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0)
2023(12016)
2022(10042)
2021(9675)
2020(7765)
2019(18052)
2018(17586)
2017(33496)
2016(18205)
2015(20246)
2014(19620)
2013(19775)
2012(18592)
2011(16966)
2010(16963)
2009(15641)
2008(15655)
2007(13939)
2006(12559)
2005(11343)
作者
(51832)
(44214)
(43340)
(41427)
(27418)
(21356)
(19571)
(17215)
(17005)
(15352)
(15144)
(14711)
(14039)
(13958)
(13804)
(13459)
(12898)
(12661)
(12627)
(12454)
(11100)
(10934)
(10897)
(10199)
(9959)
(9807)
(9703)
(9549)
(8961)
(8860)
学科
(80178)
经济(80106)
(53482)
(50435)
管理(44496)
农业(33505)
(31119)
企业(31119)
方法(29235)
数学(26303)
数学方法(26106)
中国(24135)
业经(21573)
(18536)
(17768)
地方(16862)
(15810)
贸易(15799)
(15468)
(15159)
(13789)
(13436)
农业经济(12584)
环境(11964)
(11944)
银行(11911)
(11489)
(11357)
(11249)
发展(11248)
机构
学院(257352)
大学(255734)
(115337)
经济(113251)
研究(97707)
管理(94406)
理学(81228)
理学院(80306)
管理学(79121)
管理学院(78670)
中国(76652)
(64449)
科学(57981)
(55396)
(49934)
(49644)
农业(49624)
研究所(45056)
中心(44519)
业大(44303)
财经(39274)
(38708)
(36034)
经济学(35886)
北京(35045)
(34638)
(33599)
师范(33224)
经济学院(32262)
科学院(30905)
基金
项目(172689)
科学(135930)
基金(126951)
研究(126879)
(112687)
国家(111690)
科学基金(93728)
社会(83156)
社会科(78419)
社会科学(78397)
基金项目(66640)
(65710)
自然(58669)
自然科(57226)
自然科学(57205)
自然科学基金(56240)
(55908)
教育(55797)
资助(51497)
编号(50232)
成果(40755)
(40164)
重点(39497)
(39441)
(35883)
国家社会(35636)
(35278)
课题(34882)
教育部(33652)
创新(33182)
期刊
(134841)
经济(134841)
研究(78745)
(68444)
中国(56007)
农业(46873)
学报(44297)
科学(41774)
(37883)
大学(34427)
学学(32780)
管理(30930)
(27025)
金融(27025)
业经(26050)
教育(22960)
(22783)
经济研究(20055)
技术(19805)
财经(19703)
问题(19471)
(17177)
世界(16699)
(15500)
农业经济(15060)
农村(14947)
(14947)
(14130)
资源(13397)
经济问题(13133)
共检索到396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柴盈  
本文运用交易成本理论指出,农村基础设施治理的最优化是其有效供给的充分条件,不同规模设施的最优治理结构取决于组织内部、外部交易成本的最小化。在交易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小型农村基础设施的最优治理结构是农民组织;中型设施的最优治理结构是政府、企业和农民组织的有机联合;大型设施的最优治理结构则是科层式组织。通过对当前中国农村灌溉、电力、公路和饮用水四种代表性设施治理状况的分析,本文提出,在现有条件下,中国应该构建政府与农民合作组织联合的农村基础设施治理结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般性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清华  冯中朝  李谷成  
针对灌溉设施和农村公路的供给不足,管护滞后,难以满足农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等问题,采用比较分析法和总结归纳法,对中国灌溉设施和农村公路存在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的国际经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为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应该注重公共支出效率、创新供给制度、加强财政专项资金整合与使用监督、促进投资前期的民主决策,而管护机制多元化、改革产权体制、完善预算与社会资本投入机制、建立责任明确的管护体系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管护效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承芳  张林秀  Scott Rozelle  
本文利用对5省101个村的三类公共投资项目的第一手调查资料,介绍了我国农村公共投资的现状,提出了两组衡量公共投资质量的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农村公共投资质量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直接选举有助于提高农村公共投资的质量,但是村民参与对农村公共投资的质量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林靖  张林秀  罗仁福  
作为提高农村生产率重要环节之一的农村水利灌溉设施的改善日益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注。然而,因为数据等因素的限制,真正有关农村基层灌溉水利资金和基层水利现状的研究却并不多见。该文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两套抽样调查数据,在对农村灌溉的公共投资基本条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灌排项目投资规模、投资分布、投资资金来源等情况的调查分析,得到了如下研究结果:灌溉项目已经成为农村基层的第二大投资项目,富裕省份以村自己投资为主,而贫困省份以上级投资为主,地区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最后,文章剖析了产生地区之间巨大差异的原因。总之,为了继续实现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贯彻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对真正落实到农村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庞文群  
2015年10月23日,《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正式发布,自2017年1月1日开始施行。公共基础设施是首次被全面纳入政府会计体系核算,尚无经验可供借鉴,其纯公益性的特点又导致许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难以遵循《企业会计准则》。为此,本文以公路资产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例,对公共基础设施会计主体的确定、资产范围的界定、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等方面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和处理办法。
[期刊] 改革  [作者]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收入研究"课题组  
依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的背景,对安徽省水库移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从长期看,农民纯收入与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各项农业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水利建设投资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预测显示,未来五年随着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各项农业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支农总支出等投入的较大幅度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呈现规模报酬递减趋势,但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到达万元以上。现阶段,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规模仍然不足,结构矛盾较为突出。应通过建立稳定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的长效机制,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在地区间和项目间优先序等措施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收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志刚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提供最优的农村基础设施,首先要考虑农民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弄清楚农民对基础设施的真实偏好程度和排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静  郭伟  
该文以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为基础,分区域对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政府供给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社会公正、农民生活和谐等方面的价值取向进行评估。分析表明,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带来了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价值取向的区域差异。指出要统筹城乡、规划先行、产业带动,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互相促进,以基础设施供给加快实现东部地区城乡一体化、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西部地区扶贫解困的价值取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冯娟娟  弓剑芳  田祥宇  
农村基础设施是产业兴旺的先行资本,是生态宜居的必要条件,是生活富裕的重要保障。随着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逐渐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公平性研究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基于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公平性的理论分析,本文探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与问题,采用泰尔指数和集中指数测度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公平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存在较大不公平,主要由区域间不公平导致。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投资的公平性程度最高,生产性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公平,生活基础设施相对较为不公平,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具有最高程度的不公平性,并提出改善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公平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彦红  
农村饮水安全不仅事关群众生命安全,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与前景,介绍了日本等国农村供水事业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变中国农村饮水事业发展滞后现状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林靖  
随着国家逐渐重视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政府的关注点也不仅仅限于灌溉设施投资的数量,还包括投资的质量。本文使用2003年大样本调查获得的2459个村的面板数据,采用倍差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农村灌溉设施投资的效果进行了评估。描述性统计分析的评估结果表明,灌溉项目投资对项目村的亩均农业收入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通过进一步结合模型检验,证明该结果是显著的。但是,有灌溉项目的村所占比例仍然偏小。因此,有关部门仍然需要大力关注农村基层的水利投资,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柴盈  王树春  刘学敏  
农村基础设施的最优治理结构取决于参与组织内、外的交易成本最小化。小型设施的适宜治理结构是农民组织;中型设施的适宜治理结构是政府、企业和农民组织之间的有机联合;大型设施的适宜治理结构则是科层式组织。文章通过对当前中国农村公路、灌溉和电力设施治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应该构建政府与农民合作组织联合治理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银喜  陆华梁  
基础设施是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方面,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力度,但由于现行体制的一些痼疾,也存在着诸如浪费严重、资金挪用等问题。基础设施券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一个全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马淑琴  章辉达  
利用全国范围水利水文数据,对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农业产出效应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得出一般性结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通过降低成灾面积、保障农业用水、提高农业用水资源的生产配置效率三条现实路径,综合作用于农业产出。推论表明,此种效应呈现出正向效应和地区差异性特点。随后利用1988—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全国范围与六大经济区域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农业产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出有着显著正效应。六大区域中,除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外,其他四大经济区域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出的正向效应均高于全国水平。正向效应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南部沿海、西南地区、东北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