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88)
2023(10758)
2022(9064)
2021(8186)
2020(6881)
2019(15253)
2018(15002)
2017(29209)
2016(15730)
2015(17856)
2014(17968)
2013(17886)
2012(16960)
2011(15455)
2010(15761)
2009(14956)
2008(14798)
2007(13425)
2006(12322)
2005(11625)
作者
(45223)
(38048)
(37566)
(36171)
(24208)
(18006)
(17156)
(14410)
(14394)
(13623)
(13146)
(12817)
(12345)
(12088)
(11713)
(11645)
(11133)
(10955)
(10810)
(10674)
(9724)
(9179)
(9122)
(8893)
(8515)
(8370)
(8331)
(8152)
(7588)
(7342)
学科
(86424)
经济(86273)
管理(50945)
(41262)
(33888)
企业(33888)
方法(25400)
地方(23446)
数学(22047)
数学方法(21770)
中国(20041)
(19785)
(19228)
(18684)
业经(17492)
(15281)
地方经济(14754)
环境(13445)
(13426)
农业(12674)
(12413)
金融(12409)
(12088)
银行(12080)
(11545)
(10926)
财务(10867)
财务管理(10835)
(10593)
(10498)
机构
学院(233453)
大学(233421)
(106350)
经济(104022)
管理(85227)
研究(82875)
理学(71469)
理学院(70559)
管理学(69452)
管理学院(68984)
中国(65093)
(52179)
(49575)
科学(46393)
(41386)
财经(39652)
中心(37957)
(37688)
研究所(36275)
(35482)
经济学(33963)
(31794)
北京(31768)
师范(31606)
(31139)
经济学院(30014)
(29844)
(29570)
财经大学(28828)
业大(28178)
基金
项目(144163)
科学(114376)
研究(110443)
基金(104399)
(88616)
国家(87847)
科学基金(75805)
社会(73013)
社会科(69108)
社会科学(69094)
(56281)
基金项目(54749)
教育(49818)
(46463)
自然(45131)
编号(44491)
自然科(43952)
自然科学(43943)
自然科学基金(43117)
资助(42076)
成果(37987)
(32775)
重点(32581)
(32262)
(32201)
课题(31798)
国家社会(30472)
(29319)
(28515)
教育部(28222)
期刊
(134808)
经济(134808)
研究(79278)
中国(50939)
(42434)
管理(34109)
(29809)
学报(29102)
科学(29097)
(25717)
金融(25717)
教育(24022)
大学(23286)
学学(21723)
财经(21184)
经济研究(21007)
技术(20904)
农业(19447)
业经(19365)
(18381)
问题(17674)
(13046)
技术经济(12592)
国际(11299)
世界(11283)
经济问题(10987)
资源(10959)
现代(10929)
统计(10817)
理论(10773)
共检索到378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卫学莉  张帆  
当前我国经济法在协调交换领域外部性时主要面临负外部性的量化困难、外部性理论不足以及经济法制度存在缺陷等问题。文章在对经济法协调交换领域外部性面临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后表明,主要由于交换领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直接导致了经济法在协调交换领域外部性问题时面临困难,认为应当从建立衡量外部性的标准、充实外部性理论以及完善经济法制度等三个方面加强经济法在协调交换领域外部性问题中的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元聪  
消费外部性现象比较普遍。从法学视角看,消费外部性体现为消费者基于消费而给消费者本人以外的对象造成的权利的侵害、利益的减损现象,主要表现为消费的环境外部性。从国外来看,环境权立法与司法的实践可以解决消费的部分外部性。我国消费外部性经济法解决具有其理论基础,具体可以通过法律赋予公民环境权利以及施加公民环境义务来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芳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但是由于权利、责任与代价的不公平分配使得农业负外部性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完善经济法进路十分重要。经济法以其强大的强制力可以有效实现各个主体间受益公平分配以及代价的相对平等付出。通过经济法完善农业税收,从而以正向引导为主,使得农民和其他经济主体主动降低农业负外部性影响,保护我国农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芳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但是由于权利、责任与代价的不公平分配使得农业负外部性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完善经济法进路十分重要。经济法以其强大的强制力可以有效实现各个主体间受益公平分配以及代价的相对平等付出。通过经济法完善农业税收,从而以正向引导为主,使得农民和其他经济主体主动降低农业负外部性影响,保护我国农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邵平  
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之法,必须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和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作为现代性法的经济法,要充分发挥出法制功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洪戎  
我国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蓄积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无法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如何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产品供给的平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基于此,各相关主体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由张才琴著、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论森林资源保护的现代法制》一书,深入探究我国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建设情况,内容全面详尽,实用性较高,可为循环经济法视域下的森林资源保护研究提供理论参考。《论森林资源保护的现代法制》一书共包括十二个章节。第一章阐述森林资源的内涵与价值,分析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现状。第二章论述我国古代森林资源保护的思想、机构和措施。第三章基于森林资源保护立法历史回顾,分析现行的管理机构、法律制度及法治现状。第四章从森林经营观、制度经济学、森林环境权和现代林业制度角度剖析森林资源保护现代法制新视点。第五章介绍世界发达国家森林资源法律保护以及对我国的借鉴。第六章至第十一章围绕基本原理、社会实践、林业产权、管理系统、生态补偿、生物多样性主题,详细论述森林资源保护现代法制相关内容。第十二章重点叙述森林资源保护现代法制下退耕还林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相关内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立新  
针对中国当前突出的社会公平问题,传统部门法面临着挑战。经济法的公平价值体现在通过保障国家调节和规范国家经济调节权,克服因市场与(或)政府的失灵所带来的不公平。中国当前的社会公平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而中国经济法也是为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缺陷和社会公平问题而产生的。因此,中国经济法应该担负起解决当前社会公平问题的主要任务,实现其社会公平价值。其价值可以通过制定、完善和实施相关经济法得以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薇  
实现农民公平分享社会改革成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城乡差距日益明显的当下更为重要。法律是保证农民公平分享社会改革成果的重要保证。本文即以经济法的角度出发,分别从权利配置、市场分配、政府分配、第三次分配方面探讨经济法介入下如何构建农民公平分享社会改革成果的制度。并从宏观机制、微观机制、具体措施方面寻求实现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元聪  
农业的正外部性主要表现为农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农业对人文社会环境的促进作用。农业正外部性经济法解决要贯彻经济法实质公平和社会效益价值目标并遵循利益公平分享原则、国家合理补偿原则、工业反哺农业原则。具体来看,可以通过制定专门农业投入法、农村财政转移支付法、农村公共投资法以及农业补贴法以解决农业的正外部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元聪  谭鑫  
地票交易作为缓解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紧张与农村建设用地低效利用之间矛盾的有效尝试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其具有的正外部性也日渐显现。为了激励地票交易的正外部性,就需要不断创新经济立法,在坚持优化资源配置、国家适度干预原则下,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完善农民权益保护制度、地票持有人权益保护制度以及地票交易运行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予倩  
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镇建设。城镇建设是包括城镇的经济、民主政治、环境保护和文化建设等多个环节,在实务界和理论界提出深入研究的课题。其中经济法律制度创新就是产生在法律领域的新问题。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阐述中,城镇建设首先要实行经济法的制度创新,在这个思路上,要实现从关系经济向契约经济转变,从强制性制度的变迁转变到诱致性制度的变迁,从经济政策转变到经济法律等三个方面转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勇  
经济法的公平原则是社会本位的,因此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的,在现阶段我国经济法的公平原则应当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和代际公平几方面的内容。并且以起点公平与机会公平为主,兼顾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和代际公平,逐步向结果公平和代际公平迈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永诚  
地方经济法制工作是全国经济法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和全国一样,我区的经济法制工作出现了新的转变。经济法制建设开始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在立法方面,仅1982年到1985年,全区就制定和颁发了地方性经法规和规章45个,重要的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房屋建设用地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