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1)
- 2023(10624)
- 2022(8069)
- 2021(7513)
- 2020(5887)
- 2019(13108)
- 2018(13197)
- 2017(24651)
- 2016(13551)
- 2015(15160)
- 2014(15433)
- 2013(14865)
- 2012(13539)
- 2011(12243)
- 2010(12498)
- 2009(11385)
- 2008(11375)
- 2007(10660)
- 2006(9697)
- 2005(8901)
- 学科
- 济(56091)
- 经济(56032)
- 农(48882)
- 业(40830)
- 农业(32631)
- 管理(31183)
- 业经(20744)
- 企(20342)
- 企业(20342)
- 中国(19281)
- 地方(14804)
- 方法(14383)
- 制(13695)
- 发(13078)
- 农业经济(12466)
- 财(12137)
- 数学(12001)
- 数学方法(11903)
- 学(11436)
- 体(11287)
- 发展(11081)
- 展(11066)
- 银(10103)
- 银行(10079)
- 融(9852)
- 金融(9845)
- 行(9719)
- 村(9573)
- 农村(9553)
- 策(9272)
- 机构
- 学院(190089)
- 大学(183913)
- 济(75830)
- 经济(74049)
- 研究(68472)
- 管理(68267)
- 理学(57651)
- 理学院(57065)
- 管理学(56039)
- 管理学院(55719)
- 农(55677)
- 中国(54522)
- 农业(42364)
- 科学(41625)
- 京(39578)
- 业大(36089)
- 所(35012)
- 财(34130)
- 中心(33113)
- 江(32005)
- 研究所(31475)
- 农业大学(26184)
- 范(26113)
- 师范(25783)
- 财经(25647)
- 州(24966)
- 省(24865)
- 北京(24220)
- 院(23999)
- 经(23320)
- 基金
- 项目(124939)
- 科学(96991)
- 研究(96466)
- 基金(86955)
- 家(76154)
- 国家(75339)
- 科学基金(63334)
- 社会(60149)
- 社会科(56236)
- 社会科学(56225)
- 省(52144)
- 基金项目(46078)
- 教育(42737)
- 编号(42330)
- 划(41768)
- 自然(38037)
- 自然科(37079)
- 自然科学(37067)
- 自然科学基金(36396)
- 成果(34694)
- 资助(33306)
- 农(31834)
- 课题(29434)
- 发(29096)
- 重点(27937)
- 部(26812)
- 创(25725)
- 性(24779)
- 国家社会(24740)
- 制(24244)
- 期刊
- 济(97884)
- 经济(97884)
- 农(62019)
- 研究(55302)
- 中国(50566)
- 农业(41808)
- 学报(33435)
- 科学(29610)
- 大学(26329)
- 教育(25754)
- 财(25470)
- 学学(24794)
- 融(23405)
- 金融(23405)
- 业经(23193)
- 管理(22101)
- 业(19278)
- 技术(17498)
- 农业经济(14864)
- 农村(14689)
- 村(14689)
- 问题(14118)
- 版(12923)
- 经济研究(12630)
- 财经(12554)
- 世界(11245)
- 经(10807)
- 业大(10575)
- 经济问题(10322)
- 社会(10049)
共检索到304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悦 田代贵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核心是把长期行政配置的农村建设用地纳入市场化配置,基本思路是推进农村建设用地资本化,主要路径是廓清市场交易客体,赋予村社集体及农民个人产权主体地位,建立市场交易平台,建立和完善配套制度。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 城乡用地市场 “三农”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雪松 李婷婷 张雨迪
农村产权交易是盘活农村资源、开创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的关键,交易平台的构建是确保农村产权交易规范运行的有力保障。文章通过现状梳理考察了中部地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布局建设情况,并构建了农村产权交易指数体系,选择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作为中部地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代表,利用其交易数据测算了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指数来进一步研究中部地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交易运作态势。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实际交易品种单一、交易市场活跃度低等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雪松 李婷婷 张雨迪
农村产权交易是盘活农村资源、开创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的关键,交易平台的构建是确保农村产权交易规范运行的有力保障。文章通过现状梳理考察了中部地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布局建设情况,并构建了农村产权交易指数体系,选择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作为中部地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代表,利用其交易数据测算了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指数来进一步研究中部地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交易运作态势。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实际交易品种单一、交易市场活跃度低等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瑞强 朱雪忠
中国技术交易评价指标研究一般针对专利技术的价值评估展开,随着技术交易市场规模的急剧扩大,对技术交易双方的违约风险建立预警性指标体系成为交易平台的关键支撑需求。本文深入分析技术交易平台主体违约风险成因,构建适用于技术交易供需双方的技术交易主体违约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主要指标进行分析和解读,给出违约风险评价指标的赋值、权重分配方法及主动反馈方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学云 史贤华
农村城市化与城市郊区化是农村与城市的边界由明确到模糊的过程。利用新农村建设平台和契机,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方面要素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加速增长,城市日益向郊区扩张,另一方面,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消费心理影响着农村,最终实现城乡融合。通过城市郊区化——建设"农村特色的新城镇"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城镇特色的新农村",逐步实现城乡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一体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金晶 曲福田 吴郁玲
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的一系列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如何充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建立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的循环农业体系,是改变传统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循环农业 农业生态环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立强
从村庄和家庭社会资本的多维视角,探讨了农户社会资本对电商交易平台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村庄社会资本对农户选择网商交易平台和微商交易平台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家庭社会资本维度的社会资源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参与、社会声望和社会资本培育使农户倾向于选择微商交易平台;控制变量中的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种植经验、亩数、家庭收入及到快递点的距离对电商交易平台的选择均呈现不同的显著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立强
从村庄和家庭社会资本的多维视角,探讨了农户社会资本对电商交易平台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村庄社会资本对农户选择网商交易平台和微商交易平台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家庭社会资本维度的社会资源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参与、社会声望和社会资本培育使农户倾向于选择微商交易平台;控制变量中的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种植经验、亩数、家庭收入及到快递点的距离对电商交易平台的选择均呈现不同的显著影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世勇 李伟群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征用短缺和农村建设用地闲置的矛盾日趋尖锐。从资源配置的层面,集体产权性质的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对于降低国家征地成本和提高城乡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集体建设用地经营性地权和资产性地权制度的缺失,地权交易存在显著的福利损失,致使农村建设用地地权市场不能形成有效的要素配置效率和财富分配机制。因此,农村建设用地地权制度的建构是目前形成有效的地权市场和地权定价机制的核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婧 傅金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推进至关重要,对其进行绩效评估必不可少。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绩效评估的核心,包括3个层次:5个评估维度、15个基本指标和57个具体指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绩效评估 公共管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苟安经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中,建立科学、统一、简便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构建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甄选评价指标,分配以适当的权重,并规定在具体应用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权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永强 张海峰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丹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农村金融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命脉。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农村金融的支持,构建完善的新农村金融体系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新农村建设也能够开展得更为顺利。但受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约束、制度缺陷和环境制约等因素的影响,现有金融服务系统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诸多困难。针对这些困难,本文研究了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浙江应该如何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金融 金融服务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丽芳 余菁
新农村建设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环节,要顺利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离不开高效、公平的金融服务体系。本文从农村信贷、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三个角度分析了如何构建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旨在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保障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立清 李明贤
本文以解决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量化问题为基本任务,概括了国内包括重庆市“简便实用型”、北京市房山区“新农村数字化模型”、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镇和南京市江宁区、湖南湘西自治州等地方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特征,总结了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科学评价、简便可行、系统性、可比性和导向性等六大基本原则。文章采用AHP方法,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五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包含50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运用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新农村 评价实践 指标体系 评价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