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5)
- 2023(14737)
- 2022(12818)
- 2021(11891)
- 2020(9930)
- 2019(22567)
- 2018(22363)
- 2017(43681)
- 2016(23750)
- 2015(26127)
- 2014(26142)
- 2013(25723)
- 2012(23505)
- 2011(21157)
- 2010(21028)
- 2009(19480)
- 2008(19291)
- 2007(16956)
- 2006(14811)
- 2005(13328)
- 学科
- 济(92576)
- 经济(92443)
- 管理(75256)
- 业(69660)
- 企(60082)
- 企业(60082)
- 方法(43221)
- 数学(37302)
- 数学方法(36903)
- 财(29238)
- 农(23542)
- 中国(22941)
- 制(22038)
- 业经(21191)
- 学(20181)
- 务(19247)
- 财务(19177)
- 财务管理(19141)
- 企业财务(18330)
- 地方(16598)
- 贸(15600)
- 贸易(15593)
- 体(15507)
- 理论(15385)
- 银(15313)
- 农业(15298)
- 银行(15271)
- 环境(15240)
- 技术(15158)
- 易(15154)
- 机构
- 大学(340241)
- 学院(336148)
- 济(134713)
- 管理(134624)
- 经济(131821)
- 理学(117263)
- 理学院(115996)
- 管理学(114104)
- 管理学院(113479)
- 研究(110999)
- 中国(81392)
- 京(71137)
- 科学(67403)
- 财(66373)
- 所(54991)
- 财经(53053)
- 农(51724)
- 研究所(49879)
- 中心(49645)
- 业大(49269)
- 经(48288)
- 江(48052)
- 北京(44575)
- 范(42705)
- 师范(42299)
- 经济学(41239)
- 院(40504)
- 农业(40428)
- 财经大学(39840)
- 州(38766)
- 基金
- 项目(232210)
- 科学(183627)
- 基金(170856)
- 研究(169481)
- 家(148707)
- 国家(147519)
- 科学基金(127381)
- 社会(108185)
- 社会科(102594)
- 社会科学(102567)
- 基金项目(90885)
- 省(89188)
- 自然(83033)
- 自然科(81094)
- 自然科学(81076)
- 自然科学基金(79628)
- 教育(77566)
- 划(75336)
- 资助(69638)
- 编号(67898)
- 成果(55555)
- 部(52045)
- 重点(51578)
- 创(48484)
- 发(47780)
- 课题(46394)
- 制(45790)
- 创新(45287)
- 教育部(45080)
- 国家社会(44851)
- 期刊
- 济(145107)
- 经济(145107)
- 研究(100485)
- 中国(61374)
- 学报(54147)
- 财(52209)
- 管理(49547)
- 科学(49216)
- 农(46976)
- 大学(41434)
- 学学(39165)
- 教育(35075)
- 农业(32259)
- 融(29778)
- 金融(29778)
- 技术(27085)
- 财经(26567)
- 经济研究(23034)
- 业经(22638)
- 经(22606)
- 问题(18934)
- 理论(16618)
- 科技(16163)
- 版(16017)
- 业(15878)
- 技术经济(15652)
- 图书(15534)
- 实践(15146)
- 践(15146)
- 现代(15042)
共检索到484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俊 薛求知
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交易专用性投资的负面效应和正面效应;然后总结了四种治理机制,阐述了每种治理机制的定义、作用机理和具体方式,并介绍了某些治理机制的适用情境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指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四个方面。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海晴 俞兆渊
为抑制关系专用性投资的机会主义效应,现有研究提出了多种治理机制,但对不同合作情境下治理机制的适用性问题关注较少。因此,本文从直接作用和调节作用的双重视角,剖析三种治理机制对机会主义效应的抑制作用,并基于关系生命周期的视角,探究不同合作阶段下不同治理机制的适用性。以东北三省地区的高技术企业为样本,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关系专用性投资对机会主义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明确型合同、关系型规范和双边关系专用性投资三种治理机制不仅会直接抑制机会主义效应,还会调节关系专用性投资对机会主义效应的影响;在不同合作阶段,三种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不同,在合作的探索和建立阶段,双边关系专用性投资对机会主义效应的治理作用最显著;在合作的成熟阶段,关系型规范的治理作用最显著;在合作的衰退阶段,明确型合同的治理作用最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黎莉 樊雅玲 崔计顺
上市公司融资一直是财务研究关注的主流领域,融资约束是影响上市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其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文章剖析了资产专用性投资、盈余管理与融资约束之间的作用机理,并利用修正的琼斯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对2014—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共4887个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产专用性投资可以缓解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盈余管理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本文一方面为管理者采取何种投资策略才能缓解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提供了经验证据,另一方面也为上市公司在缓解融资约束时,采取降低盈余管理程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经营策略提供了科学解释。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于茂荐 孙元欣
专用性投资治理问题是研究者关注的热门话题。但现有研究均采用调查问卷数据,尚缺少经验证据的支持。本文利用12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验证了专用性投资、关系机制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专用性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关系机制的采用可以抑制专用性投资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有利于专用性投资的效应从侵占转向粘连。但是单纯关系机制的构建并不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茂荐 孙元欣
探究了法律制度环境对专用性投资治理机制选择的影响,利用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在企业投入了大量专用性投资的情况下,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降低了企业对于纵向一体化和关系治理机制的依赖,有利于交易成本的节约。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相比地点专用性投资,专项专用性投资对于法律制度环境更为敏感。并且,由于缺少政府的支持与保护,相比国有控股企业,非国有控股企业更容易受到法律制度环境的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缪荣
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本的特征分析认为,即使委托人通过契约化的形式赋予代理人部分的企 业所有权,仍 然无法完全解决企业中代理人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激励不足的问题。然后,通过对“进 入权”理论的阐述 ,认为非契 约化的“进入权”的合理配置是一种新的有效激励代理人进行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的机制。最后本文认为,在企业实践中,契约化的所有权安排和非契约化的“进入权”的配合使用能够更好地促进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
关键词:
进入权 所有权 人力资本 专用性投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研 赵阳
该文采用2009年10月至2014年12月间所有在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首次公开上市的412家公司的面板数据,基于专用性投资的调节效应视角,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研究了控股股东类型、风险投资参股和超额控制与代理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风险投资的参股可以显著缓解创业企业控股股东超额控制的代理风险;第二,整体而言,集团控股股东出于谋求战略收益的动机,会加强对创业企业的超额控制。与资产公司控股创业企业相比,风险资本对集团控股创业企业的控制权治理更为有效;第三,在专用性投资水平较高的情况下,风险资本因其具有专业化的管理水平,能够建立一整套专用性投资的风险防范及监控机制,对集团控股股...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雷
基于控制权收益交互作用视角,研究创业投资模式下的异质性创业企业控制权治理问题,分析控制权共享收益和私人收益综合影响下投资家投资专用性和合作双方信任度对创业企业剩余控制权和特定控制权治理的作用机理,以193家不同产业类型创业企业为样本,运用混合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投资专用性、信任及其交互作用对异质性创业企业两类控制权治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异质性企业的控制权收益类型和大小存在差异,导致投资专用性和信任对不同产业类型创业企业控制权治理的影响存在差异;创业企业家控制权私人收益较大、创业投资家的战略收益较小时,创业投资家获得的剩余控制权与其投入资本的专用性、合作双方间的信任度呈非线性倒U形关系;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仉建涛 王文剑
本文通过引入资本的专用性、专有性这两个概念 ,探讨了不同类型资本在参与公司组织租金分配过程中谈判力和掌握公司控制权上的差异。从实现公司利益及各类资本权益最大化的观点出发 ,主张公司治理机制运行的重要目标是保护专用性资本不受专有性资本的过度剥削 ,以保持公司的稳定发展和市场核心竞争优势。同时 ,本文把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四种不同类型 ,认为在不同类型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应对不同类型资本的权益予以重点保护
关键词:
资本 专用性 专有性 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汤吉军
资产具有完全的通用性,在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隐含假设,企业自由进入或者退出市场不会出现任何障碍。此时,企业家是否存在无关紧要。而现实情况是,企业家创新会涉及到专用性的资产,在有限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契约是不完全的,缔约成本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创新需要关注企业家的激励与协调问题。据此,文章运用交易成本方法分析企业家的创新问题,强调因资产专用性—准租金而引发的敲竹杠风险,与价格理论形成互补关系,提出采取不同的治理机制,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新引擎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产专用性 企业家创新 敲竹杠 治理机制
[期刊] 预测
[作者]
熊德章 孟卫东
本文在通过专用性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和通用性人力资本的对比,总结出专用性人力资本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治理机制,并通过一个博弈模型分析了专用性人力资本如何参与组织租金的创造及分配。研究表明,专用性人力资本具有的主动性、不可替代性、边际生产力高等特性,决定了只有双边治理才是恰当的治理模式;专用性人力资本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努力水平来促使非人力资本出让部分组织租金,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群洪 刘震宇 严静
随着信息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广泛应用,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已成为供应链成员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治理越来越重要,制造商和供应商通过联合行动共同应付投入专用性等带来的问题,从而促进双方的合作。文章在分析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重点探讨信息技术采用对企业间关系治理的影响,以及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投入专用性和信任的调节作用,并运用来自海峡西岸经济区制造商和供应商的调研数据,利用基于调节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在联合行动过程中,信任的调节作用显著,在事前的联合计划阶段,投入专用性的调节作用显著,而在后期的联合解决问题阶段,投入专用性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为企业在信息系统采用过程中处...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联合行动 投入专用性 调节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维 常海遥
在公司内投入专用性资产的利益相关者,即股东、债权人、员工和经理层,由于其切身利益与公司未来的兴衰成败较其它利益相关者联系更加紧密,所以本文研究重点着眼于此,借助数学中的模糊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相关评价,并且根据评价结果建议了相关专用性资产投入者监督制衡机制设计。
关键词:
专用性资产 模糊评价 利益制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晓珊 匡贺武
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可能发挥非线性的治理作用。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非线性治理效应,探讨企业异质性特征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隐性薪酬和显性薪酬两种激励机制呈现显著的"倒U型"治理特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分别呈现显著的"U型"和"倒U型"治理特征;董事会规模和监事会规模两种机制的非线性效应并不明显,两者仅呈现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则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异质性特征会显著影响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非线性治理效应。这些实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晓珊 匡贺武
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可能发挥非线性的治理作用。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非线性治理效应,探讨企业异质性特征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隐性薪酬和显性薪酬两种激励机制呈现显著的"倒U型"治理特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分别呈现显著的"U型"和"倒U型"治理特征;董事会规模和监事会规模两种机制的非线性效应并不明显,两者仅呈现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则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异质性特征会显著影响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非线性治理效应。这些实证结果验证了企业治理机制的非线性作用机理,为企业完善内部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