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75)
- 2023(9091)
- 2022(7741)
- 2021(7348)
- 2020(5979)
- 2019(13390)
- 2018(13133)
- 2017(25582)
- 2016(13639)
- 2015(14684)
- 2014(14160)
- 2013(13797)
- 2012(12769)
- 2011(11305)
- 2010(11643)
- 2009(10770)
- 2008(10979)
- 2007(10040)
- 2006(8905)
- 2005(7902)
- 学科
- 业(49232)
- 管理(48571)
- 济(48240)
- 经济(48194)
- 企(42703)
- 企业(42703)
- 方法(19087)
- 财(16901)
- 技术(16679)
- 数学(16058)
- 数学方法(15802)
- 中国(14706)
- 农(14499)
- 业经(12268)
- 技术管理(12202)
- 制(12009)
- 策(11346)
- 务(11263)
- 财务(11245)
- 财务管理(11227)
- 银(10483)
- 银行(10472)
- 企业财务(10459)
- 行(10047)
- 学(9926)
- 贸(9826)
- 贸易(9818)
- 易(9590)
- 地方(9402)
- 融(9385)
- 机构
- 学院(186250)
- 大学(183445)
- 济(79196)
- 经济(77538)
- 管理(75478)
- 理学(64788)
- 理学院(64165)
- 管理学(63271)
- 管理学院(62883)
- 研究(61590)
- 中国(47613)
- 财(39671)
- 京(37132)
- 科学(35125)
- 财经(30440)
- 所(30007)
- 江(29434)
- 中心(28619)
- 经(27673)
- 农(27232)
- 研究所(26780)
- 业大(24553)
- 经济学(23646)
- 州(23391)
- 北京(23295)
- 范(22705)
- 院(22650)
- 财经大学(22627)
- 师范(22507)
- 经济学院(21068)
- 基金
- 项目(121666)
- 科学(98294)
- 研究(91597)
- 基金(88960)
- 家(76838)
- 国家(76146)
- 科学基金(66871)
- 社会(59298)
- 社会科(56376)
- 社会科学(56366)
- 省(48689)
- 基金项目(46196)
- 自然(42816)
- 教育(42518)
- 自然科(41930)
- 自然科学(41920)
- 自然科学基金(41260)
- 划(40433)
- 编号(36122)
- 资助(35921)
- 创(31427)
- 成果(30057)
- 创新(28333)
- 重点(27176)
- 部(27162)
- 发(26240)
- 课题(26094)
- 性(25037)
- 国家社会(24320)
- 制(23863)
共检索到284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吉瑞
包容性创新是指因低收入人群的需求而进行的创新。新制度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包容性创新的框架。本文分析了低收入人群的特征,认为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市场低交易程度共同造成包容性创新过程中很高的交易成本,这引致了包容性创新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的失灵。政府的政策选择应该致力于降低交易成本,弥补市场失灵。最后本文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了政府的政策选择,并对中国的包容性创新实践进行了介绍和思考。
关键词:
包容性创新 交易成本 政策选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武俊
国有企业通过许多途径,包括采用先进的技术、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了。而制度所引起的交易成本,由于在改革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交易成本未从根本上下降。通过对影响国有企业效率的内、外部制度的分析研究,可寻求降低交易成本的方法。
关键词:
交易成本 制度分析 国企改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婧婧 曾菊新
经济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系列经济政策选择的过程。在数学上,经济政策的选择与微观经济学消费者选择可以具有同样形式。然而,从内容上看,经济政策的选择无法直接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进行分析,因为前者没有市场价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引进交易成本的概念,经济政策的交易成本相当于市场价格。这样,一种经济政策选择的理性模式就可以建立起来。
关键词:
经济政策 交易成本 选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韦庄禹 武可栋
本文基于地级市产城融合与A股上市公司的合并数据,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产城融合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产城融合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工具变量检验和其他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该结论;产城融合主要通过成本节约效应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作用,体现为当企业内部交易成本或外部交易成本更高时,产城融合对企业创新的正面作用更强;产城融合对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更显著。未来,我国要集聚创新创业资源,引领产城融合发展;发挥数字经济功能优势,构建智慧城市治理体系;抓住产城融合机遇,加强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
关键词:
产城融合 交易成本 企业创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钟庄 石文兵 吴赟婷
电子商务交易成本是影响电子商务活动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论述电子商务交易成本内涵和分析电子商务交易成本构成的基础上,就降低电子商务成本的制度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交易成本 制度创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段利民 霍学喜
从交易成本视角出发,构建了农户交易成本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设计了相应调查问卷,对我国渤海湾苹果优势区和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900个苹果种植样本户进行了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运用AMOS软件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作物品质、农户自身因素对农户交易成本具有显著影响,区域因素对农户交易成本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没有预期那样显著。最后,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在交易信息供给、高附加值农作物引进、农户交易技能培训以及组织农产品统一销售等方面实现进一步创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锡田
很多学者把制度局限于市场交易契约进行分析,这是不适当的,交易费用不仅包括制度运行成本,还包括由于制度运行本身所附加的损失。交易成本理论重视了对制度本身的研究,但却忽视了制度创新对组织发展所产生的后续影响,而这些影响却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进行评估和衡量的。考察制度成本必须考虑到机会成本问题,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机会成本的存在,才会使得某项制度创新具有了超过交易成本节约的功能。在很多情形下,交易成本的存在是社会必要的一种制度安排或者是经济活动本身的一种必要形式。当选择某一个制度安排时,如果机会成本最小,这时候即使可能比原来的制度需要更多的交易费用,但仍然可以实现正的创新利润或收益。
关键词:
制度创新 交易成本 理论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欧阳青东 王聪
本文从交易成本视角分析农业保险的供给。通过分析农业保险的显性交易成本,发现交易成本过高会降低农户的保险消费,但显性交易成本低到不足以弥补保险公司的交易成本时,保险人不再有提供农业保险的激励。我国过去一段时间内缺乏保证保险交易成本承担机制的必要制度安排是造成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不足,需求有限"局面的重要原因。因此,为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必须进行基于交易成本的农业保险创新。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供求分析 交易成本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伯平 陈怡
制度性交易成本可以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如果考虑到政府自身利益的存在,目前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自行其是的部委供给制度改革,必然会造成政府行政审批事项"放小不放大、放虚不放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各级政府部门必然会利用手中的规则制定权,将显性制度性交易成本隐性化,将显规则变成潜规则实现规制套利;必然造成规制不足与规制过度并存的现象。这是造成我国目前制度性交易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推进政府职能转型:必须加强党对政府转变职能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放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必须切实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内部建立完善的干部问责制度、选择性激励制度和容错纠错机制;必须加大政府市场监管的力度;同时通过开放促改革,倒逼政府职能转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爱萍 常丹砚 蒯鹏
包容性创新因其对BOP群体的包容性而具有减贫效益。文章基于社会排斥理论和包容性理论分析包容性创新减贫效应的产生机理,运用中国30个省2006—2016年的数据,采用一步系统GMM估计方法和工具变量法,对包容性创新减贫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有显著的直接减贫效应,并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增长、缩小收入差距间接减贫;相较于城镇地区,包容性创新对农村地区的减贫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包容性创新 减贫效应 BOP群体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文杰
随着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的迅速发展,如何评价农业保险的效率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问题,对于交易成本与农业保险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鲜有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本文从交易成本角度,建立农业保险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使用Berger、Cummins和Weiss的附加值法来确定投入和产出变量,利用2007~2012年中国农业保险的经营数据,实证研究交易成本角度的中国农业保险效率,包括农业保险行业效率、农业保险交易效率和农业保险经营效率,以评价我国农业保险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行业竞争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苟茜 罗必良 王宣喻
基于威廉姆森资产专用性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对农业合作社的效率标准和农户是否加入合作社的效率标准进行规范性分析,其结果发现:其一,在不考虑合作社经营状况的条件下,合作社的效率性不仅需要合作社针对各种签约类型的农户进行专用性投资,而且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签约农户同样做出专用性投资,合作双方必须形成"双向锁定(hold-up each other)"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总交易成本;其二,并非所有农户加入合作社都是有效率的选择,在农户与合作社之间的交易量不能超越"有效交易量"临界点的情况下,加入合作社是成本不经济的行为;其三,在农户与合作社之间交易量既定的前提下,选择内生化程度比较高的合约并进行更高水平的专用性投资,总是能更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
关键词:
专用性投资 交易成本 合作社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胜杰
通过股指期货的套保交易可以对冲股市系统性风险,对套期保值的绩效评价时,常使用Ederington(1996)提出的方差减小率,通常得出动态套保策略优于静态套保策略的结论。但对于动态套保策略,用方差减小率度量套保绩效时存在着忽视交易成本的不足。基于实际交易情况,考虑了动态套保过程的交易成本,提出了修正的套保绩效,用来作为套保策略的评价指标。实证分析中,以我国股指期货为研究对象,建立静态、动态套保比率模型,并基于修正的套保绩效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只有在交易成本较低时动态套保策略才更优的结论,说明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成本情况来选择最优套保策略,而不是一味地选择动态套保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