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46)
- 2023(16470)
- 2022(13766)
- 2021(12769)
- 2020(10577)
- 2019(24012)
- 2018(23853)
- 2017(46349)
- 2016(25354)
- 2015(28351)
- 2014(28294)
- 2013(27991)
- 2012(25297)
- 2011(22852)
- 2010(22578)
- 2009(20881)
- 2008(20570)
- 2007(18491)
- 2006(16290)
- 2005(14257)
- 学科
- 济(102746)
- 经济(102626)
- 业(77287)
- 管理(71590)
- 企(55602)
- 企业(55602)
- 农(48739)
- 方法(44291)
- 数学(38532)
- 数学方法(38185)
- 农业(32141)
- 中国(27193)
- 业经(27082)
- 财(25121)
- 学(22098)
- 地方(20229)
- 制(19879)
- 贸(19069)
- 贸易(19056)
- 易(18515)
- 务(16008)
- 技术(15974)
- 财务(15940)
- 财务管理(15911)
- 银(15858)
- 银行(15792)
- 环境(15577)
- 理论(15170)
- 融(15049)
- 金融(15048)
- 机构
- 学院(363639)
- 大学(362902)
- 济(145949)
- 管理(144714)
- 经济(142939)
- 理学(126186)
- 理学院(124860)
- 管理学(122716)
- 研究(122205)
- 管理学院(122092)
- 中国(92612)
- 农(81167)
- 科学(77742)
- 京(76708)
- 业大(63865)
- 财(63695)
- 农业(63080)
- 所(62364)
- 研究所(57020)
- 中心(56341)
- 江(52800)
- 财经(51764)
- 北京(47743)
- 经(47290)
- 范(45970)
- 师范(45442)
- 院(42959)
- 经济学(42796)
- 州(42640)
- 农业大学(40280)
- 基金
- 项目(252741)
- 科学(197499)
- 基金(183812)
- 研究(180784)
- 家(162252)
- 国家(160868)
- 科学基金(137230)
- 社会(114198)
- 社会科(107887)
- 社会科学(107857)
- 省(99058)
- 基金项目(98600)
- 自然(90812)
- 自然科(88701)
- 自然科学(88674)
- 自然科学基金(87116)
- 划(83065)
- 教育(81055)
- 资助(74389)
- 编号(73897)
- 成果(58380)
- 重点(56068)
- 部(55205)
- 发(54049)
- 创(52356)
- 课题(49420)
- 创新(48830)
- 科研(48458)
- 国家社会(46852)
- 教育部(46572)
- 期刊
- 济(162093)
- 经济(162093)
- 研究(102430)
- 农(80507)
- 中国(67731)
- 学报(65014)
- 科学(57332)
- 农业(54258)
- 管理(49126)
- 大学(48795)
- 财(47248)
- 学学(46491)
- 融(35045)
- 金融(35045)
- 教育(33946)
- 业经(31879)
- 技术(28589)
- 业(26494)
- 财经(25057)
- 经济研究(24062)
- 问题(22579)
- 经(21308)
- 版(19923)
- 科技(18568)
- 业大(18328)
- 理论(17728)
- 技术经济(17389)
- 图书(17216)
- 商业(16340)
- 世界(16307)
共检索到525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建昀 刘军弟
本文将交易成本划分为固定交易成本和可变交易成本两部分,基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求解交易成本影响农户参与市场决策的临界条件与选择集合,并用7省份635个农户调查数据予以检验。结果表明固定交易成本与可变交易成本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农户市场化行为。农户预期参与市场(出售或购买)获得的市场剩余(生产者剩余或消费者剩余)对可变交易成本的补偿程度,是农户相机抉择出售农产品、自给自足抑或购买农产品的依据;固定交易成本对农户市场化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且实物资产专用性的影响大于人力资本专用性,一定规模的专用性实物资产是阻碍农户进入市场的首要门槛;可变交易成本影响农户市场参与程度,运输方式、销售地点及结算方式显著影响农户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增福 唐华俊
农户是现代节水农业发展的微观基础,农户行为意愿的强度是其农业节水选择行为的主导因子,提高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有利于提高现代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效率,对实现现代农业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基于甘肃省张掖市农业节水户的150份调查数据,引入交易成本与资源禀赋理论,采用因子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交易成本的3个维度(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及交易频率)对农户节水行为意愿的作用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节水行为意愿主要受经济理性认知影响,价值理性与生存理性强度依次减弱;农户自身禀赋、社会资源禀赋、自然资源禀赋对资产专用性影响效应显著;节水行为外部不确定性、与科研单位的交易频率及节水技术调整频率都增...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廖文梅 袁若兰 黄华金 高雪萍
[目的]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但交易成本过高和资源禀赋劣势会对农户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产生抑制作用。[方法]文章基于江西省423个农户的调研数据,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了交易成本、资源禀赋差异对农户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农户选择了农业生产环节外包,但外包程度较低。亲朋好友的数量、是否有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信息成本对农户参与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执行成本中,村的交通条件、农户技术要求较高的环节数量以及谈判成本中费用支出较多的环节数量均会对农户生产环节外包程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在资源禀赋中土壤质量以及家庭劳动力总数抑制了农户的外包行为。[结论]政府应加强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的推广以及信息服务,降低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同时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差异对外包服务供需不平衡地区进行干预与组织,进而提高农户生产环节外包的概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龙耀 杨军 陈畅
本文从农户信贷需求的视角审视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因为利率市场化之后高利率导致信贷需求无法实现的只有8%;相反,非利率交易成本和非价格合约条件对农户信贷需求的抑制作用明显。这表明,当前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将调整利率作为弥补贷款潜在风险的手段,在简单地将利率上浮至一定比例之后,仍然将较严格的信贷条件作为甄别贷款人的手段,如制定繁杂的贷款程序、要求贷款人提供抵押担保和长期信贷交往历史等,其根源在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在定价和风险甄别方面经验不足。因此,进一步放松市场管制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是巩固和继续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前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盛洁 陆迁 郑少锋
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通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对拓展农户信息获取渠道、降低交易成本、市场销售渠道选择均产生深刻影响。基于山东和河北两大蔬菜主产省1 263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和交易成本对农户市场销售渠道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1)现代通讯技术使用与否、主动信息获取和被动信息获取的农户存在特征异质性,并对销售渠道选择产生显著影响。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农户增加了通过中间商和合作社渠道销售的概率,减少了通过自行销售渠道销售的概率。主动信息获取对合作社渠道有正向影响,而对自行销售渠道有显著负向影响。(2)交易成本总体上和合作社渠道显著相关,交易成本越高的农户越愿意选择合作社渠道,各个维度的交易成本对农户销售渠道选择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政府应进一步提高现代通讯技术普及率,加强农村地区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注重农产品生产、销售相关信息的搜集和发布等信息源建设,增强农户信息素养,降低不同维度的交易成本,提高农户参与市场程度。
关键词:
现代通讯技术 销售渠道 农户 交易成本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友 陈昕 祁春节
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于促进农户市场参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问题、推动农户有效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约束农户市场参与的交易成本区分为可变交易成本和固定交易成本,并将其纳入农户市场参与的研究框架,用数学方法推导出互联网使用、农地转入对农户市场参与的影响理论。基于该影响理论,采用2014年、2016年和2018年3个时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面板Tobit模型从交易成本分类视角研究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参与农产品市场和农业服务市场的影响,考察农地转入对该影响的叠加效应。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有效地促进农户参与农产品市场和农业服务市场交易。由于农产品销售困难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信息传递不畅导致的生产与需求错位,因此互联网使用对农产品市场参与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农业服务市场参与的促进作用。结合农地转入的交叉项分析表明,由于固定交易成本的作用,农地转入使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市场参与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叠加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户主是中青年、受教育水平较高、非平原地区农户市场参与的促进作用大于对老龄、受教育水平较低、平原地区农户市场参与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促进农户积极参与市场,要加大农村尤其是山区集体林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依托互联网的农业市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互联网技能培训和适度推进农(林)地连片规整流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坪华 杨名远
自R·科斯倡导交易成本概念用于研究“实实在在的世界”以来,交易成本理论被广泛运用于经济现象的解释。对交易成本的构成,理论界一般按交易时序划分,包括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订立交易合同的费用,执行交易的费用,监督违约并对其制裁的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亮
利用山东省参与订单农业的286户果农调查数据,分析了订单交易成本和关系信任等因素对农户履约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向企业实际交付的果品数量占其总销售量比重不足半数的农户占样本总数的46.1%,履约行为很不乐观。在订单安排因素中,交易地点远近、交易结算方式对农户履约行为有显著影响,即在交易地点较远或交易延期结算的情况下,农户履约积极性将会不足;交易中的关系信任对农户履约行为也有显著影响,对龙头企业信任水平越高,农户履约激励就越高;此外,户主文化程度、距公路距离和合同溢价程度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户履约行为。
关键词:
交易成本 认知信任 情感信任 履约行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佳贤 皮婷婷 郑逸芳
[目的]在土地流转发展缓慢而农地确权工作已经完成之际,基于农地确权对土地转出的影响研究中产权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两派观点的分歧,同时引入交易成本和禀赋效应两个中介变量,深入研究农地确权对农户土地转出的影响机理,将有助于推进农地确权成果应用以及农地流转制度的完善。[方法]使用CHARLS2018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一元并行多重中介模型实证分析农地确权对农户土地转出的影响机理。[结果]研究发现:(1)确权促进了土地转出,使土地转出的概率提高了6.60%;(2)确权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交易成本,进而抑制了土地转出;(3)确权有利于增强禀赋效应,但禀赋效应反而促进了土地转出;(4)中介效应上交易成本和禀赋效应为部分中介作用,交易成本中介效应比例为-10.46%,禀赋效应中介效应比例为13.35%,从而禀赋效应的中介作用更强并能强化确权对土地转出的促进作用。[结论]农地确权工作有其正面的成效,但还需完善政策并建立配套制度以克服负面效应,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和交易平台,宣传普及农地确权和相关“三农”政策,提高农户认知,同时还需防范禀赋效应过强和流转租金过高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邸玉玺 郑少锋
利用对陕西省1 091位农户的调研数据,将农户的生产性正规信贷分解为是否获得生产性信贷、是否获得生产性正规信贷和获得的生产性正规信贷金额三个阶段,运用Triple-Hurdle样本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网络对农户从正规渠道获得生产性贷款的影响,进而重点考察了交易成本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户的总体社会网络提高了生产性信贷的获得概率和信贷金额,交易型社会网络增加了生产性正规信贷的获得概率;降低正规信贷交易成本能够增加农户正规信贷的获得概率和信贷金额;社会网络能够降低农户在申请正规信贷过程中由于专用性较高、交易频次较低、不确定性较高所导致的高额交易成本,从而提高农户生产性正规信贷的获得概率和信贷金额。因此,增强农户社会网络的信息传递功能,降低正规信贷的交易成本,进而缓解农村地区生产性正规信贷约束,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洁 祁春节
笔者以"公司+农户"这一组织形式中的契约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交易成本理论来探讨影响企业与农户对契约选择的因素,并构建模型对这些因素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交易的不确定性、治理成本和双方的权力安排等对企业与农户间契约选择起决定性作用。由此获得的启示是,应建立契约的保障机制来降低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并通过建立长期的信誉与合作,使农户和企业保持利益上的协调一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圣开 朱德彰
为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提升国企活力效率,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依据“交易成本”理论,结合电信业务实际情况,采用市场化承包的经营管理模式,按照业务类别差异化实施绝对市场化承包(社会化外包)、有限市场化承包和内部市场化承包(内部责任制承包)。为探索国企市场化承包在实践中的应用,本文立足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的运营实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性探索有限市场化承包。案例研究证明,交易成本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一方面,规避了绝对市场化承包的风险,满足了电信业务运营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为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路径: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原则,为市场化承包团队定制个性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团队干事创业激情,提升组织活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宋金田 祁春节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利用对湖北省宜昌市柑橘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本文重点分析了交易成本对农户柑橘销售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易成本是影响农户农产品销售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其中,反映信息成本的是否了解柑橘市场行情变量、反映谈判成本的农户对中间商报价公平程度的看法变量对农户选择自行销售方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反映信息成本的是否通过中间商了解柑橘价格变量、反映谈判成本的自行销售同等级柑橘相比于通过中间商销售的销售价格差异变量、反映执行成本的农户到最近农产品市场的距离变量对农户选择自行销售方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另外,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是否有成员从事非农产业这两个反映个...
关键词:
交易成本 销售方式 柑橘 湖北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静 陈钦
十多年前我国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林地产权的稳定性,同时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移直接降低了农村林地的使用效率,农户林地转出率依旧未达到预期。对非农就业收人、交易成本与农户林地转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能够提升林地利用率,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由柯水发等著《农户林地经营决策、营林效率及保障体系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立足于农户的本体视角,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童馨乐 李扬 杨向阳
基于农户受到信贷约束假设,本文借助理论模型发现,如果农户面临的正规借贷渠道交易成本过高,则农户将转向非正规借贷渠道;由此进一步从农户社会资本和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两个方面量化交易成本,实证检验交易成本对农户借贷渠道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可以起到信号甄别的作用,从而降低农户与借贷资金供给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在非正规借贷渠道已经得到验证,不同类型的个人社会资本和社区社会资本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且个人社会资本的作用小于社区社会资本;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包括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宣传、增加服务农户的信贷工作人员、提高对农村地区的有效覆盖率、扩大对农户贷款总规模等,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进而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与交易成本研究
交易成本、农户认知及参与“农超对接”行为——基于辽宁省梨农的调查数据
中国农户在农地流转市场上能否如愿以偿?——流转市场的交易成本考察
行为能力、交易成本与农户生产环节外包——基于Logit回归与csQCA的双重验证
交易成本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基于陕西省6个县27个村果农调查数据的分析
交易成本对农户垂直协作方式选择的影响——基于山东省苹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
农地产权权能强度对农户农地转出的影响——基于交易成本的中介效应分析
交易成本框架下互联网使用、土地转入与山区农户市场参与
交易成本对农户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分析——基于全国七个苹果主产省的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