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8)
2023(7354)
2022(5839)
2021(5419)
2020(4682)
2019(10044)
2018(9470)
2017(18832)
2016(9857)
2015(10636)
2014(10655)
2013(10419)
2012(9734)
2011(8598)
2010(8862)
2009(8677)
2008(7866)
2007(7062)
2006(6057)
2005(5810)
作者
(28160)
(22965)
(22619)
(21888)
(14778)
(11166)
(10630)
(8988)
(8778)
(8413)
(7974)
(7816)
(7407)
(7347)
(7293)
(7278)
(6797)
(6720)
(6592)
(6510)
(5731)
(5608)
(5506)
(5277)
(5256)
(5252)
(5198)
(4919)
(4808)
(4582)
学科
(33408)
经济(33366)
(31944)
(27782)
金融(27782)
管理(27143)
(26255)
银行(26248)
(25389)
(25024)
企业(25024)
中国(19076)
方法(15875)
(14700)
(14681)
数学(14222)
数学方法(14080)
中国金融(11347)
(11008)
财务(10989)
财务管理(10954)
(10890)
保险(10798)
企业财务(10610)
(8652)
业经(8255)
(8242)
地方(7931)
(7451)
制度(7445)
机构
大学(131479)
学院(131192)
(54886)
经济(53567)
管理(48073)
中国(45765)
研究(43343)
理学(40127)
理学院(39699)
管理学(38964)
管理学院(38721)
(32261)
(26886)
财经(25005)
科学(24927)
中心(23863)
(22802)
(22479)
(22060)
(21796)
(21759)
金融(21684)
银行(20756)
(20075)
研究所(19551)
(19395)
财经大学(19220)
经济学(18710)
业大(18127)
人民(17697)
基金
项目(86133)
科学(67334)
基金(63894)
研究(61033)
(55957)
国家(55507)
科学基金(47585)
社会(39937)
社会科(38010)
社会科学(37999)
基金项目(33144)
(32979)
自然(30867)
自然科(30245)
自然科学(30234)
自然科学基金(29733)
(27841)
教育(27316)
资助(27284)
编号(23087)
重点(19720)
(19293)
成果(19143)
(18429)
(18297)
(17736)
创新(17239)
科研(17130)
国家社会(17085)
教育部(16677)
期刊
(55064)
经济(55064)
研究(43204)
(38793)
金融(38793)
中国(28075)
(25792)
学报(22181)
(20473)
科学(18702)
管理(17385)
大学(17051)
学学(16547)
财经(12982)
农业(12576)
(10857)
经济研究(9291)
教育(9204)
技术(8947)
理论(8159)
业经(7465)
实践(7442)
(7442)
财会(7000)
中国金融(6581)
问题(6526)
(6507)
(6357)
统计(6028)
会计(5812)
共检索到209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华彦勇  刘俊波  
随着我国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创新步伐的加快,一些跨越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等多个市场和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多个行业的金融产品不断推出,带来了跨市场、跨行业的交叉性金融风险。主要表现是: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宜民  
在分业监管的局面下,交叉性金融风险监测面临着监测信息短缺与监管制度缺陷的瓶颈。人民银行枣庄市中心支行借助区域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平台,将人民银行、银监局、保险协会及政府相关部门等监管力量融合起来,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交叉性金融风险的合力监测之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靖国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持续蔓延表明,以保证单个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为目标的微观审慎监管不能有效维护金融稳定,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当前,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防范,建立健全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高度关注的内容和改革的重点。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萌萌  叶耀明  
本文测度中国金融子行业(银行业、证券业与保险业)间的动态风险相关性,并验证调整分业经营壁垒的综合化经营监管政策对跨行业交叉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综合化经营监管总体上对交叉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作用较小。内部综合化经营壁垒的放松对跨行业交叉风险具有微小的正向作用;外部综合化经营壁垒的放松对交叉风险的正向影响程度相对较大,但金融控股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稳定风险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于建克  
本文结合交叉性金融风险变化对内部审计履职的重大挑战,对当前交叉性金融风险的新特点、风险管控的新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内部审计主动应对交叉性金融风险的创新经验和工作举措,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在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实现商业银行交叉性金融风险防控与内部审计职能作用发挥的相互促进和有效融合。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卜林  任硕  
交叉性金融业务作为综合经营背景下的创新产物,在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多样化投资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增加了交叉性金融风险与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可能性。《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落地实施进一步证明加快我国金融管理体制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性。因此,深入剖析我国交叉性金融业务的运作模式及潜在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归纳了交叉性金融业务的发展历程与运作模式,从业务模式、业务主体、监管框架及法律规章等角度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交叉性金融业务监管的不足之处,并基于此提出风险监管与防控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关志勇  王伟  赵尊振  宋西圣  
不确定复杂环境下如何有效监测、防范与处置区域金融风险?根据对山东G集团资金链危机等案例的归纳性研究,本文得到与传统观点不同的推断: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使用信息越多,区域金融风险监测难度越大;提取关键信息并予以加工利用,如构造使用区域重点企业"风险边界常数"、"贷款偏离度指标"等,有助于弥补多指标监测体系的滞后性和低敏感等缺陷。环境快速变化条件下,政银企风险处置模式易陷入"非合作博弈"困境,建立"政府强力核心"与择机终止协作是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的最优选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霍江川  丁梦依  
交叉经营是金融体系发展的趋势,提升了金融机构服务能力,但同时也增加了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研究我国交叉性金融业务系统性风险及其防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内容及其传导机制,为防控交叉性金融业务系统性风险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莫开伟  
近期,央行将互联网金融统计纳入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拟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共同研究制定互联网金融统计标准和统计制度,共同规划和建设高起点互联网金融统计分析监测大数据系统。此前,由于缺乏基础统计数据,我国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认识与判断处于困惑状态。因此,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数据统计监测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它既是各级政府加大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刘思远  
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要求下,金融监管当局应如何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对金融安全、金融稳定及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视角,通过选取四维指标变量用以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维度权重并通过降维合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综合变量,使度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再通过省级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及金融监管协同度测度,实证探讨分析我国31个省级(不含港、澳、台)金融监管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作用效应及金融监管系统的协同度,并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优化金融监管相关措施的可行性建议。研究结论和建议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俞树毅  袁治伟  
本文在大致阐释金融风险监测与评估内在逻辑关系及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体现系统性风险特点及与金融监管不同层次分工的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并从三个层次就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方法进行探讨,最后尝试运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就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些关键变量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娜  祁帆  张宁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仅会对一国的宏观经济稳定产生重要影响,更可能带来国家福利和社会财富的损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有鉴于此,本文从宏观层面选取了包含宏观经济、货币流动性、外部市场、资产泡沫四个层面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分层面和我国宏观总体的系统性风险指数,以此来度量我国金融系统的总体风险水平,并给出了风险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以来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一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国常   程燕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