)
课题(9301)
重点(9210)
人文(9011)
大学(8872)
(8798)
国家社会(8535)
期刊
(46009)
经济(46009)
研究(32261)
中国(21384)
(20232)
(19133)
金融(19133)
管理(13436)
学报(10169)
(10032)
财经(9858)
科学(9385)
教育(9167)
(8354)
大学(8258)
学学(7443)
经济研究(7054)
业经(6331)
技术(6021)
(5979)
理论(5955)
问题(5914)
国际(5656)
农业(5636)
实践(5320)
(5320)
会计(5148)
图书(4540)
财会(4379)
(4180)
共检索到149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雪晴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违约事件暴露频率相对提升。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交易规则明确规定,债券违约后在交易所市场的所有交易平台将不能交易。本文对此交易规则所产生的现实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借鉴香港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违约后的交易规则安排,提出对交易所债券市场违约后交易规则的完善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雪晴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违约事件暴露频率相对提升。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交易规则明确规定,债券违约后在交易所市场的所有交易平台将不能交易。本文对此交易规则所产生的现实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借鉴香港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违约后的交易规则安排,提出对交易所债券市场违约后交易规则的完善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宏博  
本文研究信用债的二级市场风险溢价在信用债违约事件的冲击下,是否显著变化及该变化的时序特征。研究表明个券风险溢价平均在违约后的3个交易日内累计上行约3.5基点,且短期内未回落。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民企债券、无担保债券与低流动性债券的风险溢价在违约后显著提高,且个券与违约债券处于相同子市场时,其风险溢价提升更多。本文还发现公司债和企业债对违约事件的反应大体相似,但也存在少许差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绍统  
近年来,交易所债券市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发展与风险防控并重的原则,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上交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夏武勇  
在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推进债券市场整体发展的政策环境下,不仅需要一个强大的银行间市场,同时建设一个强大的交易所市场亦是题中应有之义债券市场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践、金融机构投融资管理的重要平台,在改善企业融资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全社会基准价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债券市场发展问题一直为决策层和业界所关注。交易所债券市场历来是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绍统  
近年来,交易所债券市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发展与风险防控并重的原则,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上交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步高  
2014年,债券市场的刚性兑付被打破,相关违约事件屡有出现,违约规模呈增长态势。文章着重分析了债券市场出现违约的原因及影响,总结概括了我国债券违约处置的办法,并结合我国债券市场的现实情况,认为我国债券市场还需要从完善债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消除多头监管,提高债券市场风险容忍度,完善金融市场违约风险处置机制等方面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吴蕾  周爱民  杨晓东  
通过构建交易价格分解模型,将交易机制效率进行量化,构造度量交易机制效率综合性指标,该指标充分考虑不同市场交易主体和流动性差异;剔除价差中的逆向选择部分,提取成交价格与有效价格的真实偏离,同时将价格波动归结为由债券新息引起的波动和由交易机制摩擦引起的波动两部分。选取在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同时交易的跨市国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逐笔成交高频数据计算交易机制效率综合性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对两个市场交易机制效率进行对比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交易所债市竞价交易机制价格误差更小,交易机制效率更高;银行间债市较大的报价价差源于做市商的逆向选择风险防范,而做市商机制的真实交易成本与交易所竞价机制相差较小,这种交易成...
[期刊] 改革  [作者] 宋芳秀  王梓溦  
中国债券市场分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二者在发展程度、制度规则、交易主体、债券种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引致市场有效性的差别。运用游程检验、单位根检验、方差比检验等计量方法,对中国总体债券市场、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及中国交易所债券市场分别进行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债券市场已经达到弱式有效水平,但交易所市场的有效性略高于银行间市场。今后应积极推进债券市场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两个债券市场的统一,提高中国债券市场的整体运行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鲁秀  胡海鸥  
引入虚拟变量建构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之间的国债价格差异。主要发现: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在不同的债券市场交易对国债的无风险收益率有显著影响;流动性变量对到期收益率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两类市场对流动性风险的补偿系数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袁东  
债券市场的波动性主要是通过债券价格的波动性体现出来 ,它是指债券价格上升或下降幅度的决定机制。不同组织方式下债券在不同交易场所的波动性不尽相同。本文选用了基点价格值、久期与凸性等指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与银行间市场国债价格的波动性进行测度。计量结果表明 ,交易所市场的功能和效率更强一些 ,同时也反映了两个市场分割所导致的国债市场波动性较大、投机性较强等现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博  
由于政策原因,我国的债券市场一直分为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促进两个市场的融合,改善市场顶层设计,进一步提高二级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对于完善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提升市场融资功能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有助于扩大交易所市场的需求群体,是改善市场分割现象的重要一步;另一方面,银行间债券市场对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粘性,短期内,相关政策难以显著提升交易所市场的交易活跃度。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的债券市场政策变迁,比较两个市场的差异,对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优势地位在短期难以改变,两个市场的深度融合还需要更多的配套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吕江林  姜光明  
本文基于交易所债券市场开展研究,在对上交所国债市场、交易所企业债市场、交易所转债市场和上交所国债回购市场,以及作为对比的上海股票市场综合指数日收益率序列分布作了广义误差分布(GED)的假设基础上,深入地探讨了各市场日收益率拟合最优的EGARCH模型的阶数,度量了各市场综合指数日收益率序列经过EGARCH回归后的残差的波动性,并分析和比较了各市场日收益波动性的风险特征,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了若干投资和政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鹏  魏宇  张蕾  
分形是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中存在的一种非线性现象.对我国金融市场分形特征的现有研究集中于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本文研究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分形特征.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价格变动是以分数布朗运动方式进行的,所形成的运动轨迹呈现出典型的特征指数α<2的稳定帕累托分布,分形特征广泛存在于我国交易所债券市场各时间标度下的收益率中.最后提出了从市场的分形特征出发进行风险管理的思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茵田  文志瑛  
本文采用VAR模型研究了我国交易所和银行间国债市场的信息溢出效应。笔者提出以往文献对两个国债市场信息溢出的结论过于简单化,实证验证了两个市场信息溢出时既具有差异性又具有同质性,哪种性质占主导取决于新信息的来源。笔者发现当新信息来源于国债市场内部,两个国债市场会表现出差异性,溢出效应为负向,即银行间国债市场的上升预示着交易所国债市场的下降。当信息来源于国债市场外部,两个国债市场之间则先表现出同质性,溢出效应为正向;随后差异性占主导,两个国债市场之间发生信息负向溢出或资本的流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