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88)
- 2023(6220)
- 2022(5158)
- 2021(4700)
- 2020(4120)
- 2019(9054)
- 2018(8990)
- 2017(16998)
- 2016(9359)
- 2015(10439)
- 2014(10476)
- 2013(10079)
- 2012(9294)
- 2011(8384)
- 2010(8569)
- 2009(8423)
- 2008(8441)
- 2007(7689)
- 2006(6828)
- 2005(6518)
- 学科
- 管理(33478)
- 济(32917)
- 经济(32839)
- 业(31223)
- 企(25805)
- 企业(25805)
- 制(14621)
- 方法(13997)
- 财(13935)
- 数学(12030)
- 数学方法(11890)
- 中国(11657)
- 险(11098)
- 保险(11007)
- 银(10136)
- 银行(10129)
- 行(9584)
- 体(9075)
- 融(8794)
- 金融(8792)
- 务(8712)
- 财务(8692)
- 财务管理(8665)
- 业经(8399)
- 农(8297)
- 企业财务(8234)
- 体制(7954)
- 度(6973)
- 制度(6941)
- 贸(6126)
- 机构
- 大学(133665)
- 学院(131694)
- 济(55827)
- 经济(54614)
- 管理(50910)
- 研究(42813)
- 理学(42609)
- 理学院(42175)
- 管理学(41554)
- 管理学院(41301)
- 中国(38100)
- 财(33492)
- 京(27537)
- 财经(25041)
- 科学(23309)
- 经(22657)
- 江(21005)
- 所(20929)
- 中心(20281)
- 财经大学(18763)
- 农(18673)
- 研究所(18354)
- 经济学(17969)
- 北京(17475)
- 业大(16879)
- 州(16129)
- 经济学院(16071)
- 院(15831)
- 农业(14382)
- 范(14345)
- 基金
- 项目(84286)
- 科学(67032)
- 基金(63208)
- 研究(62179)
- 家(54459)
- 国家(54039)
- 科学基金(46893)
- 社会(41602)
- 社会科(39411)
- 社会科学(39402)
- 基金项目(32850)
- 省(31504)
- 自然(29515)
- 自然科(28845)
- 自然科学(28837)
- 自然科学基金(28342)
- 教育(28278)
- 划(26818)
- 资助(25947)
- 编号(24050)
- 制(22472)
- 成果(20685)
- 部(19577)
- 重点(18919)
- 国家社会(17756)
- 创(17483)
- 教育部(17333)
- 性(17087)
- 课题(17026)
- 人文(16684)
共检索到210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锐
在交强险的实践中,存在很多有争议的问题,如保险公司赔偿责任的性质,无证、醉酒驾驶情形保险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分项责任限额是否应当打破,医疗费用的赔偿标准以及精神损害是否应当赔偿等。最高人民法院针对交通事故处理法律适用的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对这些争论问题都作了回应,多数规定符合交强险的立法宗旨,但通过司法解释解决现行交强险的问题有很大局限性,应当通过立法途径彻底解决交强险的基本制度结构缺陷。
关键词:
交强险 实践争论 司法解释 立法完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祝用 姚兆中
交强险究竟是责任保险,还是与侵权责任"脱钩"的保障制度,在我国的法律规范中缺乏清晰的定位,由此也造成法律实践的混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司法解释颁布后,上述问题进一步凸现。未来交强险的改革,应当在立法上找到清晰的制度定位,明确其责任保险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应的制度设计。
关键词:
交强险 责任保险 保障制度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贾林青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在全国范围内适用至今的6年以来,始终为社会公众所关注,尤其是有关交强险案件的审理更是热点话题。因此,出于提高处理交强险案件的司法裁判水准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则便意义重大。不过,笔者解读了其发布的《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感觉尚有诸多需要完善之处,因此,借助本文,分别从交强险和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的适用关系,被保险人与投保人各自在交强险中的法律地位,交强险与侵权责任制度之间的适用关系,交强险与《保险法》的适用关系等四个方面,阐述个人的看法,以便促进有关处理交强险的法律规则的完善。
关键词:
完善 处理 交强险案件 法律规则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游伟
宪法实施能彰显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和权威,它离不开宪法解释,但通过对宪法解释的实践样态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宪法解释却长期处于虚置状态,原因不只是实践对规范文本的背离,还在于宪法解释本身设置的不合理。通过对我国历部宪法关于宪法解释的文本分析,发现我国宪法解释不仅存在主体争议问题,还存在权限不清、程序欠缺、效力不明、不便适用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折射出宪法解释难以发挥其保障宪法实施的功能。反思我国宪法解释的文本与实践问题,明确宪法解释是主体在宪法实施过程中对宪法文本及意义的阐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都应是我国的宪
关键词:
宪法解释 宪法实施 解释主体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夏玲
为推进公司资本制度前段改革,新修订的《公司法》引入股东失权制度应对股东抽逃出资风险,确保公司资本充实。在了解制度之初,需辨析股东失权与股东除名、股权限制之间的区别。梳理股东失权制度从舶来品写入《公司法》的历程,其背后实质是厘清了股东资格和股权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股东失权制度的价值与功能入手,可解读我国股东失权制度的适用条件、程序要件、对失权股份的处置与被失权股东的救济途径,建议细化董事会催缴出资规则,在认缴制改革中发展失权规则,实现瑕疵出资股东法律责任的强化。
关键词:
股东失权 股东除名 瑕疵出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康雷闪 龚晓敏
自动驾驶技术已成为现代汽车行业的一项重要创新。自动驾驶系统接管驾驶权将引发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的变化,继续适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抑或另寻风险分散机制成为新课题。目前我国产品责任险无法分散驾驶员责任风险且适用门槛高,制造商企业责任制度构建还不完善且适用条件不成熟,而交强险适用范围涵射自动驾驶汽车,兼顾技术促进和受害人保护,与自动驾驶汽车具有适配性。然而现行立法对交强险的制度规则设计仍停留在传统机动车时代,交强险的事故分项限额制限制了其损害补偿功能的发挥,对投保主体、受害人范围、追偿事由的现行规定难以回应自动驾驶引致的风险场景变化。为应对自动驾驶技术带来的挑战,建议调整交强险责任限额,改用受害人分项限额制,构建汽车所有人或管理人与生产者共同投保的二元投保格局,将车上人员纳入保障范围,重订保险人追偿权行使事由,以此促进交强险作用发挥和有效运转。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董彪
虽然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对《保险法》中涉及的重复保险制度进行了局部修正,但这一修正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重复保险存在的诸多问题。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有必要对此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重复保险 概念 适用范围 恶意 善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义
随着我国反垄断执法的不断推进,经营者承诺制度所具有的多重价值在反垄断调查工作中逐渐凸显,其所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显现。本文立足于我国反垄断执法实践,在阐述了经营者承诺制度基本法理的基础上,指出承诺制度在适用范围不确定、承诺监督程序不完善和利害关系人权益保障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进而论述了明确承诺制度的适用范围,约束反垄断执法机关自由裁量权,监督经营者承诺制度的落实情况,吸纳利害关系人参与承诺制度的启动程序等完善承诺制度适用的具体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业安
:本文在哈耶克的社会秩序二元观的基础上 ,提出一个分析中国制度变迁的初步的演进论框架 ,然后证明 ,中国的改革过程交织着政府选择外部规则和社会成员选择内部规则的双重秩序演化路径 ,前者是表面上的主线 ,实际的主线则是后者 ;并且两种规则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贯穿整个制度变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中央政府更多地起法官裁决作用 ,而地方政府更多地从事制度企业家活动。总的来看 ,改革经历了政府逐步退出直接的制度创新领域及外部规则逐步缩减作用范围的过程 ,也就是内部规则的逐步发育和强大的过程 ,这是中国市场化的本质。
关键词:
内部规则 外部规则 制度演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天宇
我国未成年人死亡保险制度通过对投保主体和保险金额的双重限制来防控道德危险、保护未成年人生命权。该制度将父母投保抑或父母同意作为防控道德危险的主要措施,这种方式在实践上存在较大隐患。近年,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保监会分别通过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放松了对未成年人死亡保险投保主体及保险金额的限制,但并未实质性弥补《保险法》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技术性缺漏,更未纠正对亲权理念的偏颇性认识。鉴于此,建议近期对《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第6条的疑义之处予以明晰和补充,进一步丰富保险人核保内容并强化其责任;从长远考虑,应对《保险法》第33条和34条进行立法论上的重构,以建立既可对道德危险进行防控、又可满足未成年人保险需求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尚海明 彭雨
通过对130个司法案例进行分析,本文发现法官在司法实践中对183条解散标准的理解不一,一些法官在案件中将《司解(二)》第一条理解为"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细化标准;在判决是否解散公司时,由于调解原则不能弥补替代性措施的缺失,法官过度依赖"公司是否正常经营"标准,股东利益并未得到充分保护。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可归结为公司法183条与《司解(二)》第一条的关系定位不清晰,解散标准过于模糊与司法解散替代性措施的缺失,未来的制度设计应当从细化解散标准和提供替代性措施两方面展开。
关键词:
公司司法解散 实证研究 解散标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姜烨
已有的关于我国金融风险的文献主要从结构、主体以及制度等角度来分析其生成机理和特点。基于制度与技术在经济金融活动中重要性日益显著的考虑 ,本文试图通过对两个典型案例的分析 ,并从制度与技术的互动角度出发 ,揭示出我国金融风险具有制度与技术的二重性。
关键词:
金融风险 制度 技术 不良债权 国债期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向楠 郭金龙 冯凌
道路交通安全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在我国已经运行了十年。本文收集和整理了相关数据,分析了"交强险"的整体运行状况(含投保率、财务状况和赔款结构)以及"交强险"运行在车种、地区和公司三个维度上的结构性差异。最后,提出了完善"交强险"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交强险 市场运行 机制设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邹世允 尚洪剑
《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该规定设置"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为先行支付的条件,将先行支付与追偿的范围限制为"医疗费用",对于其他待遇支付与追偿没有提及。建议立法统一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明确不同情形下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
关键词:
第三人 先行支付 民事赔偿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钢 龙旸 封茂林
随着建筑市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重视风险问题、防范于未然、形成约束和规范工程建设机制已经成为参与建设各方的迫切要求和愿望。风险管理是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项目实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从而达到防险、避险,减少损失,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针对工程建设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尽快建立起符合国情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工程担保制度已成为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
工程担保 制度 风险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