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93)
2023(7869)
2022(6879)
2021(6326)
2020(5377)
2019(11776)
2018(12031)
2017(23536)
2016(12442)
2015(13731)
2014(13114)
2013(12796)
2012(11708)
2011(10582)
2010(10654)
2009(10165)
2008(9609)
2007(8647)
2006(7800)
2005(7108)
作者
(33236)
(27480)
(27087)
(26175)
(17190)
(12769)
(12626)
(10458)
(10157)
(9557)
(9186)
(9130)
(8554)
(8435)
(8309)
(8155)
(8105)
(7992)
(7930)
(7798)
(6772)
(6652)
(6546)
(6204)
(6133)
(6117)
(5986)
(5976)
(5324)
(5309)
学科
(50424)
经济(50381)
管理(34953)
(29304)
(21940)
企业(21940)
方法(20348)
数学(18370)
数学方法(18234)
中国(16382)
(14050)
(13180)
(12910)
(12040)
银行(12034)
地方(11915)
(11646)
(10979)
金融(10978)
(10823)
贸易(10816)
业经(10761)
(10556)
农业(9059)
环境(8472)
(8258)
(8081)
地方经济(7538)
(7087)
(7071)
机构
学院(170409)
大学(169053)
(71802)
经济(70282)
管理(64009)
研究(55387)
理学(54288)
理学院(53719)
管理学(52869)
管理学院(52556)
中国(46597)
(36535)
(35600)
科学(31723)
财经(28826)
(27288)
中心(26526)
(26144)
(24804)
研究所(24170)
经济学(22731)
(22663)
北京(22560)
(21952)
师范(21782)
财经大学(21451)
业大(20990)
经济学院(20716)
(20536)
(20442)
基金
项目(109152)
科学(86321)
研究(83988)
基金(79038)
(67865)
国家(67344)
科学基金(57406)
社会(54011)
社会科(51324)
社会科学(51318)
(41838)
基金项目(41506)
教育(37720)
编号(35939)
(35496)
自然(34483)
自然科(33660)
自然科学(33650)
自然科学基金(33004)
资助(31576)
成果(29379)
重点(24697)
(24576)
(24491)
课题(23735)
国家社会(22682)
(22633)
项目编号(22231)
(21350)
创新(21279)
期刊
(80230)
经济(80230)
研究(52300)
中国(30248)
(26684)
管理(23252)
学报(21828)
(21133)
金融(21133)
(20610)
科学(20589)
大学(16805)
教育(16633)
学学(15682)
业经(14704)
农业(14390)
财经(14184)
经济研究(13832)
技术(13563)
(12137)
问题(11183)
(10243)
理论(9911)
商业(9294)
实践(9034)
(9034)
图书(8670)
国际(8577)
统计(7942)
现代(7794)
共检索到256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敏  
[目的/意义]在实施国家大数据的战略背景下,我国大数据交易刚起步就显示出迅猛发展的势头,但因并未形成规范的交易规则以及大数据交易内在的交易风险,愈发显示出法律监管的必要性。[方法/过程]在分析我国大数据交易的实践情况和大数据交易平台交易规则的基础上,认为大数据交易中的买方和卖方之间存在着买卖合同法律关系,大数据交易平台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事主体。[结果/结论]基于大数据交易之商事交易的本质特征,认为大数据交易应以交易安全为终极价值目标,以交易安全和数据自由流通为原则,并通过行政法规确立自律监管与行政监管并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妍  赵杰  
"金融的法律理论"是融合了法律不完备理论的一种研究范式,既包括宏观层面金融与公法秩序、私法规则的内生关系,也涵盖微观层面金融监管的成本与完善路径。"穿透式"监管是对金融新业态跨界经营、金融新产品交叉持有、以及金融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所进行的监管回应,但存在监管"穿透"边界划定不清、监管对象不明确、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金融的法律理论"视域下,"穿透式"监管本身可以理解为对"标准化能力"的提升,其包含法律(监管和裁判)与金融发展的内生关系、合理确定金融监管权的边界、法律的"弹性"理论。在"金融的法律理论"框架下,"穿透式"监管有以下提升路径:在法律规范层面,以法律、行政法规形式统一监管标准,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作用;在金融监管层面,完善监管机制,实现法律"弹性"适用;在技术层面,提升"标准化能力",降低监管成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宏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要求。就我国目前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的状况及其不足,结合美国、英国场外股权交易市场法律监管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市场监管主体、完善信息披露持续监督机制、强化与市场监管部门信息对接机制、创新风险预警监测识别机制、畅通企业转板长效机制等法律监管高质量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案和可操作性办法,以兹为我国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振飞  陈伟忠  
内幕交易在各国证券市场上都是禁止的。由于内幕交易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因此 ,内幕交易我国也频繁发生。本文通过内幕交易的国际比较 ,提出对我国内幕交易的界定和监管。这对规范我国的证券市场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文莉  
关联交易作为证券市场监管三大难题之一,一直是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监管重点,但由于亚洲国家与地区与英美国家不同的所有制结构、股权结构及其公司治理,导致了亚洲的非公允关联交易盛行。因此,文章对中国十多年来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进行了实证考察,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成因及新趋势新特点,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与法律规制的价值取向、政策策略、路径选择、公司治理及司法救济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法律规制及监管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庆  
由于习惯性命名的缘故,一直以来高频交易被不少业内人士和学者误解。高频交易的本质不是交易频率高,而是订单信号传输速度快。高频交易基于抢先交易的原理,类似但不等同于内幕交易,是高频交易商对其信息获取优势和信号传递优势的合法利用。但是,高频交易的常见策略均有不合理、不合法之嫌:猎物算法交易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市场操纵,暗池交易违背公平交易原则以及投资者初衷,流动性回扣交易在市场急跌时无助于增加甚至还会减少市场流动性,试单交易有操纵市场和损害大单交易利益的嫌疑,闪电订单交易有悖于证券市场交易公平、公开的基本原则。我国对高频交易的法律规制存在着漏洞,一是对短周期市场操纵行为的法律定性还有待明确,二是对订单信息尚未推送到交易所之前的信息保护存在着监管空白,三是对于频繁报撤单、大额报撤单等异常交易行为缺乏有效规制。为此,建议修订《证券法》《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扩充对"连续交易"、"侵犯商业秘密"概念的认定,按照"穿透式"监管原则对幌骗行为进行规制,防止高频交易商利用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的漏洞操纵市场、侵犯其他投资者权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石奎  
强化金融机构对非法集资风险的预防监管,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国家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要求。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明确金融机构对非法集资风险开展预防监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当前,对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初步形成了“穿透式监管”“冒烟指数”“监管沙盒”等监管理论,实践中探索出了“依托型”“嵌入型”“专属型”等监管模式。进入新时代新征程,金融机构预防监管工作仍面临法律、资源和技术等供给不足的问题。对此,在借鉴欧美国家夯实风险监测大数据基础设施的经验做法基础上,统筹推进金融领域的立法和修法工作,多措并举破除数据壁垒和打通信息孤岛,构建适变性强的“基础模型+特色识别点”监测模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虹  
目前,网上证券交易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例如在美国,2001年6月、7月和8月纽约证券交易所网上交易的日均成交量占总日均成交量的比率分别为30.6%、22.8%和28.3%。此外,日本和韩国等国的网上证券交易量也很大。近几年,我国网上证券交易也逐渐发展起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思斌  王学忠  
虚拟网上证券交易场所作为一种智能化的交易系统,允许投资者直接进入交易系统交易,一方面为我国大量未能上市的各类证券提供了流通场所,另一方面也对传统的法律监管构成了挑战。对之无论是按证券公司监管还是按证券交易所监管,都存在一定的困惑。就我国实际来看,从保护投资者利益出发应以证券交易所监管较好,为此我国现行法律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游家兴  武媚  陈述  
本文考察在一个国家统一的立法体系下,不同公司对法律执行的异质性与差异性,探讨其对内幕交易监管效率的影响。本文一方面借助我国上市公司对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问卷所作的公开回复——《自查报告和整改计划》,构建公司层面的投资者保护指数,另一方面运用高频数据计算知情者交易概率(即PIN指数)来衡量内幕交易程度的严重性,在此基础上对二者展开细致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保护执行情况是影响内幕交易监管效率的重要因素。随着公司在投资者法律保护上执行水平的提高,内幕交易监管效率将得以有效提高,并且受控制权私利驱使的内幕交易行为也会得到明显的遏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真  
近年来,移动支付在我国呈现"几何式"增长。与此同时,法律监管制度及相关协调机制存在诸多显性缺失。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在对移动支付进行法律监管方面有诸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将移动支付正式纳入监管范畴,有效规制金融风险;厘定产业链各方法律关系与法律责任;完善立法,充分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反洗钱规制;积极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或为我国移动支付产业有效监管的可行性进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磊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审视最优税收监管问题,就是要实现税收监管的利润最大化,因此必须尽可能降低税收成本。以交易费用理论为分析范式,税收征管的交易费用包括由有限理性和资产专用性产生的内部成本和由机会主义产生的外部成本。内部成本可以通过"俱乐部规范"以剥夺其享受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的"驱逐"策略进行内部治理。从威廉姆森的垂直一体化理论来看,合并国税和地税部门或者取消地税部门的垂直一体化的措施可以将由于国税与地税划分而产生的交易费用转为内部控制成本,从而可以在内部治理中得到化解,使得税收的效率必然提升。对于外部成本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红梅  
通过股转公司和证监系统对新三板市场参与者违法违规的监管实践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目前对场外股权交易市场政府监管执法依据的缺失及下沉、自律监管者的激励与约束手段不足、自律监管与政府监管的分工不明确降低了自律监管的有效性。因此,明确自律监管的执法依据,增加自律监管的激励与约束手段,政府激励自律监管的内生性、约束自律监管的冲突及局限,才能更好地提升场外股权交易市场自律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红梅  
通过股转公司和证监系统对新三板市场参与者违法违规的监管实践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目前对场外股权交易市场政府监管执法依据的缺失及下沉、自律监管者的激励与约束手段不足、自律监管与政府监管的分工不明确降低了自律监管的有效性。因此,明确自律监管的执法依据,增加自律监管的激励与约束手段,政府激励自律监管的内生性、约束自律监管的冲突及局限,才能更好地提升场外股权交易市场自律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德夫  
当下,各类"大数据交易所"如雨后春笋般设立。但是,相关交易活动所遵循的法律框架却十分简陋和陈旧。对此,相关法律制度应当明确:在大数据时代,交易的对象是独立、可流转且主要具有财产权属性的"大数据信息",而非其他;交易行为则体现为数据信息所有权的转让、数据信息许可使用及信息化服务等多种方式。除了交易合同主体之外,还有广泛的数据信息来源主体和交易活动之外的数据信息利用者,他们的利益即便不体现为直接的财产性权利,也应当通过合适的制度设计获得承认与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