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7)
- 2023(7532)
- 2022(6343)
- 2021(5833)
- 2020(4814)
- 2019(11337)
- 2018(10928)
- 2017(21099)
- 2016(11110)
- 2015(12252)
- 2014(12195)
- 2013(12032)
- 2012(10964)
- 2011(9924)
- 2010(10145)
- 2009(9840)
- 2008(9947)
- 2007(9142)
- 2006(8220)
- 2005(7900)
- 学科
- 济(45893)
- 经济(45811)
- 管理(39685)
- 业(34442)
- 企(30582)
- 企业(30582)
- 方法(17560)
- 财(16387)
- 数学(15044)
- 制(14998)
- 数学方法(14856)
- 中国(13519)
- 农(10758)
- 业经(10668)
- 务(10447)
- 融(10437)
- 金融(10435)
- 财务(10420)
- 财务管理(10396)
- 体(10188)
- 银(10116)
- 银行(10098)
- 行(9690)
- 企业财务(9684)
- 贸(8779)
- 贸易(8769)
- 体制(8745)
- 易(8526)
- 学(8300)
- 划(7020)
- 机构
- 大学(160644)
- 学院(157043)
- 济(70575)
- 经济(69164)
- 管理(60952)
- 研究(54934)
- 理学(51256)
- 理学院(50688)
- 管理学(49934)
- 管理学院(49606)
- 中国(45090)
- 财(38552)
- 京(34031)
- 财经(28962)
- 科学(28394)
- 所(26860)
- 经(26233)
- 中心(25277)
- 江(24938)
- 研究所(23349)
- 经济学(22589)
- 北京(21969)
- 农(21819)
- 财经大学(21632)
- 院(20103)
- 经济学院(20081)
- 业大(19321)
- 州(19146)
- 范(18949)
- 师范(18779)
- 基金
- 项目(98099)
- 科学(78843)
- 基金(73982)
- 研究(73452)
- 家(63682)
- 国家(63204)
- 科学基金(55052)
- 社会(49082)
- 社会科(46690)
- 社会科学(46679)
- 基金项目(38082)
- 省(36063)
- 自然(34346)
- 教育(34142)
- 自然科(33611)
- 自然科学(33602)
- 自然科学基金(33044)
- 划(30826)
- 资助(30338)
- 编号(28453)
- 制(24845)
- 成果(24603)
- 部(23133)
- 重点(22249)
- 国家社会(21045)
- 教育部(20640)
- 创(20477)
- 课题(20404)
- 发(20065)
- 性(19780)
共检索到260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小芳 卢现祥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整体收益远大于地方保护及市场分割的局部收益之和。地方保护及市场分割实质上是特殊制度的产物。地方政府在通过特殊制度将市场外部性内在化的同时,引致了全国市场中较高的交易成本。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将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交汇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规模优势、资源优化配置的大国空间优势和数字经济的新优势。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在于用普遍制度取代特殊制度,也就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使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益处在各地方公平地内在化。这就涉及从特殊的财税制度转到普遍的财税制度、从人格化交易的特殊制度转到非人格化交易的普遍制度、从特殊要素市场制度转到普遍要素市场制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静梅 李钰琪 钟浩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国内市场统一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国内市场统一程度也越高。从省际贸易成本角度切入的机制分析发现,信息搜寻成本越高、物流运输成本越高的省份,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时,其市场统一程度的提升幅度也越大,说明成本优化是数字经济推动市场统一的作用渠道。门槛回归结果显示,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省际贸易成本的降低,数字经济推动国内市场统一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的特征。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中西部地区而言,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市场统一,而这一效应在东部地区并不显著,说明数字经济能够缩小区域间市场统一性的差距。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国统一大市场 成本优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合良 李晓婉 王春娟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统一大市场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举措,降低交易成本是建设统一大市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关键。为此,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分别从促进市场流通、交易环节精简、交易基础制度规则保障与多地域文化认同四个方面剖析建设统一大市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机理,进而提出其实现路径: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促进流通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交易平台共享,打造全国统一交易平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实现全国产权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强化文化认同,形成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共有理念。
关键词:
统一大市场 强大国内市场 交易成本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刘莹
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全国统一的消费大市场(如农产品和工业品等各类商品大市场)、投资与金融大市场、要素与资源品大市场以及物流大市场等。从需求动力来讲,最主要的是建设消费大市场,只要巨大的消费潜能被释放,便能促进我国其他市场进一步繁荣。所以,建设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是基础,而形成强大的消费市场是关键,根本目标是加快促进制造强国与消费强国建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冯圆
高质量对内开放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保证,也是“双循环”战略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较为活跃,对内开放相对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大市场的形成及其规模优势的发挥,约束了经济主体“成本/效益”原则的灵活应用和自主治理。面对外部市场环境对经济组织成本或收益的冲击,政府应从宏观层面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与措施,优化企业等经济组织的成本管理。“统一大市场”下的统一制度、统一技术或标准,以及产业与集群区域组织的有机协调,可以为企业等经济主体提供更加宽松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等经济组织实践中的流通成本、制度性成本等各项制约供应链与产业链畅通的不利因素,提高企业等经济组织的成本管理效率与经济效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进辉 林明
危机中孕育新机,变局中开创新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新时代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首先,从抵御外部不稳定因素和实现自主创新两个视角展开,阐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我国积极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划时代举措。其次,从地方保护主义制度根源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演进两个方面对我国相关的制度渊源进行系统梳理。再次,从经济影响视角,分析指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动态演进过程,对于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深远影响。最后,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具体分析地方保护主义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危害,进而展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于释放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潜力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戚聿东 郝越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义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然而我国由于经济转轨和追赶型增长模式带来了根深蒂固的行政垄断认知和行为,仍存在歧视性产业政策干预严重、市场分割、自然垄断规制乏力等问题,这成为我国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最大阻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作为规制行政垄断的最佳机制,有助于从根本上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过程中,要以增量入手,促进产业政策的功能化转型,同时对存量进行分类治理;完善审查机制,加强法律认定,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制度整合;发挥负面清单制度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协同效应;加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倡导普及公平竞争文化。
[期刊] 求索
[作者]
金碚
市场空间不是无差异的“空盒子”,而是多样化市场主体共存的生态系统。市场主体也不是同质性的“微粒子”,而是具有一定行为模式的市场主体的组织结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根本标志是形成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动机逻辑和价值倾向的企业行为模式。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包容性空间,促进形成各类企业竞相繁荣的多样性世界,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社会化基础。公平竞争不仅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组织制度要求,而且是最重要的企业行为模式和行为秩序。从一定意义上说,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主要就是应对企业异质性现象。企业的亲社会性行为模式,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现代化特质之一。企业的亲社会发展趋向,深刻体现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内在要求。市场的开放,包括对世界市场的开放,永远是经济发展和福利增进并实现社会更大进步的必要条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然要求对内对外的双向开放。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蒋震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更加有效发挥税收制度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功能作用,将成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对税收制度与产权制度、市场分工、全球分工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论分析,进而提出税收制度应更好发挥产权保护、促进市场分工、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深化改革思路。本文还提出,税收征管制度是税收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是双向互动的关系,税收征管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将有利于更好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明益 姚清仿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及城市层面的相关合并数据,在科学识别城市边界重污染地带的基础上,考察了市场一体化对城市边界重污染地带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商品市场一体化和要素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提升均能显著降低城市边界重污染地区企业的排污强度,在使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并有效处理内生性问题之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考察结果表明,商品市场一体化主要通过加强市场竞争和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边界地区企业的排污强度,而要素市场一体化则侧重通过降低企业边际成本、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绿色创新水平促进边界地区企业减排。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还发现,相较于清洁行业、省边界以及内陆城市,市场一体化更有利于促进污染行业、非省边界及沿海城市边界的企业减排;相较于国有企业、非技术密集型企业,市场一体化对非国有、技术密集型边界企业的减排效果更大。本文研究结论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有效解决城市边界污染问题提供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蒋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应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为深化税制改革的核心导向和战略方向,更加全面系统理解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对深化税制改革的各项新要求,从优化税制结构、调整税源结构、协调区域税收结构、推动税制创新等方面推动深化改革,更好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具体政策选择包括:提高个人所得税占比,对制造业和服务业实行二元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间平衡税制,继续扩大消费征税范围、提升税收收入贡献度,推动优化区域税收结构,充分探讨数字经济税制创新的可能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莹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市场分割的税收因素表现,主要包括增值税收入分享坚持生产地原则引发的增值税跨区域转移、税收选择性激励政策、区域性税收优惠“洼地”与税收征管空间以及税收政策对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合作缺乏足够支持等。为此,税收可从逐步探索增值税收入分享原则由生产地原则转变为消费地原则、推动政策实践方式由产业性向功能性转变、严格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和提高税收征管智能化、对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合作给予更大力度支持等方面加以优化完善,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郑善强 周耀东
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构建信任的客观指标,实证分析省际信任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1)省际信任涉及省份可信性和省际交互关系,可信性体现在省份能力、诚实和制度方面的信用特征上,交互关系则表现为省份间熟悉程度和省份群体的社会认同意识。(2)省际交互关系所形成的信任能够显著作用于地方市场整合;可信性特征尽管不能直接作用于市场整合,但可以成为省份群体社会比较的对象,可信性差距缩小能够缓和省份间的市场分割。(3)地方政府所实施的本地保护会导致省份间不信任,阻碍省份间统一市场的形成。最后提出了建立异地商会、跨省仲裁机构,统一省份间执法标准等促进省际信任形成的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昕
信用要素具有非稀缺性、非竞争性、强依附性、广渗透性和可识别性等特征,能够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拓展市场规模、降低交易成本、深化市场分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资源配置。面对信用要素数据不完善、共享不充分、应用场景不丰富、价值实现机制不健全等困境,需要以信用要素赋能企业生产、居民消费、政府治理为基本路径,搭建一体化信用要素集聚平台、创新开放化的信用要素共享机制、拓展多元化的信用要素应用场景、完善包容性的信用要素价值实现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统一大市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优化配置、推动增长,是关乎国家命运与安全的大战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解决当前存在的五方面问题:一是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缺少顶层设计与精准施策;二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受到体制性、制度性约束,政府与市场间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三是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还存在明显的短板、缺陷、堵点;四是在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对出现的教训没有足够重视,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把控存在不足,扭曲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五是就市场谈市场,未把市场放入国民经济全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全面正确理解全国统一大市场,明确市场、市场体系、市场经济三个概念的内涵。其中,市场是商品交易场所,是资源配置方式,是商品交易关系的总和;市场体系是由不同市场要素构成的组织结构、运作结构与协同结构;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制度,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间关系是运作好市场经济的核心。正确认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运作好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篇大文章。必须认识到,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统一大市场和开放大市场,是多元化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供应链模式下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精准施策,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二是市场与企业的关系;三是市场与“三驾马车”的关系;四是市场与中介组织的关系;五是市场与创新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